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某柯学的克莱因壶(综漫同人)——尤利塞斯

时间:2024-04-03 08:59:40  作者:尤利塞斯
  至于赤江那月独自待在洗手间的那段时间里到底做了什么,其实也很简单,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然而就连赤江那月都不记得自己复制和学习过多少异能,他的【克莱因壶】大部分时候比【书】这个许愿机都要好用。
  莱伊和诸伏高明等人看见的尸体,只是一个被赤江那月设定成任务目标模样的人偶道具。除了这个以外,他还在上面叠了一层幻觉,保证在莱伊开门前就算别人来了也不会发现这里有什么不对劲。
  人偶来自于mafia前前任BOSS,某知名不具森先生的倾情馈赠,幻觉则是【学习】自侦探社的高中生社员谷崎同学,对赤江那月而言,都是平时压箱底积灰,这种恶趣味时刻才能拉出来用用的异能力。
  嘛,好用就行。
  总之,现场布置完,莱伊也快到蛋糕店门口后,赤江那月就大摇大摆地离开了那里,再拐进边上的巷子,重新让【书】把自己投放到街对面监控死角处提前准备好的车中。
  这一次投放,他把自己的体型数值调整到了和任务目标差不多的地步,再戴上□□,堂而皇之地重新从外面回到了蛋糕店里。
  以任务目标的身份。
  也就是说莱伊遇到的黑发少年,和后来进入店内又被发现‘死’在洗手间里的青年,其实都是赤江那月。
  他第二次进入店内时莱伊还在前台和店员对话,所以他干脆直接进入了洗手间,再让【书】第三次重新投放,顺利从现场离开,造成了一个属于密室杀人的闭环。
  除非警官们和侦探们能想到死者也许并不是第二次进入洗手间的那个青年,再思考一下所有可能混入人群中趁机逃跑的可能性,否则,这起非科学的案件就会理所当然地和传说中二十年前的案件一样,从此变成悬案。
  哈,忘记了,这里本来就是科学的世界,没人会往特殊能力上想。
  所以,没有除非。
  这就是一起悬案。
  —
  波本记得自己曾经和诸伏高明见过一面,但他不确定诸伏高明是否还记得那么多年前见过的自己的脸,要不是莱伊的电话,他更愿意谨慎地选择去苏格兰那边调查别的事情。
  直到他亲眼看见了证物袋里的照片。
  “……我说。”波本咬着后槽牙,皮笑肉不笑地瞥了莱伊一眼,声音压低,“你是怎么认出这上面的人是我的?”
  莱伊目不斜视,淡定地提醒:“那套衣服,你昨天才穿过吧,在北之泽。”
  话是这么说……
  照片上那个高糊到像是马赛克的东西,除了金发和衣服以外,到底是哪里和他像了啊!
  另一方面,波本也知道照片上估计真的是自己,谁让他们名义上是来暗杀任务目标的,对方会恨他到用飞镖盘泄恨也很正常,联系上这条关系后,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那团马赛克就是他。
  何况,既然莱伊已经因为调查任务目标而遭到了怀疑,等长野警方查下去发现他的特征对的上号,到时候任务目标是不是他们杀的,很可能都不归他们解释了。
  道理波本都懂,但是,他还是在心里暗搓搓地记了莱伊一笔。
  同时,就和波本担心的一样,诸伏高明在看见自我介绍名为安室透的侦探时确实愣了一下。
  他的记性很好,对方的长相特征又实在太明显。
  毫不费力地,诸伏高明认出了‘安室透’就是自家弟弟的好友,降谷零。
  他不由联想到了弟弟诸伏景光的身上。
  四年前景光从警校毕业后给他寄来了自己穿着警服的照片,可那之后没多久,景光留下了一封表示自己不做警察了的信,从此再也没联系过他。
  诸伏高明很了解自己的弟弟,他知道诸伏景光本质上也是个固执的人,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再联想一下那封语焉不详的信件和销声匿迹的弟弟,他很快就猜到了弟弟正在做的事。
  他的弟弟,成为了一名无法留下名字和身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没有未来的卧底警察。
  事后他也暗中关注过弟弟那一届的同学,发现和弟弟玩得好的几人中,还有一个人也从警察体系中消失了,那就是降谷零。
  既然这对幼驯染很可能是同时去卧底了,即便不确认他们是否在同一个组织卧底,在看到波本的瞬间诸伏高明心中也还是闪过了‘也许景光也回到了长野’这样的想法。
  说来惭愧,虽然很久没收到弟弟的音讯,诸伏高明也一直没有特别担心,因为对卧底这个职业而言,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现在看到波本出现在这里,他的内心也不过担忧了几秒就暂时放下了思绪。
  如果这位降谷君真的是那张照片上的人,那么,凶手背后恐怕真的和他猜测的一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
  而且很可能就是降谷君和那个诸星君……估计还有景光,他们所在的组织。
  另一边,波本从莱伊那里仔细了解了这起案件的具体信息后,不由皱起了眉。
  “诸伏警部方便帮我解一下惑吗?”波本看向诸伏高明,没有选择卖关子,直截了当地问,“进来前,我误打误撞听到有警官提到尸体‘一模一样’,是什么意思?”
  诸伏高明沉吟片刻:“我想,他们指的是这次发现的死者,和二十年前一起悬案中的死者的死因一模一样吧。”
  莱伊和波本都警觉了起来。
  无他,实在是‘二十年前’这个词最近出现的次数太频繁了,那个电话号码、A被组织抓走的时间甚至还有现在莫名把他们卷进来的这个案件,竟然都集中在二十年前。
  也许真的是巧合,然而他们本能地觉得没那么简单。
  “连诸伏警部都这么说,难道这两起案件真的有联系吗?”波本露出严肃的表情,问道,“那样的话,也许可以让我们看看另一起案件的资料?作为侦探,说不定我们能帮上什么忙,早点抓到犯人,我们也能早点恢复清白了。”
  他给的理由确实很光明正大,表现得一副‘都是为了洗脱我们自己的嫌疑’的模样,就算是知道他们的目的绝对没有这么简单的诸伏高明一下都挑不出错来。
  这位被称为孔明的警官眯了眯眼,和大大方方地站在那里任他观察的波本对视了一眼。
  也不知道两人从这一眼中交换了什么信息,下一秒,诸伏高明爽快地同意了这个请求,打开了从警车上拿下来的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文件夹,再把电脑递给两人。
  “就是这些了。”他说,“不瞒两位,家父曾经就是当年唯一的目击者,所以我一直留有那起案件的资料。”
  波本默了默,他也是知道苏格兰的双亲死亡时间的,似乎确实是二十年前。
  也就是说,这起案件发生在hiro的父母死亡前不久?只有这样,身为目击者的诸伏爸爸才会没留下凶手的描述就去世,使案件变成悬案吧。
  莱伊虽说不知道这么多细节的信息,却也掌握了一件暂时还没告诉波本的事情。
  那个和他擦肩而过的少年。
  在警方到来前,莱伊先行向店员问过了那个少年的外貌,得到的结论使他没有丝毫迟疑地就想到了一个他和波本都意想不到的人——格兰蒂。
  他们要解决的任务目标是组织下派的任务,既然那个少年才是真正可能杀死了目标的凶手,很大概率就和组织有关。
  和组织有关的、从未见过的少年杀手,黑发红眼还跟他出示给店员看的A的照片很像……莱伊很快就确定了,杀死任务目标的人很可能就是一个他们都不认识的格兰蒂。
  可格兰蒂为什么要抢在他们之前杀死目标?是谁让格兰蒂这么做的?
  还有,如果真的是格兰蒂,那么据说和这次案件很像的二十年前的那个案件,真的是巧合吗?从时间上看,那个时候格兰蒂也已经被创造出来了吧!
  因此莱伊怀疑,这两起案件的凶手都是格兰蒂。
  要验证这个猜想,就必须再查查二十年前那个死者的身份了……
  不,好像不需要那么做了。
  莱伊的视线在屏幕中那张二十年前的死者照片上停驻。
  他认得这个人,这明明是近几年断断续续和FBI恢复了联系的一个重要线人!
  和莱伊的关注点不同,波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死者尸体的照片上,他在比对两具尸体的相似与不同。
  于是波本也发现了不对劲。
  “这个伤口的角度,凶手是从下往上将军刺捅进去的。”他紧蹙着眉,伸手在空中模拟了一下,“似乎……”
  “似乎凶手是蹲着的。当然,也有人猜测凶手是一个矮小的侏儒,所以才能从女性都无法通过的通风管道逃跑。”诸伏高明接上了他的话,平静地解释。
  波本却下意识地出声:“或者,那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孩子。”
  这两天接受信息量过大的他脑海里顿时就出现了一个身影,一个属于年纪不大的格兰蒂的身影,就像A……
  想到这个,波本忽然心中一紧,猛地想起自己忘记了什么。
  完了,A被他丢在酒店里了!
 
 
第75章 二十六只正太
  苏格兰从诸伏宅离开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下去,他随手把自己找到了和格兰蒂相关的新线索这件事用邮件告诉波本后,便转而往来时的另一个方向走了。
  关于二十年前诸伏老师目击到的那起案件的具体信息,他暂时没办法获取资料,只能等之后和波本一起想想办法,但是,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却是他可以立刻拿到的。
  ——那个被小十藏起来了的密语笔记本。
  日记里提到了笔记本的藏匿处是【能每天都看到老师的地方】,看上去确实没头没尾的,难以解开。
  不过,苏格兰有自己的猜测。
  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格兰蒂们的生长环境和身份背景了,作为一群被批量制造出来的生命,无论外表年龄是多少,真实年龄最大也大不过七天。
  要是苏格兰想的没错,组织很可能会把一些更需要隐蔽的暗杀任务专门安排给那些外表年龄较小的格兰蒂。
  就比如日记中‘七岁’的小十。
  日记里还提到了一些苏格兰隐约有点印象的事情,他推测,小十对诸伏老师说的‘和哥哥大人有过一次对话’,就是A昨天在酒店里和他们坦白时提到过的‘一次意外’。
  也就是说,从小十往后的格兰蒂们不出意外的话,就是通过小十留下的笔记本来认知到自己和A之间门的关系的。
  所以,笔记本里一定会有什么对解答现状很重要的东西!
  而通过父母卧室里找到的日记,苏格兰差不多也推出了当年的真相。
  二十年前,刚被组织制造出来的小十误打误撞地见到了A,并和A发生了一段暂且不为人知的对话,那之后的第二天,小十应该就接到了任务,在家长——估计是组织里的监视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长野。
  和诸伏老师的初次见面应该真的只是意外,苏格兰记得A和自己初次见面时对着外面的一切都十分好奇的模样,就算是相比A更加行动自由的格兰蒂,刚诞生时肯定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A说,格兰蒂们获取的人类常识都是研究员通过植入芯片来灌输的,为了不让格兰蒂们产生明显的自我意识,组织的防备工作做得很深,几乎不会把与他们要执行的任务不相关的‘知识’灌输给他们。
  因为无知的人才是最好控制的,知识会带来欲望,欲望会催生反抗。
  只要产生了欲望,那格兰蒂们就不再是能够顺从懵懂地被按在实验台上剜心剖腹的实验兔子,他们会像A一样渴望着外界的世界和自由,渴望着前仆后继地杀死自己的仇人。
  这些一手创造了克隆人这种违背人类底线的存在的研究员,显然也很清楚他们创造出来的格兰蒂们有着怎样的能力。
  因为清楚,所以他们不敢让格兰蒂们觉醒自我意识。
  千防万防,他们却从最开始、从小十这里起就没有防住了。
  这么一想,这些人的行为还真是好笑。
  总而言之,当时的小十在才告别了A的情况下来到陌生的长野,会好奇地跟到学校附近也不算什么难理解的事情了,毕竟学校这个名词在常识中一般都代表了知识。
  苏格兰猜测,小十那天早上可能不止在窗外看了诸伏老师一个人上的课,只是最后折返回来和小十搭上话的,只有诸伏老师。
  诸伏老师说不定,还是小十或所有的格兰蒂遇到的第一个把他们看作独立的存在的人呢。
  日记里,小十对着诸伏老师讲述了自己的重要经历,以苏格兰的了解,如果不是打从心底认可了诸伏老师,作为A的克隆人,小十绝对不可能对普通人说那么多事情。
  第四篇日记,也是最让苏格兰动容的一篇。
  他是在已经知道自家父亲那时目击了一起案件的情况下看到日记的,因此他第一时间门就反应了过来第四篇日记中提到的是什么场景,也通过结合前面三篇,认出了第四篇中的‘他’就是小十。
  可等他重新在日记中寻找线索的时候,才发现如果单独拿出第四篇,这只会是一段令人一头雾水的文字。
  诸伏老师没有写任何与案件有关的语句,连小十的名字都没有在第四篇提起过,所描述的场景也十分模糊。
  就好像,他是在刻意隐瞒小十身为凶手的事实。
  这样一想,这四篇与小十有关的日记会被诸伏老师撕下单独藏起来,苏格兰现在也完全能够理解了。
  甚至,知晓小十身份的苏格兰隐约能猜到那孩子为什么会崩溃地跑走。
  诸伏老师对小十而言有多么不一样的意义,就代表被这个教导了自己,让自己产生对未来的希冀和幻想的老师发现自己居然是双手染血的恶魔后,小十会有多么恐惧。
  这一点上,小十和A都是一样的啊。
  只是估计连小十也没想到,那一天竟然从此变成了他们两人的最后一面。
  苏格兰珍重地抚摸着被自己收进怀里的日记残页。
  格兰蒂是只有七天生命的克隆人,诸伏老师在小十的生命中却足足占有了四天的篇幅。
  除去初生的第一天,被诸伏老师发现死亡的那天过后,11月16日他的父母死亡,11月17日,小十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小十死前是否已经知道了诸伏老师遇害的消息?这点苏格兰暂时不得而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