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弟子明白。”
恒贞不情愿地打开保常寺的大门,就见一个半敞袈裟、袒xiong露ru的“和尚”。
虽身披袈裟,但手上拿着酒葫芦,背后背着虎柄大刀。让人第一眼看过去并不觉得是和尚,而是跑下山来的山匪。
瘦小的恒贞心里还是惧怕这个智觉的,跨过门槛的那一刹那,差点还被绊倒了。
看到恒贞毛手毛脚的模样,智觉身后的一众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此刻恒贞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面如菜色,身体紧绷,都要哭出来了。
他从小长在寺庙中,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被这么一群人嘲笑,还要克服恐惧,跟为首的智觉交流。
要说起这个智觉,他曾经也是保常寺的一个和尚。因为从小无父无母,被住持收养后,就一直被养在寺中。
智觉长大之后,也选择了出家当了和尚。尽管当时住持说他凡尘心事难以割舍,无法修道成佛,但最后还是拗不过智觉的坚持,才勉强同意他出家。
就这样,智觉在山中潜心修行了十年,一方面磨练自己的品行,另一方面也是想练就一颗佛心。
但这一切,都是他在一次外出历练之后所改变。经历凡事之后,智觉那颗佛心最后还是没抵过外界的诱惑。
自从智觉回来后,便屡次打破寺庙戒规,除了在外面大鱼大肉,更是还学会了喝酒打架。
等住持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智觉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嘴上还解释着,喝酒吃肉是他的欲望,人欲是不可能消除的,包括和尚也是;至于打架,他只是惩恶扬善,看不惯百姓被恶人所欺负。
虽然智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最终还是被住持给否决了。他认为是智觉没有慧根,参透不了佛法,不适合继续修行,想要让他还俗。
智觉不愿还俗,一气之下便离开了寺庙。以后的日子里,智觉在外行侠仗义,难免会有自报家门的时候。
每次自报家门,他都会自豪地说自己是保常寺的智觉和尚。
即便是做了好事,但有些人依旧不买账。作为一个出家人,破了佛门戒律,难免落人口实。
后来智觉加入了三清堂,因为出一些任务,结上了不少仇家。而这些仇家忌惮智觉的实力,不敢惹他,只能去保常寺找麻烦。
几次上门找麻烦,不仅让寺里的和尚胆战心惊,更是让住持对智觉彻底失望。
一气之下,他对外宣称智觉不再是保常寺的弟子,同时也不允许智觉再踏入保常寺半步。
转眼间数年过去,智觉虽很少出现在他的面前,但他却时不时地能从香客的口中听到关于智觉的消息。毕竟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即便是与他老死不相往来,但一有他的消息还是会多听一嘴。
这次法会,智觉突然到来,实属他意料之外。担心他会大闹寺庙,再加上这些年来的挂念,玄湛住持还是让他进来了。
智觉虽许久未踏入保常寺,但寺中的一草一木他的记得真切。这次被恒贞领着进去,路上没少对恒贞念叨。
恒贞心里害怕,不知道他那喜怒无常的“师兄”跟他说这些是干什么,但脸上还要装作一副轻松的样子。
“你这是把我们往哪带啊!”智觉看着是去后山的路,不由得嘀咕道:“我记得这不是去前殿的路啊!你可别蒙我,我还记得路呢!”
“是住持师父让我领你们去后山的凉亭稍作休息,法会还没开始,现在很多大殿门都是关着的。”
对于方丈的安排,智觉并没有太多的意见。毕竟身后还跟着一帮弟兄,得先把他们安顿好。
智觉在后山闭关修行过,对于后山的一切他都很熟悉。基本上不用恒贞带路,他也能找到休息纳凉的凉亭。
突然,智觉停下脚步,指着一处空地问道:“这原本不是练功的地方吗,那么多人在那忙什么呢?”
恒贞解释道:“住持师父说了,今日宾客如云,而日中太阳高照,恐没有地方纳凉,便想在后山搭几座棚子,也方便他们品尝斋饭。”
“那我们弟兄几个,也不能闲着啊!”智觉看了眼身后的兄弟,又对恒贞道:“这种事交给我们就好了。”
“诶……”
不等恒贞叫住他,智觉就带着一帮弟兄跑了过去。
这些和尚正忙得热火朝天,突然就见到一群打扮不拘小节的壮汉朝他们走来,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
带头的和尚认出了智觉,警惕道:“你怎么来了!”
智觉看着对面智通手中的木桩,道:“自然是来帮你们的。就你们这干活效率,我看一时半会儿是搭不好的,还不如我们来代劳。弟兄们干这种活可比你们熟练。”
智觉主动提供帮助,让智通有些心动。光靠他们,很难短时间内完成。奈何对方是智觉,这让他心动但不敢行动。
“你还愣着啥呀!”智觉把智通手上的木桩夺了过来,威胁道:“你们再不停下,我可要动手了!”
智觉这大嗓门一吼,成功唬住了智通,他让那些干活的和尚停下,主动把位置让了出来。
“愣着干嘛啊!”智觉又是一声吼:“该干嘛干嘛去啊!”
智通看着躲到他身后的师侄们,安慰道:“没事,你们跟恒贞回大殿吧,跟住持说一声就好。”
恒贞把那群和尚领走后,只剩下智通与智觉两人对面而立。
“你还回来干什么呢?”智通无奈道。他作为智觉的师兄,同样是被住持抚养长大,但住持总是会关注他这个师弟多一点。
就算他被赶出了保常寺,但师父还是时常念叨着智觉。他自己不自知,但他这个做弟子的又怎么察觉不出?
“今天是普天同庆的大日子,回来看看也没什么吧?而且我这次是代表堂主来的,你们也不能把我赶走。”
“阿弥陀佛,既然你知道这是普天同庆的大日子,那就不要惹祸了。师父他一直念着你,借着这个机会,给他留个好印象吧。”
智通话音刚落,又见恒贞跑了过来:“师叔,又来了一伙人,好像是乞丐帮的乞丐。”
“师父呢,师父知道了吗?”
“师父他入定了,只能来找师叔您来想办法了!”恒贞着急道:“不是我们不招待乞丐,只是他们人太多了,让他们都进来了,其他香客又哪里落脚呢?”
恒贞一番话说得不无道理。智通无心与智觉再叙旧情,跟着恒贞来到正前门。
此时正前门已经闹了起来。
以常老三为首的一群乞丐想要进去,但守门的和尚偏不让进。一番争论过后,双方就闹起了矛盾。
眼见着常老三就要带着弟兄冲进去了,说时迟那时快,一群官兵跑过来将他们围住。
见到官兵,常老三倒收敛不少。毕竟以前蹲过大牢,看到这些官差还是有些忌惮。
“可是知府大人?”赶来的智通上去询问道。
景知瑜挤入人群中走来,向智解释道:“在下景知瑜,并不是知府大人。是大人有事未能来参加法会,特地让我带人来坐镇。”
“来的正好。”恒贞插嘴道:“他们坏我们的规矩,还想闯进来!”
“恒贞!”智通训斥道:“不可在景先生面前无礼!”
“无……”
景知瑜话未说完,就听常老三一句话插了过来:“不是我们非要闯进来,而是听说智通和尚也是带了一大帮子的人,他们能进去,怎么到我们就进不去了!”
常老三吃软怕硬,见对方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先生,说话便不客气起来。
“他们是进去帮我们搭建棚子的。”智通及时变通,“你们要是进来也不是不可以。等法会正式开始,自然会将各位请进去。只是还请诸位进去后,按照寺中的规矩来。”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了!”常老三大手一挥,直接招呼弟兄们靠墙角坐下。
看着一群邋里邋遢的乞丐蹲坐在墙角,恒贞不悦道:“他们这样在咱们寺庙外面,太影响形象了吧!而且他们一看就知道不是真心参加法会的。”
“阿弥陀佛。”智通拍了拍恒贞光溜溜的脑袋道:“出家人该以慈悲为怀。也许他们就是想来吃顿斋饭填饱肚子呢。上有规定,可这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懂得变通。”
恒贞被一通教育,一下子涨红了脸,小声说着“自己错了”。
这时智通走到景知瑜面前。景知瑜也双手合十,向智通鞠了一躬,“见过师父。”
“景先生不必客气。”智通恳求道:“还有件事想拜托景先生。”
“师父请讲。”
“今日前来本寺的香客不在少数。我在想,能否分摊些人流量,让他们错时进入寺庙,以免打乱我们的节奏。”
“师父的话在理。有什么是在下能做的吗?”
“不知道……”智通看了眼周围的官兵,道:“不知道方不方便让官兵们帮忙维持下秩序。就怕遇上不守规矩的香客,我们人言轻微,他们不一定听我们的。”
“师父放心,他们就是为维护保常寺稳定而来。在下一定竭力帮助师父办成法会。”
第七十五章 一触即发
巳时一过,法会开始。保常寺外已经围满了前来参会的香客。
可能是两边都有官兵守着的缘故,香客虽多,但都很遵守秩序,说暂时不让进,便乖乖在外面等着。
上一批的香客被安顿好后,再迎接下一批。这样来回几次后,今日到场的香客都被请进了寺庙。
到场的这些宾客,除了几个帮派和官府,剩下的就是些普通民众。他们当中有妇女小儿、文弱书生、步履蹒跚的老者……总之大多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乱世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佛家,以求佛祖菩萨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安宁。
由于人多,只能派寺中几个德高望重的高僧各自诵经。几个大殿也是分批次开放,以免因为人多而发生意外。
到场的香客一边听着高僧的吟诵,一边跪在蒲垫上虔诚地祈祷焚香。
然而整个寺庙并不像看上去的那般和谐,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暗潮汹涌。
正午时分,一些香客折返,但依旧有不少香客受邀请到后山品尝斋饭。
所幸有智觉的帮忙,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就完成了搭建。也正好能容纳下数千人同时用餐。
智通将景知瑜请到后山,一边领他过去,一边忙不迭地向他道谢:“今天也要多谢景先生和各位官差大人们,若不是你们,今日这法会只会乱成一团。”
“师父不必客气。只是早上那群乞丐都安顿好了吧?”
“嗯,已经让师弟将他们请到后山用餐了。想来他们就是念着免费的斋饭,虽然是会让我们的工作繁重点,但也不能让那些乞丐们饿着肚子离开。”
“不过师父……”景知瑜又问道:“我看那群乞丐个个精神饱满,也不像是饿了几天肚子的。相比之下,他们漂泊流浪为生,向来不信佛神普度众生,又怎会参加佛门法会?”
听完景知瑜这番话,智通忽然停下脚步。而景知瑜一个不小心,也差点撞到智通。
智通回过头,眼神如鹰视狼顾,让景知瑜心里一惊,下意识往后一步退。
“景先生别害怕,贫僧又不会对景先生不利。”
“师父明知道那些乞丐来者不善,还借着慈悲为怀的名号将他们带进来,师父究竟是何意?”景知瑜质问道。
“景先生别紧张。”智通风轻云淡道:“那些乞丐只是有目的性活动,不会伤害无辜。”
“不会伤害无辜?”景知瑜冷哼道:“寺中那么多人,只要出现争执,就会立刻乱起来。你口口声声说慈悲为怀,但你可曾想过其中多少无辜的人会受到波及!”
“这是唯一的机会,我不想放弃!”
智通说出这句奇怪的话后,不给景知瑜思考的时间,直接将他敲晕,拖到旁边的竹林,之后就像没事人一样走开了。
另一边,饭堂的小和尚在给排队的香客打斋饭。但这一派祥和之景,却被两个人的吵嘴所打破。
“我说,你怎么插到我前面来了!”首先叫嚣的是常老三带进来的一个乞丐。
“干嘛,想找茬?”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恰好是排队打斋饭的智觉。本来是代表三清堂来一趟就算完成任务,但许久未尝过寺中的饭,着实是心痒痒。
因而他让跟随自己的弟兄先回去,借着念旧的由头,想在寺中多待一会。
看到智觉孤身一人,常老三觉得机会来了。也不顾在寺庙中动手会引起动乱,就直接让手下去试探他。
看到智觉被惹恼,常老三一个眼神扫过,其余几个乞丐立刻行动。
又见几个乞丐跑到智觉身边将他包围,开始“打抱不平”:“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当乞丐的啊,我们几个弟兄饿了几天,就指望今天这顿呢,你倒好,直接插到前面来了!”
被无故冤枉再到被几个人围着找茬,智觉立马反驳道:“我没干过的事,你们不要开口造谣!”
智觉语气虽强硬,但也没有动手的想法。毕竟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特殊情况再次给寺庙蒙羞。
即便智觉有意退让,但以常老三为首的这几个乞丐依旧不依不饶。其中一人还故意给了自己一拳,之后捂着脸,破口大骂道:“你这赤佬东西,说你两句还敢动手?”
由于是背对着普通百姓的,众人光凭那一声谩骂而断定是这身材魁梧的“和尚”先动的手。
更有人认出那人是被保常寺赶走的智觉。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众人都知道是保常寺住持的那个孽徒又回来了。
智觉本就语气强硬,再加上几个乞丐装可怜欲颠倒黑白,致使众人将所有的不满与谴责都发在智觉的身上。
智觉性子直,头脑也简单,他想不清楚这几个跟他毫无瓜葛的乞丐为何要针对他。他知道,对方来者不善,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59/104 首页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