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众人在白瓷娃娃的带路下拐了个弯,意外地发现,在安排他们住的那一排小平房的建筑物后方,有一小块攀在墙壁之上的爬山虎。
那爬山虎郁郁葱葱,和原本四周灰扑扑没有一丝生机的老旧房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一层又一层缠绕攀爬向上的爬山虎之后,有一扇灰黄色的,破败不堪的小木门,颜色和泥土筑成的院墙十分相近,一打眼几乎都看不出分别。
陶知爻摸了摸下巴,莫非是他们刚才没注意?
那白瓷娃娃走到门边,转过头看向众人。
爬山虎已经被火点燃了些许,但藤蔓饱满青翠,水分比较足,没那么容易燃烧起来,所以这一片火势相比起其他地方要更小些。
但火浪依旧缓缓地顺着藤蔓烧了下来。
面点刘将手里的面人娃娃交给陶知爻,自己则脱下外套披在脑袋上,而后直接朝那覆盖着爬山虎的小木门撞了过去。
木门本就脆弱,面点刘一撞就把门板给撞飞了,好不容易才刹住了车。
“哎,开了!”他惊喜地转过头,朝众人招了招手,示意大伙儿快跟上。
众人从小门鱼贯而出,陶知爻正要跟上,突然又被扯了一下衣袖。
他下意识地转过头看去,却未见到任何人,眨眨眼,低下头,发现怀里的面人娃娃正揪着自己的衣服,仰脸看着自己。
“别怕,我们就要出去了。”陶知爻安慰道。
他以为面人娃娃是害怕,毕竟它的身体是用面粉和了水还有一点油捏的,遇到火可不是容易害怕么。
可谁知道面人娃娃摇了摇头,似乎是在反驳说,自己并不害怕火。
“怎么了?”陶知爻不解,觉得面人娃娃怪怪的,似乎是有话要说。
可等了半天,面人娃娃都没开口,但它明明是会说话的,为何犹豫呢?
陶知爻正觉得哪里不太对,就听见门外有人喊自己,抬起头才发现,其他人都已经跑出去了——除了自己和怀里的面人娃娃,以及在身旁看着自己,似乎也有什么心事的萧闻斋。
萧闻斋抓住陶知爻的胳膊,带着人从侧门钻了出去。
身后的火浪愈发灼热,众人一刻也不敢停,顺着侧门外的小山坡一路向下跑去,夜色昏暗,众人也只有手机的手电筒能勉强照亮路况,山坡又陡,一脚深一脚浅,实在是难走。
跑了一段,陶知爻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那原本的“招待所”,此刻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那几间本就矮小零丁的房子,也在焚烧不止的火焰之中轰然倒塌。
若是他们方才没有在那白瓷娃娃的指引下从侧门逃出来,恐怕此时已经……
陶知爻长出了一口气,没有继续往下想。
但也是这时,他在翻滚的火焰之中,看到了两个身影。
那个黑孩子,与给他们带路的老头儿。
一大一小两个黑影,就这么站在被火覆盖燃烧不止的院墙之上,静静地,远远地,看着他们一路离去,直到相互之间再看也不见……
☆
“哎哎哎停一下!”胡葵抬起手大声叫道。
一行人猛地停了下来,转头就见胡葵撑着一棵树,瞪圆了一双狐狸眼,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我说……呼……你们,你们都不累的吗!”
众人被她一提醒,这才惊觉自己的四肢在逃命的本能下,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跑到麻木了,此刻停歇下来,顿时觉得一阵酸疼难忍。
但休息了还没几秒钟,一只如冷白瓷一般的小手,突然从旁伸了过来,抓住了陶知爻的手臂。
彻入骨髓的冰凉让陶知爻一激灵,旋即转头看向那白瓷娃娃。
陶瓷娃娃睁着一双鲜红如宝石般的眼睛,与陶知爻对视,他张开同样鲜红的嘴唇,一字一句,语调平整地说道:“不能停。”
陶知爻尚未反应过来,就感觉身旁有人,转过头看去,就见是萧闻斋。
与此同时,那白瓷娃娃已经松开了手,继续迈步向前跑了出去。
行舟一拍众人的肩膀,“跟上,此地不可久留。”
连他都这么说,众人就算再累,此时也实在不敢在这片深山老林之中多呆了,托着疲惫的四肢,继续一步一脚地跟上。
陶知爻转过头,还没说话,就被萧闻斋轻轻拉住了手。
“累吗?”萧闻斋问他。
“不累。”陶知爻摇摇头,朝自家男朋友笑了笑,“拍戏练出来了,体力比之前好多了!”
萧闻斋点了点头,牵着陶知爻的手,“那咱们也跟上。”
两人拉着手,相互帮扶着沿着山路一直往前,陶知爻的视线紧紧跟着前面那个子虽小,速度却飞快的白瓷娃娃的身影,而萧闻斋则负责看两人脚下的路,以免踩空,或是绊倒什么。
陶知爻看得专注,却并未发现,萧闻斋的眼神,有两三次都落在他手臂上被白瓷娃娃抓过的地方,看了几眼后,似乎是没发现什么,最终表情才松了一口气。
☆
在夜色之下,众人一路狂奔下了山,知道陶知爻觉得自己腿都要跑断了,那白瓷娃娃才停了下来。
撑着膝盖急促地喘着气,陶知爻转头盯着那白瓷娃娃看。
明明对方的身高只到自己这些成年人的大腿,双方跑的距离也都一样,但相比起狼狈不堪的他们,这白瓷娃娃几乎……不,就是连胸口起伏都没有。
果然如陶知爻所想,这白瓷娃娃应该和那黑娃娃一般,不是人类。
白瓷娃娃放慢了速度,但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慢慢悠悠地继续往前走。
陶知爻上前两步想要拦住他问个清楚,可刚迈出一步,就感觉一股微风拂过脸颊,随即而来的,便是扑面的沁人心脾的青草香。
他们自火海逃生,又一路马不停蹄地跑了不知道多久,只感觉肺腔里满是燃烧过后的灰尘颗粒,以及铁锈一般的血腥味,大脑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都有些晕乎乎的。
但这一股青草香,就好似在灼烫的铁块上洒下些许水柱,虽不能完全降温,但却像是沙漠里难得的几滴甘露,带来一瞬间的神清气爽。
众人抬起头。
面前的景色,令他们精神为之一振。
柔软的月光下,开阔的田野平铺开来,犁耙梳理过的痕迹被照耀得异常清晰。
一条倒映着月光,犹如银带般的宽阔河水从田埂旁流过,夜风带着水拍岸石的清脆叮咚声悄然而至,河边丰沃的水草随着风吹而晃动,像是无数挥舞着手臂欢呼的身影,带着月夜下静谧的温和感。
“这,这是哪里啊……”
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感慨,也道出了在场众人的心声。
是啊,这是哪里,居然能在荒芜的夭儿村附近有这样一片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村庄,带着一股令人安心的详和宁静之感。
“我们,到了。”
众人最前方,那红眸白瓷娃娃回头看了过来,似是在和众人述说,又像是这一片村庄的所有者,在向来自远方的来客,表达自己的欢迎。
陶知爻看向他,认真,而又缓缓地道:“你,究竟是谁?”
白瓷娃娃睁大了一双鲜红的眸子,没有回答他的话。
直到另一个声音从远处响起,传了过来。
“圣子!”
圣子?
这个称呼实在是太过突兀,众人都下意识地寻着声音的来处望去,就见远处一行人拿着手电,朝这边跑了过来。
手电的细长聚光扫来扫去,不时划过眼睛,陶知爻等人下意识地抬手挡了一下。
等再次睁开眼时,那帮人已经到了近前。
看上去,是正常人。
和那像白瓷做的红眸小娃娃不同,这些人的长相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穿着打扮也十分简朴,好似就是普通的村民。
为首一人跑到近前,先是着急地跪扑在了那白瓷娃娃的面前,上下检查了一番后,明显松了口气。
他抬起头,看到了陶知爻等人,起身抱了抱拳。
“多谢几位,帮我们寻回圣子。”
陶知爻摆了摆手,实际情况明明是这白瓷娃娃救了他们所有人一命。
那男子做了个自我介绍,他的名字叫桑鸣,看上去是那种憨厚老实的样子,带着点恰到好处的热情,让人很有好感。
“各位客人从哪里来?”桑鸣说着,侧身让开半个身位,“夜深了,我看几位应该还没有住处,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在我们村子住下。”
众人对视了一眼。
方才招待所变焚化炉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们此时再一次受到邀请,下意识的就有些警惕。
但相比起处处诡异的夭儿村,这不知名的村子,似乎要安全和祥和不少。
陶知爻低头,就见到那白瓷娃娃正睁着一双眼睛看自己。
月光之下,他那鲜红如圆润宝石一般的眸子,闪烁着柔和的色泽。
“好。”陶知爻向桑鸣点了点头,“那麻烦桑鸣大哥带路吧。”
桑鸣抬手示意众人:“请。”
众人跟着桑鸣,以及他身旁其他几个来找白瓷娃娃的村民一起,朝燃着三两灯火,祥和静谧的村庄里走去。
没有人注意到,在陶知爻点头的那一刻,他身旁小小的白瓷娃娃脸上,露出了一个十分微小的笑容,似乎是对他的选择感到很高兴。
第113章
一路往村子内走, 桑鸣带着众人来到了一间小院子里。
院子里分散坐落着几间小屋,虽然外表普通,但内里却十分干净崭新, 也没有像之前在夭儿村里的怪异感觉。
而这一路上, 陶知爻也从桑鸣嘴里挖出来不少信息。
不是他八卦, 只是前车之鉴让他不得不打气十二分警惕, 即使这村子看起来十分的平和安宁和温馨。
这村子名字很简单,就叫白村,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陶知爻不自觉地朝那白瓷娃娃看了一眼,不清楚和他有没有关系。
而桑鸣也看到了他的眼神,便解释道:“咱们村子的名字,的确是以圣子来命名的。”
一个娃娃漆黑如墨, 一个娃娃白如瓷质,而且二者明显都并不是普通人类, 说他们没有关系, 绝对不可能。
但多余的信息桑鸣也不知道, 他告诉陶知爻的信息仅有:他们白村的先祖,是与这位看上去像是小娃娃, 但实际年龄估计已经逾百的圣子一同从夭儿村里搬出来的村民。
“据先人流传下来的故事,我们原本的村子正是因为圣子和那妖怪的冲突, 而彻底分裂的。”
众人稍加思索,都猜到桑鸣话里的“妖怪”,应该就是那黑皮肤的娃娃。
没有人知道这白瓷娃娃和那黑娃娃是如何生出来的,只知道在接近百年以前, 当时的村长在某次全村的祭祀大典上打开宗祠的大门时,就看到大殿内放着一只巨大的竹编篮。
而竹编篮里, 静静地躺着两个孩子,一个黑,一个白,头脚相接,身体蜷缩,正安详地睡着。
陶知爻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
黑白,头脚相接……那岂不是有点像太极图?
桑鸣自顾自地说着,目光炽热地看着端坐在茶几末端的椅子上,静静看着众人的白瓷娃娃,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充满希望的虔诚状态。
在夭儿村村民的眼里,这没有来处,从天而降的两个孩子是神的恩赐,是上天给他们的“启示”。
会有这个想法,当然不只是他们无缘无故地出现在了夭儿村宗祠里的缘故。
两个肤色截然不同的婴孩,在没有任何人教导的情况下,思想深度甚至远超村子里学识最长的老人,而不时蹦出来几句听上去没头没脑的话,却在后来都被一一应验,如同未卜先知的预言。
渐渐的,不知谁带的头开始喊,这一黑一白两个孩子,从简单的“上天的恩赐”,成为了村里的两位“圣子”。
但这一黑一白两个孩子,却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而也是为此,村里爆发了一场极端的冲突,最终分裂,也正式开始了陶知爻他们从行舟口中得知的,有关“夭儿村”的故事。
“据传百年以前,村子里出生了第一个有着黑纹的孩子,先民们不知道那黑纹是凶是吉,只觉得古怪又神秘非常,于是村长和村民们带着那孩子一起去了宗祠,请示两位圣子,该如何处理那个孩子。”
事情的发展,大家都猜到了。
行舟看了一眼坐在正中位置上的白瓷娃娃。
“夭儿村……也就是以黑圣子为首的村民,留在了村庄里,并开始了长达百年的「献祭黑纹孩童」以换取村子丰饶富足的生活,直到前几年开始,村子里不再有生黑纹的孩子出生,而那夭儿村村民的生活,也开始慢慢变得困难。”
“而你们在白圣子的带领下,常年居住于此地,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170/218 首页 上一页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