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责也行的,我不要你负责,只要你喜欢我就好了。
“林杨……”
崔裎叫着人名字,觉得自己或许已经以另一种方式达到了世间最极致的欢愉,他看着那双被自己磨红的唇,慢慢倾身下去,在上面轻轻一啄。
这一吻没有欲望,只是想亲就亲了,却格外珍重。
林杨大概是没有反应过来,既没有推开他,也没有闭眼。
崔裎看着人,这次直直看着他的眼睛,然后重重吻了下去。
在崔裎贫乏的认知中,亲吻是需要闭眼的,电视剧他不怎么看,却也知道一些浪漫的桥段里男女主总是紧闭双眼,仿佛在享受这一刻的亲昵与永恒,但他此刻却舍不得闭眼,他想看着林杨,看着林杨的表情,也妄图通过林杨的表情去窥探他的心。
吻越来越急,崔裎却死死盯着人,直到看到林杨闭了眼,一双手慢慢圈上了他的脖颈,崔裎顿时血气上涌,呼吸都乱了,他把手伸到后面去揽着林杨的背,整个人都飘了,口腔里是林杨的味道,脑海里却反复播放林杨闭眼那一瞬的影像。
这个吻持续了很久,直到后来两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林杨才拉着崔裎的后脖颈将两人分开。
唇分开了,崔裎却拿鼻尖顶着人,两人隔得近,崔裎闻到林杨身上的味道慢慢缠绕上他的身体,觉得满足又充实,他慢慢把头靠在了林杨的肩膀上,手却一点不松,还是抱着人。
等到呼吸平稳些,林杨才推了推他的头,却是问他:“饿了没”
崔裎抱着人,在人肩膀上点头又摇头。他说:“我再抱一会儿。”
林杨便没有再动作,任由他抱着,天边慢慢昏暗下来,这样的姿势并不好受,崔裎的下巴硌在林杨的锁骨上,有些重,但两个人谁都没有说放开。
直到路边的路灯在七点准时亮起,在还不算完全昏黑的傍晚,像打了一把光晕的伞,罩住了灯下的一方空地。
崔裎这才放开人,却紧紧拉着林杨的手,说:“走吧!”
离黄哥面馆已经不远,两人却走得很慢,到了店里时已经错开了饭店的人流,反而有空座,只是粉没有了,只有面,林杨先找了位置坐下问他要什么,崔裎往墙上红色塑料布的巨幅菜单看去,也看不出什么名堂,突然想起来上次林杨推荐的招牌,便随口报了一句“肠旺面”,林杨笑了笑,语气里有些揶揄:“不是不吃内脏吗?”
“现在改了。”崔裎说:“突然想尝尝。”
第46章 性格也很好
肠旺面里的面条和寻常面条不一样,更劲道,配菜还有小猪血块和臊子,臊子脆香,猪血鲜嫩,真正的主菜肠肉却十分劲道有嚼劲。
可崔裎心里的兴奋掩盖了太多味道,直到粉碗见了底,他才反应过来,想回想味道给出一两句评价,却因为刚刚吃的时候一直看着林杨,现在嘴里什么味蕾记忆也没留下,他只好端着碗喝了一口汤,而后由衷地说:“这汤很鲜。”
“这个汤是他家秘方,不外传的,配什么粉面都好吃。”
崔裎点头:“的确很好吃。”
林杨说:“下次来可以试试凉面和剪粉,热天吃很好。”
崔裎笑了笑:“你碗里的凉面没吃完,我现在尝一口也行。”
林杨看着自己碗里的面,有些犹豫:“想吃的话再要一碗。”
“不用,”崔裎已经把碗转过去,林杨吃饭很规矩很斯文,崔裎猜想大概是小时候落下的毛病,总觉得他吃饭小心翼翼的,连碗边都不太有汤渍,如果不是面少了,崔裎都要怀疑还没动过。
他夹起一筷子,凉面入口滑嫩冰凉,配菜里的黄瓜丝和胡萝卜丝香脆,很消暑。崔裎又夹了一筷子,林杨终于忍不住,“再要一碗。”
崔裎却叫住了老板:“不用,我就尝尝,确实不错,下次来吃。”
林杨看着他放了筷子,心才放下来,确认崔裎不打算再吃了,才起身去付钱,老板黄哥这会儿不忙,有闲心和他聊天,问他:“朋友啊?”
林杨“嗯”了一声,黄哥笑了笑:“人高高滴个,伙儿晃得很嘛!”
林杨笑了笑,拿本地话回他:“性格也很好。”
林杨讲得太快又太小声,崔裎没听到。
吃完了面,两人一道出门去,崔裎走在前面,看着今夜难得一见的繁星皓空,突然问林杨:“要不要逛逛当消食了。”
林杨还没来得及回答,兜里的手机先响起来,他掏出手机来看,看到屏幕上闪烁名字时微不可查的眉头一皱,随后接起了电话:“杨老师,有什么事吗?”
林杨没开免提,崔裎也听不清,只是看到林杨的眉头越蹙越紧,到后来挂了电话也没松开,等人挂了电话,崔裎问他:“怎么了?”
林杨的表情已经全无轻松,崔裎有些紧张,想到杨老师,更有些不敢问:“福利院的事”
“嗯,”林杨说:“过两天中秋,办晚会,邀请我去看。”
崔裎这才想起来已经中秋了。“这是好事,”他松了口气,可看着林杨的脸色没有恢复,又明白了什么:“你不想去?”
“也不算,”林杨说:“陈耀走了之后,我只去过一次。”
“那为什么……”
“上次去是因为杨老师委托我画了几幅画做展览,顺带带了一些零食去分给孩子们,但后来杨老师和我说,我的画被撤了。”
“被撤了?为什么?”
林杨垂着眼,这幅样子看得崔裎心更紧,林杨说:“上面来视察,说不积极。”
崔裎在脑海中仔细回想着林杨的画,他记得林杨很爱用一些很鲜艳的色调,他不懂艺术,但也知道明亮的色彩往往代表着热烈的情感,他看过那幅《灼心》,虽然不懂画作的解读,可也大概能看出林杨所表达的东西,那种热烈的、鲜艳的、极具冲突的挣扎。
积极与否,或许还真的不好评判。艺术的事情,本身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见仁见智,或许在崔裎看来,林杨的画有明艳的向往和冲破牢笼的欲望,在别人看来就变成了愤怒的毁坏欲或者别的什么,这的确很难下定义。
“那这次他们请你去做什么也是要画吗?”
“不是,”林杨笑了笑:“只是作为爱心人士去观看慰问演出而已。”
爱心人士崔裎感受到心微微一刺,有些细细的疼。
福利院是林杨长大的地方,与林杨早有着千丝万缕的羁绊,可是如今他居然只能以一个“爱心人士”的身份回去,他不知道林杨有没有或者会不会因为这样的落差而伤心,但换做崔裎,他是心疼的,就好比有一天叫他回了老爷子的大院,王妈还要迎出来喊“待客”一样,他不知道过去那么多年林杨是否把福利院当成了家,可是如果没有,那他无法想象,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林杨居然是没有归宿的。
可林杨似乎完全不在意“爱心人士的身份”,他只是说:“其实离开那儿之后,我回去过好多次,是陈耀走了之后,我才觉得其实不该总回去的。”
人不能总绑死在一个地方,这句话陈耀走的时候林杨就在想了。
可这些话听在崔裎耳朵里,又是另外的想法:他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崔裎的父母虽然仍然在世,但他和林杨也大差不差,如果要论来处,崔裎自认为也没有了,但如果要论归途,他却比林杨乐观太多,刨除外在的物质条件,崔裎不可否认,他现在对人生依旧是乐观的,可他看不到林杨眼里的乐观,为什么不去上大学为什么在最初不愿意踏出那一步为什么负不起责?又为什么没有余力谈恋爱
崔裎觉得,他或许是有些理解林杨的有所保留的。
崔裎上前一步,握住了林杨有些凉的手,微微吐了口气,语气稍稍轻松了些,问他:“你们福利院,捐多少钱能被邀请当爱心人士”
“你想和我一起去?”林杨听出了他的意思,笑了,没有拒绝:“不用捐钱,只要去都是欢迎的,这几年福利院捐款很少,基本上一直靠着政府的救助金在维持,今年的儿童节都没钱办,中秋有人去看,他们肯定愿意的。”
崔裎说:“那我和你一起去。”
林杨说:“就是这种演出肯定不如别的好看,孩子们没有专业的排练。”
崔裎说:“我就喜欢这样的,专业都跳一个样,反而没意思。”
他握紧了林杨的手,两人慢慢地,从昏暗的小区,朝着大路走去,昏黄的灯光被长得太茂密的银杏树叶挡住,路面上还是昏暗,路边上影影绰绰散步着树叶的影子,被风吹动后连同地上的影子也摇曳起来,崔裎望着地上一簇簇的黑影,忽然问:“这里的银杏什么时候黄”
“冬天吧。”林杨说。
人影在路灯下变长又变短,浅浅的影子甚至看不清轮廓,衬衫外套被风掀起来,晚风徐徐,树叶沙沙作响,崔裎在刹那间居然希望树叶现在就黄了,他们一起走在满天飘黄的街上,那么他一定会吻林杨。
郭老头最近有点咂摸过来,觉得小崔和小羊这俩孩子有点不对劲了,先不说之前总闹着要去住酒店的崔裎不嚷了,两人和谐地住一起这事,就说林杨最近开门的时间,是越来越晚了。
虽然才是秋天,但天亮的时间也还早,完全没到需要改营业时间的时候,林杨的小店开门时间却越来越晚,一开始他怕林杨是睡过头了,打电话去问,结果电话是崔裎接的,不一会儿崔裎就起来开门了。但也就是把门开着,人还乱着头发,去后面洗漱回来跟个稻草人似的往前台一坐,吓唬到谁不知道,反正收钱收得那叫一个灵魂出窍,等到九点了,便利店老板林杨才姗姗来迟,郭老头去送午饭一问,两人都统一口径,说昨天晚上睡太晚了。
二十来岁的孩子,贪玩是天性,郭老头本不该多问的,林杨也好不容易有个朋友,小崔一看就是年轻人里活力四射的那一类,带着熬夜打点游戏什么的也不是不行,但问题是林杨身体不好,这几日瞧见人,都觉得像没睡醒似的,林杨皮肤本来就白,一有黑眼圈就更显眼,郭老头开始有些担心了。
于是他旁敲侧击问崔裎:“你和小羊晚上做什么呢?”
彼时崔裎正在吃饭,闻言猛呛了一口,饭粒儿都呛到气管了,他大力咳嗽起来,林杨适时递过来一瓶水,崔裎灌了一大口,才转着眼珠子看着郭老头,清了清嗓子,“没干什么,你问这个干嘛?”
郭老头觑他一眼,这副心虚的样子还说没干什么,不过年轻人的事情他也不好管,只是提醒崔裎:“小羊身体不好你忘了?少带到他熬夜。”
“我……”崔裎冤枉:“我真的没干什么!”
这倒是实话,他给林杨换了床单之后,一直怕林杨不习惯睡不着,每天晚上总要观察林杨的睡眠状态,希望林杨多睡一点,别说干什么,他连亲吻都十分克制,只敢睡前轻啄几口,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连舌尖都没碰过,生怕惹了火林杨睡不好,他也睡不好。
但好在林杨的情况还不算太糟,一开始的确不习惯,基本要到一两点才能睡,后面几天就稍微好一点,尤其是在崔裎怀里的时候总能睡得好些,崔老师对此很满足,并不知道这是因为他总能挡着光,叫林杨一闭眼就窝进一方小小的黑暗里。
只不过几日下来,崔裎就有些受不住了,他十九岁都还没满,血气方刚的小伙儿,天天晚上抱着喜欢的人睡,还不敢乱动,这种煎熬别人实难体会。为了让林杨多睡一会儿,还要瞒着林杨早起开门营业,于是他人也肉眼可见的有些颓靡,一点睡不够。
林杨第一天发现了崔裎早起开门,倒是问过他一句,后来就没管了,崔裎猜他大概也在努力做出一些改变,换床单只是个开始。
但他实在不是个能早起的,一天还好,几天下来,便利店开门的时间是越来越晚,直到郭老头发现了来问,崔裎有苦说不出,又不想叫林杨发现,便和郭老头说他和林杨排了班,他早上开门,林杨中午换班,为了不被扣工资,叫郭老头打电话叫他起床。
郭老头对崔裎的上进和认真工作的态度很赞同:“没得问题,我六点喊你要不要得”
“六点七点行不行”
“七点开门。”
“那就七点,不能再早了。”
郭老头觑他一眼:“行吧行吧!”
作者有话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毕淑敏
第47章 你肯定喜欢
今年的中秋在十月六号,正是崔裎返校的前一天,中秋当天一大早,郭老头就收拾了不少东西出来,核桃栗子瓜子,都是农贸市场上买的干货,时令水果也早早买好,还不知道从哪搞来了一盒名贵的月饼,白天来店里时拿了两个给崔裎,跟献宝似的,悄悄塞给崔裎:“这个好吃,不腻!先偷偷拿两个给你尝尝!”
月饼而已,再好吃也不过那几种,崔裎不爱吃这些,转头打算拿给林杨,结果看到郭老头如法炮制,也是一副献宝的样子把一个月饼塞给了林杨,林杨无奈接过,郭老头还神秘兮兮地说:“这个贵的,是好货!别人我不给的!”
郭老头这个人脾气不好,但对孩子总是亲切的,周边的小孩喜欢他,有时也缠着他叫他郭爷爷,喊得他笑嘻嘻的,就带着人来林杨店里买糖,崔裎没见过这种场景,林杨是知道的,双节放假,周围的小孩都回来了,这几天店里都热闹不少,郭老头拿了月饼下来,背着手要回去,结果被两个小姑娘拦住,拉着他喊他郭爷爷,还用普通话说:“中秋快乐!郭爷爷!”
“哎呦!”郭老头笑呵呵的,“老师教的嘛?”
两个小姑娘笑着说是,还说老师教了中秋的古诗,要背给郭老头听,郭老头就从兜里掏出一个月饼来:“爷爷只有一个,你们俩谁背得好就给谁!”
结果小姑娘还没开始背呢,路边店铺里突然有个年轻妇女走出来,喊了一声,两个小姑娘齐刷刷地回头,一看见年轻妇女,扔下郭老头就跑了,跑过去也不敢大声说话,低着头叫妈妈,年轻妇女扫了一眼不远处的郭老头,揪着两个小姑娘进屋了,嘴里说着:“说了好多次,不要给找郭爷爷玩,就是不听!”
36/61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