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成炮灰皇子后(穿越重生)——珑韵

时间:2024-04-10 09:09:55  作者:珑韵
  人人喜笑颜开,尤其是家中有钱后,雇了先生教导子女的家庭。
  见面先问一句,你家今年可要参加院试?都说院试过了就是秀才,说不得今年我家就会多一名秀才公了。
  除了商人们高兴,农户们也笑逐颜开。
  夏王不仅减了他们的税,还让朝廷将新农具租给他们,这租金也不用先付,而是到了秋日后再用粮食抵。
  这不就相当于白用嘛?
  当然了,若是不差钱的,还可以直接买下来。
  如今人人都夸夏王殿下为民做主,是顶顶好的殿下。
  虽然云舒被封了太子,但大家还是习惯叫他夏王殿下。
  当然了,这里也有人不高兴。
  那便是原先紧握教育资源的世家豪门们。
  但如今京都的几家世家一起倒了,就连卢家的一支都快被拔干净了,其他人哪里还敢乱说话。
  至于学子们?
  前些日子京中学子带头闹事,如今还在大牢里关着呢,今年的春闱都赶不上了。其他人如何还敢闹事?
  面对即将多出来的竞争者,他们只能安慰自己,他们多读了那么多年书,哪里是这些今年刚能参加院试,连生员都不是的人可以超越的?
  即便今年参加不了春闱,三年之后这些刚有资格科考的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有这种想法的,主要还是京中学子,或是其他地区那些世家贵族子弟。
  至于此前被云舒只关了三天就放了的外地寒门子弟,则根本没有那么多想法。
  大雍人那么多,没有你,也有他,能不能考上,主要还是看自己的硬实力。
  学子们各有想法和打算的时候,云舒此前答应的学子交流会,终于办了。
  主持此次交流会的,便是李老太傅。
  而参与者,除了京都各大书院的学子外,还有许多外地学子,其中就包括不远万里,从西州赶来的一群人。
  余子安拍着胸脯对边实道:“边院长您放心,我们这次一定让他们看看我们西州天团的厉害,绝对不丢您和殿下的脸!你们说是不是?”
  其他人顿时起哄道:“是!”
  边实将手中卷着的书,狠狠地敲了一下余子安的脑袋,“你都跟谁学的?到了京都还学不会好好说话,你什么人,就敢自称‘天’?”
  余子安揉着脑袋分外委屈,在西州的时候,哪里有这么多规矩。还不是他们想说什么说什么,如今怎么就连说话都不行了?
  云舒刚巧进来,碰到边实教训余子安,笑着道:“这‘西州天团’是本王说的。”
  之前余子安等人帮云舒制香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云舒就夸他们是祖国的花朵,西州未来的希望,这天下以后就是他们这些年轻人的,可以称之为西州天团。
  没想到他随口的一句玩笑话,余子安他们记了这么久。
  边实见云舒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太子殿下。”
  其他的学生自然也乖乖地俯首拱手行礼,礼仪倒是端庄不少,至少不像在西州时那般散漫了。
  看来边实带他们来的一路上,特意教导过。
  云舒示意他们起身,随后坐下与边实说道:“此前京都纷乱不断,到了今日才有空过来看看你们。”
  不论是边实,还是学生们都听说了京都最近发生的事。他们光是听都觉得心惊胆战,更别说处于漩涡中心的殿下了。
  他们担心得几日都吃不好睡不稳,余子安甚至跟其他人抱怨,京都的人眼睛都瞎了,看不到殿下的好,居然如此算计殿下,尤其是皇帝。
  吓得梁方第一时间捂住了他的嘴,生怕他再说出什么要人命的话来。
  后来还是边实再次教育,才让余子安意识到这里不是西州,说话得过三遍脑子,确保万无一失了,才能说出来。
  学生们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已经一年多没见的云舒,多少有些拘谨。
  如今已经九岁的边静姝,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她是此次西州学生里年纪最小的,也是唯一一名女学生。
  她歪着头看着云舒道:“殿下,以后您还会给我们上课吗?”
  殿下已经是太子了。
  听说监国太子很忙很忙,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当他们的老师,给他们继续上课。
  这是所有学生都担心的问题,见边静姝问出来,其他人顿时叽叽喳喳起来。
  云舒见状,温和地招呼他们找个地方坐下,别一直站着。
  “课自然不能跟以前一样上了,不过有时间的话,本王还会去看你们上课的。”
  虽然不能上课,让学生们有些沮丧,但是听到殿下还会去看他们上课,顿时又斗志昂扬起来。
  云舒笑着道:“你们怎么光想着上课?就不想早点毕业,然后来帮我做事吗?”
  这下就连最胆大的余子安都有些不自信起来,“回殿下,我,我学得还不好,怕给您搞砸了。”
  云舒每次看到这些富有朝气的学生,都觉得心情开朗了几分。
  他闻言,笑着道:“学得好不好,可不是你们自己说了算的。几日后京中有个交流会,会有天南地北各地学子参加,到时边院长会带着你们一起入场,刚好测一下你们到底学得如何了。”
  “什么?交流会?各地学子都会参加?”
  学生们是既激动又紧张,差点就要蹦起来,出去跑几圈缓解一下激动的心情。
  等到学生们重新安静下来,乖乖坐好,边实才有些担忧道:“殿下,您真的打算让他们参加学子交流会吗?各地学子普遍以诗文见长,我担心……”
  如今的科举,考的多半是文章,但西州学院教得很多很杂,还偏格物致知,与其他学子根本不是一个路数的。
  云舒却道:“既然是学子交流会,那我们西州的学子,自然也可以参加。至于交流的内容,大家各有所长,他们有他们擅长的,我们也有我们擅长的,边院长不必太过担心。”
  边实见他这般说,也放心不少。
  云舒拍了拍一旁余子安的肩膀,笑着道:“怎么说也是本王一手办的西州学院,如今就让他们看看,到底是他们那些学子厉害,还是我们西州学子更胜一筹,如何?”
  余子安等人被云舒这么一鼓舞,顿时士气高涨,高声道:“好!”
  颇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边实也被他们的氛围感染到,唇边也挂了抹笑。
  这是他时隔三年,带着数十名学生,以一名学院院长的身份,再次回到京都。
  京中的那些旧相识们,那就拭目以待吧。
 
 
第174章 
  五更的更声刚响,清风园内就已经有了动静。
  秦嬷嬷一边给自家主子梳发,一边道:“今日的交流会要到巳时才正式开始,这才刚寅时,还有三个时辰呢,公主您要不再多睡会儿?”
  大长公主闭着眼睛端坐着,声音里却没有丝毫的困倦,“这叫本宫如何睡得着。园子里都布置上了吗?”
  秦嬷嬷赶紧道:“子时刚过便开始了。”
  交流会要在清风园举办,但清风园内除了几株腊梅外,便再无景致可赏。于是大长公主便令人将冬日里的枯枝上,扎上各色布头做的小花,至少让园子里热闹起来,不至于太过冷清。
  而这交流会在清风园办,还是大长公主主动求来的。
  此前的学子交流会都在十四公主的芙蓉园举办,而十四公主的驸马,便是国子监祭酒卫兴怀的嫡孙,也是三年前的探花。
  卫兴怀被捕入狱后,十四公主的驸马也受到了牵连。
  十四公主本就对太子殿下不满,如今驸马又被撤了官职满头官司,她一气之下便不愿再将园子借出。
  大长公主听到消息,当天就去找了太子殿下,表示她的清风园虽不如芙蓉园景致好,但若太子看得起清风园愿意承办此次学子交流会,并且交流会的一切庶务花费均由公主府负责。
  大长公主虽是承安帝的姐姐,但毕竟不是一母同胞,关系自小也就一般,更别提大长公主出嫁多年,嫁的还是一名武将。
  如今老侯爷过世多年,公主膝下只有一子,虽降封承袭了爵位,但为人木讷不善经营,一辈子都只能呆在清水衙门,当一个无甚实权的伯爵,日后的情景可想而知。
  好在她的孙儿孙女还算争气,一个继承了老侯爷的才学,一个继承了老侯爷的武艺。这本是极好的事,一个投身军中,一个凭借才学相貌嫁个好人家,也算都有个好的归处。
  只是两人仿佛生错了性别,孙女一身武艺不输男儿,哪个男子都看不上。孙儿虽才学上佳,却对为官无甚兴趣,更是看透了官场,一心扑在各种小玩意上。
  大长公主头疼之际,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孙儿孙女做些打算。
  秦嬷嬷暗地叹口气,今日各地才子聚集,那么多人总能有一个入得了小小姐的眼吧。
  而且今日太子殿下会亲临,到时少爷也能在殿下面前露露脸,至少有个展示的机会,也不枉费公主的一番苦心。
  -
  虽说学子交流会是巳时正式开始,但辰时刚过,便陆续有学子结伴前往。
  大家都想着难得各地学子齐聚,自然要早些到,好结交一番,于是一群人便在清风园外遇上了。
  既然遇上,自然要好一番介绍。以至于前一波还未介绍完,后一波便来了,少不得又得再介绍一遍。
  清风园外一时热闹非凡。
  而清风园外早有仆从等候,见门口学子越聚越多,他们赶紧上前,邀请大家先入园。这些仆从训练有素,无论对面的学子衣着如何,均热情接待,同时将对方带来的文章放在信封中封好口。
  有人不解其意,侍从贴心解释道:
  “诸位的文章,小人会先送至批阅室妥善放好,免得遗失。待各书院的先生们到了后,会随机抽取文章进行批阅。
  巳时后的交流会上,先生们还会将好文章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待到散会后,批阅好的文章,会发到各位手中,请大家放心。”
  学子们一听这相当于阅卷,顿时不再担心,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写好后,纷纷交给侍从。
  待他们入内,还在讨论着。
  “这大长公主府的侍从,可比十四公主府的侍从好说话多了,上次我去十四公主府参加交流会,门房那眼珠子都长在头顶上,我问句话,他都只哼哼两声。我花了钱去,还受了一肚子气。”
  “十四公主可是皇后所出,自然不是其他公主可以比的。”
  “要知道十四公主的芙蓉园,当初可是大长公主的。十四公主及笄时,陛下将这芙蓉园收回,赐给了十四公主,算是十四公主及笄礼的一部分。”
  “这,这么大手笔啊。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太子殿下行十五,与十四公主同岁,殿下去往西州之前,应当已经成年,我怎么好似没听人说起过太子殿下的冠礼如何?”
  其他人闻言,一言难尽地看着那人。
  那人一脸莫名,“怎么了,我说的哪里不对吗?”
  有人小声道:“虽然那时太子殿下已经成年,但是陛下并未为其举办冠礼。”
  “什么?没办?这可是人生大事,怎会没办呢?”
  这事他们如何敢说啊。
  几人渐行渐远,并未留意到一墙之隔的云舒他们。
  虽然时间尚早,但云舒已经陪着李老太傅过来了,身边还有作陪的大长公主,以及随云舒一起来的萧谨行。
  等到对方听不到声音后,李老太傅才叹息道:“老臣倒也忘了殿下并未举行冠礼了。”
  云舒倒是不在意。
  虽然在古人看来,冠礼与及笄礼是男女一生中的大事,但对于云舒来说,不过一个有些特殊的生日罢了。
  况且他也收到了成年礼物,至于其他无关紧要的人送的并非出自真心的礼物,有没有也无甚差别。
  他侧头看了眼身旁的萧谨行,露出两人才懂的笑,随后道:
  “贫寒之家,整日里所思所想不过一顿温饱,哪有心思想什么冠礼,能在当日吃上一顿面条便满足了。与百姓相比,本王有何不满足的。况且百姓尚未解决温饱,本王有何理由铺张浪费。”
  李老太傅闻言,郑重朝云舒行了一礼,道:“殿下一心为民,是百姓之福。”
  他虽一直呆在家中,但也听说了夏王降了百姓赋税,并将西州农具的制作方法教给了工部的事。有了这些农具,百姓们就可以耕种更多的地,种的地越多,那粮食自然就更多了。
  甚至京都小报上,还登了几篇关于化肥为何物的报道,说是西州的粮食,用了化肥之后,产量提高了好几成。
  如今李老太傅每日最为关心的,便是京都小报今日有没有发新的。甚至于对他来说,京都小报上的内容,比今日这什么学子交流会更让他感兴趣。
  李老太傅一边与云舒一起往批阅室走,一边问道:“殿下,您说这京都小报今日怎么没有发新的?”
  云舒不动声色道:“不清楚,或许在忙吧。”
  李老太傅见云舒并不直接承认京都小报出自他手,于是又道:“殿下,您说这化肥真的有用吗?老臣听说京郊好似要开一个,什么化肥厂,也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
  云舒自然知晓李老太傅是在打探消息,但他既然让京都小报将化肥一事做了报道,自然就是打算借其推广的。
  化肥是个好东西,但是对于未曾见过的京都百姓来说,定会观望一阵。只是种地不同于其他,若是要等化肥发挥作用得到认可,那就得等到下一季了。这中间一耽搁,便是一年的时间。
  于是因贪官污吏一事,让百姓们分外信任的京都小报,就成了最好的信息传播工具。
  等百姓们接受了化肥,刚好化肥厂也开业了,并不耽搁春种。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既然李老听到了风声,想来此事并不是毫无根据。”
  李老太傅可不相信,这西州的化肥和化肥厂跟云舒没有一点关系。如今听到云舒承认了的确有化肥厂,他便安心了。
  看来今年的粮食,有保障了。
  几人还未走两步,就听到门外传来喧哗声。
  大长公主正要令人去查看,生怕是有什么不开眼的,在今日闹事,让她一番心血白费。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