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成炮灰皇子后(穿越重生)——珑韵

时间:2024-04-10 09:09:55  作者:珑韵
  此事与小十五毫无干系。
  自觉亏欠云舒良多的承安帝,拍了拍他的手,“不必自责,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说着他转头看向跟过来的人,“赵太医,你过来看看小十五。”
  被叫作赵太医的人赶紧低着头碎步上前,然而到了近前,承安帝也没有让开位置。赵太医心中一动,却并未言语,轻轻地将手指搭在云舒的脉上。
  赵太医越诊越觉得稀奇,他悄悄看了一眼旁边被云舒吐血后换下来还没来得及处理的被褥,收回了手。
  “启禀陛下,十五皇子此前咳出过毒血,将喝下去的毒排出了大半。现在虽然体内余毒未清,但已无生命危险,按时服药去掉余毒,即可康复。”
  云舒的睫毛颤动了两下,知道太医是随意找了个可信的理由,不然他能活下来,还真的不好解释。
  听到太医的话,云舒并没有露出欢喜之色,他看着放下心来的承安帝,眼中俱是对太子的兄弟情深,他情真意切道:“太子哥哥帮我良多,我宁愿将这生的机会给他……”
  说着云舒的眼角又滑下了一行清泪。
  承安帝看着他苍白虚弱的小脸,心里多了些柔软,他亲手将云舒眼角的泪拭去,轻声说道:
  “休得胡说,你们都是朕的孩子,朕谁也不愿意失去。你好好养病,其他的不要多想。”
  跟着承安帝前来的人,心中俱是一动。
  这十五皇子此次得了陛下的亲近喜爱,岂不是要翻身了?
  众人心思各异,面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承安帝又宽慰了两句后,起身离开。毕竟太子的事还要继续处理,他能拨空前来看云舒,已经很难得了。
  承安帝离开后,云舒借口需要休息,将身边的人也给打发了。
  他闭上眼睛,回顾了一下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今日在承安帝面前演的那一出,不是为了争得承安帝的宠爱,而是为了更好地跑路,以及争取最大的利益。
  云舒在脑海中梳理了一下大雍的大致疆域图,随后选中了其中一个位置。
  这里,将是他新的开始!
 
 
第2章 
  按大雍惯例,皇子满十六后即可封王,在宫外设王府,府内会配齐一干幕僚。等到他们成年后,则带着王府幕僚离京就藩。
  当然也有例外。
  承安帝幼时身体不好,被养在宫外寺庙中,从未感受到来自先皇的宠爱,这是他人生中一大缺憾。分外羡慕民间父慈子孝的承安帝,在登基后更改了成年皇子封王后必须就藩的规定,将这些儿子全都留在了京都。
  对于承安帝的这一举措,皇子们自然高兴得很。
  就藩就意味着远离权力中心,而留在京都,他们不仅可以在承安帝面前刷脸,还能私下拉拢朝臣排除异己。
  而同时他们还有支持自己的母族,帮自己出谋划策的幕僚,想要向上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些皇子里,不包括云舒。
  两月后九子夺嫡正式拉开序幕,他继续留在京都,只会成为哥哥弟弟们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三年后四王又会起兵造反,届时各地还有趁乱竖起反旗的其他势力。届时整个大雍一片乱象,对于无权无势且身处权利漩涡中心的云舒来说,单纯逃离皇宫,是万万不够的。
  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封王,且尽早前往封地就藩的机会。
  不待云舒等到时机,就先出现了变故。
  按例,太子薨逝,皇帝辍朝五日,宗亲及四品以上官员命妇,需着素服入宫守孝五日。同时,太子灵柩停于东宫七七四十九日,后葬入王陵。
  朝臣忙碌的五日,是云舒最舒心的五日。
  礼部那些人怕云舒一通折腾,会把自己好不容易捡回来的小命,又给折腾没了,到时候不好跟陛下交代。于是也就没揪着礼法不放,对云舒在偏殿休养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然而五日后,皇后从丧子之痛中恢复,得知与太子同饮一壶酒的云舒,竟然还活着的消息,顿时心中不忿起来。
  云舒他怎么能活着?
  他怎么敢活着?
  他就应该替她的儿子去死!
  云舒本就是皇后身边的宫女在皇后怀孕期间,爬了龙床才生下的。不管云舒的母亲是自愿,还是被迫,对于皇后来说,这就是身边人对她的背刺。
  当初云嫔怀着云舒,后宫众人都盯着皇后,看她会不会对云嫔下手。受掣于众人,皇后堵着一口气,上不去也下不来,好生不痛快。
  她原打算等云嫔生下孩子后,再收拾对方,没想到云嫔直接难产死了,让她一口气彻底没了出口。
  而且云嫔生下的还是皇子,皇后虽然已经有了两子,但那一胎却是个公主。这让她心里更加不痛快。
  于是云舒小时候在宫中的处境一直很不好,吃不好穿不暖是稀松平常的事。也就后来大一点,被太子看中才稍微好一些。
  皇后这会儿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恨得掌心都掐出了血印。
  在她看来,太子的死,云舒要负全部责任!
  一个试毒的,居然没能试出毒来,害得太子误食了毒酒,丢了性命。
  他怎么有脸还活着?!
  前来宣懿旨的内侍是皇后身边的人,他不屑地看了一眼从病榻上下来的云舒,抬着下巴倨傲道:
  “十五殿下,端惠太子生前那般喜爱您,为端惠太子守灵是您的福分。”
  端惠是太子的谥号。
  懿旨上所说的守灵,可不只是守七七四十九天,而是此后余生都得在王陵渡过。
  皇后这是看准了没有人为云舒撑腰,即便是皇帝,念在她失去了太子的份上,也不会驳回她的懿旨。
  况且,一个宫女生的皇子,能给她金尊玉贵的太子守灵,那是天大的恩赐!
  守灵这个事,原书是没有的,毕竟原主是跟太子一起死的。那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突然薨逝的太子身上,原主死后甚至都没有被追封王位,只是以皇子身份草草下了葬。
  云舒自知这份懿旨他现下没有办法拒绝,于是乖觉地接了旨谢了恩。
  吕内侍见他这般模样,颇为不屑地冷哼一声。他是皇后身边的第一宦官,想法自然与皇后一致。让云舒守灵只是第一步,隔些时日,动些手脚让其死得悄无声息,替太子殿下殉葬!
  “十五殿下,随咱家走吧。”
  “吕内侍,我们殿下身子还未大好……”云舒身边的翠碧想要求情,却被无情打断。
  “咱家看十五殿下身子健壮得很。”吕内侍拔高音量将翠碧呵退,转而又对云舒说道:“难道十五殿下是打算吃饱睡足再去守灵吗?”
  “吕内侍说的哪里话。我只是想着去给太子哥哥守灵后,怕是很长时间都不能再见到父皇,想去给父皇请个安罢了。”
  云舒并没有自称本宫,在吕内侍面前并没有摆架子,这让吕内侍高高在上的心理有所满足。皇子又如何,还不是对他这个阉人客客气气。
  对于云舒的这个要求,吕内侍并未当回事。虽然他看不起十五皇子,但也不会明目张胆阻止对方找皇帝。况且陛下肯不肯见,还是另一回事呢。
  况且就算见着了又如何,陛下定不会拂了皇后的意。
  很快,云舒与吕内侍就一同到了宣政殿外。
  承安帝身边的高常侍,在见到云舒的时候,还颇为意外,他低声说道:
  “十五殿下,不是咱家不帮您通传,陛下此刻正在里面商议军政要事,一时半会儿怕是不能召您入内。”
  高常侍因为前几日跟着承安帝去过云舒的宫殿,自然知道承安帝对云舒态度的转变。他是承安帝的心腹,虽然不需要讨好各位皇子,但是对于有可能起来的皇子,他也不介意卖个好,说明一下情况。
  云舒听到“军政要事”的时候,眼前一亮。
  原先他只是想趁守灵之前,在承安帝面前再多刷一次脸,加深一下承安帝对他的印象,没想到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他惊喜道:“高常侍,是西州传来捷报了吗?”
  高常侍虽然练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但听到云舒的话时,眼里还是不经意闪过了一丝诧异。他怎么也想不通,云舒是怎么知道的。
  要知道西州的战报,也就是一刻钟前刚刚传进宫的。
  “天佑我大雍,确实是西州的捷报。”
  高常侍敢这么直截了当地承认,是因为传令兵进京的时候,是高喊着西州大捷,一路从西直门骑马飞奔入宫的。直到内殿才下了马,被紧急召进了宣政殿。
  此刻只怕西州大捷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京都。
  吕内侍早已等得不耐烦,听到高常侍说陛下无暇召见云舒,赶紧催促道:“十五殿下,还是快些跟咱家走吧。”
  云舒却一改之前对他的客气有理,直接忽略了他催促的话,对着高常侍一施礼。
  “既是西州大捷,我更要去拜见父皇了。”
  高常侍有些迟疑,陛下没有宣召,他不好放人进去。
  云舒见状接着问道:“皇兄他们是不是也在里面?”
  高常侍拧眉,成年皇子除了云舒外,剩余的七位皇子都在殿内议事。
  “我虽不如皇兄们那般,可以为父皇分忧,但也为我们大雍铁骑感到自豪,想要恭贺父皇收复失土。不然我在殿外听到西州大捷的消息,却毫无表示,到时父皇怪罪于我,可如何是好?”
  云舒嘴上说着怕父皇怪罪他听到大捷的消息无动于衷,其实说的却是,他想进去说几句吉祥话的,但高常侍没让他进,也没给他通传,所以才没了机会,并不是他不想。
  要怪也怪不到他头上。
  高常侍想了想,陛下现在心情正舒畅,他去通报一声也无妨。至于十五皇子能不能进,还得看其在陛下心里的份量。
  如果能进,说明十五皇子还有点潜力。
  如果陛下拒了,说明十五皇子暂时翻不了身,他也不必上心。
  “十五殿下稍等,咱家这就替殿下通传一下。”
  “麻烦高常侍了。”
  云舒略一躬身,姿态放得足够低,得亏当初被喜好文学的师兄拉着学了不少古代礼仪,不然陡然之间,他还学不到那么像。
  高常侍离开,吕内侍斜着眼睛看着云舒,语气颇为不善,“咱家发现十五殿下倒是比往日里能说会道得多了。”
  “不过咱家还是要劝您少费这个劲,安安心心替太子殿下守灵才是正事。”
  云舒笑得一派和煦,仿佛微风拂面,“吕内侍要是有急事,可以先行离开。我拿了旨意,自然不会抗旨不遵的。”
  吕内侍闻言,看了看头顶的太阳,觉得晒得慌。他心道:就算他不看着,十五皇子也肯定不敢违抗懿旨,那他不如早些回去歇着。
  “那好,我会让人在那边等着你的。你记得这边好了,就赶紧去守灵。”
  吕内侍刚一离开,高常侍就唤云舒入内。
  宣政殿内,立着不少人。
  云舒也没仔细分辨都有哪些人,他快跑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承安帝的身边,攀着承安帝的腿,情深意切道:
  “儿臣恭喜父皇贺喜父皇。此番能够收复西州失地,既是天佑我大雍,更是因为父皇您英明神武,是您让大雍兵强马壮,更是您培养提拔了那么多优秀儿郎,更是您指导有方战术超绝,让大雍儿郎在前线斗志昂扬奋勇杀敌,一路披荆斩棘,扬我大雍国威。”
  “父皇,您在我心中,就是那九天神明,无所不能……”
  这话听得承安帝自己都有点脸红,他咳嗽一声,假意训斥道:“休得胡言乱语!”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承安帝内心里却是通畅无比,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是儿子心中,甚至是百姓心中的神明呢。
  但没有人会这么直白露骨地说出来。其他人的夸赞虽然让他开心,但是都没有云舒的话来得舒畅。
  可以说云舒每一句都踩在了承安帝的痒痒肉上,那他忍不住喜笑颜开。
  其他皇子见状,不禁纷纷怀疑起来:是他们夸得太克制了吗?
  但是再看小十五的表现,他们还真的拉不下脸抱着承安帝的大腿,一边喜极而泣,一边眼也不眨地大夸特夸。
  别问,问就是要脸!
 
 
第3章 
  云舒舌灿莲花地夸完后,又一脸孺慕情深地盯着承安帝,清澈透亮的眸子里,全是他伟岸英勇的父亲。
  被这样一位儿子如此全心全意地看着,承安帝心中一片柔软,竟然第一次感受到了他期盼多年的父慈子孝。
  他一改往日的严肃,颇为慈爱地拍了拍云舒的脑袋,“都是弱冠的年纪了,怎还如此不稳重,还不快起来。”
  嘴里说的是训斥的话,但却一点力度都没有,在场的皇子和朝臣都忍不住看了一眼乖乖起身的云舒,心里忍不住重新估量起这个重新进入承安帝视线的十五皇子。
  云舒脸颊微红,不好意思地起身,往后退了两步,重新对承安帝施了一礼,“父皇教训得是,儿臣记住了。”
  承安帝满意地点了点头,也没开口让他出去,而是让他在一旁旁听。
  在承安帝看来,其他成年的皇子都在场,之前是看云舒身体还没恢复,没让通知他,既然现在云舒来了,那就让他留下来一起旁听。
  然而就是这一举动,让其他人又不免多想了起来。毕竟在他们看来,十五皇子所站的位置,离陛下过于近了,这可是其他皇子没有的待遇。
  在云舒进来之前,众人刚恭贺过承安帝一轮。由于西州是先帝在位的时,落入突勒之手,因此西州大捷,算是承安帝完成了先帝遗愿。
  于是,六皇子云玮提议此次大捷合该普天同庆,让大雍百姓也跟着高兴高兴。却被九皇子云佑以太子头七未过灵柩尚停于东宫内,给直接否决了。
  九皇子云佑是端惠太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左相王居明也赞同云佑的观点,提议此事不宜太过张扬,张贴喜榜就够了,毕竟端惠太子薨逝不足七日。此刻普天同庆,会让人觉得皇家亲缘浅薄,承安帝早就对先端惠太子不满。
  承安帝喜悦的心情,直接被这两人给浇灭了,这才有了云舒进来时,承安帝严肃僵硬的脸。
  这会儿承安帝被云舒哄好了,又和气地问了起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