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成炮灰皇子后(穿越重生)——珑韵

时间:2024-04-10 09:09:55  作者:珑韵
  “诸卿还有何提议?”
  普天同庆自然是不能了,但是他还是希望有什么别的好方式,让他好好地炫耀一下。
  右相萧芜悄悄给户部尚书杜昌明递了个眼神,随后杜昌明施施然出列,对着承安帝拱手施礼。
  “回陛下,西州本就是我大雍国土,现如今萧将军将失地收复,臣以为应当尽快在西州重设州府,同时减免西州赋税。突勒残暴,我西州百姓这几十年必定受了许多苦,该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大雍来自陛下的恩典了。”
  杜昌明此项提议,众人皆点头表示认可。
  西州在河西走廊以西,远离中原,境内土地贫瘠且多荒漠,百姓多以游牧为主,虽与中原文化相差甚远,但毕竟是自己的国土,理应尽快派人去治理。
  杜昌明此举,于公是替大雍的西州百姓着想,于私是提醒承安帝,该给右相萧芜的儿子萧谨行封赏了。
  萧谨行乃是此次西进的大将军。
  说到萧谨行,这也是一位奇人。
  他的祖父官至中书侍郎,父亲更是当朝右相,但他对文却毫无兴趣,自小就爱舞刀弄枪。十三岁时,萧谨行因为不学无术被其祖父丢进国子监读书,没想到他入学当天就将一众勋贵子弟打得趴在地上喊爷爷。
  后来更是成了国子监一众纨绔的头头。他的父亲萧芜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那么多二十出头的皇亲贵胄会听他一个十三岁少年的话。
  萧芜最后无法,只能将他扔到军营去,希望他能够改邪归正。
  没想到萧谨行入了军营,却如鱼得水,混得越来越好,甚至当上了校尉,萧芜这才绝了让他以文入仕的念头。
  十年间,萧谨行从籍籍无名的普通士卒,一路升到了可统领几万军马的将军,这次更是收复了丢失近五十多年的国土,这怎么能不让萧芜开怀。
  他借由杜昌明的口,替自己的儿子多要一些利益。
  要不怎么σw.zλ.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呢。
  承安帝:“那就在西州重设西州府,谨行升归德将军,任西州刺史兼司马。”
  归德大将军是从三品,而西州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所以西州刺史只能算是四品。只不过将军和司马是主管军事的,而刺史则是一地最高行政长官。
  也就是说萧谨行已经不仅仅是一名武将的身份了。
  萧芜对此还是较为满意的。他躬身代萧谨行谢承安帝隆恩。
  其他人对于承安帝的安排并没有异议。他们的心思主要还是放在中原地区。如果是中原任何一个地方的刺史、司马,少说他们也得插一脚,不能好处全让萧芜得了。
  但是西州那地界,真的是狗都不爱去。要啥没啥,于己方毫无增益。
  就在大家以为此事就这么定下的时候,有人突然开了口。
  “父皇,如果那位萧将军一路旗开得胜,将西州以西的龟兹、焉耆、于阗、舒勒全都打下来了呢,那我们的西州府是不是应该再往西扩一点?”
  云舒一边说着,一边像是想到了难处,继续说道:
  “只不过那样的话,西州会不会太大了?只用西州府这个名好像不太合适。”
  云舒犹如自说自话,完全没顾周围人的目光,他突然灵光一闪,对着承安帝惊喜道:
  “父皇,要不我们将西州府,改成西州都护府吧。这样以后萧将军再往西打下来的土地,就可以全部归入西州都护府。您说儿臣这个提议怎么样?”
  云舒一脸傻白甜,仿佛并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多么地离谱。
  在场众人全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眉飞色舞展望未来的云舒。
  按照云舒所言,如果真的能将那些地方全数归入大雍,那西州都护府的辖区,将有半个大雍大。虽然那里地广人稀,全是荒漠,但也是实打实的土地啊!
  你可知道,上一次让西域归入中原管辖的是谁?
  那是八百年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武皇帝!
  你这是要将承安帝比作武皇帝啊!
  众人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您这给皇帝陛下画的大饼也太大了吧,也不怕噎着?
  承安帝还真的被噎到了。
  他一口气没缓过来,开始剧烈地咳嗽。
  云舒眼明手快手脚麻利地给承安帝倒了一杯水,递到承安帝的手里。在承安帝喝水的时候,他一边顺着承安帝的背,一边诚恳地说道:
  “父皇,咱们目光要放长远。”
  云舒前面的提议,承安帝还真的听进去了。
  试问哪个皇帝不想要自己青史留名,他刚刚超越了自己的父亲,现在向千古一帝的武皇帝看齐,又有何不可?
  承安帝虽然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他从不认为自己老了,现在被云舒这么一激励,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再次在胸中燃起。
  他一拍龙案,倏地站起,豪情万丈道:
  “就依舒儿所言,将西州府改为西州都护府,在西州设治所,往后被攻破的西域诸地全数归入西州都护府管辖,谨行任西州都护。”
  众人咋舌,没想到承安帝还真的被说动了。虽说萧谨行这个西州都护也是在画大饼,地还的靠他自己去打,与其他的大都护府没有可比性,但是都护却是实打实的正三品。
  连萧芜也没想到十五皇子一番话,让承安帝直接将萧谨行从从三品又升到了正三品。
  这升官角度,还真是他这个右相都想不到的。
  因着萧谨行再次升官的关系,萧芜对云舒产生了点好感,他在心中不禁道:这十五皇子前几日身中剧毒,不但活了过来,还获得了承安帝的喜爱,果然傻人有傻福。
  而且这福运还带给了他儿子。
  萧芜是满意了,但是其他人却眼红了。
  头一个就是左相王居明。
  两相明争暗斗十多年,不分胜负,但王居明一直觉得自己压了萧芜一头。因为他的儿子比萧芜的儿子听话懂事得多,不仅不给自己找麻烦,还顺顺利利地进入了吏部,任吏部侍郎。
  比在战场上拼杀,不知道哪天就人头落地的萧谨行,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然而他没想到萧谨行居然能收复西州,受到承安帝嘉奖封赏。所以一开始六皇子提议举国同庆的时候,他附和着九皇子反对了。他才不想看到萧芜得意的嘴脸呢。
  萧谨行从从四品升到从三品,是他能预料的,毕竟他打下了西州,这个功劳没人能抢了去,西州这地界这能让给他。
  但是他没想到这个傻不拉几的十五皇子,仅凭几句话,就能让萧谨行从从三品跳到正三品,比他儿子的正四品侍郎还要高了两级。
  而且正三品的都护不光有军权,还有治理一方的实权。
  不行,他才不会让萧芜那厮的儿子如此顺利,必须找个人与之制衡,给他找不痛快!
  王居明自然不能自己开口反对,于是他将目光看向了向来一根筋的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被他盯得莫名,不知道王居明何意,他小声问道:“王相,你怎么了?是眼睛不舒服吗?”
  王居明被他气个半死,翻了个白眼回过头,去找九皇子递眼色。
  其实着急的不仅仅是王居明,还有立于承安帝身旁的云舒。
  云舒将西州变为西州都护,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也看中了那块地。
  西州偏僻且贫瘠,根本没人愿意去。他只要去了,中原的纷争就彻底跟他无关了。
  他关起门来在自家地盘,爱干啥干啥。
  但是现在他好像都给那个叫萧谨行的做了嫁衣。
  他悄悄扫了一眼站立的众人。
  原书中那个提议皇子去镇守边关当吉祥物的人,怎么还没出现?
  虽说书中这个提议最后还是被否决了,但现在总不至于连提议的人都没了吧?
  他刚想完,就有人从人群里走了出来,对着承安帝行礼后,说道:
  “陛下皇恩浩荡,泽被苍生,西州百姓皆感恩于陛下的恩德。只是西州距京都洛阳六千余里,路途遥远,西州百姓怕是究其一生都不能得见天子真容,实乃憾事。”
  说话的是作为三师之一的李太傅,李老太傅年事已高,平日里也不对朝政发表什么见解,此刻出来说话,其他人均点头称是。
  然而李老太傅的下一句,就让在场众人,特别是皇子们,呆愣在当场。
  “微臣提议,陛下可派皇子前往西州,代陛下广施恩泽,也让西州百姓看一看我大雍皇家风范。”
  李老太傅这话,谁也不敢接茬。
  他们悄悄看一眼脸色僵硬的七位已经封了王的皇子。
  皇子们的亲王依仗,从京都出发去往西州,单程少说也得三个月,在加上在西州的政令等,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七八个月。
  而现在正是太子去世,储君之位未定的关键时刻,谁要是这个时候离开了,谁就彻底与储君无缘了。
  他们推荐任何一个皇子去,就是与这名皇子交恶。现在的七位皇子,谁也不是省油的灯。至于下面两个十六七岁的十八十九皇子,他们也不好动心思。
  再往下的皇子都不到十岁,更加不合适。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众人似乎都忘记了在场还有一位无权无势,极为合适的人选。
  当然了,众人并不是不想点他,而是因为承安帝并没有采纳李老太傅的提议,他们没有必要直接点云舒。万一承安帝觉得大家都同意选一个皇子去,却又不满意十五皇子,非得再换一个皇子,可怎么办?
  左相王居明这会儿很纠结,如果有皇子前去,自然可以掣肘萧谨行,但是他又怕得罪那些皇子,一个不好可能还要连累九皇子。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云舒看向自己的晶晶亮的眸子,他突然福至灵归对着承安帝说道:
  “陛下,微臣觉得李老太傅所言极是。但微臣认为,不如直接将西州封为亲王封地,派亲王前去就封。”
  王居明这个意思,就是将已经封了亲王的皇子们排除在外了。那些封王的皇子,早就有了封地,且位置都不错。承安帝不可能将原先赏赐给他们的封地收回,改成鸟不拉屎的西州。
  王居明:十五殿下你不是一句话就给萧谨行升了官嘛,现在就让你尝尝封地治下,有那么一个不听话且有权势的刺头是什么感觉。
  同时把云舒塞过去,也是给萧谨行找麻烦。
  承安帝自然看到了自从李老太傅提议后,众人的反应,他听到王居明的提议,反口问道:“那王卿觉得派谁去最合适?”
  云舒生怕再生变故,索性扑通一声再次跪到承安帝面前。
  “父皇,儿臣愿意前往西州!”
  反正是跪这具身体的爸,他心里也没有什么别扭。
  承安帝被他吓了一跳,温声问道:“你怎么会想去?”
  在承安帝看来,小十五动不动就哭,就像是个小泪人一样有数不尽的眼泪。况且长得娇艳欲滴的,怎么都跟西北荒漠挨不上边。
  “哥哥们都饱读诗书、勤勉用功,能帮助父皇良多,弟弟们年纪太小,我又舍不得让他们受苦,思来想去还是我去最合适。儿臣自请去往西州,请父皇恩准!”
  说完,云舒对着承安帝深深一拜。
 
 
第4章 
  承安帝不是感受不到儿子们之间的暗潮涌动,因此听到云舒的话才更加动容。
  也就小十五赤子之心,上敬兄长,下护幼弟。
  承安帝有点后悔之前自己对小十五关注太少,以至于直到现在才发现有这么一位听话懂事乖巧可爱的儿子。
  他突然对云舒要离开京都去往西州不舍起来,于是对着云舒温声说道:
  “你还有那么多兄长在,不管如何,也不该你去吃这个苦。”
  “……”
  云舒傻眼,这走向不太对啊。
  承安帝不是觉得他最没本事吗?
  而且只有他还未封王,自己的请求也合情合理,承安帝不应该不同意啊。
  其他皇子则是一脸无语。
  什么意思?
  十五不该吃这个苦,他们就该去吃呗?
  在他们看来,云舒这是已经明晃晃入了承安帝的眼,而且在承安帝的心中,他的位置甚至排在了他们的前面。
  众皇子讶然。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承安帝对云舒的态度就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假以时日,他们必定要多出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必不能让云舒再留在京都!
  九皇子云佑率先出列,应对承安帝让云舒几个哥哥去西州的话。
  “启禀父皇,儿臣愿前往西州。”
  然而云佑说完这句后,又面露难色。
  “只是母后因皇兄之事伤心难过,整日以泪洗面,肉眼可见地消瘦了许多。儿臣身为人子,实在不忍母后如此悲痛。
  若是此刻离开,儿臣担心母后郁结于心……”
  九皇子说得入情入理,皇后的悲痛心情,承安帝自然知晓,毕竟那也是他精心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
  承安帝:“你理应留在皇后身边开解宽慰。”
  说完他看了其他皇子一眼,“你们呢?”
  倒不是承安帝真的想要这些个皇子去西州,他只是借云舒的话,试探一下在场的儿子们,看看在他们心中,到底是为君父排忧解难重要,还是为自己汲汲营营更重要。
  然而在场的皇子被承安帝点名后,全都推说自己身上还有旁的差事,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
  承安帝自然明白这些都是借口,正因如此,这么一对比,更显得云舒难能可贵起来。
  小十五要么是不懂京中的局势,一心只想为自己这个父亲办事。要么就是他懂京中的局势,但是对那个位置并不在意。
  不管是哪一种,承安帝都是满意的。
  云舒见没人愿意,心中安定不少,再次请愿道:“父皇,还是儿臣去吧。能够为父皇排忧解难,是儿臣的福分。再苦再累,儿臣也甘之如饴。”
  “你真的想好了?”
  云舒跪地行了大礼,态度坚决,“父皇,儿臣虽资质平庸,但也想为父皇为大雍做一些事。请父皇恩准。”
  承安帝这才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就依你吧。封十五皇子云舒为夏王,封地西州。”
  云舒这边刚领旨谢恩,左相那边的助攻就开始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