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种田)小户人家(穿越重生)——芦花浅水

时间:2024-04-10 09:20:39  作者:芦花浅水
  唐子帧被他闹了个大红脸,含含糊糊地说:“算了,成了亲再一起吧。”他没有觉得失望,反而内心充满雀跃之情。
  小时候,他是被严格管束的稚子,想出个家门都难。
  少年时一心奔着读书做官给母亲争口气,每日苦读,过的日子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分化之后他心中平白生出一股不服气,老想跟世界对着干。世道不许双儿出门,他偏要出门,为此设想过许多与世界对抗的方法,但最终,这事却如此容易。不仅没有遭到阻拦,反而受到大力支持。
  平生头一次,他觉得此人就是他命定之人,就是来成全他的。
  “唐秀才在不在?”那张姓大汉果然守信,说来就来,还拎了一小篮樱桃当礼。
  唐子帧连忙把人让到书房。
  那大汉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竹筒,从里面取出来一张纸,说道:“这是我家的家谱,想请您把我改后的名字加上去。”
  唐子帧拿过来一看,就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写了两代人,应该是他们到了宝桐村之后才弄的。纸上面还有涂抹痕迹,看起来确实不太像样子。
  他干脆好人做到底,直接拿出一张纸,帮那人重新誊写了一份。
  晏庭卓见他要忙,说了一声,自己往村长家走去。
  眼看着又是一波农忙季节,脱粒机要赶紧制出来才行。
  村长本来打算天黑之后来找他,现在见他主动过来,无比激动。两种农具的事,他昨天就听叶永福和方狗娃说了,当时就叫人去相熟的木匠那里捎了个口信,就是还没有回音。
  眼下丰收在即,水车尚且好说,脱粒机是真的不能等了。
  时间不等人,村长很着急,见晏庭卓主动揽事,等也等不及了,直接在地头就喊了人来商量。
 
 
第一百五十八章 阿井成亲
  晏庭卓在村民中已经颇有威信,听说要商量脱粒机的事,迅速汇聚过来。
  村长头疼地道:“我就认识一个木匠,你们谁还认识别的人吗?”
  众人互看一眼,都摇了摇头,将目光投向晏庭卓。
  晏庭卓说:“我倒是可以出面去别的地方借人,老是这么求人也不成,咱们还是得有一个自己人才是!”
  老村长叹了口气道:“先顾好眼下吧!”
  有一个村民问:“如果找别的地方的木匠,这好东西不就传出去了?”
  晏庭卓看了他一眼,说道:“大家种田不易,能帮一把是一把吧!”
  老村长也说道:“别人打谷子快还是慢,跟你又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村长找的木匠是最给力的,看了看图纸,说五天就弄完。
  村民们刚好趁此时间割麦子,晒麦子,所有人都忙得昏天暗地。
  唐子帧和阿井兄弟俩要到地里干活,被晏庭卓赶了回去。
  他劝阿井的理由很充分:“你马上就要成亲了,在地里晒的黑黢黢的,到时候穿婚服难看死了!八郎,你这两天看好他,别让他偷偷下地!”就这么把两人打发了。
  阿井想了想,确实受不了这个结果,他还想给柳大哥留个好印象的!于是他十分听劝的留在家里,跟唐子帧两个人就铆足了劲儿做好后勤,鸡蛋羊奶敞开了吃,时不时还去店里打包好饭菜送到地头。
  最近农忙时节,去店里订饭的反而多了起来,不光是他们村的,外村的也有不少。说是他家的饭菜料足油大,吃完了干活有力气。
  于是方大郎全身心投入到店里,每日就差遣最小的六郎一趟一趟跑着给家里送饭。
  等到几台脱粒机送来的时候,大部分人家的麦子都已经收割下来,正是用得上的时候。
  村长用驴车将脱粒机拉回来,直接搬到晒场上——那其实是一种风扇车,核心部件就是一个轮轴,上面装上扇叶,顶上是个喂料斗,整体并不复杂,操作也十分简单。
  木匠做的这个是踩踏式的大车,用了机关,还稍微改良了一下,因为木质部件容易坏,木匠将踏板改成了可替换的样式,更加方便。
  方兴文率先上去踩了踩,果然很快从出料口掉出不少麦粒。他兴奋地说:“这玩意儿踩着不费劲,你们都来试试!”
  一时间大家涌过来排着队来试,方兴文在旁边感慨:“这活干的,跟玩儿似的,就成了!”后面看连小孩都踩得动,村民们就更高兴,省了个壮劳力,还能叫小孩们有事做!
  等到粮食归仓,大家总算能喘口气。
  晏庭卓也揉了揉酸痛的膀子,坐在自家屋檐下纳凉。
  再过几日,就是阿井出门的日子。
  从去年订亲之后,他家就找人到柳家新房里量了尺寸,打了一整套家具,现在存在唐家的库房里。
  除此之外,他还按照规矩置办了新的锅碗瓢盆布匹衣物等等。
  不过这些东西都要雇上几辆大车拉到城里去。农闲了,村里的牛也算是派上了用场,这两天得好好让牛吃点好的。
  晏庭卓闭着眼睛,脑子不停地转着,瞬间又想到明年自己结婚的事情,越想越美。但同时,他又升起一股焦虑,家底还是太薄,总感觉委屈了唐少爷。
  他突然想起那天提到教书的事,说了半截,于是站起身来往唐家走去。
  唐家门口来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来人纷纷跟晏庭卓打招呼,都是那天在食肆里的食客。
  晏庭卓疑惑地问:“诸位怎么这时候过来?”
  有一个人扬了扬手里的竹筒,笑道:“上次老张改了名字之后,回去嘚瑟地不行。我们几个人也是想请秀才公给我们改个名字,再加到族谱上。”
  晏庭卓:……
  姓张的客人开了个头之后,陆陆续续有姓杨的、姓李的、姓孟的、姓叶的上门,请唐子帧帮忙改名、写族谱。
  唐子帧一视同仁,都给他们重新誊抄了家谱。
  大家都感恩戴德地走了。
  到后面,还有给自家孩子起名的,求字的、算八字的,甚至还有问风水的。
  最后,连外村的都过来拜访。
  一时间,唐子帧跟村民们的距离也拉近了许多,在村民口中的评价也从以前的“不如晏秀才合群”变成了“只是腼腆话少而已”。
  晏庭卓对此只觉得啼笑皆非,但唐子帧在村里的风评变好,在这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社会,还是很有好处的,他也乐见其成。
  时间很快到了阿井出门的正日子。
  晏庭卓此前已经跟柳英卫对好了时辰,此时也不算慌张。
  这两天,牛都被喂的精精神神的,晏庭卓又怕把牛累着,每一辆板车上放的家具都不多,牛拉起来十分轻松。
  鉴于牛车走的慢,他一大早就喊了几个小伙子帮忙赶车,先将大件嫁妆运到城里的柳家新房。
  随着牛车的启程,围观的人也变多了。
  有人在旁边感慨道:“晏秀才可真舍得,这些家具,得有十两银子吧?”
  旁边有人嗤笑道:“眼皮子浅的,这最少二十两银子!”
  “啧啧啧,样式也新奇。你们瞧瞧那漆,真下功夫!”
  “就是不知道嫁妆有几抬。”
  晏庭卓对这个“几抬”没有什么概念,他就是把能塞的都塞上了,还有兑出来的金锭,放在小匣子里给阿井当压箱底的银子。
  家里还有一些新置办的家用物品,锅碗瓢盆衣物被褥等,他打算亲自押着驴车送到柳宅,也是亲自送亲的意思。
  阿井难得清闲许多,他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村里等着接亲队伍。
  柳英卫也不敢耽搁,天不亮就带着迎亲队伍出发。
  他是武官,迎亲队伍里都是他的亲信,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别提多威风了。
  到了村里,晏庭卓也没有为难人,让他们顺顺当当地将人接走,自己赶着驴车跟在后面。
  村里已经摆了流水席,大家正吃着喝着高高兴兴的,见主人家要走,都是一愣。
  “晏秀才,你咋也走了呢?”
  “对啊,这于理不合啊!”
  方兴文笑骂着解围:“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来帮忙的方二郎十分有眼色,大声招呼着:“吃菜吃菜!”
  晏庭卓面带微笑地回了一句:“大家吃好喝好!”就头也不回的跟着队伍走了。
  开玩笑,他好好一个弟弟结婚跑到城里,他自己像个孤寡老人似的在村里干坐着,哪有这样的道理!
  好在柳英卫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他来迎亲,大舅哥送亲,没什么问题,热闹就行了。
  婚礼办得热热闹闹,晏庭卓也不是那种扫兴的人,在大家的起哄之下还喝了几杯喜酒。
  不过,仪式顺利结束,他也要告辞了。作为大舅哥,并没有留在弟夫家的道理,于是又在文先生那里住了一夜。
  “唉!”他坐在院子里,有些惆怅地叹了口气。
  惹得文先生看了他一眼,道:“叫你提前感受一下老夫的滋味,哼。”
  晏庭卓无奈地一笑,跟唐子帧对视了一眼。
  算了,还是安慰安慰老爷子:“您放心吧,我们成亲之后,会时常来看您的。逢年过节,我亲自过来接您老人家,这总行了吧?”
  文先生点了点头,满意了。
  第二天,晏庭卓去了 一趟三两油铺,除了拿他的分红,也是想看看有没有京城来的消息。
  他看了看那几封信,提笔写了两封回信,这才优哉游哉地回家去。
  刚开始,两个人都不太习惯家里少了一个人,主要是阿井比较活泼,在家里的存在感一向很强。
  好在这里也有回门的习俗,晏庭卓在家里大显身手弄了一桌好宴,迎接阿井回家。
  新婚夫夫的脸上都有笑容,看起来过得还可以。
  阿井刚开始还有点羞涩,不一会儿就现了原形。
  他眼巴巴地看着晏庭卓,问:“我带只小猫回去吧?家里也要有狸奴看家的。”
  晏庭卓知道所谓的看家就是借口,他就是爱猫,干脆笑道:“你再带几只鸡过去,家里有什么想带的都带过去。新打的粮食也给你带过去慢慢吃,吃完了家里还有。”
  阿井拼命摆手:“那怎么成?我都嫁出去了!”
  晏庭卓听到这个“嫁”依然觉得很别扭,他轻描淡写地道:“你哪怕找个玉皇大帝那也是我家的人啊。”
  唐子帧被呛了一口,他埋怨道:“大哥,你别这么口无遮拦的。”
  晏庭卓笑着道:“我的意思是说,你什么时候想回家就回来,你之前在家什么样,回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
  柳英卫若有所思。
  夫夫两人回去的路上,柳英卫同阿井说道:“你之前总说舅兄与一般人不同,我可算是见识到了。”
  阿井嘻嘻笑道:“我大哥很好的。”
  柳英卫摸了摸他的脑袋道:“对你是挺好的。”
  阿井强调道:“他对谁都很好的!”
  晏庭卓可不知道自己在弟弟眼里有那么大的好人光环,他又不是圣父,怎么可能对每一个人都好?只不过现在日子过的舒心,遇到的好人多,大家你来我往,互惠互利罢了。
  不过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能被村长当噱头互惠互利到这种程度。
 
 
第一百五十九章 画给你看
  “您说什么?因为我,所以木匠要嫁自家的双儿过来?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村长爷爷,我是有婚约在身的人,我可不会再娶的!”晏庭卓目瞪口呆。
  老村长乐呵呵地说:“不是要你娶!你和那叶家不是亲戚么?听说能跟你攀上亲戚,刘木匠很是乐意。”
  晏庭卓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也确实算是亲戚。
  老村长喜滋滋地说:“我问过叶家了,他们家愿意的很!说是先订亲,过两日把孩子送去做学徒,到时候对着自己亲儿婿,还能不好好教吗?”
  晏庭卓想了想那没怎么见过面的表弟,为他掬了一把同情泪。他总感觉像是卖孩子,但几方都满意,他干脆闭嘴不再多说,免得好好地坏别人一桩姻缘。
  老村长话也传到,自觉十分满意,背着手回了家。
  晏庭卓习惯性地拐往唐家,打算跟唐子帧商量一下教书的事。
  唐秀才现在没空思考这个事,因为唐家有不速之客上门,是那被骗了的王老汉。
  自从那天从县城里回来,王老汉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再也神气不起来。
  农忙之后,他又纠结了许久,才下定决心带着孙子来到唐家。见到唐少爷,门还没进,爷孙两个往地上一跪就说要赔罪。
  唐子帧最近给学生们都放假了,自己正闲着,突然来个老头没说两句话就要跪,把他吓了一跳。
  他并没有让人跪自己的爱好,直接让小孩扶了他起来。
  唐子帧听王老汉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话语里既有赔罪,也有道谢,还有想让他收孙子为学生的意思。
  只听王老汉说:“我不求他读书做大官,只求他不当个睁眼瞎,只要别跟我老头子似的被骗就行。”
  唐子帧收的这几个学生都是按照正经的科举之道教的,也不知道所谓的“不当睁眼瞎”是个什么标准,闻言正要拒绝,却见晏庭卓大步走了过来,接口道:“可以是可以,不过我们教学生是要束脩的。”
  王老汉大半辈子都瞧不起双儿,在唐子帧面前不过是恩情大过天而已。此刻见晏庭卓来,骨子里的旧思想作祟,便自然而然地以他为尊,连忙答道:“我愿意给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少一些?我们家不像叶家,只怕是供不起。”
  晏庭卓看着那小孩懵懵懂懂的,觉得可怜,但是听说了这个老头的事迹,又有点烦他。
  这事归根结底还是要唐子帧自己拿主意,他便站在一旁,不多说什么。
  唐子帧想了想还是应了。他比晏庭卓以为的还要心软。
  王瓦罐得了个王元良的新名字,蹦蹦跳跳地跟爷爷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村长高兴地眉毛都快飞起来地来跟晏庭卓求证:“听说你们有意开私塾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