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瓦傻眼了。白夫人的意思是,他要去给老太爷守墓!如果真的被打发去当守陵人,他一辈子别想有什么前程了……不仅是他,他的儿子、他的孙子,都会受到牵连。
然而不等吴瓦求饶,立刻有人把他堵上嘴拖了出去。
处置完吴瓦,白夫人又把目光转向晏庭卓,她眼里的不满都快要化为实体,甚至还有隐藏起来的杀意。
可惜这个人太邪门了,他上山,儿子就变好,他出事,儿子就病重。她投鼠忌器,并不敢冒这个风险。
万万没想到,这个卑贱的小厮真的跟自己的儿子绑定了命运,实在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至于你”,她忍耐片刻,说道:“你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你是替我儿出家!从今日起,在寺中禁足,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出寺!”
就这样,晏庭卓出去了一次,就被下了禁足令。
他名义上脱离了唐府,白夫人确实管不到他。但这禁足令是顺昌法师亲自发的话,寺里没人敢不听。
白夫人这次极为雷厉风行。她回去之后,当天又送上来两个人,个个孔武有力。美其名曰“贴身保护”,实则监视。
同时,她查出来罪魁祸首七少爷之后,立即给他找了个极为严厉的老学究做师傅,并且禁足了七少爷的亲娘五姨娘。
昏暗的灯光下,八少爷小口小口地喝着药,他昨日已经从高热中醒来,但精神一直不太好,白几乎昏睡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喝药的时间,才彻底清醒过来。
他看着灯下坐着沉思的母亲,突然开口问道:“娘,您出气了吗?”
白夫人转头惊讶地看了看儿子,然后摸了摸他的额头:“你小小年纪,别管这些。好好做功课,这样你父亲才会高兴,知道吗?”
八少爷点了点头,跟母亲保证道:“我的功课,比七哥好多了。他不学无术,父亲不会喜欢他。”
白夫人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对,从小你父亲就宠你,你可千万不要让他失望。等你病好了,我们就去京城,到你父亲身边。”
八少爷认真地保证道:“我会快点好的,娘,我不会让别人欺负你。”
白夫人笑了笑,笑容里带着小孩子看不懂的惆怅。
八少爷低头想了想,觉得母亲应该是出了一点气了,但是他七哥的亲娘五姨娘,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第二十一章 少爷心事
果然,没过多久,京里就发来一封唐老爷的亲笔信。信中十分反常地斥责了白夫人,说她嫉妒成性,小肚鸡肠,能力不足,家里的孩子都管不住。
一封信看了一半,气的她眼圈都红了。
再看信里紧接着又说,让白夫人收拾东西,把五姨娘把七少爷送到京城,由他亲自管教。
白夫人气的将信摔到妆台上,忍不住对碧桃发脾气:“老爷他这次对八郎只字不提,到底是什么意思!”
八少爷静静地看着自己的母亲生气。他其实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宠爱变少了,对母亲的宠爱也变少了。
白夫人曾经沉浸在青梅竹马的梦里,对丈夫情真意切,从来不肯在内心承认,人都是会变的。这种幻觉自然也影响到了她的亲生儿子。
在八少爷心里,他一直是最受父亲宠爱的孩子,他也曾经对此非常自得。
但从去年他被从京城送回老家之后,他的梦就醒了。父亲曾经宠爱过自己,但因为自己不争气的身体,似乎已经放弃了自己。
但母亲对他寄予厚望,他只能奋力维持住这种假象,表现的更努力,更优秀,来哄母亲开心。
而他的七哥,不学无术,仅仅因为身体强壮,就能获得“亲自教导”。
八少爷想到这里,既觉得困惑,又觉得悲哀。他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假如有一天,自己没有什么用处了,也会被母亲放弃吗?
他不由自主地看向白夫人。
白夫人此刻又愤怒又伤心,刚发完火的她,神情中带着一丝疲惫,再加上一直照顾儿子,脸色也有些憔悴。
八少爷瞬间内疚了,他想起这一年多,母亲因为自己的身体殚精竭虑,顿时心中对方才的这种怀疑充满了负罪感。
于是,他再次开口对母亲保证:“娘,我会争气的!”无论是身体,还是学业!
-------------------------------------
秋去冬来,岁月如流。
晏庭卓在大魏朝度过了五个春秋。
这几年,他背靠小厨房这几个大粗腿,日子过的算是滋润。
在这个十里地能有三座庙的县里,金泉寺能异军突起,独占鳌头,不得不说还是有几分本事。
首先方丈他老人家十分有名望,他曾奉诏给皇帝讲经,可见是有真材实料的,民众也十分信服。这就带的金泉寺香火极为旺盛,香客络绎不绝。
方丈的弟子顺昌法师经文上差了许多,但搞经济是一把好手。寺里抽签算命、超度法事、看风水、算八字的业务都有他的手笔,在前几年兴盛的时候是财源广进。
再加上皇帝崇佛,从上到下无不效仿。官府除了布施,还给了各大寺庙无数的便利。
不仅如此,金泉寺名下还有大片良田。有田就有粮,他们一点都不缺吃的。更何况在这个时代,寺庙名下的土地上完全不需要缴税的,僧人们也不需要服徭役。附近村民为了秋收时多一点余粮,同时不去服徭役,纷纷跑去给金泉寺当佃农。
尤其是近两年,他们开发了诸如茶、豆、油等商品,都放在金泉寺名下的商铺做买卖,生产销售一条龙。
这让晏庭卓怀疑是不是庙里有同是穿越的老乡,怎么这一套组合拳看起来如此眼熟,令他想起前世某个极为出名的方丈。
第二十二章 分化准备
不过,金泉寺虽说富得流油,也都跟晏庭卓没有任何关系。
他最多也就是嘴上没有受什么委屈,吃的管够,而且因为在吃的上面没有亏待过自己,他长高了不少。
单从身高上来看,已经俨然有个大人模样了,至少跟玉山说话时已经从抬头仰视变成了平视。
只是少年人身材单薄瘦削,明显地区分出他和玉山。
最近他时不时会感到晕眩,按照师侄们的说法,应该是快要分化了。玉山说,他分化之后,还会再继续长高一点。
在这里过了几年之后,他已经不会再为分化的事而惊讶。但现在轮到他自己身上,他又开始紧张起来,此刻他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厨房里,跟大家唠嗑,缓解焦虑。
师侄们手上忙活着,嘴里也不闲,正七嘴八舌地传授经验。
“你睡前和醒来肯定都会觉得很饿,我那时候就是,饿了就使劲吃!吃的少肯定会晕。”
“对,你想吃甜的还是咸的?我们给你准备好。”
“还会发烧,这个不怕,出出汗就好了。”
“放屁,我烧了三天,生不如死!”
“你说脏话,我去告诉师傅!”
“别吵了,小师叔的是正事!小师叔,你记得啊,骨头疼也是正常的,忍一忍就好了。”
“身上会燥热,还会痒,你不要乱抓,别抓破相了。”
“哦,还有,水,水是一定不能少的!多喝水,一定要多喝水!”
“晚上难受的话就叫人,不然这几天我们几个晚上去你屋里睡吧,还能照顾你!你那两个仆从不顶事。要不然让玉仲去?”
晏庭卓和长大了不少的玉仲并排坐在小板凳上,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代着,俩人都听的一个头两个大。
好不容易听到自己的名字,玉仲立刻蹦起来道:“我来照顾小师叔!”玉仲的自告奋勇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赞扬。
事情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定下来了。
晏庭卓为了让自己静心,又多念了半个时辰的经。
该来的总会来,性别这种事全看老天爷,听天由命吧——晏庭卓如是想到。
两天后的某个晚上,晏庭卓烧的人事不知,水米不进。
一场高烧汹涌而来,似乎要把这几年他没有生的病全部在他身上过一遍。
“第五天了,怎么还没醒?要不,我们请个大夫吧?”玉仲小和尚心急如焚。
有人迟疑道:“历来这种事很少有人请大夫的,都是自己退烧……”
还是玉山怕晏庭卓烧傻,亲自跑腿去请了个大夫。
这件事也惊动了白夫人,因为八少爷被送到了京城,白夫人不能时时收到他的消息,就将晏庭卓看的格外严格,生怕他出什么事情连累自己的儿子。
现在晏庭卓病情来势汹汹,不知道后面会如何。万一烧成个傻子呢?白夫人跟小厨房的人有相同的担忧。想了又想,她也送了个大夫上山。
现在,两个大夫站在一起面面相觑:这人什么来头?
接着又一起看向病人:不管了,先退烧吧!
抓药的抓药,熬药的熬药。
现在每个人都在等晏庭卓醒来。
第二十三章 前世回忆
晏庭卓本人没有众人以为的不适感觉,此刻他正处在一种极为玄妙的状态。
他晕晕乎乎地,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老家的山里。
四年级的他,正拿着奖状给爷爷看。老爷子不识字,他就指着三好学生四个字,一字一字地读给老人听。
“爷爷,我这次又是第一名!”他自豪地说。
老人稀罕地把奖状端端正正贴在墙上,夸道:“你好好学,以后肯定能进城,进城找你爹妈去。”
晏庭卓“哼”了一声:“我才不找他们。爷爷,我长大了有本事了,就把你接到城里。”
老爷子呵呵一笑:“行,爷爷等着。”
祖孙二人都不再提他的父母,权当没有那夫妻二人。
他再次对老人强调:“爷爷,我以后接你一起进城。”
后来,后来他真的一步步走出了大山,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买了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他意气风发地回去接老人,却被拒绝了。这时候,老人明显已经苍老了许多。
他有点急了:“你年纪大了,在这里我顾不上你啊!”
老人一个字也不听:“谁要你顾了,我身体好好的。”
老人身后的小孩突然探出头,怯怯地,说的话却是在告状:“爷爷昨天晚上还咳嗽了。”
他看着老人身后的孩子,拿出了杀手锏:“小弟不是要上学吗?在山里没有好老师,还不如跟我去城里。”
涉及小孙子的前途,老人有那么一丝丝动摇,这次拒绝的不那么坚定:“他一个孩子,你带着,多添麻烦,那不影响你找媳妇?”
孩子的事,他是知道的。那是他的亲表弟,父母双亡,那边的亲戚没有人愿意接手,最后还是老人接过来养着,并让小孩直接改口叫爷爷,连姓也给改了。
老头子当时硬气的很:“就好好当我们家的孙子,不回他们家了!”
现在却各种踌躇,生怕给自己大孙子添麻烦。
最后还是晏庭卓一锤定音:“没事,养俩人而已,我养的起。”
那孩子非常羞怯,也很听话,不闹腾,除了学习成绩有点跟不上。
再后来,老人因一场大病突然离世,就留兄弟两个相依为命。
再再后来,小孩在放学的路上出了意外,而没过多久,他自己也确诊了不治之症。
时间再次回到他在医院卧床的时候。
晏庭卓飘在天上,用一种奇异的视角看病床上的自己。
他用第三视角看到了自己的恐惧和挣扎,也看到了自己的努力和不甘。
但最后,都被心电图的一条直线全部归零。
“一辈子就这样了……唉,我死了啊。”他在梦里对自己说。
“没死!你没死!智能师叔,醒醒!!!”玉仲的声音从很遥远的地方传过来。
“我死了啊,心电图直线了。”晏庭卓迷迷糊糊地反驳他。
“你在说什么胡话啊?大夫,他还在说胡话,还是高烧不退,怎么办啊?”
“药熬好了,来来来,这药怎么喂?”
“让老夫来。”老大夫把手放在他脖子上不知道在哪里用力一捏,他就张开了嘴。
“苦,真苦。”梦里的晏庭卓也尝到了酸苦的药味,他忍不住呸呸了两声。
第二十四章 奇妙变化
再次睁开眼睛,晏庭卓的床边围了一圈光头,吓得他差点坐起来。
“怎……怎么了?怎么都围在这里?”他茫然不解地开口问道。
玉仲鼓着包子脸说道:“小师叔,你发烧昏迷了四天,你知道不?还说胡话,说什么死了死了的,什么直线的,我们都快急死了。”
晏庭卓隐隐约约能回忆起梦里的医院,他坐了起来,下意识地捂了一下胃。
众人却一脸醒悟过来的样子:“啊,对对对,是该饿了。我去拿吃的!”
“这个时候不能吃那些不好消化的,我去给你拿粥,等着!”
“炉子上还熬着药,我去看看好了没。”
“那我去给你打水?我去师傅那口泉,打点温泉水给你擦擦,嘿嘿。”
众人找到了自己的活,纷纷离去。玉仲无所事事,坐在床边,他看到师兄们都走了之后,鬼鬼祟祟地凑上来,好奇地问:“小师叔,分化是什么感觉?变成男人是什么感觉?”
晏庭卓如实说道:“又累又精神。”
玉仲一脸问号。他不服气地捶了捶床:“你也骗我?你们都骗我,都当我是小孩!”
晏庭卓认真地道:“没有骗你。我现在又累又饿,估计是发烧刚退的缘故。但是,感觉自己很有精神,想起来跑两圈。”
“别的呢?”玉仲的小脸上都是怀疑的神色。
“真的没了,等我发现新的变化再告诉你。”晏庭卓安慰道。
7/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