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脚步声,他转过身,朝着齐让施了一礼:“太上皇。”
看来是在等自己的。
齐让眸光微微闪了闪,还了礼:“太傅。”
“老臣本应该去永安殿探望太上皇,又怕打扰了太上皇休养,”郑煜一向沉静的面容上在看见齐让的时候起了一瞬的波澜,而后就又恢复如常,“见到太上皇还安好,老臣也就放心了。”
齐让敏锐地将那一瞬的波澜收入眼底——他知道那是为什么,在郑煜的视角里,他们上一次见面并不愉快。
但对齐让来说,相比日后的种种,那点因为朝政的争执根本算不了什么。
他垂下眼帘,将前世的种种记忆尽悉掩盖,再抬眼时面上多了点笑意。
“太傅这么说就见外了,”齐让眨了眨眼,语气温和,“还是说太傅有了圣上这个新弟子,不想再认以前的学生了?”
“自然不是,”提起齐子元,郑煜叹了口气,感慨道,“其实陛下也算勤奋,却比不上太上皇当日分毫,近段时日老臣也时常回想起当年为太上皇授教的时候。”
“能被太傅夸赞,我也知足了,”齐让笑了笑,“不过太傅也不用心急,圣上年纪还小,幼时又过得散漫,有太傅教诲,大梁在他手里也还是能日渐昌盛。”
郑煜似乎是没想到齐让居然会这么说,瞪着眼看了他半天才开口:“与往日相比,太上皇好像变了许多。”
“毕竟也算是死过一次,很多事……”齐让徐徐道,“慢慢就看得开了。”
“太上皇……”
郑煜还要说些什么,却被齐让的咳嗽声打断。
“还望太傅见谅,只是这天气冷了,我这身子受不得,”齐让指了指阶下正等着自己的软轿,“眼看天也要黑了,太傅也早些回去,待闲暇了可以到永安殿来慢慢喝茶叙旧。”
第十六章
直到回了永安殿,看着齐让换了衣袍歇在软榻上,一路欲言又止的江维桢才终于开了口:“在宴上和新帝闹了不虞?”
“没,”折腾了大半日,齐让面上是难掩的倦意,他半靠在榻上,眼帘半阖,“兄友弟恭至极。”
“那怎么一路回来都心事重重,”江维桢在软榻边坐下,打量过齐让的脸色,又顺手拉过手腕摸了摸脉,“还以为他们请你吃了场鸿门宴。”
“出门的时候遇见太傅,叙了叙旧,”齐让长长地舒了口气,调整气息,“想起了一些陈年旧事。”
江维桢抬眼,看了齐让一会,故意道:“这段时间守着新帝,太傅应该也很怀念当年教你的时候。”
齐让轻轻笑了一声:“刚刚太傅还真跟你说了差不多的话。”
“你看吧,我就说,”见他神色轻松了一点,江维桢索性顺着接话道,“你从开蒙就在太傅门下,算起来都快二十年了,哪是你那个废物弟弟比得了的。”
“是啊,快二十年了……”
齐让语气缥缈,思绪也有些散乱。
明明已经是前世的事了,他却还是能清楚地记得年幼的自己跟着还算年轻的郑煜认字、背书的场景。
他识得的每一个字,看过的每一本书,到登基后做的每一个关系紧要的决定,其实都或多或少有受到郑煜的影响。
可惜他们不只是师生,更是君臣。
前世的事没办法对江维桢提起,继续聊下去也只能引他多虑。
齐让轻轻弹了下对方还搭在自己腕上的手,直接转了语气:“我听说,新帝最近也很勤勉,自登基后就一日一朝,太傅的课也一日不曾落下。”
“刚继位皇位还没坐稳,总要装模作样几天,我倒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江维桢说完,却没得到意料中的回应,他转过头看了齐让一眼,略微回忆了一下,“我发现你这几日对你那个弟弟好像改观了不少?”
“算是,”齐让没反驳,“也可能我本来就对他不了解。”
回想前世,他对齐子元的印象大概也不多:
在位时,齐子元于他不过是一个远在乾州当藩王,整日虽然吃喝享乐,但只要不惹麻烦都可以置之不理的弟弟;后来被迫退位后,齐子元于他是占了皇位,却又几乎毁了大梁江山的废物;再后来……
齐让微微闭了闭眼。
归根到底,都只是模糊的印象。
直到近日的几次接触,模糊的印象里才多了血肉。
当然,可能这些血肉组成的也不是真正的齐子元,就像是今日这场只有宗亲和几位老臣到场看起来是一片祥和的宴席。
“说起来,”正当齐让思量间,江维桢也想到了宴席,“今日只请了宗亲和那几个老臣,说是为了不铺张,我怎么都觉得是还有别的用意。”
“示好,”齐让似笑非笑地哼了一声,“也算是新帝在表态。”
“向宗亲?”江维桢眯了眯眼,立刻明白了齐让话里的意思,“新帝是打算把你好不容易才从宗亲手里收回的权力再让出去?”
“虽然不想承认,但我当年继位后,能顺利地将父皇留下的那些道士驱逐出宫,并裁撤掉内侍省从而亲政,少不得这些宗亲的帮助。后来着手去打压他们,也是无可奈何,”齐让摇了摇头,“新帝初继位,朝堂现在看起来安宁,却处处都是我在位时的影子。想要清除我在朝中的影响完全掌控朝局,仅靠他自己或者加上太后和周家,是远远不够的。将主意打到宗亲头上,大概是想起了我初继位的时候得到的助力……虽然现今宗亲的势力远不如当年,这些年明里暗里的也没闲着,于他们也是个机会。”
“你这弟弟……”江维桢歪着头想了一会,“我一时竟也判断不出来他这一步是对是错。”
“当下来说,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至于以后……”齐让眯了眯眼,语气冷淡了几分,“齐家这些所谓的叔伯远亲,各个机关算尽又贪得无厌,当年他们助我继位亲政,又何尝不是因为我年纪小,以为可以随意控制。至于除掉那些道士、裁撤内侍省,他们在这中间是帮了忙,却也没少获利。要不是顾念同根同源,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不该活到现在的。还是一时心慈手软,给自己留了这些后患。”
“确实是后患,但还不好说最后是谁的,”江维桢单手托腮,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敲了两下,思考着齐让的话,“为什么请宗亲我明白了,那几个老臣……”
他猛地拍了下床沿,恍然道,“都是当初极力反对你擢升宋清等人、推行新政的!”
“是,”齐让应声,“宋清他们近来虽然安分,到底是我一手擢升上来的,对新帝来说总是个隐患,自然要找些同样不满他们的人,哪怕先作为防范。”
江维桢忍不住点了点头,语气感慨:“我对新帝还真是有点刮目相看了。”
“也未必就是他一个人的主意,”齐让微闭眼,“就像我不相信太后一样,她也一样不完全相信我,找些手段来以防万一,也是人之常情。”
听他这么说,江维桢有些担忧起来:“那我们就看着,什么都不做?”
“不急,慢慢来。”
齐让说完,有些困倦地打了个呵欠,后知后觉地朝着四周看了看:“许戎呢?”
“下午又去了御花园,滚得浑身脏兮兮的,韩应带他去洗澡了,”提起许戎,江维桢语气也轻松了不少,“我看这小不点精力十足,是个天生学武的苗子,不然把他送去北关让父亲来教他,正好也有阿瞳看着他,总比成日里拘在这永安殿要好。”
“以后他愿意的话,未尝不可,”齐让说完看了江维桢一眼,“倒是你,先前专门从北关赶回来是为了替我解毒,现在我身体好差不多了,你也该回去了,外祖年纪大了,军中的事你也帮他多分担。”
“我怕我前脚离开都城,你后脚残毒发作醒不过来,”江维桢耸了耸肩,“军中的事儿有阿瞳替我分担,我回去了也不过是去医帐帮忙……近来无战事,平日的头疼脑热也用不着我出马。”
齐让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他知道江维桢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体内那点已经无关紧要的残毒,更是不放心在当下这种境况下,将自己独自留在皇城。
尤其在明知自己从未真的放弃过拿回皇位的情况下。
但他们之间有些话是不必说出口的,所以只是拍了拍江维桢的手臂,转了玩笑的语气:“那你一直在这儿守着我,就不想阿瞳?”
“想是自然想的,”江维桢十分坦诚,“所以上次我上次寄信回去,问了她要不要回都城待上一阵。江家旧宅这么多年一直有人打理,她这个女主人也该回来看看。”
“回来都城……也好,”齐让想了想,而后点头,“算算也八九年了,当年坤宁殿的宫人早已遣散到各处,仅有的几个知情人也早不在都城,只要不和许家人照面,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其实我也不知道她愿不愿意回来,她好不容易摆脱了许瞳的身份,在北关过了几年自在日子,”江维桢深吸了一口气,“回到这里总会想起那些尘封已久的过往。”
齐让了然:“那就让她自己决定吧。”
说话间,殿门开合,头上顶着块布巾盖着湿漉漉的长发的许戎跑了进来,瞧见软榻上的齐让,弯了弯眼睛:“太上皇!”
齐让拍了拍身边的位置:“才洗完澡,小心着凉。”
“好!”
许戎乖乖地爬到软榻上,先扯了一旁放着的薄被盖到齐让身上,而后挨着他身边坐好,拉过薄被的一个角将自己也盖在里面:“这样就不会着凉了。”
全程在旁边被无视的江维桢伸手捏了捏许戎的脸:“他成日里只会让你练字让你读书,怎么还和他这么亲近?”
“我喜欢读书练字,”许戎说完扭过头看了齐让一眼,“我也喜欢太上皇。”
江维桢忍不住觉得好笑。
小孩子大概自有一套判断标准,虽然说不出逻辑和原因,全凭本能。
大概是被许励警告过,其实许戎起初对齐让是有些怕的,总是小心翼翼地打量他的表情。可是没几日,大概是从齐让开始教他写字开始,他对齐让就逐渐亲近起来,和之前一样乖乖听话,却明显没了先前的顾虑。
甚至因为发现齐让身体不好,开始用自己的办法来陪伴照顾他。
有好多次江维桢推门进来,都看见这一大一小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起,一个看书,一个练字。明明没有多少交流,却莫名地觉得心安又和谐。
仿佛他们真的是一对父子。
这么想着,江维桢伸手揉了揉许戎还湿漉漉的头发,顺手把旁边小桌上的书放到他手边,又看向里侧的齐让:“我去煎药了,给你倒杯茶?”
“嗯?”正侧头听许戎说话的齐让抬起头,跟着轻轻笑了一声,“算了吧,接下来几天我可能都不想再喝茶了。”
第十七章
天还未亮,暖阁里一片昏暗,一时辨别不出到底是什么时辰。
齐子元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甚至恍惚以为还在梦中,愣愣地瞪着床顶看了一会,才想起自己是被渴醒的,晃了晃昏昏沉沉的脑袋,坐起身去拿床边桌上的水。
这还是他第一次体验到宿醉的感觉,虽然只喝了一盏酒,但这种头疼、反胃、手脚发软、晕头转向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
所以就说,果然还是不要随意饮酒。
隔夜的水的早已凉透,顺着喉管慢慢下滑,让齐子元舒服了不少,只是那种晕乎乎的感觉还没有消散,意识虽然清醒了不少,身上还是没什么力气。
他放下水盏犹豫了一下,没想好是倒头再睡一会,还是出门看看外面是什么时辰。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推开紧闭的殿门,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然后被坐在床边的齐子元吓了一大跳:“陛下?!!”
“陈敬?”齐子元揉了揉额角,“什么时辰了?”
“刚过寅时,离早朝还有一阵,”陈敬说着,换了桌上的壶,替齐子元重新倒了温水,“您可以再睡一会。”
齐子元接过水盏,有些茫然地看着他:“今日还要上早朝?”
陈敬小心地打量他的神色,试探道:“陛下今日不想上早朝?”
“朕还可以不上早朝?”齐子元愣了愣。
陈敬一时语噎,勉强笑了一声:“陛下若是不想上早朝,自然是可以不上的。”
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要是一个皇帝连上不上早朝的选择权都没有,也没有诗词里那句“从此帝王不早朝”了。
但是……自己又不是人家那种皇帝。
齐子元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最后叹了口气:“算了,起都起了,还是去吧。这个时候列位臣工应该已经进宫了,总不能让别人白跑一趟。”
陈敬瞧着他依然满脸困倦的样子,安慰道:“郑太傅着了凉,今日不能入宫,所以早朝之后陛下能休息一阵。”
“真的?”不用回来上课也算是有个期盼,齐子元眼睛亮了亮,“那就照常早朝吧。”
虽然意念上是想要坚持早朝的,身体力行的时候多少有点勉强。
尽管起床后先喝了陈敬专门让人准备的解酒汤,坐到龙椅上的时候,齐子元还是头疼的厉害,不知道是不是也跟前夜做了一整宿梦睡得不怎么踏实有关。
对比阶下那些起得更早、比自己年岁更大却依然神采奕奕的文武百官,齐子元觉得自己真正适应古代生活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要是能不走就更好了。
早朝是一如既往的枯燥,前一日大念贺词的文武百官到了早朝上就变得格外的严正且专业,启奏的时候一板一眼,直听得齐子元原本就没完全清醒的脑袋愈发迷糊,以至于听完前日那位给自己敬了酒的表叔父齐坤长篇大论一般的禀奏之后,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他在说什么?
11/73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