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来客酒楼的伙计找到他,他还以为是来客酒楼有活儿呢,没想到是“乐糕阁”。
前几天他给“乐糕阁”写的传单可是让他狠狠的出了脸,之后有好几家铺子找到他们书坊,让他们书坊写传单。
看着吧,不出几天,估计整个荷塘镇都开始发他写的传单了。
可他还没来得及美呢,就听到“乐糕阁”又有活儿,这不,也不敢耽搁,吃过晚饭就过来了。
不过刚才他在一边看许朝阳收钱,他这帐算起来很熟练啊,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找个账房。
赵秀才只是个穷秀才,只要这个活儿不违法犯罪,那他就干,至于东家是怎么想的,他只是一个临时帮忙的,不会管那么多。
许朝阳明白赵秀才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意思,微微一下笑,“这个我知道,陈掌柜说要给我介绍个掌柜,我一听是您,马上就同意了。”
赵秀才虽然只是秀才,但也是有真才实学的,本来今年要参加乡试,可好像因为家里妻子怎么了,所以才会耽误,只能靠着在书坊等活儿添补家用。
尤其是之前在不少店里都帮过忙,这次能来“乐糕阁”,许朝阳一百个欢迎。
赵秀才嘿嘿一笑,也没有打岔,直接说道,“真是感谢,那我什么时候来上工?”
他之前就很欣赏许朝阳,现在听他这么客气,心里舒服的不行,就盼着能早点来干活。
“明天行吗,”许朝阳想了一下,还是决定让赵秀才早点来,他轻笑一声,“明天你过来,我交代你一下,之后我这个小铺子就靠您了。”
他虽然没见过赵秀才算账,但早就听说他当过账房,再加上陈掌柜推荐,想来赵秀才的算术应该不错。
许朝阳有些好奇,大洲朝的秀才好像都会算术,也不知道考功名是不是要考数学。
他只是在上学应付考试的时候学过历史,倒是没在意过他知道的那个古代是不是也有数学。
“那……”赵秀才不知道许朝阳想了那么远,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他最关心的问题,“许小,不对,是东家,那咱们这个工钱怎么算?”
他从小开始上学堂,没成婚的时候是父母兄弟供养的,后来成了婚,虽说父母会给一些贴补,可是他们那个小家还是靠着他媳妇儿才撑起的。
现在他媳妇儿病了,整个家的负担就靠他这个只会读书的穷秀才,好在熟人介绍他去书坊,也算是有个收入。
上次帮许朝阳写传单就知道他出手大方,现在也不知道能在“乐糕阁”干多久。
“这个你放心,”许朝阳拿起账本看了看,心里算着今天大概的收入,想了想,说道,“我这边是试营业,等开业了也有的忙,工钱的话……每个月四两银子如何?”
“每月四两,”赵秀才搓搓手,有些不好意思,“东家,四两银子……有点多!”
像陈掌柜那样管理一个大酒楼的,基本上每个月都是几十两银子,但像“乐糕阁”这种小店,雇个临时掌柜,基本上也就三两银子。
赵秀才觉得许朝阳是不知道外面的行情,在他看来,像许小哥这种从周边村里搬到镇上的,都不太知道招工的工钱。
可他清清白白的秀才,断不会做出那种骗人的事,尤其又听说是月钱,他最起码有几个月不用在书坊等活儿,那就更要把这些事情说清楚了。
许朝阳被赵秀才局促的表情逗笑,他指了指店里的人,“这个银子可不多,你看我这铺子,正是忙的时候,操心的事肯定是比其他铺子多。”
“尤其是我还有事拜托赵秀才,”许朝阳又给赵秀才倒了一杯糖水,接着说到,“你也知道我铺子里的人都是庄稼汉,你要是有空,就教教他们怎么算账,省的以后出去被人骗。”
他给四两,除了店刚开业,生意比较忙之外,也想趁这个时候,让赵秀才能教教刘大壮等人认账本。
教人算账一个月也差不多一两银子左右,这一左一右的,刚刚好。
“这样啊,”赵秀才终于放下心,跟着笑了起来,“那行,明天我一大早就过来。”
等赵秀才离开,常乐才悄悄摸摸的蹭到柜台前,用软糯的声音撒娇道:“相公,相公,我渴了……”
“渴了?”许朝阳把刚拿起来的账本又放下,又拿出之前凉凉的糖水递过去,说道,“喝吧,夏天多喝点糖水对身体好哦。”
常乐嘿嘿一笑,想伸手去接水,可是拽了两下,硬是没从许朝阳手里把水杯接过来。
“相公?”常乐有些疑惑。
许朝阳抿着嘴一笑,往大厅看了看,这时人也不多了,他身体往前倾,故意趴在柜台上,小声说道,“现在又没人,相公喂你。”
说完,还坏笑着把水杯往常乐嘴唇的方向推了推。
常乐被许朝阳逗的满脸通红,他先是回头看了看铺子里剩下的客人,之后又慢慢的转过来,然后小幅度的点点头。
许朝阳嘴角上扬的把水杯递到常乐唇边,常乐眼睛都不敢向上看,只能低垂着眼眸,就这许朝阳的手,小口小口的喝。
水里甜滋滋的,他的心里也甜滋滋的。
刘二忙了一下午,好不容易得空能休息一下,刚想去柜台喝口水,就看到许朝阳和常乐在腻歪。
他瞪了一眼许朝阳,又回头看看李如,有些不开心,不知道他和李如什么时候能和眼前这两个人一样。
作者有话说:
一更,感谢大家的阅读,这个星期把欠的都补上......(超级愧疚中......)
第81章
晚上关门的时候, 许朝阳把明天要来新掌柜的消息告诉了大家,一开始刘大壮倒是没什么反应,在他看来,招新掌柜是迟早的事, 许朝阳是不可能一直守着这个小铺子的。
可听说来的是个秀才, 还能教他们算账, 瞬间就来了精神, 秀才可不是那么好考的, 就像许老二,读了那么多年书, 还不是啥都没有。
他转头对刘二和许忠眨眨眼, 意思就是以后一起学。
许朝阳看着他们的样子,微微扬起嘴角, 有些不放心的叮嘱道:“学算账是在关门以后,或者不忙的时候, 可不要占用干活的时间。”
先学一阵子,过后看谁想继续学就再说。
刘大壮他们也知道工作的时候不能出差错,相□□点头, 算是同意了许朝阳的意思。
赵秀才家就在荷塘镇, 所以第二天早早就到了“乐糕阁”。
铺子还没开门,许朝阳带着赵秀才到了后院, 刚好常乐端出早饭,许朝阳招呼着赵秀才坐在饭桌前。
“我就不坐了,”赵秀才摆摆手, 拒绝道, “我在家里吃过才过来的, 想早早的看看之前的账本。”
“乐糕阁”只营业了两天, 他想早早看看这两天的帐,做好准备。
许朝阳听到赵秀才这样说了,也没有硬让他坐下吃饭,站起身,许朝阳走到里屋拿出账本递给赵秀才,“这是账本,你先熟悉熟悉,等会儿铺子开门了再看看。”
等许朝阳和常乐吃过饭,几个干活的长工也到了,许朝阳把赵秀才介绍给其他人,等大家都熟悉的差不多了,也到了开门的时间。
今天的客人比昨天少一点了,不过人还是很多,许朝阳一直在柜台里陪着赵秀才。
赵秀才不愧是做过账房的,结账的时候很顺畅,压根儿就用不到放在旁边的算盘。
等到刘二和许忠从西市回来,许朝阳交代了一番后就准备去衙门领个临时工的文书。
虽说赵秀才不会做出什么事,但许朝阳在现代社会也工作了好几年,知道先小人后君子的道理,所以还是签了衙门的文书才能安心。
只是现在赵秀才在店里走不开,只能是许朝阳把文书拿回来,等赵秀才签了之后再还回去。
在去衙门之前,许朝阳饶了点路,找到了给他介绍铺子的牙行,现在有赵秀才顶他的班,但常乐还是没闲下来。
再加上铺子人手确实不够,许朝阳就把主意打到了牙行身上。
在大洲朝,有些人口是可以正常买卖的,比如有些官家犯了事,那家眷就有可能被卖。
还有些穷人家,就像当初的常乐,都有可能用自己的或者亲人的一张卖身契,换几两银子。
这家牙行,除了介绍房屋店铺,还做着买卖人口的生意,许朝阳站在牙行门口,突然有些犹豫。
其实一开始他也没想着买人回家,他前二十五年的生活环境告诉他,买卖人口是犯法的,可这在大洲朝又合法,两种观念一直在他脑子里纠结。
买几位佣人在身边,好处其实很多,买了有卖身契的人以后,干活就不用签文书,而且他和常乐走到哪里,他们就能跟到哪里。
雇人的话,不说有风险,就是以后他开新店,或者去别的地方,总是有些不方便,但雇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他心里舒服一些。
许朝阳叹了口气,在门口饶了两圈,还是决定先去衙门,之后到底是买人还是雇人,回家再和常乐商量商量吧。
到了衙门,许朝阳没有惊动周梁,他按照正常的程序,领了文书,又在街道上买了点吃食带了回去。
回到铺子,许朝阳一直惦记着牙行的事,吃过饭就把常乐拉到一边,犹豫了半天,才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常乐歪着脑袋看着许朝阳,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可是心里却很不平静。
他没忘记他就是相公买的,现在相公又想买别人,他才不会同意呢。
常乐眯着眼睛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阻止许朝阳买别人的理由,“相公,咱们家没银子了。”
“没有银子?”许朝阳睁大了眼睛,他想了无数种常乐会说的话,就是没想过常乐会说银子的事。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们家的银子也够买两个长工吧。
可是看到常乐一直在点头,许朝阳只能收起惊讶的表情,努力摆了个笑脸,既然夫郎不同意,那他这个当相公的当然就只能听话了。
好在常乐的这个决定真的是帮了他大忙,让他不用一个人在那边胡乱纠结,也不用成为一名人贩子。
他搂住常乐的肩膀,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真的是感谢夫郎没让你相公变成人贩子啊。”
“什么?”常乐被亲了一口,就没听清楚许朝阳的话。
“没事,”许朝阳拉住常乐的手,“我只是说铺子里人不够,既然没钱买,那只能雇人了。”
“对的对的,”常乐晃着许朝阳的手,脸上终于挂上了笑,“就和其他人一样,都用雇的。”
这样,就只有他一个人是相公买的,只有他才是相公的夫郎。
许朝阳揉揉常乐的发顶,看来一会儿还是得去一趟牙行。
只是这个时间,秋会马上就到了,各个商铺都在招人,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招到合适的。
果不其然,许朝阳一进牙行说明来意,就被告知除了有几位被发卖的人,其他找工作的人早就没有了。
从牙行空手出来,许朝阳边往回走边想办法,家里的长工年龄都比较大,秋会的时候来铺子里帮忙还可以,可要是一直在铺子里干活,年龄是就有点不合适。
要是能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就好了,许朝阳叹了口气,想了半天,看来也只能用笨办法了。
回到铺子里,他拿出笔墨交给赵秀才,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个招聘启事贴在了大门口。
隔天,许朝阳就看到门口有一位白面书生,那书生一会儿看看招聘启事,一会儿又在周围转转,就是不进铺子里。
许朝阳给赵秀才使了一个眼神,赵秀才点点头,然后从柜台出去,走到了那位书生面前。
也不知道两人在说什么,只是大概一盏茶的功夫,那书生就跟着赵秀才进到了铺子里。
见到许朝阳,书生恭恭敬敬的鞠了一个躬,“东家,我看您那纸上写着招工,不知道有什么条件没?”
“这条件是肯定有的,”许朝阳对着那书生一笑,“你是给自己找还是给别人找?”
看这个书生长得倒是周正,穿着也算干净,也不知道是哪个学堂的学子,介不介意在这里碰到同学。
这个世道的学子,心气儿可比许朝阳上学的时候高太多,就看看许老二,让他去抄书他都嫌丢人,更别说在这里伺候人了。
所以许朝阳一开始就要问清楚,要是给别人找那好说,要是学子自己干,那其中的弯弯道道,自卑自尊什么的,他都得给说清楚,省的以后出事了连累他。
那学子见许朝阳这样问,愣了一下,连忙又作揖回答道:“是我,还有两个同窗都想找个活儿干,就是不知道咱这铺子招几个人?”
他们几个都是周围村上穷苦人家的孩子,家里供他们读书不容易,所以几个人商量,想趁着秋会这段时间挣点银钱。
他们不好意思去牙行,只能趁着空闲的时间在街上瞎逛,今天他刚好逛到这里,看到最近在学堂里特别火的“乐糕阁”招人,心中一动,就想进来问问。
可是一时抹不开面,不好意思进来,直到最后被赵秀才拉进来。
也是赵秀才给了这个书生信心,人家赵秀才一个秀才,都能在这家铺子里当掌柜,他一介布衣,又有什么拉不下脸的。
“这样啊,”许朝阳话语间有些犹豫,“我这铺子比较忙,你们都是在附近上学堂吧,有时间来干活吗?”
能想着找工作的学子,估计家里都不富裕,能让孩子来读书,那也是抱着望子成龙一步登天的心思。
尤其是马上要考试了,这个时候就和许朝阳知道的高三一样,都是分秒必争的,现在来找活儿,是不想参加今年的考试吗?
“这个你不用担心,”那学子有些紧张,估计是第一次找活儿,声音都有点颤抖,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最近有一部分同窗准备考试,我们不参加科举的都可以不用去学堂了。”
这就是不干长期的意思啊,许朝阳心中微微觉得可惜,要是他铺子里的小二都是长相标志的书生,那绝对算是荷塘镇一大风景了。
只是学子确实要以学业为主。
许朝阳看了一眼那学子的衣服,突然福灵心至,那就算他铺子里没有真正的书生,可其他人也可以穿着书生的衣服啊。
55/126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