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骋春(近代现代)——吃螃蟹的冬至

时间:2024-04-15 08:31:02  作者:吃螃蟹的冬至
  陈瞿西没意见,而且心里对李辉的拍摄主题蛮感兴趣的。
  第一站在西南地区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傣族姑娘和一个汉族小伙的婚礼。因为经费有限,所以他们五人得坐十几个火车前往。
  李辉的床铺就在陈瞿西旁边,两人同一个小车间里。
  陈瞿西坐在床上翻了几页的策划案,抬眸看到李辉拿着个本子算经费的模样着实可怜,主动开口问道:“不是说纪晏灿亲自开口要拍的的吗?应该不缺钱吧?”
  “钱是有的,但我用来买设备了,看不上台里配的。”李辉忙里抽空回了一句。
  “从今天开始,未来的每一天只会不断花钱不会赚钱,也没有任何广告商,未来半点属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能省点是省点。”
  “成吧。”
  “对了,还有你给我安分点。”李辉突然抬起头,盯着陈瞿西告诫道。
  “我一直都很安分。”陈瞿西被他盯得无所适从,只好举起一只手保证。
  “得了,你给我少惹事,别带着那三个搞东搞西。”
  “诶,李导,你这个就是偏见了吧,我能带着他们干什么?”
  “我管你干什么,四个人,我跟你讲,要真打起来,对方人数多,你再狠都占不了上风。”
  陈瞿西一时语塞,听语气他是真的有考虑过打起来会怎么办。
  “……”
  “这部纪录片对我来说十分重要,你要给我搞砸了,到时候我要了你的命。”
  “我可没那个本领哈。”
  “别,你可别小瞧你自己,你的本领我也是见识过的,春光迸溅还埋在那,死不瞑目。”
  “这说的就严重了,春光迸溅无了主要原因在池柘身上,我是有一定因素,但咱主次分明。”陈瞿西背不了这一口大锅。
  “他是祸害,你也好不到哪去,否则能跟他搅和在一起吗?有一句俗话怎么说来着,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
  “我现在不是迷途知返了?”
  李辉“切”了一声,不知道信没信,又低下头重新开始算起钱。
  陈瞿西将策划案放到一遍,托腮扭头着车窗。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费力的前行,速度缓慢,窗外的景色说不上多迷人,铁轨的引着它离城市喧嚣越来越远。
  迷途知返陈瞿西随口说的,他要是能做到就不会答应跟李辉来。
  李辉被他们坑怕了不假,而且可能在四方的境况举步维艰,但是不见得真找不到一个打杂的员工,没必要特意来找他。至于井柳,无事不登三宝殿,每次找他的时机都在一些特殊的景点。
  他参与到这部纪录片的拍摄,稍微深想一点,中间谁在牵线搭桥不言而喻。
  那天晚上没有陈瞿西主动开口,池柘能像是没事人一样在他家小区门口外堵他已然是一件十分给面子的行为,而陈瞿西此时就该顺势低个头,把这台阶下了。
  可是陈瞿西没下,反倒把人往上撅了一层。
  两人不欢而散。
  陈瞿西回家后就开始打包收拾,等着李导一声令下,他就上路。
  池柘那么乐意给他安排,那他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就跟着他安排的路往前走。
  他跟池柘的这一路是走得乱七八糟,他不是没想过退,试过了,但他做不到,索性两眼一黑,一条道走下去。
  在火车上睡了一夜后,第二天早上六点多进站,在火车站附近几人随便吃了顿早餐后,又转大巴到县城在之后上山。
  山区的气温要比这个季节的平均气温低,早晨陈瞿西穿个穿个短袖从火车上下来还能感到一丝寒意。
  李辉前去拍摄的那个村子的村长早早就骑来一个电动三轮车在山脚下等候他们的到来。
  三轮车的露天后车厢坐上五个人,大家挤一挤是没有任何问题,但他们每个人手上平均两个行李箱,人坐了箱子就得留在原地,所以最后变成箱子跟着村长上去,他们几人爬上去。
  关键李辉对此还有其它看法,表示他们上山的一路风景绝对优美,不能错过,该拍就得拍。
  他是导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上山的路虽不坎坷,但没那么好走,没有拍摄任务的陈瞿西最轻松,所以一个人背着几瓶水走在最前方。
  那三个实习生本身自己就是编导生而且又是在四方工作,对于陈瞿西的事略知一点,几个人拿着摄像,似有似无偷偷上下打量陈瞿西。
  李辉被坑怕了,告诫这群实习生别没事偷拍陈瞿西,被逮到的一律滚蛋。
  他的话一字不落飘进走在最前面的陈瞿西的耳朵里,当事人将挂脖耳机重新戴上。
  村长家不大,好不容易才给他们腾出两间空房,五个人分开睡,那三个实习生都是不愿意和顶头上司晚上住一间屋子,所以最后陈瞿西和李辉一屋。
  村理婚礼在一天后举行,这不是第一场,而是单独在女方家办的一场婚礼,家男方是市里人,之前婚礼定了个酒店,宴请两边的亲朋好友,但是女方的妈妈一直不满意,毕竟这边很多的好友因为各方面原因都没有去成。而她女儿其实不愿意再办一场,工作忙,婚假又用完了,而且过程繁琐,嫌麻烦,可架不住她妈整日在耳边唠叨,最后答应了。
  对于这些消息,李辉在网上弄了一个邮箱投稿征集,新人自己投稿,原本第一站不是这里,因为这个时间最近,临时起意决定先拍这个。
  陈瞿西咂摸出一点其他意味,李辉为了节约成本,这事免费给人拍摄婚礼vcr啊,想到这他不免有些乐。
  婚礼那天,阳光灿烂,是个好天气,女方家院子里挂满五彩花环和大红布幔,暖洋洋的日光下五彩缤纷。
  新娘没有穿婚纱,而是母亲亲手给她缝的嫁衣,头戴的花环当地婚礼的一大特色,新娘的花环必须是村中资历最老的长辈编制而成,当地盛产花束,而上面的每朵花采自村中各个村民带着全村人民最真挚的祝福。
  这一刻,新娘身上的不耐也不见,全心全意身心沉浸婚礼中。
  李辉拍摄风景人情绝对是专业的,陈瞿西从来没有怀疑过,在之前拍摄春光迸溅时深有领教。他在一旁盯着监视器,又看向远方洋溢着的笑脸,微微失神。
  “怎么了?”李辉扭头看了他一眼。
  “没怎么,就觉得你拍的真好。”
  “拍我马屁呢?”
  “实话实说。”
  “不用你说,这点本事我还是有的,就靠这个混口饭吃,我看过你之前在网上拍的那些东西。”
  “看过的人不少哈。”
  “有什么自豪的,学着点,画面丑的是不忍直视。”李辉嘲讽,“现在人也不挑,拍成那样也给你点赞。”
  陈瞿西摸摸鼻子,总不能跟李导说我这张脸好看吧,太欠,转移话题道:“这婚礼挺有意思的啊,看着我都想结婚了。”
  “得了,你跟谁结啊?”李辉对此表示不屑。
  陈瞿西瞄到另一个摄像后那几个实习生竖起了耳朵,似乎同样关注他的结婚对象是谁。
  “不还没碰上合适的吗?要是碰上合适的,到时候找你给我拍婚礼VCR。”陈瞿西开玩笑。
  李辉出其没有嘲讽他,反倒沉默起来,仿佛真的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能性。
  “免费啊,我没钱,可请不起你掌机。”
  “诶,你说我要是拍同性婚礼作为素材,播出的可能性大吗?”
  “……”
  陈瞿西一时间无话可说。
  “播出的可能性我不知道,被砍掉的可能性到是百分百,别想了,吃席去了。”
  说罢,陈瞿西挥挥手往吃席的长桌走去,给他留下一个悠哉的背影。
  李辉扭头瞪了眼隔壁满脸写着“好事”二字的三人。
 
 
第66章 兵戎相见
  等婚礼结束后他们收拾好东西,没多做停留,一行五人马不停蹄地往下一站赶,只能怪下一个黄道吉日挨得太近,好在地方不是太远,同一个省,但不在一个市。又是一对新人主动给李辉那个公众号邮箱投稿,满足条件,李辉就会去,从策划案里看,他势必要拍出风俗各异的婚礼纪实片,野心不小。
  而他心里其实更想要一种“偶然”,就是所谓的机遇,机缘巧合下他到达一个地方,此时正好周围有一场正在筹备的婚礼,什么都是恰恰好,讲究一个“缘”字。
  陈瞿西从那几个实习生嘴里知道李辉如今的处境并不好过。那样的感觉是他所追求的,可惜没有金钱和时间能够让他去挥霍。
  他们在外的一个月接连拍了五场婚礼,三个不同的少数民族,特色各异,都是陈瞿西以往没有见过的,他乐在其中,鲜少会去想些其它事情。
  而李辉想追求的“偶然”还真被他们突然给碰上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在一个省里来回打转,本来第五场婚礼结束后他们要继续北上,然后出省,但因为当地交通不发达,转车麻烦,下山中途遇到一个村子,李辉跟村民唠了两句,知道有一户人家正好要去隔壁村娶亲,他自然不愿错过。
  “婚庆公司的老板恐怕都没他这么爱岗敬业。”几个实习生只敢背着李辉不在时才能吐槽几句。
  中午艳阳,日头顽劣,除了李辉跟人村里的领导做交涉工作,毕竟有村干部出面,人家新郎答应的几率更大一点,剩下他们四人在村委会墙头下的阴影处蹲着。
  李辉因为春光迸溅被整个四方内部导演组群嘲,再夸张点,他如今在业内都属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一般广告商不会想不开去给他的节目投广告,况且纪实类的纪录片本就吃力不讨好,除非出圈,受众层面已经划出了一个范围。
  央视拍此类型的纪录片一向出众,质量过关就会上星,以及会有专门的时间段播出,有稳定的受众,大部分节目的收视率一般是遥遥领先。
  李辉按理说从央视出走,还参与过那么福哦耳熟能详的节目,但还是能说走就走,他身上是有点魄力,他能跟何绁合作,性子都是有些不羁的。
  可惜他错就错在刚到四方就接上了春光迸溅这个烂摊子。纪晏灿一开始就将这档节目当作弃子,做为池柘的垫脚石。
  陈瞿西嘴里叼着根狗尾巴草,手上扇动草帽,呼出的风是热的。
  该地方去年才脱贫成功,李辉为了拍摄便利,又拿出在春光迸溅里的那套话术,说是来拍纪录片,但同样可以用来做宣传。
  实习生其中一人朝陈瞿西递来了一根烟,不过陈瞿西摆摆手拒绝,没接。
  很快,陈瞿西闻到了烟味,天气又热,整个人更燥得不行。
  他们话题跳得很快,又聊起四方内部的一些八卦小道新闻,要是如今天涯网还流行,全是男盗女娼,每一个都算得上是热门帖子。
  扯到高层内斗时,陈瞿西随口问了句,“那你们都是李导挑来的?”
  三人罕见地齐齐沉默。
  那看来不是了。
  “我可能是吧,我这也算是专业对口,你知道的,这年头冷门专业能找个对口的工作很难的。”那个民俗专业生开口,“本来我算在四方就是写写文案,搞些广告运营,至于李导怎么知道我的,可能也是一种缘分吧。”
  语气中不无包含伤感,大抵是对之前坐在空调房里敲敲键盘工作的向往,突然变成一线,他自己都莫名其妙。
  同为冷门专业的学生陈瞿西深有体会,表示赞同,的确难找。
  “至于我俩,反正就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进了四方,进来之后就是打杂。”
  陈瞿西挑挑眉,“所以主动申请参加拍摄?”
  “那倒不是,讲实话,搞传媒的,不管是台前还是幕后,始终都离不开流量二字,我们到是想去拍人家明星的真人秀,毕竟履历上写着也漂亮,不过跟我们同一批的实习生有十来个人,我两没人要,就被踢过来了。”
  总之大家都是些“歪瓜裂枣”。
  陈瞿西正不知怎么将这个话题岔开时,李辉从村委会里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中年男人,看样子事情是成了。
  有村里干部出面,他们晚上睡得格外早,凌晨爬起,跟新郎节接亲去。
  日子在这种东跑西跑的行程中过得飞快,陈瞿西如果有些日记的习惯,稍微回望,逐渐能理解李辉所追求的那个“缘”。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婚礼举行到一半,另一个女的穿着礼服冲了进来,问新郎真的要娶新娘吗?
  场面一时间混乱不堪,新娘家的一众亲戚已然从厨房拿到刀,就在此时,又来个男的突然跑到新娘身边,拉着新娘的手往外跑。
  这下好了,男方家的人瞬间有了底气。
  事态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两个村的人已然“兵戎相见”。李辉不愿错过,躲在角落里悄悄拍摄,最后被陈瞿西架着拽走了,剩下几个人拖着设备远离战场。
  离谱的事在哪都能遇到一两件,或大或小,总能在其找点乐子,普通的日子倒没那么无趣了。
  雨季来临,暴雨侵袭全国,原定的一趟行程必须要割舍,拍摄途中还遭遇了一个意外,因为雨太大,当时一台拍摄的设备跌进水坑里,中途又撞到石块,捞上来的时候设备开不了机。
  之前拍的素材幸好有备份,但那几天可以说是白干,拍摄设备得寄回专门的生产厂修,是否能修好另说,如果修不好还得再买一台新机器,目前只能暂停下一个拍摄计划,气氛明显变得低迷。
  之前几人都绷得格外紧,突然闲下来就变得无所事事,住的小屋子里没空调,而且还是三两人住一间,躺着都不爽。
  贺一一给他打来了视频,陈瞿西起身去外面接通。
  “你晒得也太黑了吧?”贺一一现在暑假在家,“比你上次从外面跑回来还要黑。”
  “是吗?”陈瞿西本人没太多感觉。
  “你不会一声不吭又跑去什么地方录制恋综了吧?”
  “没有,就出门旅游。”
  “好吧。”之前贺一一又叫他回家吃饭,陈瞿西反手甩了个共享位置过去。
  贺一一放大再放大,确定是个鸟不拉屎的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