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沈明昭的瑜婕妤,激动地连话都不会说了。
实在是不怪沈明昭,民族仇恨在身上,她实在是不太想碰瑜婕妤。
哪怕知道她和扶桑以后的行径没有任何关系。
烛光摇曳,映照着沈明昭的容貌,瑜婕妤红着脸凑上去,为她宽衣解带。
请安这日,唐若仪赏了瑜婕妤一对金簪,还晋云美人为才人。
陈才人自禁足后,第一次侍寝也没得上次,更没晋升,偏心!双标!
就算得知叶嫦得罪了皇后被降位也没有高兴多少。
“陛下政务繁忙,姐妹们也应当好好服侍陛下,别让陛下分心。”
“是。”
唐若仪愈发赖床,沈明昭下朝的时候,这边也正好请安结束,她抱紧了自己的小妻子,贪婪嗅着她发间清香。
“怎么了?”
“没事,让我多抱一会儿。”
她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忘了一些东西,她原本可以知道周辙的结局,知道唐若仪的结局,知道沈明羡的结局,可是现在,都无从得知了。
是改变历史后的蝴蝶效应吗?所以她才会忘记了真正的大朔史吗?
今日,沈明昭一整个下午都待在凤仪宫,她抱着唐若仪看书,写字,弹琴,下棋。
她回忆着过去,重复着过去,她想捡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却总觉得忘记了什么。
“阿昭,你累了,该休息了。”
“我知道,明儿休沐,咱们睡上个一天都不是问题。”
唐若仪听他这么说,才放心点头。
七月七,沈明昭说是七夕节,唐若仪听过她讲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可是沈明昭却说,不希望世间女子遇到牛郎那样的人。
“为什么?”
“那若仪妹妹会喜欢一个偷你衣服偷看你沐浴的男人吗?”
“那不得把他皮扒了才好。”
沈明昭哄着唐若仪,又讲起了《小王子》的故事。
讲着讲着,怀里的小姑娘睡着了,沈明昭却没有一点睡意。
第六十六章 :礼不可废
等到了七月初七这日,如流水般的赏赐进了凤仪宫,有进贡的,有国库里的,还有沈明昭自己做的,或是去街上精挑细选的,大箱大箱的搬,更何况,御赐的,谁敢在这里面动手脚?
杜鹃清点记录后又使唤人都搬进凤仪宫的小库房里。
“皇后娘娘真是好命,独宠就罢了,偏生什么日子都可以收到赏赐,还都是价值不菲的。”
“毕竟是皇后娘娘,又是青梅竹马,我们哪里比得了。”
沈明昭突然收到了周辙的一封来信,得知周辙还活得好好的,高兴地不得了。
“信上说他去了苗疆,是在那里解的毒,看样子,吴氏以前的手都伸进苗疆去了。”
“好在,一切都安定下来了。”
“是,等找到下一个合适的人选,我们也和周辙一样,走遍大江南北。”
沈明羡今儿给她带来了一个很炸裂的消息。
陈云戟不是陈如泽的亲生儿子?
“陈如泽到底几岁?”
沈明羡沉吟片刻,他心里也在算着。
“你看啊,陈云戟现在是三十八了,他跟我同岁,咱们爹要是还在世上,我觉得啊,肯定和陈如泽同岁。”
但是现在陈如泽才五十五岁啊,十七岁就生娃了?
“他二儿子也三十三啊,嘶……有点乱。”
陈如泽怎么做到的十七岁就有娃了?
“如果十七岁就有陈云戟了,那他的妻子在他十六岁就怀了,可是他的妻子比他小了十岁,怎么可能呢?”
现在光靠猜是没什么用的,先把陈如泽搞垮才行。
现在陈如泽乖得很,乖得让沈明昭以为他在憋大的。
顺心是很顺心的,沈明昭也没让御史骂陈如泽了,毕竟天天骂谁遭得住。
女子学堂已经竣工了,里面的设施都是按照沈明昭的要求来准备的。
女子四艺和君子六艺就不用说了,更是有楼台水榭,花园溪流供女学生们观赏,学堂中央有个七层高的大楼,要看书学习去六层,特地安了一个禁止吵闹的牌子。
五层是可以供她们弹乐的地方,四层是练书法练画画的,有一个屏风隔开。
三层是练习射箭的地方,一共十五个靶子,十个草人,箭矢是每天都会提供,一共二十个箭筒,每个箭筒里都有五十支箭矢,也是标配的二十把弓。
二层很宽敞,是大家吃饭的地方,三个圆桌,五十个八人座方桌,因为考虑到人多,一层也是供大家吃饭的地方,和二楼一样的配置。
学堂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武场,和马场,供她们习武练武,学马术。
这里很自由,却也有规矩,要和平共处,不打架,不争不抢,禁止小团体等一系列涉及校园暴力的规矩。
以学生的安全为主,沈明昭加强了人手防范,女子学堂,也教正常学堂里的课,而且不准有男学生,倒不是说歧视,沈明昭就是担心男女混合容易出事。
每年一大考,每月一小考,大考后成绩出众且排名前十的学生,可以来唐若仪这里领自己的差事,或出征打仗,或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或当官,反正都有例银拿。
并且新律法里,女子可以不嫁人,并且可以选择自己的终生大事。
也就是说,不管喜欢的是女子还是男子,只要没有异心,就可以成婚。
沈明昭在原来的律法里,取精华,弃糟粕,她推崇更自由的向往,却也没有忘记礼法规矩,只是在原来的封建条例上,稍微地打开了一点自由的大门。
可是只是这么一点自由,就足以让那些年轻的姑娘们激情高昂。
沈明昭很满意现在的女子学堂,开学的日子定在了明年的三月,这段时间可以确定学员招募的问题了。
她也确实去翰林院确认了合适的老师人选,还有其他学科老师,也开始招募。
老师也逐渐确认下来,直至金秋十月,才敲定了所有。
女子学堂……沈明昭看着这样的规模,竟然只耗费了一年的时间,她吩咐了杜鹃,给这些老师加强培训,以教育为主,因材施教,甚至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安全。
家里有七岁以上的姑娘都可以安排入学,洋洋洒洒,竟然有十一页纸,最后筛选,明年春季的新学员,足足有五百人。
刚刚好的五百人,已经是很不错的数字了。
说明这样的政策反响还是很不错的。
陈如泽眼看沈明昭成功成立了学堂,甚至颁布了新的法令,他高呼礼不可废,可是沈明昭却反驳他说并没有除非礼法,她也知道礼不可废,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
直接把陈如泽给打回去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仿佛沈明昭做的所有事情都能预料到有人会反驳。
她是有备而来,她做事不会不经过大脑,她在企图改变这样的封建,可她也清楚的知道,其实后世对女性更封建。
大朔律法比起后世来说,已经是很开放了。
甚至每一条罪刑都特别清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不会误判任何一个好人。
误判的罪责更严重,轻则坐牢五年,重则无期,甚至影响后代从官。
沈明昭并没有更改过多的罪刑,甚至在凌辱这一项添了一条,禁止以哄骗的行为进行不轨之事,原先的律法过于笼统,吴德光案更多的是哄骗,强行制服并实施凌辱,或迷晕,或偷人。
这些加起来,吴德光如果不是因为杀了人,都只能让他坐十年牢,万一没有改过自新,那不就又是噩梦。
所以,沈明昭改了这一条,以吴德光案为原型,她更精准地弥补了凌辱的惩罚。
以哄骗、迷药等使受害者在不知情或并非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凌辱,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强制性凌辱、或凌辱后杀人,情节较轻地判处二十五年有期徒刑,不管是先奸后杀还是先杀后奸,都判处死刑。
并且,不管是已经实施犯罪还是强奸未遂,都按情节是否严重而惩罚,或刺字或充军或发配,出狱后继续作案,浸猪笼。
这一条律法一出,吓得那些男人立马捂紧了裤裆,沈明昭所有的律法,都是为了让大家更自由、更随心所欲、更幸福地生活,她希望大家能够遵纪守法,礼不可废,律法的存在,是为了让大家都夹着尾巴,好好做人。
第六十七章 :越来越好
那些支持新律法的人在大街上高呼明君,她没有剥夺任何人的权利,相反她给了任何人更多的权利,她支持了所有人的自由,但是灌输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灌输,那些偏远的山区就发出了反对,他们殴打、凌辱女性成了常态,却突然有一个律法砸下来,遏制他们的这一行为,这让他们很不满。
城区的思想和山区的思想发生了碰撞,山区不同意女子涉政,他们执意要拉沈明昭下马,让更合适的男人上位。
城区同意沈明昭,声称得到沈明昭的庇佑是他们三生有幸,支持新律法,并规劝山区的男人们改过自新,引导山区的姑娘们进城念书。
山区的男人们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抄起家伙事就要往京城去,结果沈明昭突然大驾光临,那些男人们又缩着头一言不发。
“觉得朕侵犯了你们的权利?是,你们这边偏远又小,觉得朕管不到你们,所以你们可以丢弃女婴,又强娶民女,殴打她们,杀人抛尸,可是,这些行为,都是可以直接判处你们死刑的。”
“你们觉得天高皇帝远,管不着你们,可是,你们却想不到,朕如今来了,来管你们了。”
那些被戳穿了心思,被扒开了恶行的男人们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
死刑,他们要死了?他们的家人纷纷跑出来跪地求饶,最老的八十岁的老妪哭得撕心裂肺,好像下一秒就能晕厥过去似的。
“若是有不服的,可以,打得过朕,并说出一个可以让朕信服的理由,朕就放过你。”
墨靴踏在土地上,声儿不响,却让那些男人们比小鸡仔还怂。
“我不服!”
在这些人口中,这位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的男人是村里最有钱的屠户,沈明昭微扬下巴,示意他先出招。
可是山区的男人只有蛮干,一身的蛮力,哪里打得过练家子的沈明昭。
一招就制服了一个屠夫,其他人哪里还敢上。
连最肥胖的男人都抡得动,还有她抡不动的人吗?
那八十岁的老妪哪里见过这阵仗,看样子自己的儿子是真的救不活了,沈明昭指了几个人去搜查这个村子,将每个男人的罪行全部罗列出来,好对症下药。
至于那些被拐子拐来的姑娘,或者是已经成为这里的一份子的姑娘,沈明昭也是能救的救,不能救的就妥善安置,并给予最全面的医治。
按照罪行的轻重,沈明昭吩咐陆君铭,干好这个差事,给他加钱。
陆君铭也没有让她失望,给这些男人都按照律法定罪,坐牢的坐牢,问斩的问斩,浸猪笼的浸猪笼。
原先的三十两俸禄,沈明昭给他加了二十两,以后就是五十两一个月,和陈如泽的俸禄一样了。
陈如泽把女子学堂的事情干好了,沈明昭也赏了他钱,但不是涨工资,只是赏赐而已。
沈明昭这几日因为改善山区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她甚至是微服私访,加强山区的思想跟进,这件事情交给了当地管辖的官员处理,毕竟沈明昭很忙,没空管这么多。
但她也会监督,实时监督,并且没有制止他们收取银子办事儿的做法,因为走关系要银子,只要不涉及很严重的贿赂就行,大家都称赞沈明昭定的律法,自由又有规矩。
沈明羡也忙起来了,却也能抽出几个时辰照顾着陆君鸢。
“你去忙吧,忙完了再来顾我,我有秋水她们,还不至于这么脆弱,又不是瓷瓶。”
“如今双身子就不要勉强自己,这孩子老不正,我担心。”
陆君鸢心里暖暖的,想起大婚那晚,沈明羡说她是个未经人事的小姑娘,可她明明是以不洁之身嫁给他的。
这样照顾她心思的男人,怎么不爱呢?
沈明昭后来又规定,男女十八岁后才算真正成人,二十岁才可议婚嫁,可自由选择婚配,父母帮衬,为自己的儿女进行判断,是否门当户对,品性是否端正。
男子四十后若妻子子嗣艰难,方可纳妾,并需经过妻子同意,并上书给当地衙门批阅。
沈明羡提出,由沈明昭修改并颁布,并且特意带上沈明羡的名字。
有皇室做榜样,大家才愿意纷纷效仿实施,沈明昭也问过后妃们的意见,只是都不愿意出宫,现在宫里也更自由了,她们也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管是弹琴,下棋,画画,做簪子,研究食谱或是其他,沈明昭都放手让她们去做,她也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和唐若仪谈恋爱了。
但唐若仪也找到了新的事情可以做,两人都忙差不多了才开始谈情说爱。
叶嫦在自己寝殿里气得乱砸瓷杯,宫女们都收拾不过来了。
“娘娘,别砸了娘娘,您再砸,陛下也……”
叶嫦和陈容瑶的心都还在沈明昭身上,也包括瑜婕妤。
其余人虽然也有心思争宠,但也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沈明昭不管她们,多好。
“娘娘,陛下传话过来,说娘娘若是再砸,就照原样赔,禁足三月……”
她这才歇了心思,并且按照这些清扫下去的碎片,叶嫦足足花了二百两才赔清。
沈明昭对宫女们也有规定,按照原来的,二十五岁出宫,嫁人,但是沈明昭让她们自己学习,这样等二十五岁出宫也能有一技之长,按照新律法,她们都可以选择不嫁人,出宫的宫女每月都可以领取二十两银子的补贴。
物价,税收都是按照原来的走,等后续有什么问题再加以改正。
她不求完善,只为了能让大家越来越好。
后来,陆君鸢平安诞下长子,起名沈长嘉,唐若仪喜欢孩子,让陆君鸢多带着孩子进宫来和唐若仪玩。
断断续续,沈明昭忙完都已经是玉春学院开学半年了。
女学生们穿上玉春学院定制的华服,衬出她们姣好青春的面容,三三两两结伴同行,在新的律法和知识里畅快遨游。
32/74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