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也要去!”东方无名见乔忘川答应了冥夜九幽的要求,也想跟着一起。
“乔师兄,你带我一起去吧!”
“你跟着瞎起什么哄,大师兄有我跟着就行了,建你的城去。”
冥夜九幽见东方无名也要跟着,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凭什么你能去,我不行?
我偏要去,你还能咬我不成?“东方无名不甘示弱地瞪了回去。
乔忘川见状,顿感头疼。
这时,阿肆忽然开口:“你们两个别吵了,我留下,你们跟着乔公子一起去青栀国。“
东方无名和冥夜九幽闻言,默默对视了一眼后,同时冷哼一声将脸转向一旁。
乔忘川听了这话,瞬间抬眸看向阿肆。
不等乔忘川开口,阿肆继续道:“乔公子,此番你们大张旗鼓地进了城。
城中守备已然派了人快马加鞭的赶往青栀国送信,以那青栀国君多疑,暴虐成性的性子。
相信过不了多久,便会派大军前来。
届时,怕是不好收场。
与其被动等着,不如主动出击,加以震慑。
我们兵分两路,我留下带一部分弟子先带着赈灾用的物资去与老伯汇合。
乔公子,你便带着无名、九公子以及部分弟子去青栀国会一会那青栀国君。
如此一来,两头兼顾,不知乔公子意下如何?“
乔忘川听后,低头沉思了一番后,便下了决定。
“那便就这么定了。”
几人意见统一,一拍即合,当即分头行动。
阿肆带着部分弟子,去了大荒城的城西的一处荒宅与老者汇合。
乔忘川则是带着东方无名,冥夜九幽等人去了青栀国,寻那青栀国君以及解决那个邪修。
.......
午时。
青栀国御书房。
“国君!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一直跟在青栀国国君身边侍奉的小太监,忽然慌慌张张地进入御书房。
云慎正在批阅奏折,闻言,他停下批阅奏折的动作,缓缓抬头,黑沉着脸冷声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国君恕罪!”那小太监一听,想起眼前这人的残暴,当即脸色一白,立马跪地求饶。
“说,何事如此惊慌。”云慎放下奏折,微微蹙眉,完全没了看奏折的兴致。
小太监哆哆嗦嗦地回话:”禀国君,大荒城来报。
说是乌云盖顶,没曾想一抬头就看见乌泱泱一大群修士御剑进入了大荒城。
守备派人跟去查探,发现那群修士没有停留,直奔大荒城尽头的破庙而去,似是在与什么人会汇合。“
云慎问道:“可查到了他们去与之汇合的人是谁,他们去那做什么?”
小太监低着头,回了一句:“回国君,跟踪的人怕被发现,不敢靠的太近。”
闻言,云慎黑沉着脸骂了一句。
“一群废物!”
第71章 云慎其人,残酷冷血,杀伐果断
那小太监闻言,心惊胆战地又回了一句:“禀国君,守备那边还传了话,知晓住在破庙的人是谁。”
“何人?”云慎问道。
小太监回道:“回国君,只是一名老翁带着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那破庙是他们的容身之所。“
云慎听后,沉默了一瞬,他对小太监说道:“传国师觐见。”
“是。”小太监一听,立即如临大赦一般,迅速躬身退去,生怕慢了一步,自己小命便不保。
他亲眼见过,好些个侍奉在国君身边的小公公没多久便惨死。
他偶然间曾听见国师与几名大臣的对话,无一不是在劝国师莫要再助纣为虐。
结果,无一例外,那几名大臣没多久便没了。
有一日,国师忽然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至今都还记得。
“云慎其人,残酷冷血,杀伐果断。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你在他跟前伺候,若想活命,切莫多言。”
没多久,一名穿着青灰色道袍的青年便进了殿内。
他缓步走到云慎跟前,微微躬身行了个礼。
“国君。”
“国师,你来了。"
青衣道人微微带着笑,问道:“国君急召贫道前来,可是因大荒城之事。“
云慎微微勾唇,似笑非笑地说了一句:”国师果然实力通天,本君还未开口,国师便已提前知晓了本君要问什么。“
”国君谬赞了,贫道不过是来时听了跟在国君身边的小公公提了一嘴。“
青衣道人面色不改,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云慎见状,笑道:“国师过谦了,国师一直为本君筹谋划策,化腐朽为神奇,乃天赐良才。
青栀国能有今日,百年不衰,多亏了有国师相助。”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青衣道人淡淡应了一句。
“国君不必忧虑,贫道定会倾尽所能,为国君解忧。"
云慎闻言,那双琥珀色的眸子闪过一丝暗芒。
“那阵法只差最后一步,如今正是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青衣道人闻言,说道:“只要最后一刻阵法不被破坏,那便不会有事。”
“国师的实力,本君从不质疑。
只是,本君始终心中不安。
不知国师对大荒城忽然来了一群修士之事怎么看?"云慎紧蹙着眉,面上尽是忧心之色。
“大荒那边传来通报,那群修士去了破庙,似是在与什么人接头。
但那破庙里只住着一位老翁和一群孩童。
本君担忧,那群修士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倘若那阵法被他们发现,那阿云.......”
云慎言至于此,放于膝上的手忽然收紧,那龙袍瞬间褶皱一片。
“阵法目前并未传来异动,他们应当没有发现阵法的存在。
至于他们此行的目的,贫道猜测许是与大荒的灾荒有关。
那群修士向来自诩是正义之士,想必是不经意间发现了大荒城灾荒一事。
来此,是为了赈灾。“青衣道人淡漠开口。
“若是国君实在放心不过,贫道亲自去大荒城走一趟。”
“那便有劳国师,多多费心了。“云慎闻言,一直紧拧着的眉才渐渐舒展开来。
“为国君分忧,乃是贫道职责所在。
若国君没有旁的事要吩咐,贫道便先行告退。”青衣道人说完,不卑不亢的站着,等待云慎的答复。
云慎摆了摆手,允了,“退下吧。”
青衣道人闻言,微微躬身,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等青衣道人离开后,云慎拿起放在一旁的奏折继续看了起来。
可没过多久,他就将奏折扔回了桌案上。
云慎抬起手,捏了捏有些酸涩的眉心,心中烦闷。
那奏折里的字,他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心中想的全然是担忧大荒城中,那暗藏的法阵被那群修士发现。
云慎脑中忽然浮现出,那人被万箭穿心的一幕。
他按住传来阵阵绞痛的心脏处,眼底阴霾一片。
绝对不能让那群修士发现了法阵的存在,若是那法阵遭到破坏,那个人便永远都不会再醒过来了。
“阿云......”
云慎轻声念出一个名字,眼底的阴霾在转瞬间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永无止境的眷恋。
算一下时日,他有许久未曾去看过那人了。
思及此处,云慎当即起身离开了御书房。
许是太过思念,云慎甚至连随从都没带,一个人脚步匆匆回了寝殿。
进了寝殿后,云慎便急不可耐地走至龙榻旁的一根柱子前,轻轻一按。
机械转动的声音响起,龙榻缓缓移位。
那原本铺着的地砖层层下陷,顷刻间便形成一段阶梯,一个地下暗室的入口赫然出现。
云慎不做他想,当即迈开步子进了暗室。
在云慎踏进暗室入口,踩上阶梯的瞬间。
原本挂在过道入口岩壁上的烛火,一盏接着一盏,全都自动亮了起来。
在绕过一段近百米长,机关重重的隧道后,云慎终于进入了暗室的核心位置。
若是有人有幸瞧见,定然会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
任谁也不会想到,在这青栀国王宫地底下,居然修建了一座地下宫殿。
那宫殿极大,几乎占据了整个王宫地底。
宫殿周身与九道暗河相连,每一道暗河之上还修建了一座通往宫殿的石桥。
不仅如此,链接宫殿的入口的每一道暗河中还各自立着两尊巨型石像。
他们身披盔甲,手握长戬,站立于每一座石桥两侧,宛若守护神祗。
云慎走向其中一道暗河,飞身上了石桥。
过了石桥后,云慎站在宫殿大门前微微驻足了片刻才伸出手去推开殿门。
大殿之内宽敞无比,却唯独建有一座巨型的祭台。
祭台位于大殿中央,建于百层台阶之上,立有九根龙纹石柱。
在那九根龙纹石柱之上,赫然悬浮着一块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水晶球。
走过百层石阶,云慎一眼便看到了位于祭台中央,高坛之上的玄冰棺柩。
云慎放缓了速度,迈着千斤重的步子,一步一步登上那九层台阶。
终于走到了玄冰棺前,见到了那日思夜想的人。
一名容颜俊美,身着红衣的男子,紧闭着双眼,双手交叠放于小腹处。
安静地躺在玄冰棺中,仿若只是睡着了一般。
思念无声,云慎半跪于玄冰棺前,双眸一眨不眨地看了红衣男子许久。
最终,他忍不住想要抬手轻抚上红衣男子的脸。
似是怕惊扰到棺中的人一般,在即将触碰到红衣男子的脸时。
他及时收了手,只是将手停留在红衣男子面容上方,从上往下,虚虚将他的模样描绘一遍。
“阿云......."
第72章 阿云于他而言,是那天上月
望着眼前了无声息躺在冰棺内的人,云慎忽然红了眼。
他双手紧紧地抓着冰棺棺椁边缘,眼眸猩红一片。
他几次欲想伸手触碰红衣男子,却始终不敢有动作。
只因眼前这人临走前说的那一句,‘别碰我,我嫌脏。'
而他,如今满身罪恶,手上沾染了无数人的鲜血。
他也害怕手上的血腥味会沾染到阿云身上,弄脏了阿云。
阿云于他而言,便是那天上月,而他不过是泥潭里挣扎的蚂蚁。
弱小,而微不足道。
是阿云将他从泥潭里拉出,若没有阿云。
他不过是青栀国众多王子中,最平平无奇的一个。
无人问津,备受冷落的王子。
可他却亲手葬送了阿云的命......
无人瞧见,平日里那残暴冷血,杀伐果决的君王。
此刻在卸下了那一身强硬的盔甲后,却是显得那般无助。
他不过是慢了一步,这人便长眠于此百年之久。
他下令令大军围城,本意只是想逼阿云现身,并未真的想要屠城。
谁知那领兵的主将,竟敢违抗他的旨意,下令屠城。
他也未曾料想到,阿云为了那一城百姓,竟甘愿放弃抵抗。
选择以身赴死,妄图结束这场屠杀。
当时,当他知晓了阿云真的回了拂云城后,他满心欢喜地打算去寻他。
大荒城那边却突然传回了大军准备屠城的消息,他快马加鞭赶至大荒,还是慢了一步。
当他瞧见那数万只利箭划过天际,射向虚空站立于半空的那人时,他的心都揪在了一块。
当那红色的身影从高空坠落时,那一刻,他的心便仿佛死了一般,停止了跳动。
他一怒之下,当场将那主将斩杀于阵前。
事后,他下令彻查大荒城屠城一事。
没曾想,这一查之下。
竟发现,那主将之所以会下令屠城居然是他母后的意思。
不只如此,他还查到阿云之所以会卸下摄政王一职,也是他母后在从中作梗。
私底下,瞒着他做了许多伤害阿云的事。
其目的,只是想除掉阿云,让他坐稳这王位。
云慎震惊之余,痛心疾首。
他居然被猪油蒙了心,尽信了那些不好的传言。
摄政王云禅,并非王氏宗亲,却手握摄政大权。
他斩反臣,罢王储,主宰青栀国的一切。
新王虽已即位,手中却无实权。
诸多谣言四起,无一不在传摄政王云禅有谋逆之心。
云慎自知他的母妃为了他,在宫中受了不少的欺凌。
因此,在他登基为王后,便下令封她为太后,令她享尽尊崇与荣华。
诸多之事,他也愿意听及她的意见。
他为了让母后安心,为了满足她的心愿。
他听从母后的意见,立后纳妃。
最后,一步一步收回阿云手中实权。
并对他步步紧逼,终于逼得他辞去摄政王一职,远赴他乡。
后来,他曾多次到访拂云城, 阿云却对他闭门不见。
最后,为了躲他,阿云直接离开了拂云城。
云慎放不下面子里子去寻他,便想出了围城一计。
妄图利用阿云的善意,利用拂云城的百姓来逼迫他现身。
没曾想,他这一举动却间接要了阿云的命。
一时间,愧疚,恼怒,自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令云慎整个人都陷入了疯狂之中,他下令软禁了他的生母。
并斩杀所有与她同谋,暗中参与算计摄政王云禅的人。
36/71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