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黄昏10
巫照在A2区又待了一会儿, 她其实主要是来吃饭的,城中村的伙食实在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趁着雨天开完小灶,巫照便转去了其他地方。
她的行动路线……看上去漫无目的, 实际上一直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搜集这个世界的资料。
三环仍算富庶, 但已经不太见二环遍地可见的高楼大厦。人口相比二环要密集得多, 巫照进入三环的时间是晚上九点,一来便看见许多打工族一脸疲惫地从写字楼走出来,拖着沉重的身体去地铁站乘车回家。
巫照从路边的机器人那里取了一本方舟城介绍手册。
没有智脑就没法上网,虽然抢一只也不是不可以, 但私人智脑与太多个人信息绑定,强抢的风险有点大,巫照只能通过阅读纸质的宣传册来从官方角度了解方舟城。
说是纸质材料,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灾变期后新资源涌现,旧资源匮乏, 木材现今毫无疑问是十分珍贵的资源,连二环都相当少见, 巫照只有来到二环高楼的观景台上,目光方才能穿越间隔在二环与中心区的隔离墙, 看见中心区绿树如荫的公园。
环境换到三环后, 连盆绿色盆栽都很难找到了。
手中的宣传册是用新兴合成材料制作的, 看上去像纸张,摸上去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个头只到巫照腰部的小机器人底座是两只轮子,轮子丝滑滚动着,它在巫照身边转了转, 提醒道:“客人看完后,记得将宣传册放回来哦。”
小机器人身前的钢铁口袋亮了亮。
“我会放回来的。”巫照道, “你可以去其他人那里,不用担心我跑掉。”
巫照这儿还有一个更小的机器人,系统这会儿也仰着脑袋看她。
同时被一大一小两个机器人盯着,感觉有点奇怪。
“您是半个月以来第一个向我要宣传册的客人。”小机器人说道,“使用智脑求助树枝是更加便捷的办法,阅读是二环最近的风尚吗?”
此地是二三环的交界处,小机器人是看着巫照从闸机另一头过来的,自然而然将她当成了来自二环的市民。
相比阅读宣传册,询问树枝确实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树枝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搜索引擎,百科全书,不管问她什么问题都能给出准确的回答,还不会给你跳出广告。
巫照心说当然是因为我上不了网,不然我能没事找事问上一整天的问题。
她表面上露出高深莫测的表情:“没错,返璞归真就是二环近日的时尚。”
小机器人显示屏上露出星星眼,这是羡慕的表情。
方舟城委实是个将阶级区分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地方,不仅不同地区的活人生活不一样,连机器人的待遇都分出三六九等。
巫照没有在路边找到能坐下的椅子,就去了距离最近的一家咖啡厅,小机器人也转动轮子滑了进去。这家店的老板是活生生的人,看了它一眼,没有说什么。
巫照看着挂在墙上的菜单,虽然不久前才在二环吃了点东西,但她不介意再吃一点:“一杯香草拿铁,一块海盐柠檬蛋糕。”
老板积极推销:“要再来一份机器人专用营养芯片吗?三种热销口味店内均有售。”
在地上滑的那个机器人老板眼熟,是联合信科出品,方舟政府购买的导游机器人,在他们这社畜遍地的三环毫无存在感,天天在街上当智能街溜子。但此刻坐在巫照肩上的小机器人,明显是个私人机器宠物,虽然长得有点寒碜,但没准这就是最近的流行款呢?
巫照与三环人迥异的衣着,让老板断定她一定是更中心来的大款。
巫照看看系统。
系统也看看她,露出导游机器人刚露出过的星星眼表情。
“好啊。”巫照欣然一笑,对着老板说道,“卖得最好的口味来两份吧。”
巫照对待活人店家与机器店家的方式并不相同,虽然她也可以给老板一个自己付钱了的幻觉,不过她还是花了点心思,在咖啡店上面的办公楼层挑选了一个让员工加班至此的无良上司操控他完成付款。
违法犯罪行为明目张胆地进行,但是除了系统没人知道巫照做了什么。
很快,两份包装精美的机器人营养芯片就被送到桌上。
可能对于大多人来说,给机器人充满电压榨它们劳动力就足够了,喂机器人吃东西实在是一种吃饱了撑着的行为……所以机器用食品的外包装将华而不实这四个字发挥到了极致,巫照拆了一层又一层的包装,才拆出最里面那个小小的芯片。
巫照捏着那块还没四分之一巴掌大的芯片,内心很怀疑,这玩意儿真能吃吗?
她把其中一枚递给了导游机器人。
小机器人受宠若惊,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份,开开心心地接过。只见它外壳自动打开了一个口子,小机器人将芯片小心翼翼放了进去,显示屏上露出幸福的表情。
系统抱着芯片看导游机器人吃芯片的全过程。
它现今身体有许多部分就是从报废的机器人上拆下来的,它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结构,有样学样地把芯片吃了下去。
几秒后。
系统:“奇怪的程序增加了。”
巫照也吃了一口刚端上来的蛋糕。
巫照:“……嗯,奇怪的口味增加了。”
很难形容这是怎样一种味道,只能说,小小的一块蛋糕里,一定添加了很多巫照闻所未闻的合成材料。
由于味道不佳,巫照吃得很慢,一边吃,一边看摊在桌上的宣传册。
第一页写的是方舟城的历史,写得比较简略。历史书在这几十年里大改过几次,重心放到了基于世界树系统构建的新社会上。中心区包括方舟政府在内的几支势力虽然对联合信科一家独大的现状感到不满,但在一点上他们达成了共识——他们不愿意让方舟城回到它建立之初的样子。
灾变时期的世界,是一幅宛如末世的地狱景象,幸存人类必须相互扶持,才能在大灾变的背景下开辟出一条生路。方舟城在建立之时,人类的生活水平虽然比不上现在,但它毫无疑问是一座秉持着人人平等思想的城市。
经历了灾变期的人们可以共患难,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同富贵。可随着一部分人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权力,人性的贪婪再一次占据上风。
总之,由于不利于当今掌权者统治,方舟城建立伊始的平等思想早已从历史书中剔除,甚至于任何提及那部分历史的场合,描述都变得相当简略。
一千字不到的方舟城简史扫几眼就看完了。
紧随其后的,就是方舟城现今的区域划分。
方舟城总共分为九个区域,从里到外,即为中心区与二到九环。
九环紧挨着污染区,由于一部分土地被污染物侵蚀,因此那里并不适合居住,所有内圈无法处理的垃圾,最后都会被运送到九环。然而九环以外,却有一部分人类生活在那里。
那些都是黑码人。
甚至,他们是反抗军组织尼德霍格最精锐的成员。
巫照很快就想明白了这是为什么,反抗军里水平最高的肯定是当初参加了抗议的黑码人。抗议人群的主力绝大部分不是死在狱中,就是死于联合信科的暗杀,而那些人当年必然不会坐以待毙,当时他们想要活命,唯一的选择就是外逃。
一直往外逃,直至逃到九环之外。
九环外的荒芜地带虽然生存环境恶劣,但也是世界树力量触及不到的地方。
一批后代黑码人远不能及的精锐就这样保存了下来,他们在荒芜地带休养生息,只等时机一到,反攻中央区。
只是……巫照微微蹙起了眉。
这里,与电影原作不太一样了。
电影里也有尼德霍格组织,且组织成员基本在荒芜地带。而现实情况是,组织规模变得比原作更加庞大,那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方舟城内大大小小的基地。
甚至连二三环交界处这一相当接近中央区的地方,都出现了一个7号基地。这个基地实力如何暂且不提,能把基地安插在世界树眼皮底下,就已经很显能耐了。
而促成这件事的源头,毫无疑问是那位来自政府信息部门,暗地里却建立起尼德霍格的领袖。
电影里的领袖,并不是这个人。
巫照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猜想,而且她甚至有十成把握,在尼德霍格的首领变化时,小世界就已经滑向与原作截然不同的结局。
————————————
能力为雨的穿越者,与小世界的神明,究竟哪一方更胜一筹?
在原属于另一位面最高能力的侵蚀下,一个人的身影,从一个个摄像头前抹去。
数据一行一行地消失。
然而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嵌在空气净化器表面的微型摄像头,悄无声息地挣脱了异能的影响。
树枝站在露台上,看着辽阔但暗沉的天空。这是一场覆盖了方舟城五分之三区域的降雨,降雨地区集中在中心几环,中心区自然被包括在内。
乌云层层叠叠,很厚,一眼看不到头,同时压得很低,仿佛伸手就能触及。
塔顶的风很大,道道雨丝被吹成斜线,往降下了墙壁的室内飘去,地板潮湿一片。
树枝就站在雨中,头顶毫无遮拦,但她不过是一道投影,只要细看便能发觉雨线完全穿过了她的身体。
林不遮从电梯里走出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联合信科的投影技术已经发达到能让人无法区分投影与实体,然而树枝此时的身形却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仿佛下一秒就会羽化登仙,乘风而去。
“树枝阁下。”林不遮很快就收回自己发散的思维,举了举手里的纸袋,“您要的东西我带来了。”
树枝回过头看她——回应每一个人类,是她诞生之时便存在的职责。她的神情很温和:“请放在那里吧。”
随着她的声音响起,靠近露台的地面浮起一只储物柜。
林不遮上前去,把纸袋放在柜里唯一空出的地方。
柜子不大,里面装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有一些林不遮认不出来,但也能猜出是给鸟用的,她自己这回就是来送鸟食的。
当然,送鸟食只是顺手,巴别塔顶层不是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如果树枝想要什么东西,绝大多数时候都会由机器送上来。之所以这次机器换成了她这个活人,是因为恰巧到了她背后的派系向树枝问候的日子。
“微尘社向您问好。”林不遮说道,“老师很想念您。”
地面又升起一套桌椅,这显然是树枝的意思。林不遮欣然坐下,树枝的投影就坐在她对面。墙壁伸出机械手,将热茶与甜点摆在林不遮面前。当然只有一份,哪怕树枝的投影再怎么真实,那也是一道虚影,人工智能是不需要吃东西的。
不过……
林不遮想起了那个秘密项目,作为微尘社社长唯一的学生,指定的继承人,她能接触到方舟城99.99%的人都不会知道的机密。
根据最新消息,那个项目快要成功了,那会是一具无限超过人类,但也无限接近于人类的躯体……既然如此,应该是会有进食功能的吧?
吹了吹热气,林不遮慢慢品尝这杯入口甘甜的茶。
树枝姿态端庄,但她总会在合适的场合做出合适的姿态。与微尘社代表会面是需要重视的,但她们的对话并非在正式场合,因此庄重以外,树枝的神态也带上了一丝松散。
“林部长的身体还好吗?”树枝问道。
这句话,毫无疑问是明知故问,哪怕位高权重如林安常部长,她的每一次体检数据也会上传世界树系统,被树枝知晓,也被她背后的联合信科知晓。但非亲非故,彼此算不上属实的人凑在一起,适合用来开头的也就那么几件事。换了人工智能来,对话也不会出现什么例外。
“老师身体很好,只是年纪也有些大了,难免力有不逮,因此这次吩咐我来见您。”林不遮说道。
她与经济部部长兼微尘社社长同姓林,并非巧合,她们间确实存在一些血缘关系。不过二人并非直系亲属,年龄还差了一百岁,相比亲戚关系,反而师生关系更亲近些。
林不遮这个名字,还是她成年那日林部长给她改的。
联合信科宛若一座横亘眼前、无法翻越的大山,但林部长难免也会有一些攀越高峰的期许。她年事已高,壮志难酬,便给学生更名不遮,希望有朝一日,林不遮,与微尘社的眼前,能再无联合信科遮眼。
林不遮不自觉往露台的方向看去。
她前来这里的次数,两只手数得过来。之前几次都是老师带她上来的,林不遮不敢左顾右盼,因此这回才留意露台外的宽阔云天。
这里太高了,高到看不见脚下的城市,只能看到头顶的天空,真真正正,无物遮眼。
对世界树归属权的争夺,虽不激烈,但从未停止。
但无论世界树落在谁手中,或是被几方瓜分,树枝都会在这里。
203/232 首页 上一页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