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肯定是这样!
户部右侍郎正了正有些歪的玉笏,“呼!”地吐出一口气。
【说起来,文官没有扣吗?我看看……确实没有扣,虽然很大可能是再扣就活不下去了,薪水已经没办法让从九品小官每天吃肉了。武官好歹还有老皇帝假借扶持文武平衡的名义,时不时给一波赏钱续命。】
老皇帝:“……”
许烟杪,你别夹带私货。任何一个朝代,从九品小官也没办法每天吃肉。
武官们哀怨的目光看向老皇帝。
陛下!你别不看我们!这怎么一回事,你说清楚啊!亏我们过去还觉得我们是你心尖尖上的武官,才得到你时不时的赏钱呢!
老皇帝:“……”
啊……这个……那个……
老皇帝两眼盯着自己的鞋子,仿佛透过鞋面能看到由于高强度种地,有些脓肿的脚背。
【不过,老皇帝也不容易。前朝留下的那堆烂摊子,他花了三十五年都没恢复过来。】
【比如说那个历法计算错误,导致亩产一直提不上去。】
【还比如币制混乱……】
【又倒霉碰上连年天灾,每年国内不是水灾、旱灾,就是蝗灾、雪灾的,近几年才稍微好一些,没那么频繁了。】
【又不能直接和武官说:现在国家困难,你们削一下薪水,大家一起共度难关。人家为你抛头颅洒热血,勒紧裤腰带打天下,不是为了打下天下后还继续勒裤腰带,他们也早过了靠理想就能生活的年纪了。】
【所以只能从刚建国就说,你们的薪水就是某某两银子嘛。这还是老皇帝和袁尚书商议出来的。】
【说起来这三十五年里武官薪水还是有涨的,毕竟开国初那会儿,全体武官俸禄折成银大概是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怪吉利的。】
武官们:呸!吉利有个屁用啊!来点实惠的啊!
【不过开国那会儿,原定就是十几万两,因为国力不足就削了,现在改成二十万两,比以前涨了。】
武官们数了数指头。
也就是说,扣掉陛下偷偷给我们塞的钱,再努力当个十年的官,就能把损失补回来了?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
许烟杪逻辑很好,他一下子转了过来:【不过这是不是意味着,前面三十五年,武官得到的赏赐,都不是赏赐,只是弥补损失?你以为是奖金,实际上是偷偷补的薪水?那前面三十五年工作做得好的奖励呢?】
面对着一堆幽怨的目光,老皇帝也难得心虚了一把。
这个……这个……最近腰包肥了,要不再赏赐一波吧?
——就是心头肉有点疼。
老皇帝:“关于税收之事,谁还有想法?”
武官们默默盯着他。
陛下,你别转移话题。
老皇帝颇为专注地盯着万寿公主看,目光中抱着对她的殷殷期待。
万寿公主为难地垂下眼睛。
她要说的部分,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啊。
万寿公主绞尽脑汁:“陛下,这个……”
“嗯?”老皇帝语气和蔼:“没事,慢慢说。”
万寿公主目光看到太子,突然灵光一闪:“陛下,臣认为可以学习一下踹匠会馆。他们为了讨薪,提前准备了罢工准备金,户部也可以为了此次新型税收,准备足够的救济粮食,倘若出现问题,百姓因交税而陷入困境,便可及时予以赈济。”
建议很好,就是户部又得拨一部分钱出去。
老皇帝:“这事朕觉得可行。”
说完,下意识看向袁政,等着对方反驳。
前户部尚书,现工部尚书袁政抬了抬眼皮,半点没吭声。
老皇帝反应过来:这人调任了。
也就是说,他现在可以随便支配内库和国库了!
老皇帝顿时激动起来。
“咳咳,我们国内如今有多少矿场?此前都是将朝廷无力开采的矿场让民间承买,现在也应当归于朝廷了?”
搞钱搞钱!
许多官员都看向袁尚书。
这是他之前搞出来的政策。
因为大多数开国皇帝治下,国力还没起来,很多地方属于有心无力。
比如矿场,朝廷暂无过多人力去开发,袁尚书就建议把它承包给民间,等矿挖出后,官府抽取其中百分之二十,并且拥有优先购买权,其余的均归业主所有。
而且,官方发现矿场后,便开展买扑——也就是公开竞标拍卖,想获得矿场开发权的人,先缴纳三百贯定金,然后任由其叫价,价高者得。没有拍到的,可以退定金。但是付了定金不叫价的,定金不退,还有处罚。
袁尚书安安静静地站在原地,好像老皇帝说的政策和他无关。
那、那就……
百官迟疑着:“可以一试。”
现在开国三十五年了,又有倭岛的矿支撑,如今国库也丰裕了,应该问题不大吧?
老皇帝:“关于朝廷接下来的行动,你们有什么想法?正好可以趁此时说一说。”
——老板大方给经费了!!!
各个部门精神一震,立刻就有十几个官员不约而同站了出来。
金部司郎中:“陛下!每年发舶时节,市舶司若能设宴犒劳一番蕃商、海商,所需费用不满二百余贯,却可带动更多的蕃商来大夏贸易。也能激励海商出海。”
老皇帝:“才二百余贯,准了!”
金部司郎中:“谢陛下!”
工部侍郎:“陛下!如今京师居不易,可否在官地上建官屋,供与百姓居住——屋子可以破漏一些,但每间屋子每个月只收租金五百文,以显陛下仁慈。”
建屋子又得拨出一笔钱。
老皇帝:“行!既然是利民之举,这个也准了!”
百官:“!!!”
芜湖!!!
那我们继续啦!
作者有话说:
老皇帝激动自己能管钱这段
我闺蜜说:老皇帝看起来像妻管严被管了一辈子然后老婆死了()
我: (⊙o⊙)
后来,她看完整章
她:我错了,这明明是一群熊孩子死了妈
我:哈哈哈哈哈哈哈——
*
以及,如果国家有技能树,老朱肯定是狂点农业那一类的。
有大臣让他开银场,他:“银场之弊,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不可开。”
然后。
你以为报产量就行了嘛,没有的事。
广平府吏王允道说:“磁州临水镇地产铁,元时尝于此置铁冶都提举司,总辖沙窝等八冶,炉丁万五千,户岁收铁百余万斤,请如旧置炉冶铁。”
老朱表示:“今各冶铁数尚多,军需不乏,而民生业已定,若复设此,必重扰之,是又欲驱万五千家于铁冶之中也。”然后,将王允道“杖之,流海外”
()
所以,导致我一直怀疑,穿越者跟他说倭国那边有银矿,他真的会愿意攻打吗()
*
在明王朝统治早期,明廷规定用粮食来呈交土地税,全国税额总说接近2950万石。在理论上,2950万石永远是最高限额。在整个明王朝统治时期,都不应该突破此限额。基本税率经常下降,很少上升。
在2950万石中,有1200万石由地方政府支配,作为官俸、行政费、抚恤金和养老金之类、赈济费、官府学校费和地方粮仓储存费。另外800万石,主要在政府花费
——《中华族群的进化》
*
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四百馀万石
——《明史》
*
给民间承包矿场,参考宋朝:
即许雇募人工采打,或召人户开采,应一行用度以至灯油之类,并许召保借支官钱应副,候烹采到宝货,先行还官外,余充课利
——《宋会要辑稿》
诸处新坑有用官钱令坑户开发去处,若至矿宝浩瀚,还纳官钱了当外,有矿宝,除填纳,不问多少,并系元管开发新坑户卖钱入己,显属侥幸。今相度诸路坑场,如有坑户系用官钱开发坑垅,若遇矿宝,除填纳官钱了当外,有剩钱分给施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
(顺便,大宋除了承包矿场,还承包了盐井、盐场、酒坊、醋坊、茶园、茶场、矾场、坑冶、河渡、集中屠宰场等等)
*
设宴犒劳即将扬帆出海的蕃商、海商这个:
或遇发船众多及进贡之国并至,量增添钱数,亦不满二百余贯,费用不多,所悦者众
——《宋会要辑稿》
*
第177章 卧槽!老皇帝让武官随便搬他的私库!
皇帝经费大放送。
包括只是武官们那些关于火器的奇思妙想,也拨了不少经费来给他们实施。
而袁尚书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一句反对的话,看表情也看不出来他是赞同还是反对。
老皇帝斜着眼睛看他,也没吭声,只在心里哼哼:也不是什么都要问你,花钱的事难道我还干不好吗。
袁尚书一闪,闪到了大将军身后。
老皇帝直接撞上了大将军哀怨的目光。
“……”
老皇帝狠心地挪开眼。
耳边是许烟杪的爆笑声:【这是怎么了啊?难道老皇帝暗地里还做了别的事情,让大将军发现了?】
老皇帝森森磨牙,仿佛牙齿下是许烟杪的小人形状。
笑!你还笑!我就这点秘密,你全给我扒出来了!
你看到那些武官的眼神了吗!要不是朕是开国皇帝,他们哪能是这么兔子模样,早就生撕朕了!
【啊!我想起来了!怪不得我觉得贬官给新皇施恩这个很眼熟!】
老皇帝顿了顿,竖起耳朵。
——至于刚才的咬牙切齿,等他先看完热闹再说。
根据他的经验,许烟杪这个“想起来了”,必然是和人有关!
【谢谢大将军!】许烟杪在心里向着大将军拜了好几拜:【不然我都想不起来。】
大将军感觉不妙,不动声色地看向礼部侍郎。
‘该不会是那个吧?’
礼部侍郎心念电转,开始思考能不能拉个别人来转移许烟杪的注意力,死道友不死贫道!
但,来不及了。
【何必当时十四岁中探花郎,好风光啊。而且真的好厉害!】
许烟杪露出看学霸的目光。
【从古到今能这么年轻考上的,屈指可数吧。】
礼部侍郎还没骄傲,大将军已经神采焕发,目光炯炯。
永昌侯大煞风景地嘀咕:“又不是你十四岁中探花,得意个什么劲儿!”
也幸好他的位置离大将军的位置不近,声音也小,不然被大将军听到,对方能更得意。
得意死他。
许烟杪继续翻:【半年后就被当时的皇帝找理由贬到边境去了。因为皇帝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可能没两年就死了,到时候正好新帝再把人升回来,就能赚到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探花的忠心。】
【啧啧,真是好打算。要不是儿子太糟心,不听他的话,说不定真的就成了。】
【毕竟探花郎之前可是一心一意在边关,等着新帝把他召回去重用呢!】
唰唰唰——
无数道目光集结在礼部侍郎身上。
发霉的旧事就像一张发霉的被单,强行展开在礼部侍郎面前,并且那股子霉味直接把人脸熏黑。
礼部侍郎很想冷静一下。但是他深吸一口气也完全冷静不下来。
毕竟,黑历史突然蹦出来,谁也冷静不了。
他只想说: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谁都有年少无知的时候。
【哈哈哈哈哈哈!】
【探花郎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因为是流放,身上还没钱,全靠秦关这个军户养着。】
【感情就是在那两年里升温的。】
老皇帝忍不住感慨:真没想到,他这大将军年轻时候居然如此热忱。实在是看不出来啊。
仅仅是幻想了当时那个场景,老皇帝都没忍住嘴角上扬。
【笑死。秦关会养小茶姑娘,是因为小茶姑娘信誓旦旦和他说,等新帝登基了,必然会接他回去,到时候他作为新贵,一定会带秦关吃香的喝辣的,还给秦关讨个娘子。】
【秦关就努力养着人了。】
老皇帝:“……”
哦,原来是这样。
什么热忱少年,没有的事。都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白感慨了。
其他官员听得入神。
主要是,这经历……略微有些感同身受了。
所以,探花郎有被新帝召回去吗!
【啧啧,两个人都在等着小茶姑娘荣华富贵那一天,尤其是得知新帝登基后,大将军是越来越殷勤了,还费尽心思搞来了小茶姑娘爱喝的茶叶。】
【小茶姑娘爱喝茶,哈哈哈哈哈哈——】
这句话不知道哪里戳许烟杪笑点了,让他笑了半天。
永昌侯恨铁不成钢:“笑什么笑!继续说啊!”
其他人: →_→
饶是永昌侯这么厚脸皮的,也禁不住老脸一红,压着嗓音申辩:“我是在看热闹!”
其他人:“嗯嗯。”
永昌侯:“我真的是在看热闹!”
其他人:“嗯嗯!我信!”
永昌侯声音猛地一拔:“我真的——”
【啊?真的什么?】
永昌侯后背一凉,也不管自己在说什么了,只想快点找补:“我真的受够了!现在国库钱那么多,你们怎么一副最后的狂欢这样子!能不能长点志气,一个个来,慢慢来!以后钱可以随便花了!”
164/204 首页 上一页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