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满朝文武都能听到我的心声(近代现代)——白色的木

时间:2024-05-04 08:32:40  作者:白色的木
  *
  船队出发后,行在也准备出发了。此时正是阳春三月,老皇帝决定从铁门关这个海口,直接坐船前往山海关,路上不作停留。
  十一天后,大夏君臣下了船,脸色十分惨白。
  ——之前是坐个一两天就能下船休息,现在一口气坐了十一天,坐得都快吐了。
  老皇帝摩挲着下巴,决定拎上十几个不会劝谏自己的官员进山打猎。
  当然,小白泽是一定要拎去的,不然他在心里随便一提,那些御史知道了,肯定要拦着死谏。所以也不能立刻就去,得等几天,等他们放松警戒。
  “谁也别想拦着我尽情感受土地的触感和山林的清香!”
  ……
  “陛下,香吗?”
  许烟杪坐在大石头上,双手托腮。周边,是遮天蔽日的茂密森林,以及暴雨之后,山里升起的能见度只有三四米的浓雾。
  老皇帝尴尬地笑。
  香是香,雨后的草木足够清香,但他们现在找不到路了。
  其实秦岭以北的山,大多数都是植被稀少,也没什么毒虫猛兽,比较安全。可……这里是山海关。
  山海关属于雄关险关,附近就有绵延不绝的群山,雄壮瑰丽的原始森林,老皇帝专门往这边钻,就是为了打猎。
  他们并未打算深入大山之中,还带了向导,本来寻路是没问题的,不过,倒霉就倒霉在,进山之后出现了罕见的大暴雨,一行人急急忙忙躲雨,本来要躲树底下,然而小白泽在心里说这样会被雷劈,大伙儿又慌里慌张去找山洞。
  当然,到这时候还没有迷路,向导还能认得出来位置。
  哪怕是后来起雾了,原地等雾散就行。
  但……
  奇怪的是,他们居然遇到了塞外蛮人,对方居然认出了老皇帝,一路追杀,这才在山中迷失了方向。
  *
  老皇帝低头检查箭袋里箭支的数量,又调试着弓弦,哼了一声:“若非大雾,那些蛮子就不止丢下二十具尸体了。”
  双方第一次交战时,他们这边由于武器不足,只能边战边退,皇帝直接左右开弓,连射二十箭,弦响一声,对方倒一个人——正是这样,那些蛮人才一时间不敢围追上来,才让他们这边短时间内逃脱。
  永昌侯手臂上常年戴着一个铜臂环,以前许烟杪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他知道了。
  永昌侯将臂环拿下来,立在地上,人再趴下去,将耳朵附压在臂环的一端。片刻后,他爬起来,面容严肃:“陛下!人在靠近。”
  老皇帝把箭袋往背上一扔:“走!”
  户部尚书用藤条和树枝做了几个小陷阱,拍拍裤子站起来。
  走了没几步。
  【等等,错了错了!那条路不通!】
  老皇帝顿了顿,硬着头皮往自己选定的地方走。
  【不对不对!那边!走那边啊!那边隐秘还好走!】
  老皇帝面色灰暗,面无表情。
  行了行了,别喊了,总不能你一说,我就换个方向吧,这样就算是傻子都知道不对了。
  终于走出了一段路,老皇帝几乎是如释重负地换方向,这次他表现出一副迟疑的,好像在挑选路线的样子。
  耳边一直响着——
  【诶呀!不对不对!】
  【不是不是!】
  【可恶啊!这边有野兽的!】
  众所周知,人在心里说话时,一般都很少特意说什么东南西北的,在场官员只能干着急,鬓发汗湿,就差原地热锅蚂蚁一样转来转去了!
  “哎呀!”永昌侯偷偷跺跺脚,心急如焚。
  就算没想起来说东南西北,你好歹说个左右啊!
  【对了!走这条路!】
  天籁之音!
  老皇帝记住方向,又佯装左左右右看看路,才迈腿向正确方向走去。
  队伍最后,许烟杪也松了一口气。
  【可算找对路了,不然被追上可是大麻烦。】
  【可恶啊,如果不是我是南方人,不可能知道北方山脉的路线,我早就毛遂自荐了!】
  皇帝和官员:“!!!”
  你倒是自荐啊!梦里梦的、观音指点的、凭直觉的……说什么都行,怎么就不可能知道了?
  *
  白雾浓浓,大夏君臣举着火把,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他们多多少少都会武艺,但此刻只能蜗牛一样爬——刚下完雨,山路湿滑。
  身后渐渐传来喊杀声,是那些蛮人近了。
  老皇帝瞟了大学生一眼:“许……”
  【不好!】
  老皇帝那句“你躲一下”卡在嘴边,心脏猛地一跳。
  战场上的直觉让他往旁边一闪,风声后至,一根长矛撕破空气,与他擦肩而过,入土的穿刺声闷闷,老皇帝瞳孔一缩。
  抬头看去,面前白雾影影绰绰有人。
  前面也有蛮人?!他们兵分两路了?可是他们怎么绕过去的?
  永昌侯骂了一句祖宗,拔出腰间火铳。
  “咚!咚!咚!”
  “咚!咚!咚!”
  那些人敲响了鼓,还有“嗷呜嗷呜”的叫唤声。
  狂风吹起尘土与石沙,双方渐渐近了,他们也看清了对面,是一个个身材魁梧的人,看着都五六十岁了,手里居然拿着刀和盾牌,有些人衣服破破烂烂,有些人身上竟然还穿着甲胄。
  果然是那些蛮人!
  想来是蛮人中的精锐!
  他们被包围了!
  老皇帝心底一沉,但面上还是十分冷静,抽出了箭,迅速上弦。
  对面那些人也举起了刀枪。
  而老皇帝他们身后,蛮人也追了上来。来的人几乎看不到头,简直像是细长河流,一波又一波涌向他们。
  身前,衣着破烂甲胄的蛮人在喝骂叫阵。
  身后,蛮人高呼:“杀了那个汉人狗皇帝!!!”
  老皇帝感觉有点不对了。怎么感觉两波蛮人的口音不大一样?面前这波蛮人,中原话说得标准得多。
  难道蛮人精锐的考核竟然包括中原话?恐怖如斯?!
  没等他相处了所以然来,他面前那群穿着破烂甲胄的蛮人突然眼睛一亮:“什么,是皇帝?!”
  领头那个直接一个五体投地:“陛下!!!”
  老皇帝愣住了。
  官员们愣住了。
  许烟杪也愣住了。
  只有身后那些蛮人还在叫唤着要杀了狗皇帝。
  许烟杪回神,火速开始翻系统。
  【啊啊这,穿破烂甲胄这波,不是蛮人,是这山里的野人啊!怪不得之前还嗷呜嗷呜地叫,平时就是这么恐吓野兽的。】
  野人?
  大夏君臣咋舌。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野人。
  现在的野人都过得这么好的吗?还能有盾牌和甲胄?
  野人头领举着大刀,带着身后的儿郎们,一气从他们面前冲了过去:“儿郎们!养兵千日——”
  儿郎们跟着齐声大喊:“用兵一时!!!”
  领头的人大笑:“好!随我救驾!!!”
  他们兴奋地冲上前。他们在山里挪动非常熟练,大雾也很难阻挡他们的视线,一个照面,不少蛮人只来得及惨叫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老皇帝“嘶”了一声,十分震惊:“朕的威名,已经传到野人部落里了?”
  永昌侯、户部尚书还有其他几名大臣熟练地:“陛下英明神武,威名远震海内外,区区野人,自然……”
  【怎么都瞎附和老皇帝啊?野人怎么会说中原话,野人还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和救驾?】
  刚刚没反应过来的老皇帝:“……”
  想哄陛下开心的众官:“……”
  【诶?永昌侯他们怎么不继续歌功颂德了?】
  百官:你猜猜我们为什么不笑了?
  许烟杪不猜,许烟杪继续翻,许烟杪大为震撼:【等等等等,这野人后面怎么还有备注啊……山中野人,括弧:迷路失踪多年,和当地野人部落混居的前官兵。】
  百官:……
  不是,你说什么玩意儿?
  真有这么丢人的官兵吗?!
  大家默默地低下了头。
  老皇帝:“哦,朕英明神武威名远镇海内外……然后呢?说话啊!怎么都不说话了?”
  作者有话说:
  共三万人陆陆续续上了船,除旗手、水手、勇士之外,什么阴阳官、锦衣卫、各种工匠及医官医士都备有。
  二百艘大船在海上排开,除战船外,其中十五艘是粮船,共备了三十万石粮食,沿路随时补充。三十艘是水船,专门用来装载淡水。
  【这两段的数据,出自《中国的海洋—明朝海上力量建设考察》】
  *
  有一种说法是郑和发现美洲说,这是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提出来的,但还有待深入研究。
  所以文里,大概参考郑和1421年左右的航行时间,大概历时两年,文里这支船队会回到国内。
  (还有类似的说法。“殷人及秦汉方士航渡美洲说”,始于英国传教士梅德赫斯特。“东晋南朝僧人航渡美洲说”,始于章炳麟,于1900年左右在一份法国报纸《Le Moude Modeme》刊登)
  *
  连射二十箭,参考李渊:
  唐高祖率兵击群盗,至龙门县,贼母端儿众数千人至城下,高祖亲率十余骑击之。高祖连射七十发,贼大败,皆应弦而倒。明日斩首,筑为京观。于尸上尽得所射箭,其妙如此。
  ——《武经总要》
  *
 
 
第50章 这都是我大夏的忠良啊!
  一众官员硬着头皮夸下去。
  为了谁他们都知道,就小混蛋不领情。
  【诶……怎么感觉……好像他们夸老皇帝的用词突然僵硬起来了?难道是词穷了?】
  【嗯嗯!估计是太久没干过这事了,毕竟也是一群高官了,天天拍马屁算怎么回事!】
  户部尚书冷漠脸。
  全错。是因为怕你发现自己的心声能被别人听到,才咬着牙往下夸。
  老皇帝切齿一笑:“好了,朕不是什么喜欢被歌功颂德的皇帝……”
  【啊?不是吗?可是我记得好像前两年哪个州府来着?府官专门给老皇帝刻了座石碑,赞颂老皇帝的功绩,老皇帝知道后虽然没赏东西,但私底下牙花子都笑出来了。】
  官员们埋着头,就快从岩石里找条缝钻进去了。
  心里叫苦不迭——
  许郎!求求你!别说了!放过我们吧!
  老皇帝努力地笑,努力地笑。
  朕不生气,对,不生……
  【啊!对!就是现在这种笑!不过感觉当时的笑比这个开心多了,这个虽然也露出牙花子,但……好奇怪,怎么感觉有些……狰狞?】
  ……气。
  老皇帝强撑着一点一点收起笑容,假装自己是笑够了。
  忽地手臂发力,弯好的弓射出搭好的箭,“呜——”箭矢破空,他手快,那箭直奔蛮人胸口而去,对方躲闪不及,惨叫着倒下去,手里砸向野人官兵的狼牙棒便砰然摔在地上。
  那野人官兵本来正挥舞利刃隔开蛮人大棒,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惨叫声,后知后觉自己被救了。
  还是陛下亲手救的!
  这野人官兵意外之余,感动得红了眼眶,转身“嗷嗷”叫着冲向另一个蛮人,打法又疯狂又不要命。
  至于这叫声,主要是当野人当惯了,习惯打猎时吼两声吓唬野兽和提升自己这边的士气。
  老皇帝慢慢放松手臂和弓弦,双眼直视那边战场。
  嗯,他真的是怕自己手下的兵有危险,不是找机会让自己合理不笑了。
  *
  蛮人暂时被打退了,但敌众我寡,只怕他们稍作修养,又能立刻追上来。
  看着应该是野人官兵头领的人搓了把脸,十分紧张地走向老皇帝,行了个不是很规范的礼节,迟疑地道:“陛下,只怕得先和臣回部落了。那儿路径隐秘,入口狭小,只能通行一人,便是被蛮人发现了,他们也进不来。”
  ——但同样,如果被堵住入口,他们可能也很难出去了。
  那野人官兵头领生怕老皇帝以为他要害他们,连忙解释:“不是臣不愿意带陛下出山,实在是臣也找不到路。这山里灌木众多,多是带刺,时常要绕道,有时候一绕就找不到道,好不容易被找回部落,发现不知为何,都迷路出十几里了。”
  “这些树儿也特别高,白日都难以见到太阳,若是到了夜晚,豺狼虎豹出没,还有熊瞎子,更是容易折损人手,受伤了也很难找到药物,当年臣初初迷路时,许多儿郎便是折在上面。”
  “还有蜱虫……部落里的人管他们叫草爬子、狗豆子,都是芝麻粒大小,能吸人血,被咬了之后会发痒,起泡,发热不退,神志不清,全身酸痛……最严重的,直接七窍流血死了。”
  “臣这些年为了躲着这些虫子,才耗了许久都难以出山。”
  老皇帝瞟了一眼许烟杪,听到对方在心里叭叭叭可怜这些野人官兵死了多少人,心底也是一叹:这都是我大夏的忠良啊!
  他对野人首领微微颔首:“朕自然是信爱卿的。”
  野人官兵头领的胸口激动地起伏:“谢陛下!请容臣带路。”
  老皇帝扶起他,拍了拍肩。
  然后,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那野人官兵头领的脸。
  话说回来……这到底是他哪位大臣来着?
  *
  野人部落。
  “陛下!臣给你盛汤!”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