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掌门仿佛又苍老了几岁,他扶着梨花木椅的扶手,眼皮往下耷拉着,像是快要睁不开眼睛。
“真儿,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弟子没有错。”
楚寻真开口,高声道:“弟子不过与赵兄把酒言欢,聊些奇趣见闻,何错之有?”
华山派长老猛然站起身,神情激动道:“你这是承认了,你与那魔教之人勾结!竟将人带上了武当!简直……简直是不成体统!你让六派的颜面何存!”
他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楚寻真仿佛听见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忽然大笑起来。
“六派的颜面?”
他笑得眉头舒展,望着在座众人,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视过去。
今日过来的人,都是颇有资历的老人。楚寻真唇角勾起一抹鄙夷的笑,慢慢道:“昔日血洗出岫山庄的时候,诸位可曾顾及过六派的颜面?”
第95章 童言无忌
楚寻真此言一出,房中陷入短暂的寂静。
很快便有人出言打破安宁——华山派长老冷笑一声,直直望向坐在首位的叶掌门:“好你个叶掌门,包庇罪徒便罢了,竟将……”
话说到一半,长老眼珠一转,生生将后面的话全都咽了回去。
若是他此时责问叶掌门,便等于变相地承认楚寻真方才说过的话都是真的。
坐到长老的位子,在座的哪一位不是人精,华山派长老自然明白,这时候不该当那出头鸟。
叶掌门看着跪在堂下的楚寻真一言不发,倒是一旁明通长老出声训斥道:“寻真,休得胡言!”
昆仑派的那位长老从进门起便一直在旁观望,如今终于开口。他捋着胡须,慢悠悠道:“我等本无意插手武当的家务事,只是此事重大,关系着六派的颜面,恐怕要请叶掌门给我们一个交代。”
其余几派与武当本就没有太大的矛盾,为了不得罪武当,此前一直没有发声,听完昆仑派长老的话,剩余几位长老对视一番,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要叶掌门给出交代。
穆辰再怎么傻,拜入师门之前也是世家子弟,自然听出了众人话中的意思。
今日这件事,不是他应该听到的。
他脸色煞白,又悔又恨地等了楚寻真一眼。
诸位长老还在低声交流,楚寻真脸色未曾变过,从说出那番要命的话语之后,就挺直了腰背跪在地上,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想死别拉上我啊!
看着他无动于衷的样子,穆辰心中来气,却忘记了,正是因为他到处散播楚寻真与魔教勾结的消息,才有了今日这样的局面。
另一边。
江雪澜故技重施,又要拿晏清河的性命威胁陆宛。
只是这次,陆宛并不像上次那般配合。
“好啊,”他侧过脸,不愿看着江雪澜,“你要杀师兄,干脆连我一起杀了。你若是不先杀了我,我肯定不会让你伤害师兄的。”
这话听到江雪澜耳朵里,便成了陆宛甘愿为晏清河去死了。
他气极反笑,连连点头,“好,既然如此,那本座就如你所愿,先将你杀了,再去杀你师兄。”
说罢伸出右手扣住陆宛的脖颈。
掌下的脖颈修长白皙,肌肤温热,透过皮肤可以感受到跳动的脉搏。
江雪澜冷着脸,一双凤目紧紧盯着陆宛,手指缓缓收紧。
陆宛脸色涨红,双目也逐渐开始充血,他微微张嘴,有些吃力地喘息。眼睫微颤,竟睁开了眼,无声地与江雪澜对峙。
二人目光接触,江雪澜不知怎的,不受控制地松开了扣在他颈上的手,将那只手盖在了陆宛的眼睛上。
若论性格,陆宛这人其实是有些无趣的,虽安安静静不会让人生厌,但也不够讨喜。
论长相,他的模样也不是一等一的好,总不至于令人日思夜想,念念不忘。
陆宛不见得有多好,江雪澜有时也觉得奇怪,他想要陆宛,对陆宛的占有欲,已经超出了他所能思考的范畴。
见到陆宛与旁边说笑,他心中便不痛快,恨不得杀了与陆宛接触的所有人,让陆宛的眼中从此只有他。
方才陆宛阻止他杀晏清河,有那么一瞬间,他险些控制不住自己,出门去将那晏清河杀了。
不过他也知道,倘若他杀了晏清河,陆宛恐怕不会与他善罢甘休。
遮挡住陆宛的视线,江雪澜皱了皱眉,属实不知该拿眼前的人如何是好。
“赵午叔叔!你可算回来了。”
江离在客栈等了赵午七日,终于等到他风尘仆仆的从外面回来。
赵午奉江雪澜之命,上武当去找楚寻真,若非江雪澜在信中告知他与楚寻真昔年相处时的密语,恐怕赵午没有那么轻易便能获取楚寻真的信任。
楚寻真与江雪澜乃是昔日老友,江雪澜却指使赵午将他害到众叛亲离的境地……赵午长叹一声,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为了隐匿行踪,赵午特地多到了几处,确保身后没有任何人跟踪,这才回到客栈,因此身上才这么狼狈。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江离在他面前乖巧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与他对着干,甚至连称呼都改了。
江离的身份毕竟金贵,容不得半点闪失,赵午不敢带着江离去荆州,于是在荆州城附近的小镇中找了一处客栈,让江离藏在客栈中等他回来。
“赵午叔叔,你的事情办完了吗?”
这几日,江离一直听从赵午的吩咐,躲在客栈中不出去,除去出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房中,就连一日三餐都是店小二送过来的。
赵午知道他恐怕是闷坏了,想了想,告诉他:“办完了,走,我带你出去逛逛。”
到底是小孩子,又在客栈躲了这么长时间,听说能出去逛逛,江离的眼睛一亮,当即就有些雀跃,回到床边拿出包裹,说是要换一套衣裳。
赵午也换了件干净些的衣服,带着江离走出客栈。
此处城镇在荆州附近,不少赶路去荆州的人多会在此留宿,因此街上随处可见江湖侠客打扮的人士。
江离乖乖跟在赵午身旁没有乱跑,一双眼睛好奇地看来看去。
不远处的茶楼很是热闹,江离嘴上没说想去看看,但手里攥着赵午的衣袖,脚步越来越快,显然是冲着茶楼去的。
说书先生正在一楼说书,眼看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小二笑容满面地在门口招呼大家进去坐。
不少人只是过来凑热闹,并不想进去喝茶,赵午看了江离一眼,带着他走进茶楼。
小二见他带着一个孩子,江离的衣着与容貌皆是不俗,便直接将他们带上了二楼的雅座。
这茶楼的小伙计颇有眼力见,不需要赵午特意吩咐,他们入座后不久小二就端上了一壶茶,还有几碟小点心,
赵午冲他略一点头,随手赏给他一小块碎银,小二眉开眼笑地接了,“那就不打扰二位了,二位慢用,有什么吩咐随时叫小的过来。”
“啪!”
台上的说书人用力拍响醒木,众人顿时一个激灵。
江离伸手拿了块点心,他从小便不缺吃穿,对这东西并无多大的兴趣,只拿在手里慢慢吃,一边吃一边朝楼下张望。
说书人现在说的是折柳山庄的事。
皇上亲自下旨,为折柳山庄的少庄主与扶风郡主赐婚,江湖人很是津津乐道了一阵。
有人觉得折柳山庄背靠朝廷这棵大树好乘凉,也有人觉得,江湖与朝堂井水不犯河水,此次与朝堂联姻,不知究竟是福是祸。
只不过天子之命难违,无论是服是祸,折柳山庄也只能接旨谢恩。
这件事已经过去有些日子了,实在不是什么新鲜故事,不过说书人今日说的,可不是皇上赐婚这事。
原来扶风郡主与那折柳山庄的少庄主之间,并不像外面盛传的那样两情相悦,而是扶风郡主一厢情愿的。
当日孟青阳送扶风郡主回京都,离别之际,扶风郡主曾对他表达过心意,只是孟青阳心有所属,便拒绝了扶风郡主。
一番心意遭到拒绝,扶风郡主整日在家中郁郁,王爷心疼自己的女儿,了解到她因何难过以后,直接进宫请了一道圣旨,请皇上为扶风郡主和孟青阳赐婚。
圣旨送到折柳山庄时孟青阳并不在家中,庄主和庄主夫人不得不替孟青阳接旨。
只是,自从折柳山庄接了圣旨,孟青阳就没有回去过。
“嘶——”
众人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更有人小声议论道:“莫非他想抗旨不成?”
“不能,他大概还是要回去接旨的。”
若是不回去,那便是抗旨不从,皇上怪罪下来,折柳山庄怕是要遭殃。
江湖如此之大,孟青阳又是个有本领的,躲在外面不回去,对他而言确实是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孟青阳不傻,折柳山庄上下几百条人命,他怎么可能弃之不顾。
“这下可如何是好,”一道有些刺耳的笑声响起:“若是与那郡主成婚,少庄主恐怕也不能如之前那般潇洒自在了。”
有人为孟青阳惋惜,自然就有人幸灾乐祸。
“听闻京中规矩甚多,少庄主若是做了王府的上门女婿,怕是要学习不少的规矩。”
虽说江湖人不拘小节,说话直来直往,但对话的这二人说话未免太难听了些,不少人都皱着眉头朝他们看去。
江离在二楼托着腮,手中吃了几口的点心被他随手放在碟子的边缘处。
他问赵午:“既然郡主已经被拒绝,为何还要让皇上赐婚?”
赵午不知道该如何跟他解释,拧着眉想了想,刚要开口,就听江离继续道:“只因为她是郡主,有皇帝在背后撑腰吗?”
此言一出,隔壁桌的人往这边看了一眼,见赵午面色不善地回望他,那人笑笑,做拱手状:“童言无忌,童言无忌,这位兄弟不必如此紧张。”
江离叹了口气,大概是想起了什么,小脸上的神情一暗,“父亲与陆宛哥哥也是这样,所以陆宛哥哥才一心想要离开,不愿意留在教中,我说的对吗。”
第96章 要变天了
扶风郡主中意折柳山庄的少庄主,当今圣上直接将一道赐婚的圣旨送到折柳山庄,本该接旨谢恩的孟青阳却一直不见踪影。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对此津津乐道,甚至有许多声音猜测,莫非那孟少侠想要抗旨不遵不成?
裴盈儿不过是出门买些笔墨,顺道去天香楼买一些裴员外喜欢的酒菜回去,不料刚踏进酒楼不久,便听见有人大声议论此事。
江湖儿女素来都是直来直往,喝过酒之后嘴上更是少了把门的,哪怕是背后论人也是嗓音嘹亮,丝毫不知收敛。
正因如此,江湖人才容易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有人说起孟青阳,言语间满是轻视与傲慢,“折柳山庄的少庄主又怎么样,年少成名的孟少侠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要到那郡主府中做个上门女婿!”
和他同座一桌的几个人哄笑起来,周围有几桌客人颇有些看不惯他们的作风,也只是皱了皱眉,并没有开口阻拦。
裴盈儿不过是个员外家小姐,连江湖人士都算不上,自然不敢上前责备他们。
她绞紧了手中的帕子,嘴上忍不住催促小二,让后厨快些把她要的酒菜备好。
小二正招待着一桌堂食的客人,闻言抬起头,一边应着话,一边扯下搭在脖子上的抹布,殷勤地在桌上擦了几下。
“两位客官先坐,小的去厨房催一催。”
“不急。”
这桌的两位客人不似江湖人打扮,衣着颇为讲究,说话的那一位身着蓝衣,语气温和,很轻易便令人心生好感。
与他同行的人容貌则有些普通,且一副不管闲事的模样,自顾自地倒了杯茶,送到嘴边喝了一口。
裴盈儿觉得那蓝衣男子有些熟悉,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那蓝衣男子察觉到裴盈儿的目光,朝她看过来,二人四目相对,裴盈儿神色坦然,也不躲闪,笑着冲他点了点头,随后十分自然地移开了目光。
男子展颜一笑,很是和煦。
坐在他对面喝茶的男子手一顿,放下手中茶盏,低声道;“想必晏兄也听到那些人是如何在背后议论舍妹的,那姓孟的小子简直不知好歹,连累舍妹与他一同遭人耻笑,待本世子亲自将他带回去,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与周围肆意说笑的人不同,他说话的声音并不高,倒是有些刻意将嗓音压低。
只不过裴盈儿方才走过来催促过小二,还未曾走开,因此离他二人不过半桌的距离,倒是将男子的话听了个七七八八。
这下,她终于想起为何觉得这蓝衣男子如此熟悉了。
当时裴元外突发恶疾,裴盈儿亲自上武当求药,在山上遇见了陆宛。陆宛向她询问有没有见到自己的师兄,仔细形容了一下他那位师兄的容貌与特点。
裴盈儿本就有颗玲珑心,她记性向来很好,记得陆宛说过那位师兄姓晏。
见到蓝衣男子第一眼时便有些熟悉,听到与他同行的男子唤他晏兄,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陆宛当初形容他师兄的话。
但她却没有贸然过去打扰那二人。
眼下还有其他叫她在意的事情。
裴盈儿走到离他们远些的位置,挑了处空位坐下,低着头佯装检查自己买回来的笔墨,实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紧张。
她不知自己走远一些的举动引来了容貌普通的那名男子的注意。
他狐疑道:“我们身后便有空位,离后厨也更近一些,那位姑娘刚才还催促酒菜,为何忽然走到远些的位置去。”
若是嫌他们二位是男子,不愿挨着他们坐下,也说不通。
因为裴盈儿胡乱找的那个空位,旁边更是一桌借着酒意猜拳比划的汉子。她走到那边去,倒像是特地避开他们一般。
蓝衣男子,也就是晏时和,也觉得那姑娘的举动有些奇怪,他唇边挂着柔和的笑意,并未言语,心中却有了思量。
他随世子一路寻来荆州,沿途自然听过不少闲话。
他们说,孟青阳迟迟不愿回到折柳山庄接旨,乃是因为他心中早有所属。
孟青阳与裴府千金是青梅竹马,他虽然喜欢四处游历,但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来一次荆州。他的母亲,也就是折柳山庄的庄主夫人出嫁前曾是是武当的弟子,他表面上是替母亲到武当拜访,实际每每到了荆州,他都要先去一趟裴府。
68/84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