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话他没有说完,只是松开了紧皱的眉头,伸手摸了摸陆宛的脸,带着厚茧的手指轻轻抚摸着他眼下的肌肤。
陆宛垂眸望着他,神色有些怔怔,半晌后才道,“陆宛自幼无父无母,也没有见过家人,从小到大,一直将师兄当作自己的亲兄长。”
晏清河嘴唇抽动了两下,终是有些不甘,问道:“那老二呢,你对老二,也只是把他当作兄长么。”
“自然。”
陆宛目光澄澈,他小时候便参透了这兄弟二人的性子。
晏清河看似性格乖张暴戾,实则吃硬不吃软,你态度越坚决,他越拿你没办法。
晏时和则是软不吃硬,陆宛是个软和性子,所以觉得他比晏清河好说话些,有什么事情也更愿意找他帮忙。
但实际上,这二人在他心目中的位置是一样的,都是仅次于姬慕容的家人。
第98章 他还活着
腊月过去将近一半,京中很是热闹。
即使外面天寒地冻,不少商贩仍是裹着夹袄,两只手收在袖筒里,缩着脖子站在街道两旁卖力吆喝,想趁着年前多赚几枚铜钱,回家过个好年。
“咳咳——”
房中燃着暖炉,炉火添得极为旺盛,在房中呆久了便觉得头晕气闷。
文公公一边抓着太师椅的扶手咳着,一边招了招手,婢女立刻捧着痰盂上前。
文公公的皮肤好似一张揉皱了又被人展开的宣纸,带着几分浮肿,以及不自然的红晕。
宫里的太医来看过,说这是肺热,随意开了几张清热的方子,让文公公吩咐府中下人去外面的药铺抓药煎服。
太医本就看不上文公公是个阉人,如今他离开皇宫,没了在天子面前的话语权,便更加瞧不上了,就连看病都格外敷衍,没坐多久就要离开。
“去送送周太医。”文公公朝身旁的婢女使了个颜色。
快走到门口时,婢女塞了一个鼓囊囊的荷包给周太医,脸上挂着笑:“劳烦周太医跑一趟。”
周太医接过那荷包,拿在手里颠了一下,收进袖口,依旧吊着嗓音,不冷不冷道:“圣上念着文公公昔日在御前伺候,听闻公公身子不好,特地让我过来看看。若要谢,就请谢圣上吧。”
“是是是,”婢女好脾气地笑笑:“周太医说的是。”
带周太医的后脚踏出文宅,门口的小厮关起木门,方才还笑眯眯的婢女瞬间换了副脸色,对着门口啐了一口:“势利眼的东西。”
文公公还在宫中当值的那会儿,他可不是现在这种态度。
越是到了这种时候,越能体现晏家那二少爷的好处。
婢女穿着碧色对襟小夹袄,身姿依旧是聘婷婀娜的。
她回到房中伺候,故意做出愤愤不平的模样来,果然,文公公抬了抬松垮的眼皮,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文公公肺里有痰,喘气时发出“嗬嗬”的声音。
婢女站在他身旁听得真切,她端起旁边的犁羹,拿勺子舀了舀,喂到文公公嘴边,将那周太医的话添油加醋补充了一番,到了末尾还要加一句:“若是晏二公子在就好了,您何苦受这种气。”
还有文公公在宫里收的那些个干儿子,往日里一口一个“老祖宗”的叫着,如今文公公被安排出宫了,一个两个的就跟死了一样,也没个动静。
身边的婢子们纷纷不满,还不忘夸赞晏时和几句。
文公公将她们的话听在心里,眉头微皱,但是顺着她们的话问道:“晏家的老二什么时候回来,可有消息?”
婢女摇头,说是不知。
夜了,婢女出去倒痰盂时,走到宅中角落,左右张望一番,见四周无人,便打了一声呼哨。
一只灰鸽从屋檐上飞下,落在她手中。
婢女动作熟练地拆下灰鸽脚上的字条,将字条收进袖口,扬手将它放飞,捧着痰盂离开,并未在此处多做停留。
到了光亮处,婢女避开人打开竹筒里的字条看了一眼,字条上写了短短两行字,字迹苍劲有力。
婢女看完后将纸条揉做一送入口中,竟是直接吞了下去。
后半夜,文公公被噩梦惊醒,浑身盗汗。
他躺在床上喘着粗气,胸口剧烈起伏着,想唤人进来点蜡烛,连叫三声,外头都无人答应。
怎么回事?
文公公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薄汗,喉间发出嗬哧嗬哧的动静,皮肤枯皱的手扶着床板,想要坐起身子。
“醒了?”
黑暗中似是响起一声轻嗤,分不清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文公公身上又开始下汗,身处黑暗中头昏目眩,险些以为自己还在噩梦中没有醒来。
房中响起脚步声,借着廊外不甚明亮的月光,勉强可以看清一个高大的黑影步步逼至床前。
“数日未见,文公公可还记得本座的脸?”
随着话音响起,来人手上的火折子“呲”一声点亮,映着一张含满煞气的脸。
幽幽火光下,男人的面容一半被火舌照亮,另一半隐在阴影当中,若非眉宇间的杀意太重,这本是一副令人难以忘怀的长相。
文公公本就是从睡梦中惊醒,当下又见了这样一张脸,登时一口气没有喘上来,手捂着胸口,张着嘴发出“咯咯”的声音。
“你……”
他几乎说不出话来,但他想问的是——你没有死?
不该啊,不应该啊。
那一日,他亲眼看着江雪澜将下了天仙子的茶水喝下去,又亲眼看着他强行催动内力,带着与他同行的那名女子杀出重围。
如此一来,他就算不死,也废掉半条命。
为了永绝后患,他派人一路追杀至蝶谷,又想借晏清河的手将他除掉,他怎么会……
“嗬——”
文公公大张嘴喘了许久,都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江雪澜脸上的神情要笑不笑,嗓音低沉,带着几分嘲弄:“让本座猜一猜,你是不是想问,本座为何还活着?不仅活着,还找来了你面前?”
他猛地逼近床头,手中火舌一闪,险些因为他如此忽然的举动灭掉。
“文公公,本座本想留你一命,替当年的事作证人的。如今看来你并不愿意,既如此,那你也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话音刚落,床上忽的传来一股恶臭,江雪澜目光向下一扫,立即有些厌恶地往后退了一步。
原来是躺在床上的文公公,被他吓到屎尿失禁了。
“这桌子,”小义伸出一根手指在桌面上捻了捻,沾了一手的油腻:“多久没擦了啊。”
“我这就擦干净,三位客官要吃点儿什么吗?”
这家客栈的生意不太好,他们进门的时候唯一的小二正躲在柱子后面打盹。
小义嫌桌面油腻不干净,小二连忙用脖子上搭着的毛巾在桌子上使劲儿擦了两下。
他脖子上搭着的毛巾已经快要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小义往后躲了躲,看了晏清河一眼。
晏清河自然十分嫌弃这里,只是这附近只有这一家客栈,实在没得挑。
他问小二要了三间上房,又问他厨房能不能烧热水沐浴。
“能的能的,”小二热情道:“我待会儿就让厨房的人给三位客官烧上。”
这家客栈外面的招牌半新不旧的,随意打量几眼内里的装潢,再看看不怎么靠谱的小二,小义小声嘀咕:“床铺上不会有虱子吧。”
那小二站在一旁满脸堆笑,分明听见了小义的话,却不肯吭声,故意装作听不见。
“宛儿,”晏清河看向陆宛,“先将就一晚,明日一早动身,天黑之前便能赶到怀宁,我们可以到折柳山庄借宿一宿。”
听到折柳山庄,陆宛眉头一动。
他们这几日赶路,自然也听到了关于孟青阳与扶风郡主的传闻,陆宛忍不住道:“不知道孟大哥回去了没有。”
这是他踏入客栈来第一次开口说话,小二不禁看了他一眼。
这位小公子一身蓝色夹袄,皮相颇好,唇色略淡,眉眼鼻唇皆像是画出来的一样。五官虽无艳色,却叫人越看越喜欢,总是想多看他几眼。
晏清河伸手敲敲桌子,“把你们最好的几个菜都上上来,再加一壶茶。”
“好咧。”小二拉了拉脖子上的毛巾,乐呵呵地往后厨走去。
晏清河这才看向陆宛,回复他方才的话:“宛儿不必忧心,他迟早要回去的。”
君命难违,皇帝亲自下旨赐婚,孟青阳怎么敢抗旨不从。
退一步讲,就算他真的胆大包天,胆敢不接圣旨,孟老庄主和庄主夫人为了护住庄子上下的几百条性命,也断然会将孟青阳绑回来的。
陆宛实在不必为此感到担忧。
第99章 不冷不热
明明早起赶路的时候天气还好,像是个大晴天,谁知道不到午时便刮起了风,天色逐渐阴沉下来。
马车顶着风朝前跑,三匹马的鬓毛皆是被风吹得往后倒。
小义掀开帘子钻出脑袋,眯着眼睛看了看天色,再看看安静驾车的两位师兄,“这天怎么说阴就阴啊,师兄,等会儿是不是要下雪了?”
晏清河皱眉不语,正为这见鬼的天气烦躁不已。陆宛往车厢的方向缩了缩,偏过头,避着风开口,“是。”
他们还要赶在天黑前到折柳山庄借宿,若是下了雪,路上不好走,多少会耽误一些行程。
小义才从车厢里钻出来一小会儿,就觉得脸上被冻得发木,他伸手用力搓了搓脸蛋,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他一边吸鼻子一边往外钻:“师兄,换我架会儿车吧。”
陆宛还未开口,坐在他旁边的晏清河已经不耐烦地呵斥道:“进去。”
小义才钻出一半身子,一只脚踏在外面,另一只脚往外迈也不是,不迈也不是。
陆宛知道晏清河的意思,小义不会武功,没有内功护体,若是着凉了,接下来的行程会变得很麻烦。
他这是在关心小义,只是态度未免太凶了些。
小义本就是出于好心,想帮忙下车,被晏清河吼过之后满脸的委屈,陆宛拢了拢衣襟,也劝小义回车厢坐着。
他用自己的手贴了贴小义的,见小义被冻了个哆嗦,玩笑道:“我和大师兄都已经感觉不到冷了,你快些回去坐好,不用担心我们。”
晏清河用手中的鞭柄敲了敲陆宛的额头:“你也进去。”
“啊?”
陆宛张了张嘴,神色有些愣怔。
车厢里并不比外面暖和多少,只是风小了些而已。
小义将自己一直揣在怀里的手炉递给陆宛,赶了将近一上午的路,手炉已经不暖了,只带着一丁点余温。
揣着袖筒坐在车厢里,陆宛从被风掀起的车帘往外看去,只觉得天气愈发阴沉,风也越来越大。
“师兄,”他忍不住唤道,“看看前面有没有落脚的地方,我们还是先不要赶路了吧。”
看这天色,待会儿恐怕会是场大雪。
“不成。”
晏清河听到他的声音,也掀开帘子进来,车厢因为他的进入变得拥挤起来。
他身形高大,在车厢门口坐下,倒是刚好挡住了风口。
车厢里冷暖并存,晏清河自然也感受到了,他拧了拧眉,叹道:“前面的路有些难走,就怕到时候大雪封路,我们被困住。”
为今之计,只有抓紧赶路,早些到官道上,也能避免待会儿下雪,路被雪封住的情况。
望了一眼简陋的车厢,再看看缩在角落里的陆宛和小义,晏清河无奈地说:“等到了折柳山庄,一定请孟庄主帮我们换辆好点儿的马车。”
紧赶慢赶之下,他们还是未能在落雪之前到达折柳山庄。
好在他们已经到了官道上,官道平坦宽阔,雪又没有积得太厚,倒是不怎么阻碍马车前进。
就是苦了赶车的晏清河,顶着大雪坐在外面,发丝上沾满了雪,露在外面的手也被冻得泛起鱼皮似的青白色。
小义哈着气,问陆宛还有多久才能到,陆宛也不清楚,只说:“快了。”
“师兄,”小义在车厢里缩成个鹌鹑,只觉得到处都是冷风,他嘟嘟囔囔地抱怨:“从刚才开始你就一直说快了快了,到现在还是说快了,到底还有多久啊。”
陆宛伸手指指外面,小声说:“不如你去问问大师兄?”
“……”
那还是算了,小义低下头,乖乖当起鹌鹑。
在路上遇见晏时和,是他们三人如何都想不到的。
起先是晏清河隔着风雪看到前面停着一辆马车,车旁站了三名男子。
那三名男子自然也注意到了驾着马车的晏清河。
风雪太大,加之距离又远,双方皆是看不清彼此的长相。
那三人凑在一起议论了几句,随后三人中走出一名男子走到路中间,显然是准备拦下晏清河的马车求助。
“吁——”
晏清河提前勒停了马,站在车前的人也拱了拱手,客气道:“这位兄弟,在下与朋友的马车……”
话未说完,两个人隔着眼前飞舞的大雪,看清了彼此的脸。
“大师兄,怎么突然停车了。”
车停的突然,晏清河又没有动静,小义掀开帘子,探出脑袋向外张望。
然后与站在车前的男子四目相对,惊讶地喊出声:“二师兄?你怎么会在这里?!”
只见立在车前的男子穿着一件石青色大氅,领口滚着一圈狐毛,笑容和煦如三月暖阳,与坐在旁边驾车的晏清河有七分相像,不是晏时和还能是谁?
视线在晏时和脸上停留片刻,小义又将目光转向站在雪中的另外两个人,这两人中有一个是生面孔,他从未见过的,还有一个他曾在峨眉见过,是折柳山庄的孟青阳。
70/84 首页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