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历史同人)——北山小石

时间:2024-05-13 10:01:16  作者:北山小石
  我没听错吧?
  光是水稻这一种农作物,后世还能衍生出三千四百多个不同的品种?
  管仲揉了揉眼睛,碧空光幕之上的字幕还没有消失,并且用大字显示出来。
  《齐民要术》:106个粟、粱、秫的品种
  《理生玉镜稻品》:35个水稻品种
  《授时通考》:3429个水稻品种
  管仲虽然不知道这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但在过往的历史直播里也有见过。
  他们如今,已经凭借一直以来的天幕记录,推断出了这些数字的含义与用法。
  3429个水稻品种。
  这串数字在管仲的眼前挥之不去,后世的农业怎么竟然,发展到了这种离谱的程度了吗!
  这、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诚然,管仲这一时代,已经有了对于各类作物品种、及其适宜土壤的小小的研究。
  但是比起后世,那可就差太远了。
  单单是水稻品种,就有将近三千五百个!那再加上其他农作物呢???
  齐桓公的手,在管仲面前晃了晃。
  管仲这才从震惊之中回过神,稍微冷静下来过后,方才想到——
  莫非,这水稻。
  是后世最为广泛的农作物?
  【我们拥有了这些“良种”,还必须要好好地收藏。在播种之前,也还要进行一些处理。藏种与处理,这都是为了保持、增强种子的生命力。】
  儒家的诸位弟子,围坐在一起。
  他们熟读《诗》,在其中的《生民》篇里,就有写到古人进行选种、浸种。
  这都是在播种之前进行的。
  对于他们来说,《诗》中所描述的时代,要更为久远一些。
  到了他们这里,自然也有类似的措施。
  所谓的“收藏种子”“种子处理”“保持与增强种子的生命力”,大概就与“浸种”差不多吧。
  西汉,氾胜之也看着天幕。
  他们现在对于种子的收藏、处理,也有了很多的研究,并且将其记载下来。
  氾胜之:应该是比较科学的总结了!
  【在古代,人们发现种子的含水量太多,或者是环境湿度太大,就会引起种子的发热与变质。五谷种子,凡是受了潮湿、郁热的,就会发不出苗,即便是出苗了,也很快就会死掉。】
  苍穹之上,云层间的光幕里,倏然出现一些巨大的、龙飞凤舞的水墨文字。
  《齐民要术》:
  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
  【浥郁的五谷种子无法发芽,就算是发芽了也会很快死掉。】
  【所以我们用来收藏种子的环境,必须要保持干燥的状态。还有在收藏之前,需要进行一个“晒种”的步骤,把种子里的水分去除。】
  【比方说是麦种,它就特别容易长虫子,必须要把它进行曝晒,而且要晒得非常干燥。同时,可以伴随着艾草等药物密封储藏。】
  各时空,人们疯狂地记笔记、抄作业。
  不能让五谷种子“浥郁”,否则会容易死掉……
  要保持干燥、还要暴晒……
  还有艾草等药物的作用……
  【种子收藏好了,等到播种之前,还要拿出来进行一些处理。】
  【首先是水选,去除浮在水面上的秕粒杂物。后来,又发展出泥水选种、盐水选种。】
  【在水选之后,就要进行晒种。】
  【从我们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晒种”这一措施,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气性、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提高细胞液的浓度。由此,播种之后,种子的吸水能力就会增强。发芽也更为整齐。】
  【这也是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
  再次听到“现代科学”,这些历史时空里的古人们已经对此有了一点模糊的概念了。
  还有这些水选、晒种的方法。
  它们都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天幕介绍的流程也非常明朗、清晰、直观。
  增产!又可以增产了!
  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时代,包括秦汉时期的两位皇帝亦是如获至宝,珍而重之。
  他们一边听,一边思考。
  每个人聚精会神,一点细节都不想错过。
  【水选、晒种之后,就是浸种催芽。经过催芽的种子,更容易早出苗、出全苗。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对水稻种子进行这种“浸种催芽”,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水稻催芽达到“长二分”的程度,而其中的早稻只要谷种“开口”露白。如果是麻子,就在雨水多的时候催芽。雨水少的时候,就只要浸种就行,不等它发芽。】
  【这些,都是古代的人们在不断地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的经验与成果。】
  各时空,人们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包括那些水稻、麻子等等的例子,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无比宝贵的经验!
  天幕似乎是随手举例一般,但是在他们这些早期的时代,却是弥足珍贵的技巧。
  有了这些后世的技巧。
  他们就节省了大量研究与试验的时间!
  比如天幕提到水稻如何催芽、麻子如何催芽,他们就不用挨个地去尝试“浸种催芽”的程度。
  天音述说到这里,光幕上那位形貌颇为奇特的“AI版贾思勰”,忽然间面容一改。
  西汉,氾胜之见状陷入沉思。
  因为这视频之中,那一道AI虚拟而成的形象,改换面容之后,右侧出现“氾胜之”三字。
  氾胜之:氾胜之?我????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氾胜之一时没反应过来,还在大脑宕机、下意识思考:我似乎并不长那个样子吧!
  紧接着,碧空光幕里的AI氾胜之开始说话。
  【在西汉著名农学家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处理种子的方法。】
  【这种方法,被农史学家称为“溲种法”,或者是“粪种法”。溲,就是浸泡的意思。】
  【这种方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准备好粉碎的马骨,用它来煮汤,然后往里面浸泡附子。数日以后去掉附子,然后加入蚕屎、羊屎等等,调成稠粥之状。】
  【在播种之前大约二十天的时候,就用这种混合物来浸拌种子,需要反复地浸拌六七次,最后就晒干、保存起来,准备要播种了。】
  【经过这样处理的种子,可以防虫、抗旱,还能够增加作物的产量。】
  众:溲种法?防虫、抗旱、增加作物的产量?
  听起来,很厉害啊!
  天音介绍到这里,人们记录与赞叹之余,光幕上飘过的弹幕里,有的人已经@起了氾胜之。
  氾胜之,你怎么到天幕上了啊!
  氾胜之,原来你长这样啊!
  跟宋应星还有贾思勰他们长得好像啊!
  氾胜之:欲哭无泪.jpg
  我真的不长这个样子,也没有被后世之人选中,更没有跑到天幕上去做历史直播!
  你们不要再给我发私信了!!!
  至于氾胜之在天幕上所说的这种防虫抗旱、增加产量的溲种法,大家都觉得很厉害。
  就是有那么一点废马。
  正思量着,他们惊喜地听见天幕说道——
  【在溲种的过程中,马骨汁还可以用雪水来代替。古人认为,雪水是“五谷之精”。用近现代的眼光来看,科学证明,雪水与普通的雨水还真的不一样,它们的成分不同,而雪水含重水少,是真的可以促进动植物新陈代谢的。】
  【古人的智慧,不由得令人赞叹。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已经诞生出这种厉害的“拌种法”,这几乎相当于现代的包衣种子了。】
  诸位古人:诶,被夸了???
  汉武帝:不愧是我西汉时期啊,已经出现相当于现代包衣种子的技术了!!
  ——目前为止,
  还并不知道为什么是西汉,也不知道东汉,也不知道包衣种子的刘彻同学。
  西汉,氾胜之也看着天幕微微一怔。
  还有一些人,则是意识到了“雪水”的效用,它居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五谷之精!
  碧空的光幕之上,AI氾胜之依然叙述着。
  【我们在种麦的时候,如果遇到天旱,可以在半夜用醋、蚕屎,薄薄地浸拌麦种,直到清早进行播种,这样可以让麦种耐旱、耐寒。】
  【这些都是《氾胜之书》里的记载。】
  西汉,氾胜之听见自己的名字,以及那部《氾胜之书》,张了张口,有些说不出话来。
  而后,天幕的人物忽然又摇身一变。
  在电光石火之间,虚拟AI版的氾胜之,变回了先前的那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西汉,氾胜之本人:我……
  算了,我已经凌乱了。
  【除了水稻、小麦这些农作物以外,桃子、梨子这些果实,也有种子处理的方法。】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针对桃子、梨子,记载了一种“含肉”埋种法。】
  【这种方法,是要在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把桃子、梨子,连肉带核,埋在加粪的土里。等到次年春天发芽以后,再进行移植。】
  各时空,许多人非常好奇。
  居然在秋天埋下种子?然后还要度过一整个冬天?
  等到次年春天发芽?然后移植?
  为什么?
  这是什么道理?还有这种操作吗?
  【这是利用冬季的自然低温,让种子的抗寒能力增强,同时又省去了分离、消毒、干燥、保存等等诸多麻烦的环节。】
  等到天幕娓娓道来,人们又震惊不已。
  他们只道是秋收冬藏,没想到还可以在秋天播下种子,让种子经历过冬天的自然低温。
  然后,就能提高种子的抗寒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居然还省去了那么多步骤!分离种子、消毒、晒干、保存,都不需要了!
  这也太省事了吧!!!
  某些时空里,那些因为时节而暂缓了“立体农业”的建设的人们,简直喜出望外。
  他们秋天就可以把桃子、梨子的种子种下去!
  种在低洼地深挖成塘周围的“基”上,成为“果基鱼塘”!
  连肉带核,埋进土里。
  等到明年春天,种子发芽以后,再进行移植!
  【跟这种方法相似的,还有一种瓜子冬种法。我们对于那些外壳坚硬、不容易发芽的种子,自然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莲子,就是要把它上部分的硬壳给磨得薄薄的,这样才方便它吸水、发芽。】
  动画里,出现一双手。
  其中,左边的手拿着一枚莲子,右边的手则是拿着工具,工具将莲子的上部分硬壳,磨得薄薄的。
  随后,两手用黏土覆盖上莲子。
  又将这些黏土捏成上尖下平的形状,看起来像是个圆锥形的泥坨子。
  这大概,就是对于莲子的处理了。
  只见在动画之中,这样经历过处理的莲子投入水中,入水即沉泥、端正不偏。
  这一段动画,将莲子的处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非常简单直观,非常容易模仿,也非常有效。
  同时也给了农学家、农人们深刻的启发。
  至此,天幕又提到一个鉴别、测试种子的方法。
  【如果我们在市场上购买种子,该怎么鉴别、测试它们呢?其实,我们古代的人们对此也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比如韭菜子,可以用火“微煮”。要是过了一会儿就发芽,那就是好的种子。要是不发芽,那就是失去了生命力。】
  【再比如麻子——】
  【要是咬破了之后,里面能看得见油泽、含在嘴里还不变色,那就是好的种子。】
  某一时空里,范蠡散尽家财,从头开始。
  “鸱夷子皮,你这莲子怎么卖啊?”
  有人拿起一粒莲子,这是产自楚地之物。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李根蟠《农业科技史话》;《齐民要术》《氾胜之书》等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夏 5瓶
 
 
第61章 农业:无性繁育技术1
  在直播完《古代农业:良种选育与种子处理》之后, 碧空的光幕还未消散。
  只见流云之间的画面,先是淡化成空白,紧接着又出现了数个流光溢彩的大字。
  ——无性繁育技术。
  【在我国的古代农业当中, 人工无性繁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桑树、林木、园艺、花卉等等, 诸多方面的生产都运用到了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促进它们提早开花结实, 同时也是一种培育良种的途径。】
  各时空的人们都无比熟悉的天音响起,伴随着无数桑树、果树、花卉生长的情景。
  栩栩如生的真实影像, 伴随着快进的时间, 将这些花草树木的生长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果树开花、结实,只在刹那之间。
  宛若神迹!!
  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 人们对于这种惊世绝伦的现象, 早已司空见惯。
  他们大多不再震撼于天幕的表现力, 而是震撼于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技术!
  后世的技术,他们可以学会的技术!
  【果木的繁育,分为种、栽、插这三种, 对应着现代的实生苗繁殖、扦插与嫁接。本期视频, 主要讲扦插、嫁接, 这两种无性繁育技术。】
  这一次, 天幕的主讲人依旧是——
  北魏, 贾思勰同学。
  只见浮云朵朵的苍穹之上,由后世AI模拟出的贾思勰, 徐徐显露出一个半身。
  大家现在看这种AI的脸,已经十分习惯。
  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或是奇怪了, 反而还因为对技术、知识的渴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