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四荣,树其余者曰害女工!
如果种植其他的树木,就是妨害养蚕!
在他们齐国。
一般的贵族,都拥有自己的家庭桑园。
栽桑养蚕,既是平民的家庭副业,也是贵族的一项重要生产经营。
在他们齐国。
既有小农家庭副业的丝织品生产。
也有独立的私营手工业者的织造作坊。
还有官府的国营丝织工场。
大夏将至,是他们织丝绸和加工丝絮的时节。
隆冬农闲时,则是纺织的时节。
除了自给自足、保证赋税之外,多余的产品则作为商品,放在市场上贩卖。
这样的获利,比从事农耕要大得多。
因为获利之丰厚,于是他们的桑蚕丝织业,更加猛烈地,发展起来了!
齐桓公穿着紫色的衣服,欣喜不已。
我们齐国,生产的丝织品,本来就种类繁多,做工精细,质量上乘。
这要是再加上“珍妮纺纱机”。
岂不是如虎添翼!!!
纺织业,你们谁能比得过寡人!!
就算是秦国,也不行!!
——看了这么久天幕,已经完全忘记自己在当时还是妥妥霸主一枚的齐桓公。
齐桓公:那么问题来了。
仲父,你们有谁跟上刚才天幕的节奏了吗?
管仲、鲍叔牙、宁戚等人僵硬在那里,说实话他们不知道,是过于激动还是什么。
总之,为什么珍妮纺纱机,听起来有点复杂。
管仲:沉默.jpg
……别打扰我。
我决定先把天幕抄下来。
纱锭,纱锭是什么?还有传动装置?
虽然天空里一直展示着那一台清晰可见的珍妮纺纱机,但是天音的内容太干了!
全是干货,太干了。
给点水吧!要噎住了!咽不下了!
尽管有着天幕上的图片、动画配合——天音说到哪里,那个相对应的部位就亮起。
但是几句话,就把珍妮纺纱机的结构说完。
这真的合适吗!!QAQ
齐桓公安慰:没事,我们可以课后补。
管仲、鲍叔牙、宁戚,他们全部都亲自加入到抄课堂笔记的行列里去。
就算一时没记全,也可以后面再互补。
众人手忙脚乱之余,看见天幕上的画面已经发生变化了,那是一个纺工操作的动画。
在光幕里,纺工正在操作珍妮纺纱机。
之前的珍妮纺纱机结构图,在天上停留得不算太久,于是,许多人都没能完整绘制下来。
他们纷纷捶胸顿足,恨自己手速不够快。
但愿后面,还有可以参考的!!
再不济,他们只能看看24h光幕里有没有哪位好心人再给他们提供一下抄录图了。
比如那些皇帝、国君,他们总是记得比较全!
天幕之上,纺工伸出手摇动大轮子。
【纺工在操作的时候,用右手摇动大轮子,左手掌握着托架。大轮子的转动,会带动所有纱锭的转动。如此一来,预先经过处理和粗纺的棉花,就得到了拉伸、拧绞,纱线也就纺出来了。】
伴随着天音的解说,这个过程倒是好理解。
动画也比图片更为清晰直观,只见珍妮纺纱机上的纱锭,全部都转动起来。
棉花,正在被拉伸、拧绞。
秦始皇看见细节处的“棉”,对这种原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就是他没见过。
还有之前的红薯、玉米等等。
难道这棉花,也像是原产南美洲的红薯那样,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
棉花,它好用吗?
至于天幕上正在解说的珍妮纺纱机,嬴政与很多人一样,也没有怎么搞懂。
但这些技术方面的东西,交给臣子去完成就好了,他也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
相比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等人。
秦始皇这边,包括战国时期的许多人,他们对天幕的理解,倒是会更加容易一点。
战国众:我们有手摇纺车。
锭子,已经开始使用了。
【我们详细地看一下纺纱的过程。】
【纺纱需要用到锭子,又称为纱锭。它是一种间隙地装在锭杆上的、筒型的套子。锭杆,是一根细杆,上面带有钩子。】
【锭杆装配在小转轮上面,手摇大转轮,就可以通过绳套,带动小转轮。】
等到天幕展开叙述,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臣子布衣们,方才若有所思、恍然大悟。
他们理解了锭子、锭杆、小转轮、大转轮、绳套等等。但还没等消化完,天幕又往下说。
【在纺纱的时候,人们手拈一小段棉纱,勾住锭杆上的钩子,接着扯一段棉条,与棉纱相接,捻在手里。这样一来,锭杆钩加上手,就将棉条给固定住了。这就叫做两端握持。】
【手摇大转轮,带动小转轮上的锭杆转动,则是叫做加捻。】
【在纺纱的过程中,人们一边加捻,一边用手来拉伸纱线。等到停转,或者小小地倒转一个大转轮,纱线就会从钩子里脱离出来。之后,再转动大转轮,减少手上的拉伸力,棉纱就卷绕到筒形的锭子上了。】
天音一边述说着,光幕上也行云流水,同步展示出了一系列珍妮纺纱机的使用过程。
齐桓公、鲁班、墨子,很多人都沉默了。
然而。
天幕似乎还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文献:《管子》《史记》《韩非子》等
《工业革命(1760-1830)》T.S.阿什顿,李冠杰译;
《丝绸之乡——繁荣发展的齐国丝织业》宣兆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余生 5瓶;
第69章 工业革命:珍妮纺纱机3
【现在, 我们再来看珍妮纺纱机的工作原理。它实际上,就是将一个锭子变成了多个锭子。】
【手摇的大转轮,通过绳套, 连接了带有小转轮的转轴。转轴上面,则装有多个从动轮, 这些从动轮,用绳套连接着锭杆。锭杆的上面, 同样装有锭子。】
【还有一个叫做小走车的部件,它是一个可以在滑道上前后移动的车子, 装有上下两块压块。拉起之后, 可以通过粗纱;放下之后,则可以压住棉纱。粗纱便从小走车的压板穿过, 钩住锭杆。】
春秋时期, 齐国。
齐景公瞪着碧空里的光幕, 微张着口久久不能自已,晏子与司马穰苴则在奋力记录。
齐景公一直梦想着光复先祖齐桓公的霸业。
当他看见天幕直播“珍妮纺纱机”的时候,也觉得这对他们齐国十分有利。
直到他从一开始意气风发的模样, 渐渐看得自己怀疑人生, 不由得看向身边的几位。
梁丘据在旁边宽慰他。
晏子与司马穰苴还没有放弃, 他们试图先将天幕里的内容, 完整地记录下来。
之后再研究, 也不迟。
齐景公拢了拢自己的衣袖,他的衣服是色彩缤纷的丝绸之服, 上有文绣。
一衣而五采具焉。
他们齐国:
不仅丝织业发达,染色业也非常繁盛。
正如当年齐桓公喜紫服。
以至于左右大臣与举国百姓纷纷效仿, 紫服由此成为时装, 紫色也成为齐国的流行色。
一想起昔日的桓公, 齐景公就按捺不住了。
晏婴、穰苴,你俩加油!
齐景公:寡人要光复桓公霸业!
晏婴与田穰苴二人手执毛笔,分别在极为大张的白纸上面,奋笔疾书,手速飞快!
没错,如今春秋战国时代,都有纸了!
他们俩虽不知锭子具体是何物,但看天幕上偶然飘过的那些弹幕文字——
似乎,战国以后的人是了解的。
那就到时候,找些后代问一问吧!
齐景公:没错没错,咱们去找战国时代的齐国国君,他们可都是寡人的后代!
梁丘据:大王,田氏代齐。
齐景公:“……”
他情不自禁地看向身边,正在奋笔疾书的田穰苴。要不然,先给他罢黜了?
晏婴记录着天幕:“……”
晏婴: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
晏子与司马穰苴,还在努力记录。
他们虽然不知晓锭子、从动轮等物件,但通过天幕的解说与同步动画——
大致还是能够理解,珍妮纺纱机的原理。
也就是一整个运作的过程。
只是理解这些还不够,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制造出来,于是他们就裂开了。
对于他们来说,两千多年以后的机械。
难度还是挺大的。
还有这木工,到时候找谁去做?
细数他们齐国的能工巧匠……
这时候齐景公忽然想到了什么,他穿着他华丽丽的五彩缤纷的衣服,非常激动地说:
鲁班!要不我们去找鲁国的公输班!
可惜鲁班比齐景公晚出生了几十年,要不然他都已经火速地跟鲁班面基了。
梁丘据:大王英明!
此时此刻,鲁班也在奋力记录着天幕,他还找来了墨子一起,届时查缺补漏。
作为一个专业的木匠,鲁班倒是比许多人理解得更快一些,但奈何——
春秋的我,不懂战国的锭子。
天幕只说这是一种间隙地装在锭杆上面的、筒形的套子,但更具体则没有细说。
鲁班已经有些焦头烂额了。
他原本以为,这一次的机械,与之前的那些水碓、筒车等等差不多。
只要搞清楚原理,就可以轻易地复制照搬。
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设定。
结构也感觉有点乱乱的。
再加上之前过于自信,以为可以边记笔记边听天幕,如今已经左支右绌了。
鲁班:啊啊!!
现在既没有跟上天幕的思路,笔记也记得乱七八糟的,咋整啊现在!
大秦。
李斯表示,这珍妮纺纱机的难度很大,我们可能,需要去寻找顶尖的木匠。
嬴政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地看了一眼小型的随身光幕,上面是他的好友列表。
顶尖木匠,这不是有现成的吗?
嬴政意气自如地看着天幕,心知这天上的视频乃是一种面向后世“现代人”的科普。
而不是教授人如何去模仿、制造的教程。
具体要怎么做,能不能从这之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那就要看大家各凭本事了。
只见在那碧空之中,纺工还在运作着珍妮机。
【锭杆钩住纱线,小走车上的压板也固定住纱线。在纺织的时候,要做的就是转动大转轮,大转轮带动转轴,转轴又通过绳套、转动锭杆。纱线的加捻过程,便是如此。】
【小走车向前推,则是一个拉伸的过程。】
【再然后,将大转轮小小地倒转一下,接着再顺转一下,就能让纱线从锭杆钩上脱下。最后,放下锭子的压板,让锭子与锭杆同轴转动,把纱线卷绕到锭子上。】
【如此,整个过程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就是拉起小走车上面的压板,让粗纱进一小段料,重复以上的过程,就可以把粗纱纺成细纱。珍妮机的纺纱原理,即是如此。】
春秋末期的某一时空里。
墨子也在独自记录。
他打算等《工业革命:珍妮纺纱机》的视频结束,天幕开始播放史前文明、原始部落的时候。
再去找鲁班探讨一下。
相比于他们这个时代,后世两千余年的珍妮纺纱机,结构确实要相对复杂。
它所需要的构成组件,还挺多的。
不过,如果真的被他们成功造出来了,那也是非常令人欣喜、自豪的一件事。
墨子专心致志地书写誊抄着,尽量从天幕的述说、文字与字幕里,择出关键的部分。
他没注意到的是,随身的小型光幕上。
聊天页面,忽然出现一个小红点。
【人们热衷于使用珍妮机,起初是在诺丁汉,后来是在兰开夏。】
【珍妮机使得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只要有一个工人管理,就可以比旧式纺车多纺纱许多倍。到了1788年,英格兰大约已经有两万台机器在运转。】
【珍妮机造价便宜,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就能操纵,而且体积小到足以安装在家里。它很好地融入了工业的架构,而使得纺织工可以跟上织布工的步伐,增强了家庭经济。】
【不过,珍妮机纺出的纱线非常柔软,所以只适合用作纬纱,而经纱则不得不在手动轮上纺制。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但却也仍然需要使用人力,无法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放出来。】
【下一期,我们说说蒸汽机的发明。】
光幕之上,宫商羽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
各历史时空的人们记录着、记录着,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们怔怔盯着碧空。
光幕上一片空白。
啊!!没了吗!这就结束了吗?!
齐桓公、齐景公等人痛心疾首,我们连旧式纺车都没有啊!珍妮机要怎么制造啊!
那什么英格兰,你们竟然有两万台?
好气哦。
管仲、鲍叔牙、宁戚,晏婴、田穰苴、梁丘据等人,分别在各自时空,安慰自家君主。
您如果想想,那是1788年的英格兰。
是不是就好受很多了呢?
毕竟我们,现在还在公元前的时代:)
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非常期待“珍妮纺纱机”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诞生。
这机器,只要有一个人管理即可。
那得多省人力啊!!
更主要的是,它可以比“旧式纺车”多纺纱许多倍,比起手工纺纱,岂不更是不知凡几!
秦始皇注意到一个细节。
67/88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