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机,使得纺织工可以跟上织布工的步伐。
这么说在珍妮机的发明与普及之前,织布工的效率更高一些?纺织工跟不上?
也就是说,他们早就有了织布的工具吧?
秦始皇开始思考,在他们大秦,建立大规模官营纺纱厂、官营织布厂的可行性。
至于那最后一句:蒸汽机。
天幕说珍妮机虽然效率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但是却仍然需要使用人力。
“无法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放出来”。
莫非,这蒸汽机就可以?
这个叫做“蒸汽机”的东西,可以让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放出来?
秦始皇的思绪纷飞,而这时候的天幕上有无数条半透明白色弹幕,迅速飘过。
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很多人都没有记全,在天幕上到处寻找学霸笔记,互帮互助,互相借鉴、参考。
结束得太突然了!我们都没反应过来!
老师!PPT没抄完啊!
现代,宫商羽忽然打了个喷嚏。
作为一名深耕于中国古代历史的up主,在摇到西方史选题的时候,并没有极尽具体地展开。
宫商羽:只稍微科普一下吧!我的粉丝群体应该都是来看中国古代史的!
宫商羽:自信.jpg
但是……
为什么弹幕和评论一片哀嚎?
春秋时期,鲁班快要哭了。
他一开始有多自信,现在就有多伤心,完了完了我好失败怎么办。
墨子会不会笑话我。
正在这个时候,墨子给鲁班发了许多资料。
鲁班看见墨子的小红点,斟酌着打开一看,上面是一些图片与文件传输。
这些资料非常详尽、完整,而且还包括了战国以后的手摇纺车、锭子等内容。
鲁班点进其中一份图片,其中的白纸上绘制着手摇纺车,还写着手摇纺车的介绍。
他细细阅读,发现应该是先将众多的竹片或者木片制成轮辐,固定在轮轴上。
然后,用绳索或皮带绕在轮辐的顶端凹槽处。
这样构成的“虚拟圆”的上顶点与下顶点伸出与锭子连动。
纺纱的时候,用手指拨动轮辐。
绳索或者皮带就在轮辐的顶端开始传动,带动锭子运动,从而实现纺纱。
鲁班问:你这哪来的?
墨子答:没想到吧,秦始皇给我的!
鲁班问:为啥?有条件的吧?
墨子答:是的,我们搞定后,要分享给秦国。
在随身的小型光幕之上,鲁班与墨子隔着物理的距离而可以实时交谈。
鲁班:天幕不是说珍妮机需要人力吗?我们可以学习水碓、水转筒车——
制造出一种水转纺车吧?
墨子:对哦,有道理啊!
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古代真的发明了水转大纺车,而且已经相当于是一种完备的机器。
若是与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纺纱机器工具机相比,也是非常卓越的。
具备水轮作为发动机。
传动锭子与传动纱框,则是它的传动机构,用来完成加捻、卷绕纱条的工作。
弦随轮转,众机皆动。
上下相应,缓急相宜。
而纺车,也是在13世纪中期传入欧洲的……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文献:《史记·齐太公世家》《王祯农书·麻苎门》《韩非子》《晏子春秋》等;《工业革命(1760-1830)》T.S.阿什顿,李冠杰译;《全球通史》乔治·威尔斯,卡尔顿·海斯,李云哲译;《丝绸之乡——繁荣发展的齐国丝织业》宣兆琦。
第70章 工业革命:蒸汽机1
天旷漭兮杳泱茫, 气浩浩兮色苍苍。
嬴政忽然听见,殿外传来“呜呜”的动静,若有似无, 隐约弥散在乾坤之间。
当他疾步赶至殿外,筑起的高台之上。
苍穹的光幕之景, 堪堪显露在这位始皇帝的面前,饶是见过无数大风大浪也难免动容。
起初, 是长长的蒸汽火车,从穹宇的这一端开往那一端, 车头冒着灰白色的烟气。
车厢一节又一节, 行驶在轨道之上。
嬴政失神地望着天幕,周遭的人已经非常有秩序地坐好, 压着纸、提起笔就要记录。
专为始皇观看天幕所设立的高台之上, 有专人时刻待命着, 轮番负责记录。
天幕二十四小时放映内容,他们亦是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进行着工作。
即使是交替换班的时候, 依旧秩序井然。
也不会错过天幕的任何内容。
按理说, 这些人至此已经见识过非常多的后世神奇景象了, 然而这一回——
所有人都震惊了!!
天上跑的这是什么东西啊!!
只见那庞然大物占据了极大面积的天空, 形如蛟龙之貌, 身如钢铁之躯、坚不可摧。
速度,奇快无比。
各时空的百姓们一看天上的景象, 顿时骇了一跳,有很多人, 甚至直接跌坐在地。
蒸汽喷薄而出的声音, 响彻云霄。
这种无端端乍现、骇人听闻的景象, 怕不是在梦里、在神话里才能看得见、听得到。
昔日那些沉稳的历史人物,譬如范蠡、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人。
见了这番情景,也不由得瞠目结舌。
这什么东西啊!!!
在蒸汽火车之后,又出现了蒸汽轮船。
却见天际间一阵海波荡漾,吃水颇深的巨型楼船,在一片蔚蓝的海面上徐徐行驶着。
在这楼船的前端,还有两根高高的长柱,如同烟囱般,乌拉拉地往外冒着深灰色的气。
嬴政震惊:这是船???
是船!行驶于浩浩海面,这么大一艘的船!
春秋末期,墨子:卧……槽。
他缓缓张大吃惊的嘴,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天际巨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船!
硕大无朋的船,船身又长又高,上面依稀可见一些或来往的、或挤在一起的人。
此番对比之下。
人愈发显得渺小,船愈发显得巨大。
而在巨幅光幕的放大效果之下,楼船的体积更是无法形容、无法想象的离谱程度。
庄周:鸽子为什么这么大。
惠施:啊???
庄周:我是说,你为什么不把巨大的葫芦系在腰间,浮泛于江湖呢。
惠施:庄周你越来越无厘头了啊。
惠施在与庄周说话的时候,那一双眼睛依然一动不动地,盯着碧空里的光幕。
那一艘巨大的楼船,足以震惊世人。
什么鬼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船啊!还有刚才那条,速度奇快的,是什么东西啊!
难道是坐骑吗!你们征服了这等巨物吗!
或者,你们创造出来的吗!
惠施对后世之人的能力又刷新了认知,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这真的是人力所能及吗!
惠施心潮澎湃、目不转睛地盯住苍穹。
直到天际的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的画面消弭无踪,光幕里出现数个巨大文字的时候。
各时空里,所有看见天幕的人。
他们还处于刚才的震惊错愕之中,久久不能平息,目瞪口呆地凝视着穹宇。
咚、咚、咚。
那些仿佛流转着无尽光华的巨大文字,如同被神力拍上去一般,出现在浮云之间。
工业革命:蒸汽机!!
在这七个文字的下方,还有一行特殊的小字。
Industrial Revolution:Steam Engine
嬴政、刘彻、墨翟等等无数人,立即调整好状态,聚精会神地,观看起今天的视频。
不会吧!今天要教这个吗!
我们真的可以做到吗!
只听得天际之间,响起一些独特的音乐,与先前的不同,全是完全没有听过的乐器。
在钢琴与小提琴等组合而成的交响乐中,各时空里的无数古人,听见天音徐徐说道——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最具变革力的新技术,是一种能够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通过蒸汽机,机械动力就可以运用于铁路、远洋轮船以及各种工业领域,由此带动了陆上和海上运输的巨大发展与进步。】
春秋末期,墨子目不转睛看着天空。
工业,革命。
墨子刚与鲁班一起,投身于珍妮纺纱机的研究与制造,现在又多出了一个蒸汽机。
最具变革力的新技术?
墨子觉得这个蒸汽机肯定不简单。
但是“能够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这到底是什么鬼啊!
完全没有听懂啊!
秦始皇明白了,这个蒸汽机可以运用于铁路、远洋轮船,促进陆上与海上的交通。
既然是促进交通,那么——
刚才的那一条如同巨龙一样的东西,可能是一种交通工具吧,地面上的则是铁路。
应该,就是用铁造出来的路吧。
至于为什么要用铁造一条路出来,朕现在还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呢_(:_」∠)_
还有那艘巨大的楼船,它是用钢铁制造的吗!
钢铁真的可以用来造船吗!而且居然可以直接作为船身?这么厉害的吗!
——最近正在不遗余力地造船试图派人远洋航行去南美洲寻找神奇红薯的嬴政同学。
至于那句,蒸汽机是一种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秦始皇:朕,朕怎么可能听得懂啊。
秦始皇:摊手.jpg
【最初,蒸汽机是用来抽水的,可以给刚开采的煤矿排水。】
【格拉斯哥一位名叫詹姆斯·瓦特的制造数学仪器的工匠,对抽水机进行了改造,用它来驱动机器。1785年,第一台这样的蒸汽机,就出现在诺丁汉的纺织厂里。】
光幕之上,出现了一些文字。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
关于“格拉斯哥”“詹姆斯·瓦特”“诺丁汉”等等词汇,人们都尽可能地去适应。
音译、这肯定是音译,无疑了!
鲁班在观看《蒸汽机》的时候,手边还放着很多捣鼓珍妮纺纱机的研究。
木头、锭子,各种东西摆了一堆。
他听见那一句,出现在诺丁汉的纺织厂里,不禁联想,难道蒸汽机与珍妮机还有关系?
蒸汽机可以带动机器,用来驱动机器?
【1804年,瓦特的蒸汽机运用于运输业,为火车头提供动力,这也促成了1825年第一条铁路的诞生。】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在纽约的哈得孙河上经营“克勒蒙”号汽船,这艘船的动力,正是来自于英国制造的蒸汽机。】
天幕在述说到这里的时候,画面里再次展现出铁路与蒸汽火车、海面与蒸汽轮船。
至此,非常多人明白了。
这一期视频给他们讲的,还并不是那两件庞然大物,而是给它们提供动力的东西!
蒸、汽、机!
“提供动力”这个用处,深深映入众人脑海。
秦始皇:好耶!
从蒸汽机开始,向火车、汽船进发!
有了火车,大秦的交通必将更加发达,有了汽船,更是终于可以进行远洋航行了!!
墨子:卧槽,感觉难度很大!
但是绝对会很有用的样子!!
两千多年后才出现的火车、汽船,我们现在就要制造!当然,先从蒸汽机开始……
墨子全神贯注,不敢分神。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常认为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但其实在瓦特之前,英国已经有人关注蒸汽动力,并且制造出了相关的机械。】
【蒸汽动力是科学革命的副产品,气压也是17世纪物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欧洲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包括伽利略、托里切利、冯·格里克、惠更斯和波义耳,他们都对此做过研究。】
蒸汽动力,墨子默默记下了关键词。
至于那些人名、科学革命之类的,对他们来说,暂时都还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名字好复杂啊!
【17世纪中期,惠更斯与冯·格里克提出,如果汽缸里出现了真空环境,气压就会把活塞推入汽缸。1675年,法国人丹尼斯·帕潘利用这一设想,制造出一个粗糙的蒸汽机原型。】
【1698年,托马斯·萨弗里为了解决矿井排水的问题,发明了蒸汽泵。这种蒸气泵会用气压来吸水,并且利用蒸汽张力将水压出去。不过,它只能将水提升100英尺左右。除此之外,因为气压无法调控,所以还存在着爆炸的危险。由此,好像并没有产生人们所期望的那种效用。】
天幕一口气述说了这些蒸汽机的发展进程与历史,墨子全程十分耐心地聆听着。
同时,也观看着光幕上的同步画面。
那是后世的AI技术还原出的虚拟人物与虚拟机械设备,代表着17世纪的蒸汽机原型、蒸汽泵等等。
墨子结合动画内容,搭配上天音解说。
到目前为止还勉强跟得上,虽然有很多东西不懂,也听得有些云里雾里、手忙脚乱……
不过,因为已经与秦始皇达成了合作,所以墨子也不是非常着急,只是默默地记一些关键、重要的点。
秦始皇,将会给他分享记录的天幕内容。
墨子专心观看天幕,这样也有助于之后的研究与制造。
天幕正在述说的发展历史很不错,让他们得以通过蒸汽机的发展历程,对它有更好的理解。
墨子:虽然很多词汇不知道是啥(汗)
真空环境、气压、汽缸。
蒸汽泵、气压、蒸汽张力。
但是,从蒸汽机的出现到发展成型,肯定要比直接听要简单吧!就好像上天视角看了一遍过程一样!
68/88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