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真:“……”
公子果然还是那个公子。
*
夏侯斌和岷城做的这笔生意不小,送走了使者,他心情大好,拉着几位下属部将去秋猎。
刚在猎场上跑了两圈,正畅快淋漓时,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琴声。
他原本也只是大梁朝的武将出身,家世不算显贵,辛苦打下的班底也不如其余反王富庶。
赵琛是梁朝的藩王,与赵昌同根同源,其显赫自是不必多说。苗所江为世族子弟,吴德跃祖上也是勋贵,算下来,属他底蕴出身最次。
穷人乍富,他没舍得给自己圈地弄个只属于他夏侯斌的猎场,因而这地方出现外人也不奇怪。
那琴声从悠扬婉转渐次高亢热烈,后又化作如泣如诉的悲怆怅惘。
夏侯斌连声赞叹,“也不知是哪位大家抚琴。”
夏侯斌并不是不喜文臣才当的武将的,事实上他也没正经学过武,不过是天赋异禀。以及,在自己摸索的情况下,打架总比写文章容易。
经年日积月累,时人嘴上不说,但心里多多少少都觉得文要比武高一等,是以反王再骁勇善战,面上对文人都是尊重的。
“主公,不如去看看?”
“好,都下马,把箭矢都收起来,莫要惊到先生。”夏侯斌细致吩咐。
毕竟文人嘛,都是弱不禁风的,稍微有些风吹草动都能吓得大病一场。
所有人依令下马,自觉收敛了动作音量。
习武之人耳力要更好些,他们还没走进,就听到那位先生似乎在与自己的书童交谈。
“平城的山景放眼天下都是一绝,可惜啊,还未赏够,今日便要离开了。”
“公子喜欢,为何不多住一段时间?”
那公子浅浅一叹,带着说不出的悲悯:“战火将至,平城守不住的。”
夏侯斌脚步顿住,与他的部将们面面相觑。
战火要烧哪?哪里守不住?他们平城?
一派胡言!
第102章 将军何故不谋反(16)
夏侯斌气势汹汹带着人马上前。
“先生何出此言?”到底是对文人的尊重成自然, 面对这一个气质卓绝一看就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用词还算礼貌。
不过到底是被人当面诅咒了,他的脸色算不上好, 配上本就粗犷的面容, 有种凶神恶煞之感。
那公子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似是没想到自己和书童的谈论被人听到。
他也不慌张,从容不迫地起身一礼,衣袂飘飘,“字面意思罢了。”
“你若说天下皆动荡也就罢了,平城之主骁勇善战, 再怎么打也不会乱到平城头上。”
夏侯斌自夸起来没有半点难为情,他粗声粗气:“先生凭什么说平城守不住?”
就算要打仗, 也是他带兵出征, 只有没用的城主才会让战场出现在自己的领地。
这时其中一个部将抬头多看了两眼,顿时惊诧地张大了嘴巴, 他不自觉抓住夏侯斌的衣角, 还用力揪了两下。
夏侯斌:“?”
夏侯斌把衣角抢回来,瞪他:“你干什么?”
“主……主要是,”部将压低声音:“主公,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人的装扮好熟悉啊?”
熟悉?
夏侯斌又转过头去看。
白衣翩然, 竹簪束发, 腰间佩玉,白纱覆面。
这装扮很正常很好看很有仙气很文人啊……慢着!
夏侯斌倒退两步与部将并肩,他也压低了声音,附耳问道:“沈明恒要杀的那个?”
部将点点头:“是不是很像?”
每一个描述都完美对上, 夏侯斌觉得,这已经不是像了, 这就是同一个人!
岷城使者在他们这里待了这么久都只能无功而返,夏侯斌还以为这位神秘的少年早就不在平城。
他一边感叹这人居然能再次在岷城的围剿中全身而退,一边又有些遗憾没能见上一面。
结果没想到,这人居然还没有离开,并且丝毫不觉得危险,仍敢光明正大地抚琴赏景。
不是傻子就是有底气。
能让沈明恒这样忌惮,显然不会是傻子。
那公子也能看得出他们正在议论他,然而他涵养极好,仍旧自若坦然,清泠如谪仙。
见他们俩聊完,才好脾气地弯了弯眉眼,“看起来,几位认识我?”
“那个……”夏侯斌轻咳一声,态度又好了几分:“先生还没说,为何断言平城守不住?”
公子叹了口气,怜悯道:“焦宁郡欲对平城用兵,苗所江麾下三十万大军,又不乏能将、军师,平城所有兵力不过十八万,自然是守不住的。”
“什么?”夏侯斌的音量猛然提高,“你弄错了吧?苗所江不是一直想对岷城下手吗?”
公子摇了摇头,“那是障眼法,声东击西之策,若是信了……”
余下的话不言而喻。
平城本就与焦宁郡在实力上有差距,若是还不加防备,那或许撑不了多久就得改换主人。
夏侯斌不由自主地想起拿着重要军备来做交易的岷城,曾经让他疑惑的举动如今也有了解释。
——如果苗所江的目的真的是他们,也难怪沈明恒毫不着急。
夏侯斌神色一凝:“先生可有证据?”
“没有证据,只是在下的推测。”
还不等夏侯斌松一口气,只听公子温温和和地继续说道:“其实要确认也不难,只需多关注焦平接壤处的动静,自然能知道。”
夏侯斌一颗心顿时提了起来。
其实看这人说得这样信誓旦旦胸有成竹,他心里已经信了这个所谓推测。谋士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世上就是存在一些天才,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远见与敏锐。
“还未请教先生名讳?”夏侯斌躬身一礼,态度谦卑。
公子的态度始终未变,他礼貌回礼,淡淡道:“萍水相逢,何必过问名姓?在下不日将启程离开平城,若是能有缘再见,再谈也不迟。”
“告辞。”他微微颔首,示意长真将琴抱起,绕过他们就要离开。
“先生且慢!”
夏侯斌急忙走到他前面,再度俯身长揖:“不敢欺瞒先生,在下夏侯斌,忝为平城之主。”
若是放在话本里,上位者微服出巡公布身份该是一场精彩而激动人心的戏份。
此刻的夏侯斌没敢有这种“亮瞎你狗眼”的想法,但看到始终从容淡然的公子眼中漫上几分惊讶,不免有几分得意。
“原来是夏侯将军,失敬。”
大抵是出于礼尚往来,公子犹豫了片刻,还是拱手道:“在下姓沈,单名一个默字。”
忘记取个名字再出门了,没关系,现编一个。
“墨?”
果然很书生气,一听就是个很厉害的谋士。
公子道:“无言之默。”
夏侯斌对他的名字纠结是哪两个字不在乎,他又是一礼:“沈先生。”
他直起腰,神色真诚:“恳请先生留步,夏侯斌有事请教。”
公子沉吟片刻,“在下确有解救平城之法,但我为何要帮你?”
在短暂的惊讶过后,他的目光再度恢复平静,无悲无喜,并不因眼前人的身份而对他高看一眼。
夏侯斌大喜,他原本只想请教一下这位公子的消息来源,但没想到这人直接说他有解决方法。
此刻他简直就像走大街上突然被东西砸中,还没来得及生气,低头一看砸他的是块金子。
只能说沈明恒的气质太能唬人,让夏侯斌下意识地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夏侯斌敛容,正色道:“愿拜先生为军师,今后先生在平城的一应待遇,与在下相当。先生若还有其他要求,斌一定尽力满足,还望先生给个机会。”
“你很诚恳。”公子犹豫片刻,叹息一声:“罢了,我助你这回。至于旁的条件……”
公子顿了顿,向来柔和的语调忽然添了几分凌厉杀意,“我要你有朝一日,杀了沈明恒。”
长真悄悄瞥了自家公子一眼,又飞快低下头。
公子说过,不知道情况的时候,他就闭嘴低头就可以了。
化名为“沈默”的沈明恒神情自若,他目光直直看向夏侯斌,微微笑了笑,“夏侯将军,你同意吗?”
虽然不知道他们之间什么情况,但沈明恒都要沈默的命了,沈默记仇也很正常。
夏侯斌连连点头,保证道:“乐意为先生效劳,若有机会,在下定生擒此獠,交由先生处置!”
反正同为八路反王之一,如果他们都能活到最后,他与沈明恒迟早会有一战。
他觉得他可以,但沈明恒提前死了也说不定。
沈明恒微微一笑:“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还请夏侯将军安排,寻个清静之处详谈。”
落在夏侯斌眼里,这显然表明公子对他的表态极为满意,他在心底暗暗将这件事的重要性又提高了几分。
夏侯斌的兴奋溢于言表,他侧首做出引路姿态,“先生,请!”
“沈默”不会骑马,他们在附近找了个酒楼,安排了一个包厢。
夏侯斌将上首的位置都让了出来,礼贤下士的态度做得十分到位。
沈明恒也不客气,他不紧不慢地坐下,“夏侯将军,平城与焦宁差距悬殊,苗所江也是当世少有的将才,靠平城之力,是胜不过苗所江的。”
夏侯斌眼巴巴地看着他:“先生可有办法?”
“有。”沈明恒没有卖关子,干脆地说:“联吴抗苗。”
“吴?越城吴德跃?”
“正是。”
沈明恒道:“平城实力有限,为今之计,只得寻找外援,这外援既不能太弱,否则怕是对方心不甘情不愿,恐成拖累。也不能强出平城太多,那便不是合作而是附庸了。”
“越城兵力二十万,又与平城接壤,距焦宁郡仅一县之隔,是最适合的合作对象。平城与越城联合,可有七成胜率,若是在下亲自指挥……”
沈明恒顿了顿,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胜率九成九。”
白纱让他的神色看不分明,但语气中那股自信与傲然却难以掩饰。
夏侯斌注意力被转移,他好奇地问:“剩下那一点失败的概率是因为?”
“因为在下谦虚。”沈明恒不假思索。
夏侯斌:“……”
部将们:“……”
长真挺了挺胸膛,一脸深信不疑与与有荣焉的骄傲。
夏侯斌张了张嘴,好半天没说出一个字。
他对这个回答有些失望:“可这事儿与吴德跃无关,他会同意参与进来吗?”
总不能还要他花钱割地去请吧?这可是资敌。
沈明恒从容道:“在下去与他谈判,他会同意的。”
夏侯斌惊讶地确认:“先生的意思是,愿意替我出使越城?”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虽然明面上“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约定俗成的规则,但对方要是真想要你的命,足足可以找出一百零八种方法。
“将军可信我?”
“这是自然。”夏侯斌仍有些迟疑:“先生,我需要为你准备什么吗?”
他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沈明恒摇了摇头,“只要最后覆灭焦宁时,将军愿意将战果与越城五五分就好。”
“应该的。”夏侯斌连连点头。
两军联手抗苗,五五分已经很公道了,毕竟是他们有求于人。
夏侯斌都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结果居然还能平分战果,他简直满意到不行,哪里还会有意见。
……扯远了,差点以为他们已经赢了。
都怪这人说起时太过轻描淡写,把他都带到了沟里。
好高骛远不可取,夏侯斌在心里警告自己。
第103章 将军何故不谋反(17)
在他们谈话的时候, 随行的下人已经很有眼色,回去驾了一辆豪华马车来。
沈明恒从岷城的郡守府,搬进了平城的郡守府。
这天夏侯斌的下属都知道自己的主公请了一位军师回来, 且对那位军师极为客气, 下属们也不由得对他高看一眼。
在夏侯斌派出的人带回焦平相交处确实有动静的消息,在沈明恒献了几个计策、抓出了几个卧底之后,他在部将中的声望一时间仅次于夏侯斌。
天知道这人是怎么从几句话中就听出不对劲,才见上两面就断言某人有问题。
夏侯斌一查,果然找到了那些人被收买的证据。
且沈明恒还很会练兵,他随口说几个小技巧, 就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军中将士的配合度。更别说平日里的庶务民生,那更是他极为擅长的领域。
他才来短短三天, 在夏侯斌的支持下, 平城里除武将之外的官几乎被他从上到下换了一遍。
沈明恒的眼睛仿佛有神力,能一眼分辨忠奸, 也能从庸人中找出良才, 甚至可以看出一个人真正擅长的事情。
他把职位变动得这么彻底,大多数人对此居然是心服口服的。
夏侯斌终于体会到有一个厉害的军师能起多大用处,这哪里是一介书生啊, 这简直是他的祖宗, 他恨不得将沈明恒供起来。
但苗所江欲对平城用兵一事证据确凿, 向越城求援也就刻不容缓了起来。
夏侯斌恋恋不舍地抓着沈明恒的衣袖:“先生,你一定要活着回来,斌不能没有你。”
72/126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