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担忧的只有该编一个怎样的理由来合理地解释能够“变大变小”的狗的问题。不如到时候就说狗是从法米娜借来的吧,每拍完一个阶段,他就佯装去还狗借狗。
至于一个宠物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纪不同的柴犬...当然是为了进军日本市场,提前招募本土小狗来测试他们对改进版狗粮的喜爱程度。
迈克尔拿他没辙,又报上一个差点被遗漏的消息:“对了,听说我在寻找低薪的中年男演员,克里夫·罗伯逊主动联系了CAA,希望能得到一个机会。你怎么看?我这边有意把他挖到CAA来。”
克里夫·罗伯逊。
奥斯蒙德在脑内搜索着这个名字,对方居然会找上CAA?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第41届(1969)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奖获得者克里夫·罗伯逊,自1955年出演了电影《野宴》后就成为了主流电影的常客。但1977年他卷入了哥伦比亚公司的贪污案,即便事后查证他确实被冤枉,演艺生涯却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制片人们担心他身上莫须有的罪名会招来不明真相的观众反感,给电影票房带来恶劣的影响。即使他的片酬一缩再缩,仍然没有多少人敢雇佣他。
好莱坞就是这样。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今天的辉煌也可能会变成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如果他愿意接受一万刀左右的薪酬的话,我可以给他这个机会。”
奥斯蒙德回答道。
“听你的语气,其实你有想要邀请的演员?”
“杰里米·布雷特,那个英国演员,联美拍摄007的时候曾经两次邀请过他。他的气质很好,毕业于伊顿工学,很适合扮演一名老师。”
奥斯蒙德有些惋惜:“唯一的缺点就是他可能稍微贵一点。毕竟他可是和赫本一起出演了《窈窕淑女》,但我听说近几年他几乎没怎么接到电影的片约,返回英国拍舞台剧了。”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演员工会注册过的底层演员通过罢工争取以后也只能拿到每日300出头的最低薪资,金字塔顶端的老牌演员能拿到的薪资最高也不过在200万美元上下浮动。
其中也注有一定水分,报纸和合同上写得光鲜亮丽,实际上演员只能拿到近100万左右出头的税后收入...寻常美国人的年收入一旦突破30万美元,即便通过合法的措施减少税负,仍需缴纳相当于收入超过一半的税费。有时,演员们一半的片酬也拿不到,因为他们与制片方签订了合同,200万只是看着好看,实际上会要求演员承担一部分投资风险,将片酬投入电影拍摄,换取并不保险的票房分成。
而位于金字塔中间的演员,在扮演电影的主角时大部分能够拿到约10到30万美元的报酬。
男演员的工资普遍比女演员多一些,中老年演员的片酬通常比年轻人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低成本电影会选择青春片的原因。
同时,为了省钱,多数制片人和厂商还会选择更加廉价的英国人作为演员,就连奥斯蒙德在委托演员工会时也提出了希望对方尽可能找“嘴唇薄”的演员。
杰里米·布雷特虽然是英国人,却在好莱坞闯出了一番成绩。想要约到布雷特,除非能用剧本打动他,否则就得掏大约十万美元左右的片酬。
迈克尔却对奥斯蒙德的话持怀疑态度:“我听说他离开英国前往加拿大寻求机会。但没人邀请他参演电影,只有几部电视剧制作组在邀请他。我可以先帮你打探消息,也许用不了那么多钱。”
人总是要怀有不切实际的希望。连曾经的奥斯卡得主都会因为奥斯蒙德《多格板箱》的巨大影响力主动来恳求一个机会,万一呢?万一他也能捡漏布雷特呢?
奥斯蒙德点点头表示同意,即便电话那头的迈克尔看不到:“汤姆最近有电影排期吗?他低价来客串配角,你觉得怎么样?”
“葆拉为他找了几个试镜。试镜结束以后他确实可以腾出两到三天的拍摄时间客串你的电影,但如果通过了试镜,他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提前背诵台词。汤姆·克鲁斯患有读写障碍症,虽然他有自己的一套识别单词的方式,但是记住台词对他来说还是比一般人困难些。”
“你的意思是如果汤姆通过试镜就不能出演我的青春片?”
奥斯蒙德提高了声音:“我本来打算要他饰演‘前男友’的。”
迈克尔揉了揉太阳穴:“你那个‘前男友’不是什么好角色,葆拉希望他接下来出演的几部电影都正派一些,走青少年偶像的路线。何况凭汤姆那个长相,你怎么可能找到颜值再压他一头的便宜男主演?”
奥斯蒙德撇了撇嘴,他有预感,青春片男主演员的抉择将是他拍摄低成本剥削片最大的阻碍:“大不了我自己上。”
“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你对自己的脸太有信心还是该问你导演人选又是谁,难道你自导自演吗?”
迈克尔吐槽了他一句:“别忘了你夸下的海口,一个月内结束两部电影。虽然我不觉得你有可能完成。毕竟寻找合适的演员就要花不少时间。”
经纪人另外交待了些其它事项,也没忘记敲打他顺便露出自己大灰狼的真面目:“你和库布里克或者马丁·斯科塞斯谈过了吗?他们愿意签在CAA名下了吗?或者和我见一面也好。”
“他们最近很忙,等我拍完电影吧。”
奥斯蒙德打着哈哈,敷衍了两句挂上了电话,又翻出名片,找到了BBDO广告摄影师约翰·休伯特。
他之前答应对方未来会给他一个拍摄电影的机会,也许现在就是那个“未来”。他可以邀请对方来担任他的摄影组长,虽然是个组内没有任何其它组员的组长,但起码能摸到装着35mm电影胶片的尼康摄像机。
这是个好差事,很多摄影师、圈外人成为导演的第一步就是为导演打杂,近距离观察、学习一名导演在片场如何调度组员、调.教演员。
换成他在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说不定有可能花钱求他为他打工。
奥斯蒙德有些看不上自己一些自视甚高,其实镜头语言一团糟的同学。不过耗资0元给他们个实习机会、开具一张实习证明也不是不可以。
奥斯蒙德的小脑袋瓜一动,又有了招揽人才为他打黑工的主意。他那一大堆同学,别管心里怎么腹诽他,妒忌他,真正塞进片场做助理的时候一定会像鹌鹑一样乖巧听话,生怕惹导演生气被赶出剧组学不到想要的知识和经验,正好塞进摄影组充当组员。
简直又省钱又好用。
约翰·休伯特的镜头很美,风格稳健,如果进展顺利,奥斯蒙德甚至可以将摄像机全权交给约翰。
只要他严格按照自己的分镜图进行拍摄,自己就可以抽身去拍摄另一部电影,两边齐头并进,一定能赶在工期前完工。
甚至...
奥斯蒙德翻看着手中被传真来的《忠犬八公》剧本。没人说他必须遵守真实事件,给男主角一个大学老师的身份,他也可以是一个高中老师。
奥斯蒙德露出笑容。
他可以向某所高中提出实拍场地借用申请,但用来拍摄两部电影。
第36章 乔治·卢卡斯
为BBDO拍摄广告的约翰·休伯特受宠若惊。
他本以为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承诺只是句客套话, 没想到对方居然真的邀请了他。
如果放到两个星期前,或许他会因为酬劳仅有五千元的电影拍摄邀请有所犹豫,摇摆不定。
毕竟约翰也是位广告业内小有名气的导演, 每拍摄一部广告,他至少能够拿到二到三万的酬金。
但近些日子频频霸榜纸媒, 热度节节攀升的《多格板箱》职员表上刺目的导演: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制片: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剪辑:奥斯蒙德·格里菲斯。让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奥斯蒙德的邀请。
他过去还曾经出言嘲讽他放弃可笑的电影梦,一鸣惊人只是所有人都在做的白日梦, 多少人最后都回了乡下老家?
但对方不仅以令人惊叹的票房成绩作为回应,还不计前嫌给了他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在听奥斯蒙德详尽地介绍完剧组的情况后,他还主动请缨,帮助奥斯蒙德联系了过去拍摄广告时借用过场地的高中,提出与对方再次合作的请求。
为了搏得机会避免奥斯蒙德反悔, 老约翰甚至贴心地表示自己可以携带摄像机进组。
你瞧瞧你瞧瞧。
奥斯蒙德脸上都快要挂上“得意面具”了。
在好莱坞, 票房就是王道,赚钱即是真理。
他还只是拍了一部利润两倍于成本的电影, 就能收获这样的待遇。
要是能像斯皮尔伯格那种用一部《大白鲨》、拿900万成本硬搏4.2亿票房, 还不得得被制片厂像环球电影公司那样捧在手心里,生怕他磕着碰着跳槽去了别家?
学校下午的最后一节课结束, 教授的口中刚刚吐出“下课”两个字,奥斯蒙德就急切地跳上了讲台,连书本都没有收整, 将教授和助教都吓了一跳。
“占用大家一点时间, 我有部新的电影会在下周开拍, 想要招募一些熟悉业内知识、运作的同学担任摄影助理、导演助理、灯光师...但是预算有限,给不出太多的薪酬, 不过我可以给大家专业正规的实习经历,表现出色的话也可以帮忙写介绍信。招募的岗位有限,如果有谁有意愿参与的话,尽早联系我,先到先得。”
简单总结就是:给我干活,不包吃不包住,没钱,爱来不来。
现场的情况也与他预料的完全一致,接下来有独立拍摄计划的同学开始懊恼,没有拍摄计划的同学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争着抢着想要为他打一份白工。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根本拉不到电影投资拍摄电影,毕业后大多流向了地市级电视台、广告公司,很有可能一辈子与电影无缘。就算铁了心地要挤进好莱坞,也要先从苦工做起,在摄影组打杂,一步步向上爬,四十多岁能够成为低成本电影的导演就已经算是出人头地。运气好的话可以到罗杰·科尔曼的新世界电影公司或者其它小型独立电影公司碰碰运气,在那里做助理导演,等待着有一天抓住机会。
如果年纪轻轻想要像斯皮尔伯格那样闯出成绩,要么得是奥斯蒙德·格里菲斯这样的星二代官二代;要么就得搏一搏运气换取万分之一的可能:抵押财产或者得到贵人相助,拿钱来追求梦想。
但假如能趁着毕业之前在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剧组里获得一份实习经历,凭借着他目前在好莱坞业内炙手可热的名声,无疑会让自己比同龄人的进度快上不少,甚至能够因为这份经历得到一些低额的赞助。
因此,就连助教都忍不住出声询问自己有没有机会能够参与,他可以不要薪水,只要能以导演助理的身份加入剧组。
奥斯蒙德露出了欣慰又理解的笑意,一一答应,一一安抚,悄悄向教授要了一份专业课成绩表,打算就按照教授给出的课题短片拍摄作业的成绩来由上自下挑选剧组的苦工。
差不多搞定了组员问题,奥斯蒙德又去学校的话剧社团招募了一位化妆师,还和话剧社团的指导老师聊了几句。
他相貌出挑,谈吐温和有礼,很快就将剧团的指导老师和几个姑娘哄住,甚至在不知道他是谁的情况下答应他如果有需要,可以免费客串他的电影中的龙套。
然而好心情没能持续多久,刚刚回到公寓,他又收到了来自经纪人迈克尔的连番轰炸。
奥斯蒙德叹了口气,在电话接通时先发制人:“CAA很闲吗?你们完全不为月底的奥斯卡公关运作吗?”
迈克尔被他的话一噎:“CAA名下没有什么拿到提名的导演、编剧或者演员,除非我们现在去挖一个过来...哦,我们在和大卫·林奇接触。怎么了,你对奥斯卡感兴趣吗?我以为你对今年的土星奖更感兴趣。”
土星奖是美国科幻、奇幻及恐怖电影学院举办的影视奖项,会颁布给当年最优秀的科幻电影和恐怖电影。但实际上它没什么含金量,迄今为止也才颁布了七年,基本上无人在意这个长得像由胶片代替了土星环的小破土星奖杯,就算获奖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奥斯蒙德不满地半眯起双眸:“没有,我只是单纯问你有什么事,以至于我的BP机响个不停。”
“对,你什么时候有空闲时间?我收到太多给你的派对邀请了,好莱坞七大制片厂高管组织的、明星组织的、制片人组织的...虽然大部分都是显而易见的拉票派对。”
“我又不是学院的会员,没有奥斯卡奖的投票资格,也没有参与奥斯卡的提名作品,参与这些派对干嘛?”
“也许我们能在派对上获得投资人的青睐,现在好莱坞到处都是想邀请你拍恐怖电影的人,但大家根本见不到你。”
迈克尔·奥维茨回答道:“《多格板箱》的后续宣传也是,你甚至没有为电影举办庆功派对。”
“...说到底《多格板箱》最后因为各种事情连杀青都没有就直接散伙,你觉得庆功派对真的有必要,难道一定要让大家聚到一起互相捧着尴尬的笑脸祝贺我成功吗?如果你这么积极,不如替我把派对开了,派对上就说我身患重病,疾病缠身,来不了。”
忙着赚钱呢,哪有闲钱和闲时间来参与这种事情?
迈克尔实在是有些无语,他从来不知道奥斯蒙德居然不乐意参与派对。这家伙在联美出事前可一直是大大小小派对聚会的常客:“好吧,我以为马丁·斯科塞斯会恳求你帮他拉些票的。”
马丁·斯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由联美出品发行、一手负责宣发。《公牛》票房成绩不佳,但还算是受影评人青睐,因此才能在其它七家好莱坞工厂发行的各大影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8项奥斯卡提名。
算是挽救了马丁·斯科塞斯岌岌可危的电影口碑。
但明眼人都知晓,《愤怒的公牛》成为奥斯卡大满贯赢家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联美破产,根本就没有钱为《公牛》进行公关,只能够靠男主角罗伯特·德罗尼的影坛地位和个人影响力挽狂澜。
本来宣传公关应该由米高梅接手,但米高梅手上也有一棵不被任何业内人士看好、但米高梅高管对它信心满满的独苗《名扬四海》需要奥斯卡运作。
而且,《公牛》票房不佳是事实,为了这部电影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数量甚至比不过《多格板箱》,米高梅不想竹篮打水。
29/234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