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穿越重生)——假酒喝了头疼

时间:2024-06-02 11:09:30  作者:假酒喝了头疼
  这事情无论怎么说,也算是北宜的内政,做蜂窝煤,也是为了增收北宜的财政问题。
  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让他家年年去办,而他就躲家里批一批文件。
  他年年是很厉害,但他的年年也是个肉。体。凡。胎的人类呀。
  听晏云澈这么一说,祁秋年略微挑了一下眉峰,考虑了一会儿,然后才点了点头。
  “那行吧,我给你列几个名单出来。”
  来北宜这么久,北宜的那些商人的底气,他都摸得差不多了。
  这些古代人,说商人奸诈狡猾,其实祁秋年还是觉得有些道理的。
  后世,虽然也有很多奸商,但至少明面上的做生意,都要讲究个诚信为本,但是在这个时代,一物卖二价,以次充好,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而且,这些商人个个都有八百个心眼子,并不会因为你是王爷,就会在做生意这一道上,给你让利退步。
  所以祁秋年筛选出来的这几个,都算是比较老实的那种了。
  他有点担心,他们家刚还俗的和尚,太过于心慈手软。
  当然了,祁秋年本身也是个心肠柔软的人,但是在做生意这一道上,那他可就太有经验了,关键时刻,绝对分毫不让。
  晏云澈心里有数,他那到底也是个皇子,并不是真的像其他的和尚那般。慈悲为怀。
  这蜂窝煤的事情交,给了晏云澈,祁秋年也就没管了,他还在专心搞他蒸汽火车的事情。
  可没过几天,他就收到了新的消息。
  这外包合作的商户,祁秋年一共推荐了五家,但晏云澈却总共找了两家。
  其中一家,只能做北方这几个州府的生意,绝对不可以卖到外地去。
  而另外一家商户,却只能做外地的生意。
  祁秋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稍微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晏云澈的用意,这也是一种制衡。
  不愧是老皇帝的亲儿子,这制衡,端水的本事,大概是天生的。
  北方确实苦寒,虽然只有几个州府,但蜂窝煤的使用量,需求量,绝对不会低。
  而出了北方,其他更严寒一点的地方,那边是西北那边。
  可是这里到西北路途,也比较遥远,再说其他的州府,这蜂窝煤一旦普及,百姓生活也是能用得上的。
  只是需求量并没有北方这么大而已。
  如此算来,两个商户拿到手中的权限,却是差不多的。
  不仅如此,晏云澈还用自己王爷的身份施压了一下。
  若是他们做不好这个活儿,或者起了别的什么心思,那他就可以随时换人合作对象。
  这北宜,穷归穷,但是富商也是永远都不缺的,再不济,不是还有那些盘踞在北方的世家吗?
  别看那些世家矜贵,一副看不起商人的嘴脸,但实际上,这些世家背地里,可没少做生意,要不然就家族的那一亩三分地,如何能养得活庞大的家族呢?
  接下来,就是蜂窝煤的宣传及使用。
  这一点,是祁秋年给出的主意。
  如今整个城里,不论是开门做生意的商铺,负责生产的工厂,还是修路建房的工地,人数那可都不少。,
  祁秋年直接让人把那个蜂窝煤炉子,给拉到工厂和工地上去。
  蜂窝煤这东西,你若是直接敲锣打鼓的去宣传,百姓未必相信,但是让他们真实的见识到,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再经过他们的口口相传,这生意不就来了吗?
  果然,没过多久,第一批蜂窝煤上市的时候,就直接被一抢而空。
  祁秋年和晏云澈乐见其成,这生意做了开门红,以后也顺顺利利的。
  这天气越来越冷了,张莫的镖局,终于过来了。
  这次来不是一小队人来的,张莫直接带了好几百号人。
  门房来通报,说有镖局的老板要见小侯爷,还带了很多人的时候,祁秋年都诧异了一下。
  他赶紧叫人把张莫迎了进来。
  一路风霜,张莫看起来也沧桑了不少,不过,他见到祁秋年的眼神是亮的。
  张莫恭敬的拱手行了礼,“侯爷,好久不见。”
  祁秋年笑了笑,叫他不用客气,“刚才下面的人说你带了很多人过来?咋回事儿?”
  张莫龇着一口大白牙,“侯爷不是说让我把北宜的特产带到全国各地去卖吗?我寻思着,我一个商队,也做不了太大的生意,而且也带不了太多的货,所以就多带了点人过来,到时候分成几条线一起跑。”
  祁秋年诧异中带着几分欣慰,毕竟整个州府都在做什么土豆粉,红薯粉这一类的。
  产量确实不低,虽然有部分百姓,自己就已经在跑外地做这个生意了,但压力还是不小的。
  其实,祁秋年能够想得到,这生意能做,是能赚钱的,毕竟是吃的东西,味道好,够新颖,市场是不缺的。
  他之前还琢磨着,可能张莫跑北宜得跑得很勤快了,如今多分几条线路一起去跑,也是大大的降低了北宜的库存压力。
  到时候百姓们也能赚得到钱了。
  不过,祁秋年也好奇,“你之前不是说人手不够吗?怎么现在又来这么多人了?”
  张莫解释说,“侯爷,你应该记得,我老张也是从战家军出来的。”
  战国公老爷子虽然仁慈,不论是到了年纪退伍,还是因为伤残退伍,都给了一笔不低的抚恤金。
  张莫说,“但你也知道,俺们这些大老粗,也没啥本事。”
  他挠了挠脑壳,一脸的憨厚像,所以他现在带来的这一批,就是今年新退伍的。
  其中有一部分,是从前战止戈带给祁秋年的情况差不多,都是那种退伍之后,无家可归的。
  至于另外一部分,是觉得这笔钱拿回家,盖了房子,娶了媳妇儿,也剩不了几个钱了,未来的生活,总得要继续过下去。
  所以他们听说张莫这里缺人,还背靠着祁秋年这个商人出身的侯爷,他们也就跟着张莫一起出来讨生活了。
  虽然这走镖,跑商,都是一件辛苦活儿,而且也有危险性,但俗话不是说的好嘛,富贵险中求。
  他们都是有武艺傍身的,虽然年纪不轻了,甚至是带着一定的伤残,但光看他们的精神面貌,寻常的小娄娄,也是不敢惹他们的。
  祁秋年听完,拍了个巴掌,“对呀,我怎么把这事情给忘了?”
  他现在北宜差人,即便是再来一两万人,他都可以吃得消,北宜也容纳得下。
  对于现在的北宜来说,人口,才是所有发展的基础。
  他也可以去找战止戈要一点退伍的将士嘛。
  不需要战止戈直接把那些退伍将士都给他安排过来,只需要跟那些退伍讲师们说一声,高速他们,北宜这里有个去好处。
  别的不说,反正是能赚钱的,再则,祁秋年做生意,总归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连带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之后北方关外的蛮夷打进来,如果有些退伍老兵在这儿,到时候也能多一道保障。
  让张莫去做农副产品的生意,细节问题,他们也仔细商讨了一下。
  最后定下分给祁秋年四成的收益,其他的归张莫及他的镖局和商队。
  至于从百姓家里收购的价格,祁秋年也定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是属于百姓有赚头,张莫拉到外地去,也能赚得到钱的价格。
  几方都皆大欢喜。
  张莫和祁秋年签订好合约之后,他也没闲着,也不怕冷,直接带着兄弟们就忙活去了,还得要去底下的乡村收购呢。
  早点把货物弄到手里,他们也好早点做生意,再则,张莫也准备在北宜开一个分部了。
  自己都做生意了,还有这么多兄弟要养活,除了走镖,他们又多了一门生意,总有那么几个的腿脚不适合长时间跋涉,刚好就能驻扎在这里。
  张莫心底都有些感慨,原本十几号人的小镖局,只是想跟兄弟们有一口饭吃,养得活家里的老小。
  没想到就认识了祁秋年,从此,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
  张莫忙起来了,祁秋年倒是勉强闲了一点。
  建铁轨的事情,虽然迫在眉睫,想要早一点能通车,但是这事情也不需要他这个侯爷亲自去下力。
  他自己的初期规划已经做好了,可以暂时休息几天了。
  然后他就欢欢乐乐的去找晏云澈了。
  他不忙,但晏云澈却忙着呢。
  年底了,太守除了要处理日常公务,还得要做年终总结,这是要上报到陛下那边去的。
  祁秋年也不打扰,支棱着脑袋看了一会儿,发现晏云澈些奏折的方式,跟他是越来越像了。
  简洁明了,一目了然,通篇没有一句废话。
  要不是字迹不同,送到京城去,内阁那边看了之后,说不定回以为是他写的呢。
  写到一半,最后剩下军务的问题。
  守城将军,和州府太守,虽然是各自为政,但实际上也是合作关系。
  一方管内政,一方保平安。
  可是他们跟军务那边,今年一直都没有什么合作的项目。
  最开始是因为李季的原因,李季被看头了,后来又拖了一段时间,才送来了刘猛这个新的守将。
  刘猛刚来的时候,凡事都和他们有商有量的。
  但之后这段时间,却是没多少交集了。
  这倒不是因为刘猛的心思变了,或者说觉得自己站稳脚跟,不需要祁秋年和晏云澈,就把他们给踢开了。
  属实是长久以来的规矩便是军务和本地政务是分开管理的。
  刘猛,晏云澈,两个人都能算得上一个政府的最高长官,只不过太守要高半级。
  这刘猛不来找他们,一来,是属实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前段时间都听着刘猛日日养将士们吃饱,养身体,然后才开始锻炼。
  这种事情,总麻烦不到祁秋年和晏云澈的头上来吧。
  二来,如果类似这种小事情,如果都来找他们帮忙,那岂不是显得刘猛这个守将,实在是太没用了吗?
  祁秋年想了想,“我前段时间出门,遇到卫文,也就是跟在刘猛身边的那个秀才,闲聊了几句。”
  说是刘猛正在头疼今年冬衣的问题。
  大晋,对将士们的福利,说实话,比祁秋年所了解的那些古代是要好很多的。
  每年都会发一套过冬的衣裳。
  但是这衣裳基本上都会在刚过完年的时候发给大家,全当做是给大家发的新年礼物,也是一种犒赏。
  就好比说,头两年战家军那边。
  战止戈动用了一下自己的权限,把给战家军做衣服的生意交给了王程,这两三年合作的都应该挺不错的。
  这也就意味着,李国公自然也有这样的权利,去选择和哪一家的布庄合作。
  也就代表着,其中又很高的操作空间,国库发下来的钱,到底有多少用到将士们的身上去了,这就是李国公说了算了。
  冬衣,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从前就有芦花冒充棉花的棉衣。
  但是刘猛遇到的却不是这些问题,或者是,不止是这些问题。
  刘猛现在手底下这几千人,几乎都是被李家军淘汰下来的,从前他们还算得上是李家军的时候,过年就没有什么优待,别说是充芦花的新衣裳了,连旧衣裳都未必捞得到一件。
  他们无权无势,也不敢闹,实在是不行了,李国公才’勉为其难‘的,给他们找些完全不保暖的旧衣服。
  穿身上,就跟乞丐似的。
  今年的情况也差不多,李国公那边直接派个人过来,说今年的军费紧张,做衣服的事情,他们李家军的后勤就不管了,让刘猛自己解决。
  当然了,李国公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是送了点银子过来的。
  毕竟表面上,这北宜州府的这些几千个将士,还算是李家军。
  可是李国公送来的那点银子,别说扯布买棉花做新衣裳了,就连旧棉衣都未必买得够。
  这事情,属实是让刘某十分头疼。
  不过那到底是军务问题,祁秋年听完,也没多嘴帮忙解决,免得有越界的嫌疑。
  晏云澈听了祁秋年说这话,略微抬了一下眸子,“那年年现在是有什么想法了?”
  祁秋年摊手,“要说想法呢,其实也没有,这不,李国公那边又搞幺蛾子,从刘猛这里抽了两千多名的将士,去边境线上巡逻。”
  这大冬天的,北方边境线的雪,都能有半米那么深,这天气出去巡逻,无疑是一件苦差。
  可是这事情又不能不做。
  毕竟李家军如今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守护北方边境的安宁。
  李国公这个土皇帝做惯了,但也是分得清轻重的。
  万一边境真的失守,不要说他这个土皇帝还当不当得成的问题,就说北方蛮夷个个都骁勇善战,万一真的打进来了。
  他们是否能够抵挡也是一个问题,李国公自己都未必能留下一条命。
  所以这巡逻的事情,同样也是防范于未然。
  李家军的将士,他舍不得送去吃苦,就只能来抽调刘猛的士兵了。
  不给钱粮后衣,无疑是让将士们去送命。
  可是刘猛没法拒绝这个命令,毕竟李国公才是这个整个北方军务上的最高长官。
  刘猛即便是被陛下亲自委派过来的,但也不可能越得过李国公去。
  否则那不是乱套了吗?
  祁秋年叹息,“这两千人,过冬的棉衣也没有,要真去了边境线,能回来多少人都不知道了。”
  想要李国公优待他们,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情况。
  晏云澈紧蹙着眉头。
  将士们也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全部都是大件的子民。
  这种苦差事,也确实是需要有人去做,即便是刘猛这边拒绝,不派人过去,也会有其他的李李家军去巡视巡查。
  天寒地冻,虽然辛苦,但只要做好保暖,然后食物充足,又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大家都还是能活着回来的。
  李国公这个举动,几乎是压根没想让刘猛派出去的这两千人能活着回来。
  地方州府的人口损耗,会影响太守的考核,同样的,将士们的损耗也会影响到守城将军的考核。
  若是考核不合格,根本就待不到三年,就得被贬官,甚至是被摘了乌纱帽。
  李国公这样的举动,无非是想让陛下觉得这刘猛没本事没能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