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承安来报到的时候,隐瞒了身份,大家也只当他可能是家境不错的外地商户的孩子。
这是晏承安第一次跟平民的同龄人相处,很新奇,但却也更加了解普通百姓们的生活了。
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同学们的烦恼会有哪些。
他都偷偷地记录在册。
祁秋年这边,和晏云澈一起去了地牢。
那两个黑衣人终于是熬不住了。
此刻,暗一见到祁秋年,满脸都是佩服啊。
原来,只是让人不准睡觉,就能让训练有素,心志坚定的死士,直接崩溃。
祁秋年拿了一部新手机,调整到录像,“听说你们愿意招认,说说吧,幕后主使是谁,除了刺杀小皇子,还有没有别的计划,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祁秋年一脸严肃地追问,却又像温柔的哥哥那般安抚。
“说吧,说完了,就能好好睡一觉了,柔然的大床也给你们准备好了,你们放心,冤有头债有主,本侯向来仁善,你们也最好坦白从宽。”
两个黑衣人眼睛赤红,理智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可是他们好想睡觉啊,好困啊。
但是他们也知道,即便是说了,他们也是活不成了。
结局都是活不了,他们也没想活,想求死,但现在更想睡一觉。
祁秋年话锋一转,“接下来,我问,你们答,若是好好回答,可以考虑先把强光灯关掉。”
黑衣人赤红着双眼,张了张嘴。
“说,你们的主人是谁,你们是什么身份。”
“我们都是李国公的暗中培养的死士。”死士崩溃妥协。
祁秋年不意外,“你们这样的死士有多少人?”
“不知道具体,大概一万多人,平时分散在李家军里,我们此前也不知道彼此在哪个阵营,训练时,都是蒙面的。”
祁秋年:“李国公为什么要刺杀小皇子。”
“不知道,我们只是没有姓名的下属,只会执行主人的命令。”
祁秋年:“李国公可有与什么不寻常的人接触过?”
“不知道。”
其中一个犹豫了一下。
祁秋年抬了抬下巴,“说吧,这个问题说完,我就给你们关灯。”
那人缓缓开口,“我本是李家的近侍,前些日子,国公府来了一个跛脚的年轻人,戴着面具,从前没见过。”
跛脚的年轻人?
祁秋年心口紧了一下,旁边的晏云澈也握紧了拳头。
晏云澈镇定追问,“那跛脚的年轻人身量如何?除了跛脚,可还有什么特征?李国公对他的态度如何?”
黑衣人想了想,“国公爷虽然对他尊敬有加,去把他安置在了偏僻的院子,也没有派人伺候,身量与小侯爷差不多,至于其他的身体特征……小人只是远远地见过一次,并没有发现。”
祁秋年和晏云澈对视了一眼。
接下来,又问了几个问题,基本上可以确定了,晏云耀,无诏离了封地不说,还偷偷跟武将勾结。
他们前不久才收到了晏云耀能站起来的消息,但那消息是从岭南传过来的,这一南一北,相距甚远。
一路上,信使都得小心翼翼,倒好几次手,才能传到他们身边来。
而且他们安插在岭南的探子,即便是要查消息,也会是滞后的,因为他们都是普通人的身份。
在避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想要知道封地王爷的消息,并不容易。
再则,林生那个疡医虽然在晏云耀身边,但晏云澈是没让他和其他探子接触的,也是为了避免身份暴露。
所以这一来一往,时间上就不对了。
晏云耀居然偷摸儿地来了北方。
这可是个惊人的大消息啊。
“看来,我们去边境的时间得提前了。”
最好早点儿去,如果能直接在李国公直接那边抓到晏云耀,那他们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了。
晏云耀,李国公,一个都跑不了。
不过,李国公手里有兵权,这事情只能智取,不能硬莽。
否则,他们都未必能活着回来。
但是当务之急,还是把他们今天录的视频,给陛下送过去。
先让陛下知晓这件事情,让陛下也做点儿准备。
否则,就他们几个单独对上手握重兵的李国公,无疑是死路一条。
手机是八百里加急送到陛下面前去的,而且,派的还是伍锦的部下,直通御书房。
书信里写了清楚了始末,也写了打开视频的方式。
老皇帝对这些新鲜玩意儿的接受度良好。
而且,老皇帝这里,也收到了晏云澈早几天送来的,关于晏承安在北宜遇刺的消息。
他原本是想派人去把晏承安给接回来的。
但是现在看了视频,却觉得此刻不能接回来了。
他无法确认视频中的黑衣人是否是李国公的人,黑衣人的证词,也未必能全信。
说不定,是有人栽赃嫁祸给李国公和晏云耀呢?
他没有读心术,自然不知道这些证词的真实性。
不过,祁秋年和晏云澈都能把视频送过来,想必是已经得到一些证实了,他们两人都不会是无的放矢的。
这可不是小事情。
更有趣的是,御书房里,还放着晏云耀从岭南那边寄来的书信,书信里讲的是通过水果种植,改变民生的方式,前几天才收到。
类似这样的信件,其实从今年的年初到现在,已经陆陆续续地来过好几封了。
前几日,他还和傅正卿夸过两句,说晏云耀这个儿子,如果不是心术不正,野心太大,实际上做个王爷也是不错的。
可没想到啊,这事情急转直下。
现在看来,这些信件,更像是一个用来迷惑他这个皇帝的。
老皇帝琢磨了一下,找来了自己的亲兵,分成两队。
一队是偷偷去岭南,确认晏云耀是否离开了封地。
另一队,光明正大地去北宜,保护刚刚遇刺的十三殿下。
至于祁秋年信中提到他们想借着承安巡查的借口,去边境李家军看看情况的事情。
老皇帝也有了对策。
今年的年初,搞了几场军事演练,震慑了周边的国家。
那些国家也派人来大晋探查了,确认了大晋暂时没有要攻打他们的意思,有不少小国对大晋的态度都亲近了不少。
准确来说,是在讨好大晋。
大部分也都想派使臣过来。
不过老皇帝没应允,得晾他们一段时间,大国,就要有大国的高傲。
他们现在有这样的资本了。
不服也给憋着。
其中,北方关外的蛮夷,也不止一次通过鸿鸬寺传递交好的信号,也对粮种表现出了渴求。
祁秋年说得没错。
他带来的三种粮食,是捂不住的,迟早会被偷走。
就像是玉米,晒干的玉米粒就是种子,红薯,更是一根藤蔓,只要没有完全枯死,就有重新扎根的可能性,土豆也是,一块发芽的土豆,一个芽点切成块,也能当作种子。
如果被偷走,到时候便失去了价值。
现如今,他们却掌握了主动权,把粮种拿去交换好处。
至于现在肯定有国家已经偷偷拿到粮种了,这不重要。
那些国家现在都害怕得罪大晋,暂时不敢轻易种植,至少是不敢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推广,但如果不推广,便没有了高产量的价值。
所以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才能种植推广。
如今,就是个好机会,那些周边小国,光明正大付出一点东西,就能得到种子。
为了避免李国公和晏云耀起疑心,索性这次干脆一起谈判了。
北方边境的谈判,老皇帝一道圣旨发下去,让祁秋年全权负责。
祁秋年和晏云澈收到圣旨之后,当天就收拾包袱出发了。
连带着,把在学校乐不思蜀的三个半大孩子也拖走了。
随行的,有陛下派来的亲兵,身边伺候的仆从,也暗中换成了高手。
虽然这点儿人数在李家军面前如同蜉蝣撼树,但祁秋年也自有妙计。
第143章 气人
被薅上马车的三个半大孩子,有点儿懵圈儿。
“祁哥。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祁秋年笑他,“怎么?在学校乐不思蜀了?”
晏承安嘿嘿两声,“学校确实很有意思,有了汉语拼音,以后的蒙童,要学识字就简单多了,二十多个字符,根据声调,能组合成所有字的读音。”
孙礼和周武也跟着,说那个阿拉伯数字,还有乘法表,都特别有意思。
只要背熟了,日常简单运用的算学,都是完全可以心算出来的。
祁秋年嗯了一声,“那你们觉得,这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是否值得全国推广?”
晏承安举手,当即表决,“祁哥,我觉得很好,特别好,如果能推广,百姓们的识字率一定会提高许多,说不定,要不了多少年,还能实现全民脱盲呢。”
孙礼和周武倒是停顿了一下,才举手表决,他们也觉得这个是值得推广的。
祁秋年能理解他们的停顿,他们都来自世家,朝中也有身居要位的长辈。
而世家,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对知识的垄断。
贫民科举,已经开放出一个口子了,是从前那些世家对皇权的让步。
毕竟他们心里也清楚,即便是贫民可以科举,能考得过世家子的几率太小了。
就算是考上了,在没有背景,在能力不突出的情况下,同样会泯然于众生,甚至是沦为世家的养分。
但读书识字的人越来越多,那必然会有天资聪颖的人出现,如果新帝再稍微扶持一下,也足以和世家抗衡了。
可是,如今的世家逐渐落寞,早就已经成为了定局,当今陛下当初刚登基不久,就整顿了不少狂妄的世家。
现如今,又整顿了土地兼并的问题,多少世家龟缩做人。
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如果晏承安这个小殿下能顺利即位,必然也会承接当今圣上的宏愿。
所以,他们的反对,完全是无意义的。
还不如顺势而为,如此,世家垄断的优势虽然没有了,但新帝至少会看在他们追随的份上,让他们的家族得以延续。
可别像那些顽固不化的家族,罚没了半数以上的家产不说,三代人还都不能科考,久而久之,他们真的就要彻底泯然于众生了。
老皇帝还是有些手段的。
祁秋年轻笑了一声,“那这推广的事情,以后就交给承安了。”
晏承安稍微愣了一下,“承安一定不辜负父皇和祁哥的期待。”
祁秋年rau了他一把,“不用这么认真严肃。”
晏承安嘿嘿笑了两声,“祁哥还没说今天去哪儿呢。”
他们是突然被祁哥从学校薅出来的,前一刻还在教室里学习呢,这会儿都坐上马车了。
祁秋年理直气壮,“承安,你是替父出巡北方的,怎么可以就留在北宜学习呢,得去别的地方看看,我看北方边境就很好。”
晏承安:“……”
虽然但是,他确实是想过要去北方几个州府都看看的,也好跟他哥哥和祁哥打理的北宜,做出一个比较。
但是这出来巡查,又不是一两日的功夫,少说小几个月呢,这么着急干什么?
而且还是去北方边境。
这么快就要跟那个李国公遭遇了?
晏承安已经知晓,当初他们被劫杀是李国公的手笔。
但是他们也知道,李国公不是完全的幕后主使,幕后主使还另有其人。
否则,这李国公只是为了八皇子和九皇子,就直接对他痛下杀手,这是不值当的,除非李国公现在就要造反。
可现在情况明眼人见到,就不是这样的。
既然不是为了八皇兄和九皇兄,李国公还能对他痛下杀手,必定会有更高的利益,摆在他们面前。
至于那两个死士的供词,确实没有太多的效用。
死士而已,这些个有权有势的家族,哪家没养几个死士呢?
所以现在还缺少物证。
晏承安的心里沉了沉,大概是明白,他祁哥今天为什么突然要拉着他们直接去边境了。
只有到了边境,他们才更方便寻找证据嘛。
他稍微用眼神跟他祁哥交流了一下,他祁哥给了他肯定的答复。
晏承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祁秋年看着这小孩儿又在琢磨什么鬼东西了,他不排斥晏承安心眼儿多一点,心眼儿多,才不会吃亏嘛。
不过嘛,这次的事情,也不方便让小孩去涉险。
祁秋年看着面前的三个年轻人,语气严肃认真,“记住了,这次你们去边境巡查,那就是巡查,不要做别的动作,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
三个年轻人都听话地用力点头。
那李国公毕竟手握兵权,他们之前被劫杀,虽然虚惊一场,但确实是有些被吓到了。
不过少年人的热血,不允许他们退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呢?
这李国公仗着祖上的功绩,在北方为非作歹,也不把皇权放在眼里,如今更是做出了刺杀皇子,这样诛九族的大罪。
这样的人,一定要将他绳之以法。
祁秋年看着三个人眼中的斗志,一人拍了一下脑门,“都说了让你们什么也不用做,一切以你们自身的安全为主。”
三个半大年轻人,缩成鹌鹑,乖乖巧巧地噢了一声。
祁秋年满意了,“你们该巡视就去巡视,记得,每次出门都必须带上大批量的人马,而这个人马,一定要找李国公给你们安排。”
既然到了李国公的地盘儿,让李国公出兵保护皇子,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如果在李国公的保护下,皇子还出了意外,那李国公也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了,陛下和他给承安安排的人,也会随时保护他们的安全,明里暗里的都有。
196/236 首页 上一页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