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陆外公回来时说给罗勉和俞少宁两人听的。
龙凤胎很乖,小小年纪就帮着家人将土豆红薯运到水泥地上,在雪里穿梭时常打湿衣服。
小手小脸上全是第一次受冷长的冻疮,这样乖的小孩子分外讨人喜欢,一家人本来没打算多接触的心顿时就软了。
陆长川去送了次药后,偶尔也会忍不住喊两孩子吃颗糖。
俞少宁一开始还看见那家大人推拒不愿意收,也不知道外公说了些什么,每次过去都能笑呵呵地聊上几句,老人家再送东西出去也没有被拒绝了。
·
自从那次意外见面后,俞诀他们再没有出现在一家人面前。
俞少宁心里是松了口气的。
前世俞诀一家几乎是扒在他身上吸血,刚重生回到地震前,他几度冒出过弄死他们的想法,碍于秩序尚存没有实行,如今这么久的安稳日子过下来,恨意也跟着淡化,他只想那一家子能够安安分分地别来找麻烦。
就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就坐上了转移的车辆。
他们所生活的Y省不再需要转移的省会中,这一家人转移过来肯定费了不少力气打通关系。说起来……前世首个寒冬过去后,他也是没再看见这一家人的踪迹,难不成他们那时也是来这了?
想到这个可能,俞少宁顿时心闷气短。
那一家子如果真的来了,说不定还会打着外公的名号行事,那个时候外公已经不在,本地人也不会为了个死人和他们作对……
算了不想了,不管是不是,这辈子他们都没那个机会了。
俞少宁把自己往罗勉怀里又塞了塞,听着外面吹起的风声,忽然道:“我们把山上的木屋收拾一下吧?然后再沿着路搭上雨棚,这样就算下雪也能来回了。”
罗勉包裹住他微凉的手指间,餍足的他回答得很干脆:“好。”
听他答应,俞少宁转过身趴在他怀里,仰头和人对视,“觉不觉得我麻烦事好多?”
罗勉若有所思:“是有点。”
在媳妇哀怨的目光中,他笑声低沉:“但没关系,我愿意。”
第七十九章
要收拾山上屋子的事情很快就在餐桌上被提了起来。
陆长川眼带笑意:“我还琢磨这事呢,都有自己的房子了还赖在这儿,你们不提我也得把你们赶出门去。”
俞少宁闻言凑上来撒娇:“外公你狠得下心吗?”
“没脸没皮的。”陆长川语带笑意,推开他的脑袋,“多森*晚*整*理大年纪了,还跟小姑娘似的。”
“您之前还说我在您这永远是孩子呢,怎么现在就嫌弃我年纪大了?”
陆长川不认:“我说过这话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赖皮外公!”
“……”
说说笑笑吃完一顿饭,俞少宁和罗勉上了山。
看着两人消失在竹林间,陆长川把小不点抱到自己身上揉了揉,翻开新的一本小说慢悠悠看起来。生活里有人陪伴是挺好,但他还是一个人待习惯了,这会儿安静下来,真就两个字,舒坦!
·
山路上只有猫狗的爪印留存,积雪厚重,下方是光滑的冰层。
两人踩着厚厚的积雪到了家门口,将锁紧的大门打开,屋子里的冷气好似比外面还要厚重些,俞少宁拉了下围巾,在屋子里转了圈。
在收工前,屋子里就已经钉上了木板,这会儿进来,屋子里就散发着一阵木香味。
罗勉在木板上摸了下,道:“要是有机会能再刷两次油就好了。”
木板容易开裂,需要刷核桃油防护,罗勉以前经常弄这些,家里倒是有些存货,但全部翻出来也才勉强刷过一遍,再想弄就得想办法去找了。
俞少宁倒是觉得一次够了,“回头咱们问问有没有油漆,换点油漆过来刷上。”
一劳永逸.jpg
听他这么说,罗勉面带笑意,“好。”
家里空空荡荡的,唯一算得上是家具的,大概就是炕床和厨房里顺带堆出来的灶台,那上头连个锅都没有。
收拾家里要耗费不少时间,两人先拿了柴火,将地暖和火墙连着的灶台都点燃了火,然后才开始忙活。
俞少宁从空间里往外取东西。
首先要收拾的就是炕,扫干净后再表面铺上一层瓷砖,然后就是厚实的被褥和枕头。
弄好这边,就是家具方面。
空间里东西不少,但柜子沙发之类的实在没有,而厨房里用的锅具,大小上也不适合灶台。
心里琢磨着,所有家里可能用得上的东西都被俞少宁取出来堆放在了客厅里,和罗勉一起商量起屋子的布置来。
除去沙发桌椅和柜子需要罗勉花时间去打,剩下的都有替代的东西,两人忙活着将东西暂时用桌椅收纳着放到该去的地方,客厅里什么都没有放,毕竟接下来还要在这打造家具。
中间他们下山去吃了顿午饭,和外公说了说他们的想法。
老人家摆着手,“你们的二人世界问我做什么?我又不去住。”
还想从老人家那里得到点建议的两人无奈,既然外公不插手,他们就只能摸索着来了。
首先需要安排的就是卧室,这里将是他们未来绝大部分时间的生活地点,必然要安排得舒适自然才可以。
俞少宁站在炕床前琢磨,“我以前看书上说,北方人会在炕床上放置炕柜。”不过他们家这炕床也不知道结不结实,俞少宁转身问罗勉:“能打了柜子钉在墙上吗?”
钉墙上就不怕把炕床压塌了。
罗勉比了个‘ok’的手势表示没有问题。
卧室的空间很大,俞少宁打算在中间放一个到顶的立柜,在两边留出进出的空间,立柜做大一点,一面放衣服,一面上一些零散的生活用品。
沙发的话……
“外公家里的那木沙发看上去好难做。”俞少宁端着刚烧开的水喝了一口,扭头看向罗勉,“勉哥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罗勉还真有想法,他估摸了下自己的能力,道:“可以打个框架出来,然后用被子铺满,再在上面蒙上一层布。”
这样弄出来的沙发也比木沙发要柔软,坐下去也没有那么沁凉。
俞少宁眼睛一亮,朝他比了个大手指,“厉害。”
罗勉无奈笑笑,他就提出个想法,什么都还没有做出来呢,怎么就厉害了。
不过心里想归想,俞少宁的夸奖还是让罗勉自信心爆棚,琢磨着必须把这沙发做出来。
想好就干,他们下山吃饭时,就提前把需要的工具和蓄电池带了上来,把客厅里的东西收拢到卧室里关上门,在地上铺上灰色的垫子避免地板磨损,准备好工具后,两人朝着草坪方向而去,要把放在那里的木头给运回来。
第一天两人也就做好了准备工作,心里对接下来的装修有了计划,晚上回家的时间还早,正好遇着陆外公准备做晚饭,两人说笑间自然而然就从他手里接过了需要忙碌的事情。
吃完晚饭,俞少宁找出先前计划用的本子,盘膝坐在地摊上,借着茶几描画想要的室内装修,罗勉就坐在他身边,偶尔提两句自己的建议。
他们有商有量的,看得陆长川心情非常舒畅。
说着话的两人,偶尔也会抬起头来问问外公的意见,大部分时候陆长川都是不给回答的。
毕竟是他们两人要过日子,做出的决定就算会吃苦头,也是他们俩的事情,生活本来就是一起解决‘麻烦’,左右冬天里什么事都做不了,还不如让他们折腾打发时间。
本子上的设计图随着讨论越来越详细,罗勉也终于将沙发框架弄出了自己满意的形状。
别的不说,这沙发经过他的多种办法加固,和散架两个字是绝缘了的。
框架出来了,俞少宁将其带到卧室里,开始填补沙发的内核。
罗勉家的被子已经被他们消耗在了家里的门窗上,被俞少宁搬出来折腾的,是外公家和他在外时买的旧被褥。
先折了三床将沙发坐垫处填满,然后找了两床薄一点的,依照‘十’字折法,塞进靠背处,沙发的靠背并不高,多的被褥就在下面卷一小圈,正好与坐垫处突出来的被褥起伏连接。
两边的扶手用枕头包裹住,看着似模似样的,弄好这些,用床笠把沙发一包,在缝隙处用力塞一塞,塞出沙发的痕迹来。
俞少宁贪图柔软,完成后又在沙发上放了张宽大柔软的毛毯,这下一看,谁能知道是他们自己弄的半成品?
说来简单又快,一张沙发,俞少宁折腾了快一天。
等他再去看罗勉的忙碌成果时,对方已经把需要放在客厅里的沙发框架给打出来了。
不过现在的客厅不能放置这些,被俞少宁处理好后先放到了空间里面。
简单的框架弄完,剩下的就是各种柜子。
因为准备在房间里立一个顶柜做隔断,炕床上的柜子两人没打算弄多大,放上一排长柜就足够了。
厨房里需要的柜子多些,还有洗碗池洗手池之类,都需要罗勉想办法做。
事情琐碎,忙忙碌碌,转眼就到了小年。
如今天地巨变,一家人能好好生活在一起,就是老天爷给的福气,这样重要的日子必然要好好重视才行。
因而提前三天,陆长川就叮嘱过他们,这一天事情不少。
俞少宁和罗勉都不清楚过小年的步骤,点点头也没放在心上,直到陆长川开始吩咐。
“今天第一件事,大扫除。”
家里的地上铺了地毯,大扫除需要先将这些取下来,仔细清理干净,晾晒好后再铺回去,这一点就连厕所都没有例外。
没有了地毯,其余地方的卫生打理起来才方便,三个人一人一盆水一条毛巾,从卧室擦到客厅,从客厅擦到厕所,又从厕所擦到储物间,总而言之没有一个地方是被他们遗漏下来的。
俞少宁卫生打扫得头昏脑胀,等把地面打扫干净,将地毯重新铺回来时,他已经大脑嗡嗡不知道身处何处了。
打扫完卫生,还需要打年糕和豆腐。
都是耗时耗力的事情。
陆外公带着罗勉搬出个大石磨进来,俞少宁茫然地站在原地,端着外公提前泡好的黄豆,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帮忙。
不过好在,家里的主心骨陆长川很是熟门熟路。
老人家将两孙子指挥得团团转,嘴里还感慨,“今年腊八都给忘了,不然一会儿祭灶王爷还能多样东西。”
腊八正好是寒流刚来那段时间,外面风雪肆虐的,厨房都不能久待,陆长川别说没想起来,就是当时想起来了,也不会喊着两人去做腊八粥。
磨豆腐简单,罗勉和俞少宁能弄好后,陆长川就去做年糕了。
糯米提前泡好了,陆长川搬出磨盆将泡好的糯米放进去,拿着半人高的棍子不断压着糯米在磨盆内部打磨。
糯米磨成细腻的米浆后,就是蒸煮,然后搅拌定型,等冷却后就可以切成一条条的年糕。
年糕蒸煮时,处理好的豆浆也入了锅,锅铲虚得一刻不停地缓慢搅动着,豆浆才能够熬煮好。
比起味道淡的米浆,豆浆熬煮起来,豆香味分外霸道。
第八十章 (二更)
卤水点豆腐。
俞少宁喝着甜丝丝的豆浆,眼睛都愉悦地眯了起来。
自家做的就是好吃!
喝完一份,俞少宁还找杯子盛了些放在空间里,等回头想吃了拿出来解馋。
剩下的用豆腐布包着,压在木头容具中,在上面压上好些砖头。
豆腐和年糕都好了,陆长川开始准备祭灶王爷,家里没有灶王爷画像,三人干脆忽视这一条,将灶台上的杂物清到一边,摆好各种甜食,年糕放在最前面,然后插上三炷香。
恭恭敬敬三鞠躬,仪式就算是结束了。
三人坐在旁边,喝着豆花等待时间流逝,一天忙碌下来,俞少宁只觉得浑身上下哪哪儿都疼,恨不得立即躺到床上睡觉。
“这一天下来,比种地还累。”俞少宁苦着张脸揉手腕。
罗勉放下手里的豆花,握住俞少宁的手轻轻揉按,“都累,以后不做了。”
陆长川:……“你就惯着他吧!”
俞少宁从罗勉侧面探出脑袋,得意地朝着外公吐了吐舌头。
陆长川翻了个白眼。
坐着休息了十来分钟,灶台上的香也燃烧过半,三人起身准备晚饭。
今天除了要祭灶王爷,还要祭奠家里的长者。
这是罗勉和他们家一起过的第一个小年,准备祭盅的时候,在左侧位也准备了两个对盅,这是对应罗勉已逝的爷爷奶奶。
说起来,俞少宁之前都没有听过罗勉家长辈的事情,今儿祭酒,才从陆长川嘴里听出些苗头。
罗勉的父亲是个混账,在外打工时把媳妇打跑了,罗勉从此就被爷爷奶奶带大,至于父母,反正那事之后罗勉再没见过那两人,生死不知更别提感情了。
后来老人走了,罗勉没有人管,又琢磨自己管不好自己,干脆就当了兵。
用他当时的话说就是,“在部队不容易去坐牢。”
这是几座城市交杂的小山村,那个时候这边很乱,人·贩·子、吸·毒·贩·毒的不少,本地年轻人很容易走上歪路,因而罗勉说这话是认真的。
但俞少宁不知道这些,听见外公笑着这么说,他忍不住看向罗勉打趣一笑。
罗勉走近,趁着陆长川转身,低头快速亲了一下。
陆长川没注意他们,看冥币已经烧起来了,他指挥两孩子站在下方位,“三鞠躬,也好让他们看看你俩。”
俞少宁和罗勉乖巧照做。
等鞠躬结束,罗勉低声笑道:“这算不算是拜天地?”
本来没多想的俞少宁闻言,脸颊顿时泛起红晕,轻轻打了罗勉手一下,“胡言乱语什么呢。”
看他不好意思,罗勉轻哼一声,没有反驳俞少宁这话,只是心里品着‘拜天地’这三个字,越品越甜。
撤祭盅的时候,狗朝着外头叫了起来。
61/114 首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