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蒜蓉蒸虾搭配着全才从网上学的蘸汁儿,大家都吃得非常开心,三只大龙虾没够几个人吃,刘彻说明天他再去海鲜市场一趟多买一些。
朱元璋问道:“这一只多少钱。”
刘彻道:“五六百三四百的都有,怎么,你想做这个生意?”
他们都发现了,在现代想要赚钱,做生意最快,而且现代的政府也非常鼓励做生意,并称之为发展经济。
但卖盒饭既没有技术性也不能扩展眼界,赚钱还可以,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非常鸡肋的,朱元璋早晚要转行,这是大家都猜得到的事。
朱元璋其实心里隐约想做的是运输,话说从省城回来坐史远的车时他就有这个想法。
只不过这个要考证,还要很多的资金投入,他需要每天拿金子积攒一段时间的钱财,而且现在朝廷的事务比较多,于是只好用这个盒饭先过渡一下。
朱元璋听到刘彻说这个海鲜的价格,一下子就心动了。
饭后,很少凑在一起说话的汉武帝和明太祖坐在茶几边,说了很多话。
第二天明太祖来到现代,就去汉武帝学习开车的那个地方报了名,他要考的是能开大货的C证。
这个消息一报上去,研究组从上到下再次被惊到。
明太祖这么厉害的吗?还没有来到现在多长时间,竟然就要开大货。
震惊片刻之后,有人说:“你们忘了,秦始皇现在已经会开吊车了。”
是的,秦始皇到了现代没多久就开始学工地上的那些车,因为有一个熟人带着,他还当天就摸到并且很快学到了各种大车。
只能说,在古代能够成为皇帝的,都不是简单人物,开国之祖的能力更不要小觑。
正在研究小组们为皇帝们对现代的接受能力和“野心”震惊的时候,许森也在震惊,最近一直在贿赂他的璋叔,今天过来的时候给他带了一个薄如蝉翼的温白如玉的瓷瓶,底下盖着洪武十三年的官窑红印。
许森上网搜了一下明代瓷器的珍品,还真找出来与这个白玉瓷双耳瓶相似的,是去年京城一个最隐秘拍卖场的压轴拍品。
各方媒体都有关注,但最后流通在外面的信息也只有最后的成交价。
成交价,六十三亿。
许森的眼睛几乎都停在那个数字上,半天才想起来抬手托托自己的下巴,还好下巴还在。
六十三亿。
许森摆着自己的手指头,愣是一个零一个零数完。
璋叔给他送这么贵的一个东西,应该是想让他帮忙运送一下那批缝纫机。
他是送呢还是送呢。
这几天,秀英姨回到家帮忙璋叔洗完菜,就让璋叔搬着缝纫机到他旁边,一个炒菜一个在旁边研究缝纫机做衣服。
许森一直都以为他们是夫妻感情深厚,做活儿也不分开。
现在看来,应该是他们知道只有在皇帝身边,直播镜头才里才会出现他们,而秀英姨就是要在直播里教会大家或者固定的某一部分人做缝纫机。
明白了这点,许森觉得就算没有东西拿,他也会帮忙运送这批缝纫机去大明朝的。
但是现在,这不是发现了有用的点吗?
古代的珍品,孤品皇帝叔们不一定舍得给,因为在他们那个时间流向上肯定也会有后代的,孤品留给他们那里的后世人,好多在战火中消失的在当时环境下能够重复制造的珍品,可不可以让他拿来呢?
就像这个白玉双耳瓷瓶。
还有很多在历史长河中只闻其名不知其做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只不过这些东西弄回来该怎么处置,怎么交给会懂得其价值并且能够物尽其用的人,却是一个问题。
许森小心翼翼地抱着白玉双耳瓷瓶放在他屋里的床头柜子里,然后又觉得不放心,抱起来放到了衣柜中。
不过看了又看,还是觉得床头柜里更稳当。
许森便又不厌其烦地把瓶子抱回来,郑重地放到床头柜子里。
刚管好柜门,门口传来一句:“小仙人,你这是得到了什么好东西,怎么一副守财奴的样子?”
许森回头,站在门边的不是扶苏又是谁。
扶苏从来到现代就没有叫过他小仙人,现下这一句话调侃的意味不要太明显。
许森再次确定柜门关的严实,便提上书包走出来。
而白玉双耳瓷瓶这些话没有必要瞒着扶苏,出门的一路上许森就跟他都说了。
扶苏一时间心中百味陈杂。
他问许森:“既然一个瓷瓶能买那么多钱,你怎么不自己收着?”
许森想了想道:“我自己收着只有两个可能的结果,一是拿出去拍卖收钱然后我最后很可能不知道被什么势力裹挟死无葬身之地;一是一辈子都藏在我家里落灰。”
扶苏听完这些话,觉得非常有道理的同时又有些好笑。
“可是你有我父皇他们护着,或许可以闯出特别的一片天地。”
许森摇摇头,老夫语气道:“我志不在此。”
上上学和历史上的明君贤臣见见面,对他来说就是特别精彩美丽的日子了。
许森可不想因为那些古代珍品过上逃亡的生活,但是拿到珍品自己藏一辈子的话,他可没有葛朗台那么好的韧性。
扶苏总算明白他为什么会受到从父皇到明太祖的喜欢了。
“那你想怎么办?”
扶苏跨上自行车,他有个相处的特别好的妹妹很想要一辆自行车,在小森有得到“古代”珍品的愿望前提下,他更容易弄到自行车。
以前的小森是个有钱读书便万事足的,他父皇其实很早也有让小森帮忙运一些东西到秦朝的想法,但因为不是太紧急,才没有像刘彻那样消耗和小森的感情。
毕竟咱们能让小森帮忙运个一两次的急救物资,却不能隔三差五就让他跨越时空运货。
扶苏越想越觉得小森想要珍品对他们来说是双赢的一件事。
骑着自行车的扶苏决定,课间拿手机查一查,秦朝的东西在现代有什么是特别珍贵的。
*
数学课课间,坐在位置上的扶苏没有出去玩,许森叫他一起去打球他都不动,明明昨天看他对篮球这个活动非常喜欢。
扶苏把手机放到桌兜里,看着面前的初中化学公式,笑道:“小森,马上就要考试,我得补课。”
许森:昨天打篮球回来的时候,你可是非常惋惜不能经常玩的。
搞不懂搞不懂。
许森抱着球和几个同学出去了。
扶苏再次拿出手机,搜索“秦朝什么古物最值钱”或者最珍贵这样的关键词。
页面很快刷新出来,一目看下去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都是一些古钱的拍卖信息,可是父皇说过他们的秦半两拿过来还是新的,没有历史厚重感别人都说这钱是假的。
别说拍卖,连卖都没有人收。
往下看,有一个帖子,就是讨论秦朝最珍贵古物这样的内容。
【要说秦朝最珍贵的古物,肯定是始皇陛下叫李斯刻的那枚传国玉玺啊。得之者得天下,而且是始皇大大用过的象征国家权利的帝王玺印啊,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它丢命的都有呢。你们说它珍贵不珍贵?】
底下跟了十几楼的赞成贴,下面又冒出来一个楼。
【要说珍贵的秦朝古物,除了先秦的九州鼎还有什么?(贴图),看看就是这样式的,就是秦始皇的祖先对它也流哈喇子呢。而且这样的宝物,秦始皇本人他都没有见过。】
话说扶苏看到这里已经快要忍不住了,没想到后面还有更离谱的,是有个人在底下跟帖说其实秦朝最珍贵的古物就是秦始皇。
那个渴望长生最后却死的潦草、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华夏帝国的先祖、秦国六世之光的男人,才是秦朝最珍贵的古物。
扶苏都快被这些彩虹屁整迷糊了,这人底下突来一句:“所以我觉得咱们应该给国家部门建议,努力提升技术,把始皇大大的陵墓挖了吧。到时候把我们将这位最伟大男人的容貌复原出来,好给我们瞻仰。”
扶苏一下子脸色煞白,摁灭了手机屏幕。
可怕,现代的人其实只是看着单纯而已,在可怕的程度上他们古人远远比不过。
后面上课,扶苏上的也没有那么专心,一跑神就想到看到的那个帖子。
其实仔细想想,帖子上说的也对。
父皇的玉玺,以及之前一直在各国之间流传的西周国九州鼎,都是珍贵非常的东西,可那也是他们大秦的重宝啊。
扶苏很是为难,然后第三节 课下课的时候,他决定把这个难题抛给父皇。
*
今天已经是樊哙连续跟着陛下到现代的第二天了,樊哙非常开心,收了一家人一百斤的废铁都是他一个人一条手臂扛到车上的。
卖废品这家的老奶奶看见了,昏花的老眼睛都一下子清明了。
“哎呦呦,这是你的帮手啊,真是一把子好力气。”老奶奶收钱的时候,跟刘邦建议,“我们村口那挖沙子的,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力气,他的力气一天少说能赚三四百,比收废品挣钱。”
刘邦笑着道:“谢谢您了,我们去问问。”
中午,君臣俩在进入县城的一条小公路旁边的一个大锅菜的摊位旁吃菜。
十块钱五个菜,大米饭管够。
色色菜都做得很好吃,刘邦和樊哙也吃的很开心。
第113章 没压力
他们经常来这一家吃,刚开始樊哙还担心他饭量太大会被赶走,没想到这家摊主不走寻常路,反而用樊哙打起了广告。
大胃王每天都在他们家吃的消息不胫而走,感兴趣到这里吃饭的人络绎不绝。
吃完饭又去旁边的一个小超市接两杯免费的热水,君臣俩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车子开起来不久,樊哙瞪大铜铃似的眼睛,道:“刘二、不是不是,皇上,您说您打算让臣去学什么?”
刘邦轻轻松松的掌握着车把,看了樊哙一眼:“怎么,你不愿意?樊哙我告诉你,你要是能学会了现代的养猪方法,能在咱们汉朝开起几百家养猪场,朕许你一个百世不移的爵位如何?”
樊哙:“臣不想为后代人考虑那么多。”
刘邦的面色一沉,道:“那好吧,今天回去了朕就选一个愿意的来。可以去问问韩信啊,听说他现在还在匈奴的地界儿躲着呢。这里还有他的孙子,朕想他是愿意的。”
樊哙没有撑过一秒,说道:“好好吧。陛下,臣愿意去那养猪场打工做学徒。”
其实已经逃到龙泉郡的韩信:刘邦你现在还溜我,你就不怕天下人都说你虚伪?
见樊哙答应下来,刘邦高兴地哈哈笑着,道:“这才不亏咱们多年的情谊啊,真是朕的好爱卿。”
樊哙:臣其实一点都不想要当这个好爱卿。
第二天刘邦和朱元璋去省城,樊哙去那个过年前忙到不行因此有增加员工需求的养猪场求职。
许森和扶苏紧张的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全才已经开始不出摊了,去菜市场采购各种食材做年货。
只丸子就做了十七八种。
元旦之后的一个星期,许森考试完了,全才弄了冒尖一袋子年货叫许森去给他表哥家送去。
朱元璋这时候已经从省城回来,跟史远打听过长途运输的相关事宜之后,他现在的精力就放在如何考证和摆盒饭赚钱上。
为了让自家陛下的盒饭在现代更受欢迎,明朝的御厨们也是费尽了心思。
因此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朱元璋亲手做的半成品,全才也给许森装了一些。
难得有小仙人血脉上的亲人还记着他。
“给你的表哥家尝一尝明太祖亲手炸出来的鱼。”
全才把袋子给许森放到电车上,就是那辆之前许森贷款买的外卖电动车,现在是政叔的座驾,今天政叔打车去采购装饰材料,车子便在家里放着。
全才给放好了年货,又转身跑到屋子里拿出来一个黄色保温壶,交给扶苏:“公子,这是我煮的山楂水,你们带着路上喝。”
扶苏接过保温壶,坐在电动车后座上,道:“你回去吧。”
全才站着看他们出门,说道:“公子,小森,你们两个记得回来吃午饭,煮了一大锅卤肉呢。我听说按照现在的习俗,今天还要蒸包子。面已经发上了,中午能蒸好。”
“哎,知道了。”
电车都骑出家门口老远了,全才的交代声还能听见。
许森拉长的答应声传来。
全才听到,眼睛看着远方眯起,眼睛里都是笑意,忍不住在心里想如果这样在现代过一辈子,也挺不错的。
看不见人影了,他才转身回去。
今天依旧是阴沉沉的天气,天空中灰蒙蒙的,看起来要下大雪的样子。
坐在后座上的扶苏头上戴着安全帽,手里抱着保温壶,一点都不觉得冷,他还有闲心掏出口袋里被暖的热乎乎的手机看一看天气。
预报上显示半个小时后有小雪。
扶苏提醒前面骑车的许森。
许森头也没回,“没关系,小雪不一定能下来。”
想起后面是扶苏这个没有看过多少次天气预报的古人,解释道:“天气预报是气象专家根据风和气团做出来的推测,准确率只有百分之六七十。”
扶苏仰头看了看天,阴嘟嘟的,这样都下不来?
大约半个小时到明家,又被明家人留着吃了点东西,回来的路上用了半个小时,到家的时候天色竟然还是他们出门时候的样子。
许森推着车去车棚停车,对后面一会儿看手机一会儿看天的扶苏道:“看吧,下不来。好香啊,包子肯定蒸好了,我们快去吃饭吧。”
扶苏跟上,对许森道:“我有些理解你们为什么如此盼望下雪了。”
现代下个雪真是不够干脆,等得人着急。
“咸阳城现在正下大雪,正好考试完了闲下来,跟我去咸阳宫堆雪人怎么样。”
秦朝众:公子好样的,我们欢迎小仙人来咱们大秦朝过年,有小仙人的仙履踏地,来年肯定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而在其中的还抱着六国复兴念头的那些人却非常暴躁,什么咱们大秦,你们中的很多人是不是都忘了原来的国君叫什么?
91/269 首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