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待你归家
听到此处, 高宁雪彻底坐不住了,高门出身,教养颇佳的她此刻声音有些尖锐, 眼中满是惊愕与愤怒, 仿佛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礼乐崩坏,道德沦丧, 寡廉鲜耻的人。
即便见惯了朝廷里那些风起云涌的争斗, 见惯了杀人不见血的手段,看到了许多江湖上的惊现,高宁雪还是被柳翠微讲述的这件事给刺激到了, 这般……龌蹉不堪, 简直超出了一个人最低的道德底线。
“这些人, 这些人还有良知吗?他们串通,颠倒黑白, 逼迫你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他们还是人吗?”
无需任何解释,高宁雪已经看穿了这些人的阴谋, 柳翠翠一家,小槐村的村长和里正, 还有那个什么丝绸庄的吴家,在天灾之后将人性之中最丑恶的一面暴露了出来,不过是看着柳翠微无人可依, 父亲故去,母亲年迈, 又没有兄弟和夫家撑腰, 意图颠倒黑白,想柳翠微的一切都榨干, 吃净!
许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有些日子了,柳翠微闻言只是讽刺地勾了勾嘴角,并未予以置评。
高宁雪继续愤愤道:“我看他们绝对是失心疯了,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官眷,九品虽属末流,却也是士家了。他们这些刁民和下六流的黑心商贾也就是趁着蔚蔚不在,才敢联合起来弄这一出的!”
东方瑞拍了拍高宁雪的手背以示安抚,接过话头继续说道:“好在他们一叶障目蒙了心智,不知道蔚蔚和翠微的关系,错算了一环,才让这计划制定的并不全面。如今柳姑娘和蔚蔚的铺子都还在,可见他们的计谋并未得逞。”
柳翠微点了点头,说道:“蔚蔚临走之前,实在放心不下我们,就给宜王殿下留了一封书信,希望他可以对我们家拂照一二,也多亏了宜王殿下及时出手,才让那些人消停了些。”
在案情一度焦灼的情况下,柳翠微虽然身心俱疲,却没有失了抗争的勇气,她一边积极梳理自己和吴蔚的致富经过,想要整理出一份新证据,一方面又花了十两银子请了一位讼师,即便柳翠翠他们把证据链条做得天衣无缝,讼师还是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把这桩案子搅成了一滩浑水。
在第三次开堂时,讼师拿出了一份文书,上面清清楚楚的写了家中的铺子和房产的占股,其中吴宅乃是宜王殿下赏赐,与柳翠微无关。
而原先的宅子也已经变卖折现,不能再计入到柳翠微的家资之中,两个铺子的认股,米庄吴蔚占了八股,成衣铺则占了六成。
讼师还指出,吴蔚乃是官身,即便不是科考出来的朝廷命官,却是有实在品阶的,根据梁朝律例,民若告官,民要先滚钉板。
且此案根本就不存在吴蔚侵占他人财产行为,只是柳翠微与吴蔚合伙共同经营产业后,柳翠微作为股东与他们产生了纠纷,鉴于两家铺子的大股东都是吴蔚,此案要吴蔚上堂再做进一步审理。
柳翠微也在讼师的提点下表示自己并无现银,所有的银子都在货款里,拿不出银子来,并表示知府大人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到吴宅里去搜。
知府哪里有那个胆子?他虽然是朝廷命官,但这里是泰州,是宜王的封地。
整个泰州的官宦权贵人家谁人不知,吴蔚虽然只是一个九品官,却住在一个具备了东西两个跨院的宅子里?只等一朝高升,两个跨院随时都要划入到吴宅的范围内,宜王如此安排,分明是要重用吴蔚的。
即便那些心里看不上吴蔚的同僚,对吴蔚也是一个观望态度,没有得罪过她的。
……
之后的一日,宜王府的管事出现在了府衙里。
随后,这件看起来对柳翠微颇为不利的案子突然间峰回路转,知府竟然在结案当日硬生生将这件案子给压了下来,说要等待吴蔚回泰州后再行审理。
柳翠微没有错过知府那一抹略带讨好的笑容,她瞬间明白过来,定是宜王殿下出手了。
听到柳翠微说完后面的话,高宁雪的情绪才缓和了下来,端起茶渣喝了一口,说道:“这还差不多,若是宜王叔袖手旁观,我定要去他府上闹一遭!”
东方瑞问道:“那后来呢?那些聚集在米庄里面的村民,又是怎么回事儿?”
柳翠微叹了一声,说道:“柳翠翠一家,见到知府的态度以后便匆匆回家了。吴家也消停了不少,就是村长和里正……还不肯放弃。你们回来的路上应该也看到了,清庐县的损失惨重,经过这大半年积水虽然消退了,但是原先的县城也成了一汪烂泥,受灾的人家一贫如洗,连粮种都不止被冲到哪里去了,而且也错过了耕种的季节,想来这两年只能靠着粥棚救济过活了。”
说到此处,柳翠微也是一脸的唏嘘,这也是她每日还供那些静坐村民一顿饭的原因,这种无力的难处,柳翠微明白,但是她并不打算因此就牺牲自己,这是吴蔚一直以来教给她的道理。
柳翠微打量了一眼高宁雪的神色,继续说道:“我听说……往年到了这个季节,朝廷若是有减免赋税的旨意,也该到了。可这眼看着就是秋收了,清庐县和清河县却迟迟没有接到朝廷免税的旨意,先皇登基时曾放过一次恩典,正好到今年……若是旨意再不到,用不了多久吏部的官员就该来了。清河县还好,尚有知县在上面撑着,帮百姓周旋,可清庐县的知县张宽下落不明,洪灾过去这么久了,朝廷却一直都没有派新的知县过来,听说清庐县下各个村子的村长和里正,都在积极想办法自救,小槐村的村长和里正就把主意打到了我的身上。他们不知道从何处看来的,说……我若是愿意立下贞节牌坊,整个小槐村就都得救了,他们愿意将我爹的棺木起出来,迁到祖坟去,开祠堂供奉。”
讲述完事实,柳翠微又小声地补了一句:“可我,不愿意。”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人,柳翠微虽然不知这“贞节牌坊”立起来以后的种种利益,但她明白这四个字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她要承认自己是那吴家少爷已经过门的妻子,代表了她要昭告天下,自己会为这个男人守节一生。
甚至,还有人要给她和那个素未谋面的男子撰写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刻在石板上,流传千古。
一想到这里,柳翠微就感觉浑身发冷,整个人从内至外地抵触和拒绝。
她是吴蔚的人,从来都是。
除了吴蔚,她从来都没有属于过任何人,她们是彼此的。
在柳翠微看来,若是自己答应了,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背叛,更是对自己和吴蔚这段感情的亵渎。
她们的爱,可以一辈子都不见光,但柳翠微心中的坚守,也不是那些人能击破的。
……
众人怀揣着各自的心思,共同沉默了一会儿。
东方瑞习惯性地分析道:“小槐村的里正和村长,柳翠翠一家还有那位吴老板,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共识,认为这是一件一本万利,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不惜铤而走险了。”
高宁雪也习惯性地跟着东方瑞的思路,说道:“那为什么是翠微呢?她的户籍已经到了泰州了,不再是小槐村的人了,难道小槐村就没有别的可以立贞洁牌坊的女子了吗?”
东方瑞答道:“立贞节牌坊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亡夫过世后三年不改嫁才行,我朝女子丧夫再嫁者,常有。一个靠田地过活的女子,丈夫死后再嫁也无可厚非。也不排除有人毛遂自荐,主动把自家人推出来。”
东方瑞深深地看了柳翠微一眼,在东方瑞看来,吴蔚不在了,柳翠微若是不能在心理上彻底摆脱家庭上的某些牵绊,未来等着她的只会是苦日子。
柳翠微自己立不住,哪怕她们帮她解决了这次,再给她留下足够下半辈子的家资,她也受不住。
高宁雪拉过柳翠微的手,恳劝道:“三娘,我记得你当年就是被你那个黑心肠的大姐一家赶出门去的吧?这次贞节牌坊的事儿找上你,估计也有他们家的功劳,这种血亲不要也罢,我看你今后还是和他们一家断了吧!”
相比于东方瑞,高宁雪和李翠微的关系更亲些,自然就有什么说什么。
柳翠微点了点头,说道:“我和娘商量过了,等蔚蔚回来,请她帮忙拟定一份断亲书,不是我和柳翠翠断,而是娘要和他们一家子断了!如此我便和柳翠翠一家再无关系了。因为这件事,娘气病了一场,二姐也病了。”
听到“蔚蔚”两个字,高宁雪和东方瑞再次沉默了。
柳翠微浑然不觉,悠悠道:“这些天生意被这些人搅合得不成样子,我也想过了,大不了就盘出去,两间铺子都不要了,反正如今家里有些田地,也饿不死人。蔚蔚还有俸禄,省着点用,足够平日的花销。等蔚蔚和宜王殿下约定的期限一满,我们就和殿下求一份恩典,带着银子离开这里,走的远远的,去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重头再来。”
第282章 吴蔚归来
东方瑞和高宁雪没敢在吴宅久留, 更没把吴蔚可能已经发生意外的消息告诉柳翠微。
她们二人都看得出来,柳翠微的气色很不好,虽然事情经由柳翠微之口听起来有几分轻描淡写, 但真实情况定然不会是如此, 只是柳翠微不愿意将自身正经历的这份痛苦传播给旁人罢了。
通过柳翠微的言谈,东方瑞和高宁雪不难听出:柳翠微之所以能保持这份淡然, 是因为她的心中还有希望, 有一份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她,让她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再大的风浪终究会过去。
这份力量的来源, 正是——吴蔚。
若是在这样一个关头将吴蔚可能回不来的消息告诉柳翠微, 无疑是亲手砍断了柳翠微心中的那根擎天柱, 随之而来的悲伤和重压,足以摧毁一个人。
吴蔚是因为帮她们才会落得一个生死不明的下场的, 她们有责任,有义务护住柳翠微。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东方瑞和高宁雪不再迟疑, 直奔宜王府。
东方瑞和高宁雪来到后门,取出一个四方的信物交给家丁, 过了没多久二人便被请了进去。
宜王收到了信物后,立刻就来到了从前东方瑞借住的那个僻静的小院,并派了自己身边的心腹侍卫去将东方瑞和高宁雪接了过来。
书房内, 宜王笑容舒展,书案后面摆了两把椅子:“坐吧。”
“谢谢二叔。”
“谢殿下。”
东方瑞和高宁雪分别落座, 看得出宜王今日的心情不错, 亲自给东方瑞和高宁雪倒了茶,推到二人面前。
“事情我都听周老先生说了, 你们辛苦了。这次你们功不可没,可惜这件事儿不好上报朝廷,本王替海州和沿海的百姓谢谢你们。”
东方瑞和高宁雪双双端起茶盏,以茶代酒呷了一口。
心思缜密的东方瑞抬眼扫过宜王如常的神色,一颗心却愈发沉重,既然宜王如是说,想必吴蔚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虽然柳翠微的案子被压下来很有可能是宜王出手干预的结果,但是宜王却并没有阻止后续的事情,这泰州城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瞒过宜王的眼睛……
在来的路上,东方瑞就已经有过几个设想,她正想着该如何探一探宜王对此事的看法时,一旁的高宁雪出声了。
“二叔,蔚蔚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吧?”
东方瑞微微一怔,在她看来高宁雪的“提问”过于直白,但转念一想便也释然了,作为平燕王府唯一的继承人,高宁雪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此也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早点解决完这件事,自己也能早些动身去京城。
宜王看着高宁雪,习惯性地转动了拇指上的扳指,没有回答高宁雪的问题,反而问道:“我听说,吴蔚到了扶桑以后,是和你们一起行动的。你怎么反过来问起本王了?”
高宁雪根本不吃宜王这一套,继续说道:“任务执行完以后,我和师父护送蔚蔚到了码头,亲眼看着她上船的,我们晚了几日才上船返航,可是蔚蔚却没有回来,海州的码头也没有看到蔚蔚乘坐的那艘船回来,我和师父在海州等了蔚蔚几个月,也没等到她,回到泰州来也没见到人。蔚蔚……可能已经在海上遭遇了不测,蔚蔚是二叔府上的幕僚,又是二叔派她出去执行任务的,这次若是没有她,我们的计划不可能成功。二叔不会不认账,做令功臣寒心的事儿吧?”
听着高宁雪犹如倒豆子般的陈述,宜王无奈扶额,道:“雪儿,你真是被娇养坏了。”
“二叔,我爷爷说了,我平燕王府一脉到了我这里算是绝了,所以我爷爷让我活的恣意一些,这样才够本儿。我欠蔚蔚太多了,还不上了。”
平燕王沉默半晌,问道:“你想要本王怎么做?”
206/260 首页 上一页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