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苏家家将在明面上,不敢发表任何看法, 他们收弓、打扫战场……看着还是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可是他们却有很细微的表情,有眼神, 能从眉梢眼角,流露出各自对整件事情的态度。
——有些人在怀疑自己。
哪怕他们依旧显得敬畏天子,依旧对皇权战战兢兢。
当然。
如果说,现在卫晩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局外人视角来看待自己,这些猜测何其中肯!
他也确实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就做到了拿回军权跟皇权,也不怪乎他们怀疑。
“……”
卫晩岚很难过,被误会的感觉,让他很想哭,想辩解。
但是又碍于身份, 不好在这种场合说话, 又担心会越描越黑, 他更为不知所措。
这时阿忠叔跛着腿禀报道:
“王爷, 祠堂无事,那贼人剧烈摇晃铜锁, 声音很大,不过祠堂的锁身跟门板均未破坏。”
摄政王微微颔首。
阿忠叔又道:“王爷保重。我等告退。”
说着围满演武场救驾的那几十名弓箭手,顷刻间,井然有序地列队而去。
演武场唯独听见火焰在火盘熊熊燃烧之时,有力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夏夜晚风扯动火苗。
“保重”这个词语便很微妙。
卫晩岚喉咙犹在哽着,唇边翕动,小鼻子头湿润,哭意更明显了,可是这时候却不敢哭。
他强忍住泪水,泛起的是深深的心虚:
他不曾恨过苏靖之。
但确实曾经目的不纯,想杀过他,想害过他……哪怕这些到最后都没能实现,卫晩岚无法狡赖。
所以他怕万一现在哭出来,摄政王却不哄自己,残酷的最不想接受的现实摆在他眼前,那时候该怎么办?
到时候,再也没有那么那么好的摄政王了,又该怎么办?
卫晩岚浮现起强烈的,害怕失去的感觉。
哪怕仅是用想象的,设想苏靖之从此与自己形同陌路,他都会无法呼吸般的痛心。
难受令他站在原地,嗓音不受控制地打颤:
“我……朕。”
说话时,喉咙竟在渐渐缩紧,他说不出话来了,无法发出声音。
视线逐渐被泪水模糊,他睁大了眼眶,努力盛着泪水不落下。
他想接近这个人。又怕,被对方嫌弃,再亲眼注视他远离。
“小晚。”
“……嗯?”
他听见摄政王在唤自己,卫晩岚略显激动,但是心虚尤甚,拙劣地不敢言语,唯有面对。
“伤到了,还是吓到了?怎么又哭了?”
盛满泪水的眼眶睁得更大。
卫晩岚的眼睛,被眼泪蜇得涨红,泪花在火光映带下亮闪闪的,脸尖尖像小狐狸。
他有点不敢确定摄政王的态度,一时间没闹明白,生气了吗?于是站在原处分毫未动。
所以最后还是摄政王先有行动。
苏靖之向前几步,拉住卫晩岚的手,带到身边,用粗糙的拇指指腹,给卫晩岚擦眼泪。拭泪的过程中,手臂已经环住卫晩岚的后腰,不轻不重地把卫晩岚抱进怀里安慰:
“这才不过是个小场面,看到斩杀刺客你都要哭,今后万一要跟阿史那沙力决战,战场刀剑无眼,横尸遍地,到时候你该怎么办?哭得上不来气?”
摄政王的声音很温柔。
指腹摩挲过眼眶时,带来的是清楚的热意,木质气息混合着那把重弓包裹着的皮革气息,是种余韵悠长的甘苦味。
卫晩岚就在熟悉温暖的怀抱里,渐渐卸下了不安。
但小鹿眼眼泪掉得却更厉害了。
他像是发现摄政王并没有要跟自己决裂的意思,他小心翼翼地释放那种后怕情绪,要用撒娇确认对方的在意,眼泪一颗一颗,吧嗒吧嗒地掉。
他每掉一颗泪珠,就会被摄政王耐心地抹去一颗,脸上水痕凉凉的。
强烈地安全感跟纵容感,让卫晚岚逐渐变得踏实下来。
他于是撒娇更甚,脑袋找准苏靖之的胸膛深埋。因为身材上的差距,把自己全藏进去。
“呜……呜呜呜呜摄政王,呜呜,摄政王……朕刚才好害怕,朕害怕极了……摄政王,朕刚才差点要死了,又以为你差点儿要走了,你怎么那么好,还有你怎么知道朕在这里……”
他哭得语无伦次。
总爱在乱哭的时候告状,一句接着一句。然后感知到,环抱着他的那双手臂越来越紧。
摄政王搂着他拍后背,有些傲然地笑道:
“本王行军打仗近二十载,深晓兵不厌诈,又怎会轻易中他这小小调虎离山计?”
其实在祠堂出现异动那会儿,苏靖之就已有预感,这多少与跟踪卫晩岚的那名刺客有关。
所以他留下的是两支人手,第一支在明处,负责守门,保护卫晩岚。第二支在暗处,负责将整间卧房的动向尽收眼底。
他当然知道,卫晩岚来到演武场,他早就做好布置了。
只是他之前没有想到,这个刺客竟与劈空剑有关。竟还会丢出块龙纹玉佩,说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吓唬小晚。
当真可恶!
当苏靖之看到卫晩岚连话都说不出口,呆呆站着,整个人都写满“快来解围,快抱抱朕”,这种模样时,苏靖之心疼得要命,又有越来越浓的欢喜:
小晚怕自己离开,小晚喜欢自己。
摄政王的手从腰后,缓缓挪到卫晩岚的脑袋,按住他的后脑揉了几揉,其中安慰之意不要再明显。
他对卫晩岚道:“刚才说过,本王不中调虎离山计,也不会中离间计。”
他又把卫晩岚抱得更紧,紧得让卫晩岚透不过气。但却给了卫晩岚更深的安全感:
“你,不相信丧魂剑的话?”
挑起的睫毛挂满泪花。
摄政王应声:“嗯。”
“也不需要朕解释?”
苏靖之温声道:“小晚想解释也可以。不过,本王不太想听。因为我以前确实没有好好对待小晚,小晚恨我也应该,这是我之前犯下的错,本王今后会改。”
不,那个不是朕……
卫晩岚这句话就在嘴边,可是他张了张口,又无奈地咽回去。
他只好糯糯地表达其意,绒呼呼的脑袋乱蹭苏靖之:“朕没有恨过你。从没有。”
“我知道。”
温暖感更明显了。
卫晩岚听到苏靖之说:
“你如果恨我,早应该有很多次机会杀死我,可你都没有这么做。你反而救了我,让我知道你有多么好。”
“朕好嘛?”
“最好了。”
苏靖之这时俯身,而卫晩岚扬起小脸。他就势吻下去,深深地吻住卫晩岚的唇瓣,二人交换着声音和气息。
苏靖之温柔地向卫晩岚传递情意,而卫晩岚急需确证自己被爱,这个吻于是湿润而绵长。
像是甘霖,像是细雨。
分开时唇与唇之间牵起银丝。
苏靖之眼睛里盛满卫晩岚:
“我信小晚,我爱小晚。想与小晚从此都不分开。”
“小晚也爱我吗,是否愿意跟本王有个未来?”
曾经多少次筹谋期许,多少回有口难开,多少度遮掩试探……
他循循善诱地教他开窍,陪伴他初尝人间爱意,他希望能完整地得到这个人。
他的小晚,卫晩岚。
“小晚愿不愿意?”
愿不愿意……
从今往后,有个摄政王男朋友,跟原作男主谈一场恋爱?
卫晩岚呆头呆脑地,被苏靖之的突然表白给砸蒙了:
这这这这这,他其实也,根本没什么经验。
毕竟在现代他才刚上大一,刚高考完。甚至连成人社会的生活都没怎么体验,然后就穿进本从没看过的书里,莫名当上个皇帝。
意外的事情总是一件接着一件。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卫晩岚眼前是苏靖之期待的目光。
对方正在注视着自己,一瞬不瞬。
卫晚岚满心更加酝酿着紧张激动,但也有敏感跟不安。
好像……好像就算在现代,他跟苏靖之两个男的,也不能轻而易举地在一起。更何况是在古代?
自己穿到书中举目无亲,倒可以无所顾忌,那么,苏靖之会被人当作异类吗?
卫晩岚并不希望任何人暗中议论摄政王。
他的这些为对方考虑的小小心思,苏靖之那边却看不见,随着时间越拖越久,呈现出显而易见的不安,眼底的光线渐淡。
“小晚,”苏靖之这头松开手,试着转圜道,“其实你不愿意,本王也不勉——唔……”
不可以!是愿意的!
迎面就是一只卫晩岚,察觉出苗头不对,赶紧乱扑过来!
两只小爪子拼命抱紧摄政王的窄腰,脸扎在怀里更紧地埋:
“朕愿意的!愿意愿意!朕也好爱摄政王,朕好想给摄政王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谢谢你摄政王,谢谢你愿意喜欢朕,谢谢你愿意相信朕,我喜欢你,朕好开心……”
他的力度之大,竟头一次差点儿将苏靖之撞得挪动脚步。
他不愿意让苏靖之离开自己。
不愿看到苏靖之失望难过。
他终于很清楚地看待自己的心:知道摄政王跟所有人都不一样,这就是,他对他有爱意。
这种爱意能够让他们抵挡流言跟未来的风雨。
好高兴能有这样一个人,在陌生的世界里,陪伴自己,然后他们会永远不分离。
那么,朕宣布,从现在开始脱单啦~
嘿嘿嘿嘿嘿!
他正在这样想着的时候,身体一轻,结果又被摄政王抱了起来。
“走吧,带你去一个地方。”
对方好像总是非常喜欢这些肢体上的亲密动作,卫晩岚总被他抱着,仿佛他总也抱不够。
卫晩岚点点头。自然而然搂住了摄政王的脖子,自己可以不用走路,他觉得省时省力,被抱着的感觉也很好玩,他懒洋洋地打个哈欠。
天色这么晚了,府上又刚闹出如此大阵仗。他本以为,摄政王这是要抱他回房,他俩明天还要处理朝政,都得早点睡。
可是他没想到,视野穿过长长的院落走廊,所到之处越来越静谧,同时也越来越偏僻。
他来到个就算他曾经在王府待过一段时间,都没能踏足过的地方。
这里并无重兵把守,门外植着松柏,楹联黑底银字,显得庄严肃静。又黑又沉的匾额上书四个大字:
苏氏祠堂。
卫晩岚眼睛里映出这张匾额,心神紧了紧。临到门口,他才被苏靖之放下。
靴尖刚沾上地面时,卫晩岚的头歪了歪,手腕这时又被苏靖之抓住,他感觉苏靖之的指尖在颤:“……为什么带朕来这儿?”
苏靖之则是打开了祠堂大门。
内里陈设缓缓呈现出它的真容。
祠堂内间不大,八尺左右的供桌,陈设在祠堂正中。桌上点着长明灯两盏。
灯辉暖光映照出七八层分布有序的苏氏先烈牌位。
最高层的牌位,是初代大将军苏无恙的……最末一层的姓名,那是数年前因“百忧解”亡故的第五代名将苏振威,还有他的才女夫人容氏。
“本王历代家眷,因‘百忧解’而亡故的,有这么多人。小晚,是你还给了他们真相,让他们九泉之下得以安心。我带你来见见他们。”
然后,苏靖之跪在那祠堂前麒麟蒲团上。
在供桌长明灯前点燃清香,他长拜道:
“苏家第六代家主苏靖之,心悦大魏天子卫晩岚——”
第135章 在苏家公开啦
这番再度表白, 当然让卫晩岚感觉到无比意外。
他站在祠堂,竟顿时有点不知所措。
他注视着那些个牌位,然后瞧着跪在牌位前面那个人, 卫晩岚呆了呆。
……就有一种自己刚谈恋爱几分钟, 却被男朋友带着见家长的错觉啊。
卫晩岚茫然地眨巴他的小鹿眼。
再听摄政王虔诚地对众先祖道:
“小晚与我皆是男子。晚辈既已全身心系于小晚, 心底便再也容不下他人,恕晚辈不孝。我无法再延续苏家血脉, 也无法屈从于世俗娶妻生子,再暗中再与小晚偷欢。”
苏靖之尽可能打消卫晩岚对今后的顾虑。
因为他太了解朝廷众臣:
如今众臣已经知晓了两人互有情意, 但为了所谓的体面,肯定有朝臣会奉劝他们, 可以各自迎娶皇后跟王妃,把这段关系转入暗地。
116/154 首页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