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六月飞熊

时间:2024-08-03 12:58:56  作者:六月飞熊
  慈仁不寿曰闵。
  算是一个有同□□彩的褒义,足以见得历史上的刘启是以怎样的心态默许这个儿子的死亡。
  “老臣言尽于此,还请陛下……三思啊!”
  申屠嘉回到相府后思考了会儿,随即派人打听了下近期发生了什么,导致天子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倒也没有特别的事,只是皇长子近期带了小皇孙拜见陛下,二人聊了好一番功夫,并且陛下留了哺食。”
  “是嘛!”申屠嘉摸了摸胡子,了然道:“小皇孙已经三岁了,正是最可爱的年纪啊!”
  瞧着长子像当年的自己那样学着做个父亲,陛下恐怕情绪上头地做些不理智的事。
  一如他当年在宴会上说是要传位于梁王。
  “咱们的陛下啊!”申屠嘉叹了口气,没法当着外人的面评价君王,但也不得不感叹地挥挥手,示意属官退下。
  刘瑞抱着食铁兽回到关中时,已经到仲夏的尖尖,所以身上的衣物褪了不少,整个人都轻盈起来。
  “巴蜀多草木蚊虫,留在那儿度夏绝对是痛苦的事。“
  根据九大行星的会合周期来看,公元前206年到25年都是寒期为主,终其两汉都是温度下降,寒期渐长,回暖的时间一次比一次晚。更痛苦的是两汉赶上400至800年的寒冷期也就算了,偏偏在其短暂的温暖期里经常遇见旱灾,蝗灾。
  而从气候的角度来看,秦国之所以能完成大一统,也是因为他们那儿有不少耐寒耐旱的野草,所以在邯郸的冬天冻死无数人时,秦国的损失反而不大。
  还是要加紧军队的训练,完成与匈奴,西域的互市,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毛料支撑他的毛衣计划。
  刘瑞明白,彼时距离最可怕的冬天还有一段时日,但是为了后代的福祉,他得加紧搞经济的角度,不然即便是富裕的关中关东也会冻死一批人。
  借着刘瑞远行的功夫,少府完成了搬家工作,不仅将刘瑞的东西从椒房殿搬到太子宫,而是添了不少大件。
  “您瞧着这么布局合适吗?”少府的官员在刘瑞回京的第一时间便恭候在太子宫的门口,一面为刘瑞介绍里头的布局,一面问道:“布局都是有规制的,您要是想改还得提前跟臣打声招呼。”
  “不必了,这样就挺好的。”刘瑞对住的地方也不挑剔,让人赏了少府的官员一点钱后便到办公的地方摊开一张丝绢,下了成为太子后的第一道任命策书。
  因为皇帝已经收回太子二傅对太子宫官员的任命权,所以刘瑞的丝绢过印后便有备份送去尚书署,原稿直接送到任命者手里,算是刘瑞对墨家的奖励。
  而等窦婴知道刘瑞任命墨者为太子门大夫时,穿着草鞋,衣着朴素的赵非乐已经在太子宫里正式拜过刘瑞。不等窦婴紧急进宫便将生米煮成熟饭。
  “卑贱之人岂能立于太子宫。”窦婴没料到刘瑞会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任命墨者,而且还是先斩后奏地任命墨者。这无疑让他这个儒家子弟感到难堪。
  更憋屈的是,因为这是刘瑞的第一封任命诏书,所以为了太子的权威,他不能有任何异议,否则就是将刘瑞的脸面踩在脚下,搞不好连刘启都要过问几句。
  “彼墨者真乃小人也,因媚上而为官者,不正,不正。”
 
 
第83章 
  太子门大夫,秩六百石,类卫尉,掌太子宫通笺表与宫门禁,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太子宫的属官是否能见到太子,与太子率更一起掌握太子宫官员的考核。所以对窦婴而言,让一墨者成为太子门大夫的扎心程度真是让他如鲠在喉。
  “家上真是太胡来了。”刘瑞回京后,窦婴总算有正事能办,但是看着肤色黝黑,身强体壮的墨者进了太子宫,他的脸色就没好过。
  更烦的是太子门大夫隶属太傅,窦婴还真不好将人踢出去。
  “少府可有为太子挑选舍人?”头疼的不止有窦婴,还有儒家的其他人。
  尤其是窦婴的老师申培,作为《鲁诗》的开创者,最得关中重视的儒家学派之一。申培虽已辞去博士之位,但是弟子中成才着甚多,在朝为博士,郎中,谒者。并且深受先帝和刘启宠信的卫绾也是其弟子之一。
  彼时前来拜见窦婴的是申培的弟子王臧,年纪比窦婴稍轻,但已有了老者的沉稳之姿:“陛下真是喜欢予人惊吓。”
  王臧吹了下杯上的热气,冷笑道:“黄口小儿握利刃,如闹市跑疯马,实在是国之悲哀。”
  “此乃我所忧之大不善也。”窦婴为刘瑞讲学已经有两年多了,可是看刘瑞的态度并不像是喜欢儒学的人。倒不如说,诸子百家里,就没有他特别偏爱的学说。
  如果刘瑞知道窦婴所想,一定会翻个白眼地表示劳资(亦或是老娘)上辈子是个理科生,对哲学和研究孔子的言行不感兴趣。就是考公务员,去社区里干活也是学理科的比较吃香。
  毕竟理转文易,文转理难。
  况且就西汉这个令人吐血的生产力,持续变寒的气候,刘瑞是疯了才会放着研究农学,商学,乃至木工的人不用,像宋朝的科举那样选择善于辞赋解经的人为官。
  搞不好让周公旦和孔丘来看今日对六经的注解,都会露出老人地铁看手机的表情。
  “我也听说过太子好玩,未立时喜木工,做了不少玩意。”王臧为博士也有断时间了,虽然买不起关中的房子,所以借助在窦婴家里,勉强算是窦婴的门客。
  刘瑞这个人小鬼大的太子所搞出的木牌,麻将,以及桌椅板凳在关中关东十分流行,甚至王臧的老师申培也很感兴趣,请人制了套桌椅板凳后,也会在闲暇时与儿女徒弟玩把麻将。
  然而喜欢归喜欢,该骂的地方还是得骂。
  王臧不如窦婴了解刘瑞,所以觉得太子并不如皇长子恭顺好学。然而《周礼》规定了继承法,汉家也坚持了五代,岂是王臧不满所能更改的:“太子门大夫也就罢了,关键是太子家令与太子舍人的位子不能让给墨者。
  太子家令隶属太子詹事,秩八百石,掌食汤沐邑,其实就是太子的大管家与财政大臣。
  顺带一提,把太子家令这个职业干出名的就是当今的内史晁错。
  而太子舍人,秩六百石,最多为二十人,为太子侍者(秘书),协助太子处理宫务。
  如今深受刘启宠爱,甚至不避后宫夫人的郎中令周仁便是太子舍人出身,足以见得这个职位有多么重要。
  窦婴同意王臧的说法,只是提到太子舍人时,他不免露出一丝苦笑:“这话怕是说晚了。”
  “怎么说?”
  “那些跟着太子殿下回来的墨者里有门大夫的儿子,估计会在太子舍人中占有一席之地。”
  早在刘瑞回宫前,儒家就把随行的墨者查了个底朝天,自然明白谁最有可能出任官员:“赵氏门大夫的女儿在宫里出任椒房殿女史,而他与其子在太子去蜀郡处理制盐业时也是多有建树,得到太子乃至卫尉卿和少府监的一致好评。”
  不爽归不爽,但是以窦婴的骄傲还不至于忽视对方的功绩:“我未与太子前行,所以不知太子对赵氏父子宠信到何种地步。”
  “若非赵石子之父赵非乐已为六百石的太子门大夫,赵石子怕是做太子家令也绰绰有余。”
  不得不说,窦婴猜的和刘瑞想的□□不离时。
  太子家令者必须是个懂商业,懂农业,更懂如何规划工程的人。赵石子在商业上虽然差了点,但是在农业和工程上的优秀足以弥补这点遗憾。
  然而刘瑞不能让赵石子出任太子家令,甚至连太子舍人都给不了他。
  父子二人同在北宫是件特别敏感的事。
  刘瑞就是对墨家戴了十八层的滤镜也不可能让赵氏一门皆为重臣,所以在子鸢为椒房殿女史,赵非乐为太子门大夫的情况下,刘瑞给赵石子安排的是太子庶子的虚职,打算找机会将其外放出去。
  “也该进行科举计划了。”刘瑞回来后任命几个太子庶子和舍人,又从少府,廷尉,以及内史那儿借了批小吏为太子门大夫的属官,好歹是让太子宫运转起来,没有因为几个重要职位的缺失而一团乱麻。
  “太子家令也好,率更,仆,洗马,中盾也罢,早就不是《汉律》规定的样子,职能混乱到不忍直视。”刘瑞一边准备太子的祭天仪式,一面研究着太子宫里的重要职位,忍不住吐槽道:“知道的明白是选几百石的小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选相国呢!”
  以太子家令为例,虽然创立时比照九卿中的内史,但却管着太子宫的内府,基本算是迷你内史+少府。而太子率更比照郎中令而设,但却和小一号的御史大夫一样有监督太子宫官员之责。
  搞得刘瑞不知该称赞太子宫官员的能干,还是该骂制定法律的官员们尸位素餐,没有根据国家需求更进太子宫的配置。
  难怪历史上的刘启父子要在官位上瞎折腾,光是九卿的名字就换了好几次,不仅把最多十二位的九卿改得面目全非,更是用内朝架空了三公的权利,从而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就这点来看,西汉的中后期内朝跟明代的内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
  “我是要创造几个新职位去稀释这些小九卿的权利,还是把舍人发展成内阁或让四百石的属官进行交错分权?”刘瑞盯着随手画的太子属官树状图,唉声叹气道。
  册立太子的仪式虽然只准备了半天,但是因为有例可循,加上刘启继位时不像先帝那样焦头烂额,所以少府、宗正,以及奉常的准备工作并不急促。待刘启与刘瑞祭天,于举行大朝会的前殿接受百官拜见后,由丞相申屠嘉宣读太后诏书,等刘瑞行礼谢恩后讲诏书交予对方,然后授玺印、绶带。
  这个流程走完后,太子刘瑞要向上座的刘启单独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得到一句“可”的评价后起身谢恩,再带太子宫的属官行一次三跪九叩的大礼。和之前一样得到一句“可”的评价后起身谢恩,最后与全部官员一起向刘启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三次大礼结束后,官员回位,刘启向刘瑞讲了勉励的话由百官恭送回宣室殿,然后由丞相申屠嘉带领百官向站于王位之下的刘瑞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起身后与百官一起向太子刘瑞致贺。
  大朝会上的仪式完毕后,刘瑞还得拜谒太庙,去长乐宫向两位太后行大礼,听其训诫。最后去椒房殿拜见皇后,听阿母的训诫。
  可以说,这趟下来,一天已过五分之四,刘瑞的膝盖更是青青紫紫得一片,痛得他嘴唇发白的同时,还要维持声音的冷静沉稳。
  同宗室一起参加仪式的诸皇子心情复杂,明白至此后,他们在世人眼里由大宗转为小宗,以后见面也不能以高祖之后自居,而是得报各自的王号。
  这就是古代宗族的残忍之处。
  同时也是光武帝刘秀起兵时为何自称为“长沙定王之后”,而非“汉高祖之后”的主要原因。
  当然,刘启目前未封诸子,所以在这段空挡里,诸子还是有权利以高祖之后自居——前提是他们不怕兄弟登基后找其算账。
  “别难过了,咱们总归是有这一天的,况且让小十上去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刘端在仪式结束后拍拍刘非的肩膀,不动声色的瞟了眼浑身都被低气压所笼罩的刘荣,压低声音道:“退一万步说,让母后当皇太后,总好过那位进长乐宫吧!”
  说句难听的话,无论是历史上的刘荣还是这个时空里的刘荣,都是被猪队友活活坑死的。更惨的是,刘荣的猪队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妈栗姬。
  刘启的后宫里就没有栗姬更蠢的人。
  老天要是立个“史上最蠢后妃的排名”,栗姬就算不勇夺第一,也能靠着无坚不摧的愚蠢杀进前三。
  相较之下,自知手段平平的薄皇后都被衬托得像个聪明人。
  而和栗姬争宠的程姬栗姬也是无比郁闷——因为栗姬蠢归蠢,三个儿子都还比较聪明。
  这算什么?
  老天的另一种开眼方式吗?
  程姬所出的刘余摇了摇头,在与兄弟们一起回去的路上压低声音道:“我总觉得小十当上太子后也不会一帆风顺。”
  虽然他们三兄弟和唐姬,贾姬的儿子都已躺平,阿母更是认命地以薄皇后为尊,三天两头地去椒房殿培养感情,力求在刘启死后,薄皇后能善待她们。
  然而都到这个份上了,凤凰殿的栗姬仍不死心,甚至在孙子出生后满血复活,想着让刘启发挥隔代亲的天性,逐渐恶了刘瑞。
  对于阿母的计划,刘荣三兄弟看不懂,但是他们大为震撼。
  且不谈刘瑞距离让刘启厌恶还有七八年的功夫,就说以刘启的脑子,真的会因宠爱孙子废掉已立的太子,坏了延续千年的继承制吗?
  要知道刘荣的长子比刘启的幼子刘寄还大几个月。
  自个儿的小儿子不疼,犯得着去疼隔了一代的孙子?
  对于这些问题,自我感觉良好的栗姬都不觉得是个事儿,而是在勋贵,戚里走动得愈发频繁,打算为刘荣找个得力盟友,将刘瑞拉下太子之位。
 
 
第84章 
  栗姬做事说的好听点叫风风火火,说的难听点叫不经大脑。所以当她三天两头地带着长孙去堵皇帝,又给馆陶长公主赐了不少东西后,是个人都明白她在想什么,不免露出鄙夷之色。
  馆陶长公主瞧着栗姬送来的东西,剔了剔指甲,冷笑道:“真当我是粗鄙农妇,没见过荣华富贵是吧!”
  虽说是下血本地讨好馆陶长公主,可栗姬眼里的血本跟馆陶长公主眼里的血本是两码事。
  在馆陶长公主那儿,没有八百金想敲开她家大门无疑是痴人说梦。而栗姬送给馆陶长公主的厚礼仅有一千八百金,并且附带着两个政治任务——娶阿娇和拉刘瑞下马。
  对此,别说是馆陶长公主万分不屑,就连在家没啥存在感的堂邑侯陈午都是一脸无语,十分嫌弃道:“就这点钱还想让咱家替她办事,还想求娶阿娇。”
  “可不是嘛!正如阿母说得那样,真当咱们家没见识过荣华富贵呢!”馆陶长公主的长子陈须阴阳怪气道:“别的不说,太子回京时送给咱家的虎符盐就不止两千金。合着栗姬承宠二十余年,栗家贪了那么多钱还不如青瓜蛋子的太子出手大方。”
  “啪!”陈须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阿母狠狠打了下脑袋,怒斥道:“这么大的人了,说话还是不知轻重,你是真的想气死我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