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穿越重生)——米纸皮

时间:2024-08-05 08:12:20  作者:米纸皮
  待得匈奴撤兵,刘邦取消韩王信的封国, 改立代国,封其二哥刘仲为代王。
  刘邦知道刘仲只是个普通农夫,没甚见识又贪生怕死,便令樊哙暂时留守代地, 镇守雁门、云中数郡,以防匈奴和韩王信旧部反扑,自己则取道河北,班师长安,为此次北征暂时拉下帏幕。
  虽然刘邦受了一场惊吓,但总的来说这一场战争还是以汉军胜利为结局,但是却留下了非常严重的祸患。
  那就是开启了华夏的夷狄之祸,让中原大地在此后的数千年里,一直饱受狄夷侵挠,战火纷飞。
  华夏的夷狄之祸,始于冒顿入侵。
  冒顿为什么能越过句注山,侵入太原郡,则是从韩王信叛降开始。
  韩王信为什么叛汉?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刘邦夺其封国,再将他的封国换成贫苦的太原,韩王信心有不忿的原因。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较量的结果。
  这是历史的必然,在这一点上樊伉倒是挺赞同刘邦的。
  如果他是刘邦,只要想到自己卧榻之侧尚有九个国中之国的诸侯王,他也会寝食难安,想尽一切办法削藩。
  刘邦唯一做错的地方就是太操之过急了,而且也用错了方法。
  天下尚未稳定,就急着想除掉和自己势力差不多的诸侯王,而且还是用如此强硬的手段,除了激起他们的反心,再也起不到别的作用。
  燕王臧荼如是,这回的韩王信如是,后来的陈豨、淮南王英布皆是如此,乃至刘邦的发小铁哥们燕王卢绾也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可见刘邦此举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对于最早被刘邦削掉的楚王韩信和后来的梁王彭越,就更悲摧了。
  韩信早早地被削爵夺权,贬为淮阴侯,困于长安郁郁不得志,最后依然免不了血溅未央宫的下场,彭越则是被冤屈而死。
  而彭越的死直接导致了后来英布的反叛。
  不过,和韩信彭越“被造反”不同的是,这位最后是真的举兵造反了。
  樊伉不禁感慨,有的时候即使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会做坏事。
  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樊伉一边想着,一边把无名誊写的粮食作物种植大全拿起来仔细检查了一下,确认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全部知识和经验都写上了。
  “辛苦无名兄了。”他点了点头,乐滋滋地道,“无名兄的字写得真好。”
  无名想起樊伉那一□□爬的字,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郎君什么都好,就是字写得不好。
  樊伉也觉得自己的字丑,可这不是没办法的事么?
  他上学那会学校都不开美术书法课,就算要练字也多是练钢笔字,一般人谁写毛笔啊!等到后来电脑普及了,大家都用键盘敲字,钢笔字都写不好了。
  “我又不做夫子,字丑点就丑点吧。”樊伉挠了挠头,哈哈一笑。
  无名简直对他无语了。
  “郎君写这个做什么?”
  “马上就要春耕了,印出来然后贴到各个郡县啊。”樊伉理所当然地道,“现在有了畜力拉磨,相比起糜子,农夫们更愿意种植小麦,把这个贴出去,广而告之,多少总能提高一点产量吧。就算不种小麦,种糜子也一样。”
  而且如果小麦的产量提高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种,这样他的系统任务就能早日提前完成。
  当然如果不愿意种小麦,上面也有粟稷之类的谷物的种植方法,总之一句话,总有一款适合你。
  无名:“郎君真的要把这些印出来然后贴出去?”
  “那当然了。”
  “为什么?”无名定定地看着他。
  若是寻常贵族,有了这种能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一定会捂得严严实实的,自己闷声发大财,哪里会像郎君这样,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当然是为了日后好赚钱啊。”樊伉一脸“你不懂”的表情道,“只有让大家都富裕起来,手里有余钱,才会更多的买我的作坊园里出产的东西,我才会更有钱。”
  无名是真的不懂。
  正常的情况拿到好东西不是应该藏着掖着,不让人知道么。
  为什么他家的郎君就是这么与众不同。
  樊伉摆了摆手,不想跟他解释太多,“我知道无名兄很厉害,但是在这个上面,你听我的准没错。”
  无名简直对他一言难尽,最后摆出一个“你厉害,你说的全是对的”的表情,把乘光叫进来,让他把郎君新写的粮食作物种植大全拿去印刷坊印印刷出来。
  乘光应了一声,很快去了。
  无名道:“就怕郎君这样贴出去,那些农户们不愿意相信。”
  这份种植法也是樊伉念一句他写一句两人合作出来的,无名自然知道上面的条条款款有多么详细繁琐,而且有些东西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只怕那些农户们根本就不愿意照办。
  “而且就算郎君张贴出去了,很多人不识字,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无名永远都是这么实际,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
  樊伉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说:“这个好办,在每个县郡立一张告示牌,每日早晚着人向过往的农户行人念几遍。”
  反正人是一种好奇心特别重的人,喜欢哪儿热闹就往哪儿钻。看到有人站在牌下念念有辞肯定会停下来听一听,时日一久,肯定有效果的。
  “有很多久居深山或者刚巧那段时间未曾进城的人呢?岂不是不知道了?”
  樊伉顿了一下,似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无名说的很现实,现在大汉的情况是地广人稀,很多那些偏远的地方,确实想要一个个找到是很难的。
  樊伉说:“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先这么试试吧,万一有效果,只要能增产,明年不用我们贴告示,肯定会有更多的人自愿来学习。”
  无名皱眉思索了一会儿,态度谨慎地建议:“这关系到农户一年的收成,郎君不可轻举妄动,最好还是找个人商量商量,不要亲自出面了。”
  他是担心万一此事有任何不妥,毁了农户们一年的收成,到时候樊伉就成全天下的罪人了。
  无名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
  樊伉一想,也觉得有些道理。
  不管什么年代,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适当地依靠利用那些处于统治阶级的人的力量,有的时候反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等印刷出来,我去一趟长安吧。”樊伉想了想,说道。
  好久没有去抱吕雉吕媭这两条粗大腿了,得时常在她们面前露露面,刷刷好感度。
  刘盈那条现在看起来还不是那么粗的大腿也有点想念。
  闳乐还是很给力的,连夜赶工,把樊伉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法给印刷好了,就是没有来得及装订。
  樊伉也没要求这么多,第二天就拿着新鲜出炉的粮食作物种植法去长安找吕媭了,然而扑了个空,吕媭进宫了。
  樊伉连口水都没有喝,匆匆坐驴车进宫找吕雉了。
  最年轻的关内侯,吕皇后的亲外甥,樊伉要进宫基本还是比较顺利的,不会受到宫卫的刁难。
  樊伉很顺利地就见到了吕雉,但是没有见着刘邦,估摸着刘邦正窝在哪个小老婆的被窝里。
  吕雉和吕媭姐妹俩的神情都不太好,显得忧心忡忡的。
  樊伉心里犯嘀咕了,问:“姨母和阿母何事如此忧心?”
  难道是刘邦又找小老婆了?
  一想不可能。
  刘邦的小老婆已经一大堆了,再多一个估计吕雉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吕媭就更不会忧心了。
  “是你大舅。”吕媭扫了他一眼,道。
  “大舅怎么了?”樊伉问道。
  吕雉左右望望,宫人们便识趣地退了下去,直到殿中只剩下吕雉吕媭和樊伉三人的时候,吕雉方才开口说道:“在……掩护陛下突围的过程中,你大舅中了流矢。”
  樊伉皱眉:“大舅受伤了?”
  不可能啊!
  有柔丝草铠甲加身,正常来说吕泽是不会受伤,除非是四肢和脑袋。
  如果伤在四肢,没有伤到主动脉应该没什么事,但如果是伤到脑袋,那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伤到是没有。”吕雉道,“胸口只是被擦了一下,连伤口都没有,但你大舅好像自此之后,身体便染恙,久治不愈。”
  染恙?
  莫非是感染了风寒?
  樊伉思索着,也跟着担心起来。
  若真是感染了风寒,那可就不好办了。
  “派侍医看了吗?”
  说到这个吕媭便十分气恼。
  “那群庸医,只说你大舅染恙,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要他们何用!”
  “大舅人呢?”樊伉又问,“还在军中?”
  “已经在回砀邑的路上了。”若是在军中,就更令人担心了。
  回砀邑?看来这次和匈奴和战事真的告一段落了。
  樊伉不懂医,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所以秉承少说少错的原则,没有多问。
  “对了,伉儿此时入宫,可有什么事?”吕雉打起精神问道。
  樊伉这才从怀中把新印的那份粮食作物种植法掏出来,递给吕雉,道:“姨母请看。”
  吕雉接了过来,匆匆扫了两眼,满脸疑惑:“伉儿这是何意?”
  樊伉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这些都是我做梦的时候在神仙的世界里看到的,现在马上就要准备春耕了,我想既然神仙们都这样种粮食,我们或许也可以试试,万一有用,一亩地能多收个几十斤粮都是好的。”
  吕雉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一听是神仙们都在用的方法,顿时思索了起来。
 
 
第70章 
  对于樊伉的提议, 吕雉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立刻拒绝。
  她的态度就如无名兄所言的那般谨慎。
  吕媭对此的态度也如出一辄,不赞同也不反对, 姊妹俩同时皱眉看着樊伉。
  她观察了一下吕雉的脸色,见吕雉沉着脸,一巴掌抽过去, 道:“什么时候了,你还这么爱折腾, 就不能安安份份地呆着么?”
  他也想啊!
  可他不是想早点完成系统任务么。
  虽然系统最近大约是因为收交易手续费收得太高兴了,所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对他进行“羊教授之吻”的惩罚, 但系统的小皮鞭电击就像是悬在樊伉头顶上的一把剑,让他时刻不
  敢懈怠。
  吕雉未曾嫁人之前,吕家算是小富豪,但是自从嫁给刘邦之后, 吕稚嫁鸡随鸡, 从一个娇滴滴的千金大小姐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妇, 日日下地劳作, 自然清楚若是樊伉所说的,
  一亩地能多收几十斤粮食对农户们意味着什么。
  一亩地多收几十斤,十亩地就能多收几百斤, 就能多养活两个人。
  这对于现在一穷二白,很多人都吃不上饭的汉朝,意义太重大了。
  问题是,樊伉上面所写的这些, 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事关农户们一年的收成,吕雉也不敢擅自做主。
  吕媭也明白这一点,才会故意打岔将此事岔了开去。
  吕雉沉吟片刻,唤来小宫人问道:“去唤萧丞相来。”
  吕媭担忧地看了吕雉一眼,道:“陛下又去洛阳行宫了吗?”
  樊伉这才知道原来刘邦此时不在长安。
  也难怪,相比起繁华的旧都洛阳,如今的长安城实在是太萧条了些。
  刘邦方才从匈奴的包围圈里死里逃生,自然想好好犒赏自己,轻松一下,反正朝中不是还有萧何嘛!
  只是去洛阳,却未曾带上吕雉,就是不知道此时刘邦身侧相伴是哪位贵姬了。
  看来他这位姨母失宠得是有点严重啊!
  樊伉内心不禁对吕雉生出那么一丢丢的同情。
  就算身为皇后又如何,丈夫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好在还有事业可以追求。
  这大约就是别人所说的情场失意,事业得意的意思了。
  朝中大事吕雉能直接找萧何商议,换了那位戚美人可不成。
  估计戚姬也没有那个脑子。
  果然,下一秒就让人去唤萧何。
  不一会儿,萧何匆匆赶到,看了樊伉带过来的粮食作物种植技巧之后,反问道:“这是谁写的?”
  受前秦影响,这个年代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还受着百家争鸣的影响,儒家并没有一家独大,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不存在的。
  能认字读书的就是文化人,若是在某个学术领域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能称为大儒了。
  萧何甫一见到这本种植技巧大全,还以为是哪个有经验的老农户总结出来的经验,细品又觉得不太像,因为里头很多东西他都没听过!
  他也是种过地的好吧。
  吕雉和吕媭互望一眼,最后由吕雉开口,含混不清地道:“是兴平侯得到的。”
  原来是兴平侯!
  萧何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就说这么怪异的东西,肯定跟兴平侯脱不了干系。
  “可靠么?”他只关心这个。
  樊伉点头:“绝对可靠!”
  这些可都是后人在总结了数千年种植经验,经过反复验证后的最科学的方法,肯定可靠了。
  自从樊伉捣鼓出红薯和纸张,萧何便对他有一种谜之信任,樊伉说可靠,他心里便已有几分相信了。
  但这和红薯与纸张不同,红薯如果能种活,能让大汉朝又多一样好种活又高产的粮食,纸张能造成,可以让人更方便地书写。如果不成,其实对现在的大汉朝生活并没有多大影响。
  但这个不同。
  这可是关系到农户们来年口粮的事情,也关系到未来一年国家的税收,稍有丁点差池,国库没有进项不说,举国上下都要饿肚子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仿佛知道他的心思,樊伉非常贴心地提供了一个建议:“若是丞相不放心,也可以先小范围内进行试种,如果方法有效,再推广也不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