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皇帝成长计划(穿越重生)——裴微

时间:2024-08-07 08:51:17  作者:裴微
  完全打破了世家对官爵的垄断,二十级别的军功爵位,最高能升到什么程度,能对标现在的几品大员,这不仅影响了这项制度的寿命,而且必然会掀起惊天波澜,不少世家一定会拼命想要阻止这项制度实施。
  但是今上为人强势,又岂会随意动摇意志。要想真正落地实施,这期间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激烈反对,又会有多少家族破家灭门,人头落地。
  这一切都看天子变法的意愿,能够坚定到什么程度,还有他所掌握的力量,是否能够支持世家的拼死反扑。狂风就要来临,他有幸跟在天子身侧,窥探到了第一波的风浪预兆。
  史官有所预感,魏国接下来不会太平了。而且,今上之后还会有什么惊人之举,这谁能说得清,至少他在先皇身边那么久,都没有在陛下身边这短短十几天来的震惊多。
  那些散落民间、山野,包括现在正在拼命巴结世家的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又会有什么样子的反应,这是一条通天之道啊。
  开辟了新的做官途径,不再以门第论品,哪怕细如蛛丝,也会有人像是抓救命稻草一样,迫不及待的想要顺着攀爬上去。
  如果没有长久以来,世家大族的压迫,对整个寒门居高临下的鄙视,畸形的选官用官,就算是世家里面很多人并非如此,而且也确实很有才华,但这并不能阻止庶民的怨恨。
  这阻拦他们登上天子朝堂的制度,已经叫庶民心底在积攒怨言,他们拥有满腹学识,身负家族渴望,却不得重用,还要眼睁睁的看着膏粱子弟位居人上,挑肥拣瘦。
  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这绝对不是长久之策,这样下去,矛盾会越来越尖锐,两边的裂痕越发无法弥合,而且没有竞争对手的世家大族子弟,也会逐年的素质下降。既然不努力,靠出身就能做官,他们何必要去勤学苦练呢。
  世家不会自绝根基,主动反对这项制度,庶民无法做官,又怎么把自己的意愿传递给皇帝。
  上下不联通,如果皇上没有英明,环绕在他身边的人,又不主动提起,这个脓包只会越来越大,酿造出不知多么剧烈的毒。
  这样会养出来一群什么人还用去想吗,肉食者鄙,尸位素餐,难道会是什么好的形容。
  而这军功爵制出现后,别的不说,庶民们有了能够出人头地的渠道,只要能够兑现承诺,那魏国的兵员必将会源源不断的出现,人人都将以参军为荣,打仗不再是一人去万家哭的惨事,而是换取富贵的更换门庭之举。
  庶民们一家孩子多的是,人命如何能跟富贵相比呢。若人人悍不畏死,这样的军队又该怎么去抵挡呢?要知道,杀敌一人的五两银子,已经是非常的厚赏,一个平民一年能有三两银子,都能过的非常富足。
  一两银子是1000枚铜钱,一斤肉也才20文啊,人总不能奢侈到天天吃肉,这个价格已经足够让那些平民疯狂,不提爵位,后面居然还会赏赐田地和宅子,这比银钱的吸引力还大,完全可以传给家中后人,真要是这样的话,死了也值了。
  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史官仿佛看到了魏国黑甲军的无穷汹涌,遮天蔽日的军阵雄霸四方,绣着“魏”字的大旗飘扬四海,无数人沉默着,而君王的宝剑所指向的方向,就是这些人唯一的目标。
  高台上,身穿龙袍的天子,一旦开口定下目标,麾下潮水般的军队无比狂热,他们抛弃了一切顾虑,舍生忘死,人人争先恐后,唯恐落后于人,与富贵失之交臂。
  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去抵抗,当死亡也无法让人心生恐惧,那么他们只会成为任何敌人的噩梦。既然有了这种大军,那么自然能将整个天下囊括,翻云覆雨之间,尽为掌中之物。
  这样的未来,是有可能实现的。
  而这一切,都是幼帝一手操控的局面,陛下今年才10岁啊,却能想出如此奇招。自己一直跟着皇帝记录,包括朝臣对奏的时候,也不曾避开。当然清楚,这不是其他臣子的进言,而是陛下自己提出的计谋。
  这,这种智慧,就是天眷之子吗?如果不是这样,该怎么解释。孩子如何会有这种智慧和心智,皇帝是看出来士庶分明的弊端了吗,所以才会以无上的勇气和毅力改革祖制,提出了这种变法之策。
  跟随这样的君主,日后,说不定自己的名字也会被后世反复吟咏,只因为他有幸能在生来神圣、全知全能的君王的身侧记录言行啊。
 
 
第28章 
  果不其然,不需要再做什么其他动员,甚至原本懒洋洋,病歪歪,看起来大多数半死不活,眼神呆滞的城防军,听了这话,一个个瞬间来了精神。
  他们不可置信的互相询问,到处交头接耳,“我疯了吗,竟然听到皇上要给发银子了。”
  “什么,你也听见了,我还以为还没睡醒。”
  “不光就这吧,皇上说还要发宅子,发田地?”
  “天啊,我宁愿不要银子,也想要田宅。我家里全都挤在茅屋里,一直租着地主的地去种,去掉每年交的税,还得帮地主做工,年年剩下的能勉强养活一个孩子就不错了。要是能有自己的地,也能好受许多,而且这可是能留给孩子的啊。”
  “干了,我这辈子都没啥出息,就不去想什么田宅,想办法去挣这五两银子,都不知道得攒钱攒多少年。现在杀一个人就能挣回来,家里老人病了要吃药,娃子还小天天挨饿,媳妇儿也苦巴巴的,我在这当着兵,前后没见到一个铜板,心里能有什么好滋味。现在这条命,要是能给家里挣五两银子,至少抓药有指望了,欠的钱也能还上。”
  “什么官爵不官爵的,那东西真能赏给咱们吗,但是这银子,皇上肯定有的是钱,住的都是金子做的屋子,所以叫什么金銮殿,戏文里都这么讲的。既然这么有钱,应该也不会昧下奖赏才是。盖金屋的钱都有,还能少得了咱们这三瓜俩枣。”
  “二狗子这话说的不错,我听着是这个理。人家皇上都给咱打包票了,咱们一群苦哈哈,有什么可骗的。再说了,皇上那天带着棺材来,我可见着了。虽然不知道是干啥的,今天才听说据说不会逃跑,还要殉国呢,别管真的假的,这话听了,你就说你提气不提气。”
  “提气,没想到咱们这种草民有一天还能听到皇上的保证,人家可是天子,说话还能不算话,不然以后还有谁信他。”
  “我跟你们说,这绝对是个好机会,趁着皇上刚说的,他这个身份咋着也得说话一个唾沫一个钉,我们村里的村长还得说话算话,才有人肯服气呢,道理都一样。所以咱们能杀几个算几个,除了这次机会,哪里还有能这么发大财的时候。”
  “没错没错,尤其是皇上说了,会替咱们看着,不叫功劳被别人抢走,这我就放心多了。死也没啥,我这条烂命本来就不怎么值钱,可要是谁把我的卖命钱给夺走,我就是死了也死不瞑目,那可是要留给我家里的。现在好了,有皇上在,那些军头再怎么不要命,平时再怎么贪财,总不会这个时候还要喝兵血吧。”
  “对,我之前也是担心这个,没想到皇上想的这么仔细,这就没啥可怕的了,死不算什么,把钱能送到我家就行。”
  “你们都没说到点子上,最重要的是耶律承启死了,胡人的主子都死了,这仗还能打下去吗,他们不得赶紧回去办丧事。”
  “这不好说,反正他们现在肯定是软柿子,正是适合咱们去欺负的时候,主帅都被咱们想办法弄死了,胡人也没有那么可怕嘛,两个眼睛一个鼻子,都是大活人,都会死。”
  “我要多给家里挣点钱,而且皇上都愿意殉国了,这城池肯定能保住,他不走,那些达官贵族难道要把皇上扔了不要了,自己跑了,所以他们大多数也动不了。
  既然这样,贵人们都在,肯定紧张自己的小命,必然会下死力气保住城池,我也没有什么可担忧城里家人了。”
  怀着这种心态的不在少数,他们这些人本来饥一顿饱一顿,每天不说是闭眼等死,但是也差不多,就是硬挺着活着。
  贵人们压榨着他们的血肉,还要嫌弃他们浑身上下榨不出多少油水来,常年累月的压抑,诸多将官们都打着天子的旗号盘剥,看着本该到手的一切被夺取,许诺好的那些连影子都没有,使得士兵们对皇室也心存怨怼,他们憎恶着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
  天子又如何,吃了他们浑身的血肉,还要嫌弃骨头硌牙,庶民们自然会因此生出不满来。
  这些人未必清楚,那些以皇室名义征集的粮草、军械,包括饷银,其实并未落入裴钰的口袋,而是被军官们中饱私囊了。
  就算是知道又如何,天子放纵了这些恶鬼盘踞在他们身上,难道就是无辜的吗?
  军中已经隐隐约约有愤怒的火焰燃烧,不吉祥的私语流传开来,靠近较为有威望和公信力的人,组成不同的小团体,鞭打的是人的□□,阻止不了心中的怨恨。
  这些士兵们碍于作乱会被皇城以最快速度镇压,还有就是升斗小民不敢惹是生非的心理在忍耐,没有作乱,但忍耐总归是有尽头的。
  尤其是听说之前一些地方偶尔有人造反之后,这样的消息更加让人人心浮动。
  此时此刻,往日的怨恨被抛掷一旁,听到身份高贵的贵人开出了巨额奖赏刺激眼球,再加上听到是痛打落水狗,这还不简单。
  之前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打仗,也没见着几个钱,杀人谁还不会了,这阵子当兵的,大多数都杀过人见过血了,实在是受不住的,要么进了后勤,要么做辅兵民夫之流了。
  干顺手的事情,现在却能有赏赐,这简直就是捡钱啊,众人情绪亢奋难以自己,生怕跑慢了,这好事轮不着自己。争先恐后的跳起来,脸涨的通红,眼睛像是饿狼一样,几乎要发出绿光来。
  忠君报国这口号听着是不错,问题是他们都是些贫苦的升斗小民,家里每天为了生存就要不停奔波,能够活着就已经是拼尽全力。一旦遭遇各种变故,如家人生病,战乱,多生了孩子等等,本就紧张不已的家庭,马上就要变得捉襟见肘,日日都要发愁下一顿的米粮怎么购买。
  而当了兵后,也没见到银子的影子,天天喝稀粥,粥里面有几粒米都能数清楚,这样的饭食吃下去,再去看到那些当官的吃的满脑肥肠,大腹便便,跟自己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站都快站不起来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
  谁要是不服气,上来就是吊起来一顿鞭打,把人揍得进气多出气少,也不给看伤,完全靠身体硬抗。谁要是想偷偷逃走,就会被抓起来军法处置,直接砍头。
  这样下来数年,城防军的这些人,早就被生活中的风霜折磨的不成样子,只有热血尚在,不愁吃穿的才有心思响应什么忠君爱国。忠君,他们挺到现在,还没闹出大乱子来,就已经够给皇上面子,够忠君了。
  最起码,他们不是还没有竖起反旗,推举出新的领头人不是吗?
  什么忠君爱国,和他们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皇帝谁当不都是那个鬼样子,谁也不会替他们考虑,看到他们的苦楚。
  皇帝就算是传说会发光,那能给他们当饭吃吗,能变出来银子和铜板发给他们,供给他们养家糊口吗。都快活不下去了,哪管是谁坐了皇位,皇上又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反正苦永远是他们这些最底层的平民受着,上面如何跟他们无关,他们也从来没有选择的权利,自己能坚持到现在,都算已经对得起这点子禄米了。
  不管怎么说,军中的头头脑脑照样趴在他们身上喝血,既然如此,何必给裴家的江山卖命。徐鹤鸣那样喊,也就宫里面不缺吃喝的那些家伙才会意动。
  他们要的不多,只是想要好好活下去而已,让家人也能有口饭吃,谁给他们这些实在的东西,谁就是他们心里的神,是值得他们拼死效忠的对象。
  此时此刻,一直存在幻想中的某种东西,好像就这么变成了现实。过去日复一日里,他们向着神明祈祷,祈祷有朝一日,皇上能开眼,见到民间疾苦,换一换城防军的首脑,然后给大家发钱。他们的欲求就是这么卑微,可谁也没有回应这些苦命人。
  现在,不仅头领换人了,新来的态度鲜明,和永川伯划清了立场,至于真的假的还不知道,反正是看着有点希望了。
  最重要的是,皇上居然真的会低头弯腰,将民生苦难放进心间,肯把慈悲洒下,给他们一个求活的机会。这样的主君,是比他们能够幻想到的最圣明的皇帝,还要慷慨的君主啊。
  肯愿意给平民一条拼命的路子,这就已经足够了,他们想要的不多,会自己去拼去夺,想到承诺的发钱和发田宅,众人的眼睛炽热,感觉浑身上下都是劲。
  至于提出此策的小皇帝,什么小皇帝,那明明是金娃娃,是圣主明君,眼下圣主明君要给大家发好处,本来就是贱命一条,死了要是能换这么多东西,简直不要太赚,至少家人能宽裕许多。皇帝大庭广众之下,金口玉言,还能骗自己?
  城防军嘶吼着:“战!战!战!”
  他们激动的脖子上青筋绽起,似乎有无穷的力气涌上心头,原本的畏惧一扫而空。
  徐鹤鸣目瞪口呆,看着焕然一新的城防军,几乎有些不认识这些家伙,哪里还能看出来前几日麻木萎靡,呆滞且毫无希望的样子来,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就像是重新对活着有了盼头,这样的眼神,是和禁军完全不一样的神色。
  禁军听到她的话后,虽然也精神振奋,神情专注,但不会如这些人一样狂热,那是种好不容易看到天光,势必要孤注一掷抓住的疯狂,这种意念是如此强烈,此时若有什么阻碍在眼前的话,他们一定能扑上去将其撕碎。
  虽然不合时宜,而且外貌装备上完全联系不起来,但这种神情,总会叫徐鹤鸣想到一个词:虎狼之师。
  她握紧了手中兵器,深感愧疚,自己还是太傲慢了,并未真正走进这些士兵的内心。因为她家学渊源,也曾在宫中带过兵,所以就理所应当的照搬了之前的经验,那时候自己每次只要提起忠君爱国之类的,都会得到热烈的响应。
  这是有前提的啊,不同的群体要换不同的激励方式。不过,自古以来,谁会把杂草一样的庶民放入眼中,正眼看待呢,就连她,因为出身士族,刚开始也是这样下意识忽略了啊。
  禁军和她一样,都家世优良,尽管身份上不如她的门第高,但这些人也都衣食无忧,自然不需要考虑生存的事情。
  想到皇帝的那段话,她心头滋味难辨,皇帝居然这样聪颖,考虑的这样周到,对人性把握的这样精准,轻易的改变了全军的军容面貌,带来的神色变化,是她见过前后改变最强烈的。
  而且这样的大方,如此改革后,以后军中必然人人奋发,不再避战,她调教军中也能省去不少动员的力气。自己还需要多向陛下学习啊,观察入微的能力和本领还需要再去练习。
  更重要的是,她敏锐的察觉到了时代的浪潮即将扑面而来,这些士兵今日悍不畏死,一改往日的作风。长此以往下来,陛下必然会在军中建立起无法动摇的威信,拥有数不清的拥簇。士兵们会狂热的拥护他,成为陛下的死忠。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