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王爷沉迷搞基建(穿越重生)——媚骨

时间:2024-08-28 08:26:34  作者:媚骨
  “……”这次小太子殿下听懂了,一把把小脸埋进了爹爹的怀里,只露出一个撅起的小屁股给亲爹看。
  “我知道你听懂了的。好不好,你就说,一句话的事情,别婆婆妈妈的还躲起来做什么啊?”韩凛抖了抖怀里的胖小子,这小子是真的沉啊,他转头跟在看他们热闹的媳妇儿问:“咱们是不是得找个称来给这个小子称一下体重啊?我怎么感觉他最近又长胖了?”
  小太子殿下被气得把小脸抬了起来,瞪着嫌弃他胖的爹爹,气鼓鼓道:“才不胖呢!”
  韩凛看着气鼓鼓的儿子,也不逗亲儿子了,“好好,咱们这不是胖,咱们这是强壮!走吧,出来打拳了。”说着他就把怀里抱着的胖小子往地上一搁,拍拍儿子的脑袋,提醒胖儿子该出去练武去了。
  小太子殿下迈着小短腿往外跑,到了门槛的地方还会自己撅着屁股翻过去了。
  傅秋白和韩凛跟在孩子的后头,两人看着孩子自食其力也没有人去帮孩子一把。
  每天早上六点半,他们准时在院子里做运动和练武。
  练武的是傅秋白,他每天都会早起练剑。
  韩凛带着孩子先在一旁拉筋,接着带孩子绕着院子跑圈圈,等他们跑了两圈回来后,就跟着练完剑的媳妇儿练习扎马步和打拳。一套拳法他都已经练会了,他在一旁能自己打拳,所以他家亲亲媳妇儿主要的教学对象还是他们的儿子。
  往日他们是早上八点准时去上班,不过今天宫里来了客人,他们要去接待一下。
  今天运动的时间缩短了一点,吃饭的时间也快了一些。等他们吃过早饭后才是七点钟十五分,韩凛准备到勤政殿去渐渐早已经到了宫里的百姓代表们,走之前他问同样吃饱了肚子的青年:“咱们一块去?”
  “我这边还有点事要忙的,就不跟你一块去了。你去吧,我今日带明哲。”知道韩凛今天上午怕是没时间,傅秋白就担任起了照顾孩子的重任。
  现在孩子已经开始在读书识字了,他们也没有请朝中的大儒来教导孩子,就先自己教。傅秋白负责教孩子读书识字和习武,韩凛就负责教孩子算术,偶尔他还会穿插着一点小故事教孩子如何用谋略和战术。
  所以基本上白天和晚上都是他们两个人轮流带孩子,谁有空就谁带多一点,两个人要是都忙就只能把孩子交给侍女们去带了。
  见青年说不和他走了,韩凛就有些奇怪的问:“你不是说和我一块去的吗?”
  “爹爹?”每天一到了这个时间,小明哲也知道两个爹爹这是要去忙了?一双大眼睛在两个爹爹之间来回的移动,他最后用两只小手手抱住了父皇的大腿,他今天要跟父皇。
  不过他这边才抱住他父皇的大腿,就被人从后面抱起来了。
  “明哲你今天跟我。”抱起孩子的正是傅秋白。对上韩凛看向他的目光,傅秋白略顿了一下道:“你那边不用我去也行的。”
  “好吧,如果你不想去的话,那你去忙你的事吧。你今日是在宫里头还是要出宫去了?”韩凛只当是青年不喜欢热闹嘈杂的场面。既然青年不想去,他也不勉强了。而且自家媳妇儿说得也没错,今天的这种场面他能应付得了。
  自从当了这个皇帝后,他发现自己忽悠人的本事都见长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每天跟一帮老狐狸斗智斗勇的,他要是没点进步,早就被那帮老狐狸连皮带骨的啃进肚子里了。
  “我带明哲出宫一趟吧,正好去都察院那边看看,中午应该会在宫外吃午膳。”傅秋白说道。
  韩凛不是太放心的叮嘱道:“行,你俩出宫去,记得多带几个护卫一块去。我这边要是忙完了就去找你俩,要是不去找你俩就是还没有忙完。”
  “好。”傅秋白点点头,低头看了怀里的孩子一眼。小家伙也抬头看着他,一双大眼睛又黑又亮的,里面满是纯真。见他看着他,小家伙还对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笑得他的心里都跟着软软的了。
  “听你小爹的话啊,知道了吗?”韩凛撸了儿子的小脑袋一把,又跟青年说了两句话后,两人就带着孩子一起往外出去了。
 
 
第419章 君民谈话
  “这就是天帝赐给咱们陛下的新粮?吃起来软糯可口,竟然这么好吃了!”
  “此物适合尔等牙口不好的老家伙们吃。”
  让今日所有进宫面圣的百姓代表们都没想到的是,他们先是被小太监领到了一处大宫殿里头来,接着宫里头的人还给他们送上了陛下御赐给他们的食物。
  送东西来给他们的小太监告诉他们,这乃是他们陛下皇庄上产出的新粮,陛下特意请他们尝尝新粮的味道如何。
  待到吃了新粮之后,所有尝了新粮的人对陛下御赐给他们的新粮都是赞不绝口。
  今日来的代表们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牙口不好。可以说软糯香甜的新粮,特别的适合他们这些牙口不好的老人吃了。
  天子赏赐给他们的食物是一人一份,每个碟子里装的是一根番薯和一颗土豆,还有两个肉包子和一碗米汤。东西看似不多,但是却是非常的填肚子,足够他们每个人都把肚子吃得饱饱的了。
  但是也有人舍不得吃,想把新粮带回家里去给小孙孙们也尝一口的,就偷偷的把剩下来的粮食藏在袖口里,准备等出宫的时候带回家去。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把天子御赐给他们的这一份早膳都吃光了,其实这里头更多的人还是不好意思把东西藏在身上带回去。
  刚好他们这边吃完早膳,小太监来把东西收走,过没一会,外头就传来了太监喊“陛下驾到”的声音。
  见到那一道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大门的那头,大殿里所有的人都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凛带着一行人从外面走进来,走到距离他最近的一个老人的面前,弯腰下去把老人扶了起来,“老人家快请起,大家都起来吧。”
  “谢谢陛下。”被天子扶起的老人颤抖着声音说道。
  后边其余的百姓们一时间都不敢立即起离开。
  韩凛松开被他扶着的老人的手,往前面的位置走了过去,在最前面的位置坐了下来,对跟着他来的官员还有站了起来的百姓们道:“大家都找位置坐吧。”
  “谢陛下。”今日六部尚书就来了三人,还有京都府尹吕大人也到场了。
  武将们那边也来了几个老将军,他们都是被他们陛下派人去请来的。
  几人道了谢之后,文臣和武将就分开坐在他们陛下左右两边的位置上。
  韩凛看着还不敢坐下的百姓代表们道:“大家都坐吧,不必拘谨。今日朕找你们进宫,是想跟大家聊聊迁都一事,也让你们大家对迁都这件事情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是,是。”这一次都站着的百姓代表们,才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走进了两旁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朕知道你们今日来到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在京城住得时间比较长的人了,想必有不少往上数代都是住在京城这里的。朕也知道你们对京城这个地方充满了感情,让你们搬离故土,想必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韩凛看着在场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也知道迁都一事对于这些老人来说,一个是故土难离;二个就是迁都的路途遥远,车马劳顿,这些老人不一定能平安的跟着朝廷迁往燕北去。大家的担心,他都懂的。
  只不过迁都这件事情,并不可能因为某个人,或者是某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就不迁了。
  既然当初决定下这个事情,他就已经考虑到了所有的可能和不可能。但是,为了更长远的未来来看的话,迁都不管是对他,还是对朝廷和百姓们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一件事情。
  “不过今日在聊迁都一事之前,朕想了解一下你们和你们的家人在京城的生活情况,不知你们谁想与朕说一说呢?”韩凛并没有直接说迁都一事,而是换了一个角度来切入与大家聊一聊生活的琐事先。
  坐在位置上的老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人敢站起来,俨然忘记了前几日为了争取到进宫面圣的机会,差点没与老邻居们打起来的事。
  最后他们不少街道都是用抓阄的方法,把进宫面圣的名额抽出来的。
  抽中名额的人家,几乎都是派家里身份最高的那个进宫来面圣,因而今日进宫来面圣的百姓代表们几乎都是老人。
  就在许多人都不敢站起来说话的回收,一个坐在人群中间的老人站了起来道:“陛下,草民愿意与陛下一说。”
  “请问老人家你怎么称呼呢?”韩凛笑着问道。
  “草民姓许,名方,街坊邻居们都喊草民老许。”许老汉拱了拱手,向天子道。
  “可以说一说,你们家如今房子多大?家里住了几口人吗?”
  “回陛下,草民家就一个小院,草民的三个儿子和三个儿媳,还有六个孙子两个孙女,还有草民的老伴,大家都住在一处。”
  “一人可够一间屋子住了?”
  “草民与老伴住一间屋子,草民的三个儿子一人一间屋子,六个孙子住一间屋子,两个孙女住一间屋子。”其实许老汉在这里当着天子和众人的面不好把话说得那么全,他家里的两个孙女是没有正经的屋子住的,住的还是家里放柴火的柴房。
  柴房一半放了木柴和杂物,里面就铺了一张小木板床给两个孙女当屋子住而已。
  不过在场的除了和许老汉同一条街道的邻居之外,其余的人都并不知道这个实情,这也包括了韩凛这个皇帝,“你们家中可有田产商铺?”
  “草民阿爷那一代,我们家里在这京城里还有两间铺头和在城外有几亩地的,后来草民的阿爷好赌,把两间铺头和城外的几亩地都拿去当赌债输光了。”这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家没有田产,也没有商铺了。
  所以到了许老汉父亲的那一代,他们家里已经没有商铺和田产,家中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韩凛点了点头,后面又问了许老汉,他们家是靠何营生之外,就让许老汉坐了下来。后面他又连续的点了几个老人上来问话,问的问题基本上和第一个人问的问题都差不多。这些老人的回答,也基本上和他派人出宫去了解到的情况基本上一致。
  当然,他并没有事先派人去调查过这几个老人。而是从他派人去调查回来的结果告诉了他们,如今在京城居住的不少的老百姓,大多都是家中没有田产和商铺,一家人挤在一处小房子里,而今京城的房子又贵,普通的老百姓想在京城买房子谈何容易了。
  没见那么多官员都还是租房子住的吗?
  可以说如今年在京城的百姓大多没有产业,都是靠着给人打工,或者是在城里摆摊做点小生意过活,日子都是过得十分艰难的。
  不过在天子脚下的百姓说日子艰难,但是比起在京城之外的其他地区的百姓们而言,他们的日子已经算是好的了。最起码在天子脚下住着,打仗很少会打到这里来,贪官污吏在京城也不敢那么猖狂。但是如果是在小地方的那些老百姓,遇到地方上的父母官不作为还贪的话,日子则是过得十分艰难的了。
  “从刚才与你们的谈话里,朕也大概的了解到了你们在京城这里的生活状况了。”得知百姓们在天子脚下的日子都过得不好,韩凛这个皇帝的内心还是多少有点惭愧的。在京城的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如此艰难,可想而知在京城之外的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又是如何的了。
  其实以前刚去燕北的时候,一路上遇到的都是衣衫褴褛的百姓,那个时候见到还有人饿到那种程度,他的内心也是十分受到震撼的。这也是为什么刚到燕北的那几年,他们那么拼命的想要把封地建设好的原因了,实在是每日一想到在他的封地里头都还有人饿死,他这个王爷当得心里有愧啊!
  当初他们去蓟县的时候,蓟县的街上都是土砖草屋,还时不时的有胡人过去抢劫,居住在县城里头的百姓们的安全都没有保证,更别说住在乡下的百姓们了。不过好在现在蓟县已经不是几年前的蓟县了,如今的燕北也不是五年前的燕北了。
  “朕知道你们理解的迁都,是以为朕要你们所有人都离开上京城,跟着朝廷一起迁去燕北。”在这里,韩凛指出了不少人对于迁都的一个错误的认知和理解,“其实迁都一事,并不是你们理解的那样的。迁都的公示中也写得很明白,可能是你们没有仔细去看,迁都是朝廷迁去燕北,也就是朕与朝中的百官迁去燕北。而城里的百姓们,若是有人愿意与朝廷一块迁都燕北,就跟着朝廷一起去。若是你们不想去的人,则是可以继续留在上京城这里生活的。”
  “陛下,您不要咱们了吗?”
  “是啊,陛下,您要抛下咱们不管了吗?”
  底下的老人们一听他们陛下的话,再也坐不住的纷纷的站了起来,生怕天子把他们落下不要他们了。
 
 
第420章 冯二
  见场面吵闹了起来,站在他们陛下一侧的护卫队长站了出来喊道:“肃静——肃静——”
  “大家都安静一下,先听朕把话说完,不要激动。”韩凛抬起手往下压了压,放缓了一点声音跟这帮老人们道:“都坐下来先吧,免得朕与你们说话都还得抬着脖子了,累得很。”
  这一次听到他们陛下的话后,众人才安静了下来,坐回了他们的位置上去。
  “不管朕在何处,还是你们身在何处,你们永远都是大召的子民,朝廷不会不管你们任何一个人的。”韩凛告诉众人这一点,他并没有说大家都是他的子民,而是因为在他看来,百姓并不是一个君王的所有物,但是每个百姓都是这个国家组成的个体。
  若是没有这些百姓,也没有他们今日的大召,所以他才说这些百姓都是大召的子民,并没有说百姓们是他的子民,他也不希望百姓们有这样的一种错误的认知。
  “而关于迁都一事,朕还是那一句话,朝廷才是必须迁走的,而你们,则是自愿的······原则,想跟着去的就跟着朝廷迁去燕北,不想去的,则是可以继续留在上京城这里生活和做买卖,对你们的生活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迁都也不会那么快迁,要到三年后才会迁走,朝廷迁去燕北,也得两年之后的事了。如今整个燕北和北地都在建设中,那边的房屋还没有建好,就是咱们迁去也没地方够我们这么多人住的。稍晚一些朝廷会贴出关于你们要跟着朝廷迁去燕北的详细的申请程序,若是你们想跟朝廷一起迁去燕北,还需要到京都府去登记和办理申请的,并不是你们谁想去就能去的。当然,朝廷也不会强迫任何一个不想去的人跟着朝廷一起去燕北。”韩凛知道这帮老百姓们一开始是担心朝廷要所有的人都跟着一起迁去燕北,现在一听是自愿原则,就以为朝廷不要他们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