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老百姓们的心理,他大概也能猜得到一些。
人都是这样的,不想去的时候担心别人强迫他们去,但是一旦别人说,你们可以自愿选择的时候,又担心自己去不了。
“正好你们今日都在这里,朕也跟你们说说燕北那边的情况,省得你们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头脑一热就要跟朝廷一起走。或者是担心燕北那边的环境不好啊,跟着朝廷去了之后没地方住啊,没有田地啊,还有燕北与胡人那么近,胡人是不是随时会打过来啊,这些问题,趁着今日大家都在这里,朕都与你们详细的说一说。”看得出来大家对迁都一事都是非常的关心,也是非常的担心,今日请大家来,韩凛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大家的担心。
所以后面他就跟这些一辈子都生活在京城这里,没有去过燕北的百姓们说起燕北,和如今整个北地的一些情况,“那里驻扎着我们数十万的将士,所有大家不必担心说胡人随时都会打过来。这几年朝廷与胡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如今边关有不少的胡商,胡人更是到我们大召来做工,朝廷还雇佣了胡人到船队里头做事。”
“而且胡人也不是你们所以为的那样,都是一群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吃五谷杂粮,吃牛肉吃羊肉的正常人。”
后面韩凛还说了一些关于胡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性格等等的一些东西,也告诉了大家,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都有好人和坏人,不要因为是同族,就觉得所有的同族都是好人,也不要因为对方是异族,就认为所有的异族都是坏人。
“刚才与你们大家的谈话中,朕也得知了你们不少人在京城的居住环境都是比较紧张的。其实迁都去燕北,你们若是跟着去,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新都那边的房子会比较便宜,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在那里买得起房子。”
“朕已经提前让人在那边规划和建造房屋了,届时朝廷会以低廉的价格,或租或卖一些房屋给大家居住。所以,以后若是跟着朝廷去往新都的话,住的方面是不用担心的。另外就是关于田地的问题,届时朝廷也会出一份详细的说明告诉大家。”在这里韩凛也透露了一点给今日在场的代表们,若是愿意跟着朝廷一起迁往北地的人,到了那边开出的荒地就是自己的田地,头三年还能免除粮税的,这也是朝廷给迁去的百姓们一个优惠的政策。
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要迁都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让百姓们跟着去往北地,把那边的土地开垦出来种上庄稼。只要老百姓们的手上有土地,能自己种地产出粮食,就不用担心会饿死了。
不过有一点韩凛并没有告诉众人的就是,他早前就已经跟严长平严将军那边通了信,让严三舅安排人去跟胡人部落的那些头领们商谈在草原上建城一事。这回小七舅来京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好消息给他,那就是他们与胡人部落的首领们已经谈妥,胡人愿意让他们协助胡人部落在草原上建城。
当然,这建起来的城,汉人也有居住的权利,胡人不能驱赶汉人离开,这些条件他们都已经签在协议上的了。
他们也不担心以后胡人会反悔,把所有的汉人都赶出草原去。若是真的到了那个地步,必定又是到了胡汉开仗的时候了。所以的话,他们要抓住往后几年的时间,双方建好长久和良好的关系,让那帮精力无处释放的好战份子把目标转移到其他民族的身上去,省得他们整日都把目标对准汉人了。
就在他们陛下在与京城的百姓代表们解释迁都一事的时候,严臻这个被家里派去草原建城的少将军正在与胡人部落的首领们喝酒。
***
“二郎好酒量!”
“喝!”
用了几年的时间,严臻早就混入了草原的内部,与这帮胡人部落的首领还有胡商们打成一片了。可以说,如今草原里有七成以上的奢侈品,都是经过他的手卖给这些胡人部落的贵族们的。
这几年胡人部落的首领和贵族们都过上了十分奢靡的生活,这都是多亏了大召的货物能流入草原这里。
这几年严臻对外都是用的“冯二”这个名字,冯跟的是他母亲的姓氏,二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他在草原这里并不敢用他的真姓名,就是以防有人查出他是国公府的严二少,那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为了防止有人以后认出他来,这几年他还蓄起了胡须,用胡须挡住了自己真实的脸。好在在草原上蓄胡须都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他蓄了一脸胡须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反而因为脸上蓄起了胡须后,他看起来也比他原本的年龄大了好多岁,也更好接近这帮胡人贵族们,与这帮胡人谈起生意来也更得心应手了。
就在他们喝酒的时候,帐篷的帘子被人从外面拉开了。
这次进来的是两个抱着胡琴的少女,两个少女进来后对他们行了一个礼。
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让自己的两个女儿过来,把两个女儿介绍给他的这位汉人朋友:“她们是我的两个女儿,阿吉娜和阿美娜,她们都是我们部落里最美的女儿。”
被介绍的两个姑娘都害羞的看着这个汉人的汉子。
严臻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了,他端起酒敬了这位胡人部落的首领一杯:“您的两个女儿,是很漂亮。”但是只可惜,他没有收别人女儿当小妾的想法。他们家的祖训就是不能纳妾,他要是一收就收俩,回去他亲娘能打断他的狗腿。
当然,娶为正妻也是不行的。
虽然如今胡人与汉人的关系缓和了许多,但是严臻没有忘记自己的大伯就是死于胡人之手,自己的二爷三爷还有许多族人都是死在胡人的手上。所以,哪怕是他现在与胡人的首领坐在一起喝酒,称兄道弟,但是他要是真的敢带一个胡人女子回去,跟家里人说要娶一个胡人女子为妻,到时候不用他阿娘打他,他阿爷就能拿拐杖敲爆他的狗头了。
而且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他对人家小姑娘无意,他要娶的人,一定是他喜欢的并且想娶回家的人。而不是娶一件别人送的礼物回家,当他的妻子了。
所以后面对这两位胡人姑娘的示好,严臻虽然脸上带着笑,但是一直都不敢接下人家姑娘的喜欢了。对于这位想当他岳父的胡人首领,他也不接对方的招,直接的用酒把这几个胡人首领给灌醉了。
只是今日一对三,这三个都是大酒缸,喝到最后他都喝得有点懵了。
好在他小七叔给的解酒药好用,他提前吃了两颗解酒药丸进去肚子里,才没有把自己喝醉了。
“不用扶不用扶,我能自己走。你们喊人进来把你们的阿耶照顾好吧。”他们严家的孩子自小就学胡语,所以严臻的胡语也是说得十分的流利和地道。他用胡语拒绝了两个胡人少女的靠近,自己站了起来走路。
好在外头他自己的人听到他说话的声音,进来接住了他。
挥别了两个小姑娘后,他就就在亲卫的帮助下跨上了自己的马。
“奔霄,走。”严臻一夹马肚子,他的奔霄就带着他跑了起来。
后面跟着的亲卫们见他们少主骑马走了,也跟着骑马跟在后头。
看着骑着马走了的青年,后头的两个胡人的小姑娘面上都有些失落……
第421章 朝廷招工
“城门口贴出新告示你看到了吗?”
“还未去看呢?上头说了啥?”
“说是朝廷这次要招一批人到燕北去建新都,想去的可以这几日到城门口的报名处去登记,朝廷会安排车马送大家去燕北去,到时候也会安排车马送大家回来。”
“做工哪用得着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做啊,咱们京城这里都有活干。”
“我想着也是,不过我家里那个说想去燕北瞧瞧新都是个什么模样。”
“……”
京城的百姓们都在讨论朝廷招工一事,有人嫌弃路远不想去,但是也有人为了工钱,或是想趁此机会到燕北去看一看的人,就到了城门口的报名处去报名和登记去往燕北做工。
这一次招工的项目主要是为了新都建设,由工部下面新设的第一工程司负责,届时工部也会安排一些精通房屋建设的官员一起去往燕北建设新都。只是这一次需要的人手多,朝廷就准备从京城各地招聘一些人手过去帮忙建设新都。
对于朝廷的招工,不少的百姓还是比较信任的,因此后面的几日,每天招工报名处那里都排了老长的队伍。
到了七月初,第一批建设新都的人手已经送往燕北去了。
如今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迁都是怎么一回事之后,对朝廷要迁都一事已经不再那么抗拒了。一些家里地方小住的人又多的人家,听说去了新都后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购买房子,还能在那边开垦荒地种田之后,对迁往新都还十分的向往和期待了。
只不过朝廷迁都并不会那么快迁走,还要待到新都建成,最快也要三年之后才会跟着朝廷一起迁往新都了。
这只是相对于普通的百姓们来说,他们没有钱没有关系,只能跟着朝廷迁都的队伍一起走。但是京城里的那些高门贵族,和手上有钱的商人们已经嗅到了新的商机,他们早已经派人去往北方买地置业,想抢在大家都去往燕北之前,在那边圈上大片土地和买好商铺。
而韩凛早就想到了这一方面去,反正如今整个燕北都还在他的控制之下,那边的土地买卖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就是每人开出的荒地的数目也是有上限的,并不是说你开出多少地就是你家的了。至于燕北之外的其他地方,不少的土地早就被北方的各大家族给圈走了。京城的这帮人如果想圈地只能往更北的地方圈,而更北的地方就是塞外的草原了,如果这帮人能跑到胡人的地盘去圈地,他倒也不会拦着。
所以对于京城里头的这帮世家贵族们的动静,他大概也知道一点。如果这些人能让他们大召不出一个兵就拿下整片草原,到时候他还要大大的赏赐这帮人一把了。
当然,想在那边挑起胡汉之间的矛盾,给他们的将士们找来麻烦的话,那也是不允许的。
京城的百姓们不再因为迁都一事闹腾之后,整个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京城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庙会,未婚的男男女女也会趁着这样的日子相约出来见一面,或者是出来街上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遇上自己喜欢的人了。
商人小贩们自然也是不会错过赚钱的机会了,这一天街上摆摊卖东西的小摊子比往常都要多,从吃的到好玩的东西,一条街上看去,摆的那叫一个琳琅满目。
知道城里今天会很热闹,韩凛也带着媳妇儿和孩子出来凑热闹。
夏日的天晚得慢,他们从宫里出来到宫外头,正巧碰上了夕阳日落,漫天余晖的时候。一家三口也没有急着先去找吃饭的地方,而是在街上悠闲的闲逛了起来。
街上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被一群小孩团团围住了。
被父皇抱在怀里的小太子殿下一眼就看见草垛上插满的红彤彤的糖葫芦,指着糖葫芦喊:“爹爹,糖葫芦。”
“这么远你就瞧见糖葫芦了?眼睛可真厉害了啊。”韩凛顺着孩子指着的方向看去,也是见到了卖糖葫芦的小贩,还有小贩手里举着的那一大串的糖葫芦。不过在给孩子卖糖葫芦之前,他还是要先请示媳妇儿。
见父皇往小爹爹那里看,小明哲也往小爹爹那里看去。
对上两双往他投来的眼睛,傅秋白忍不住的就笑了,“去吧。”
“你小爹同意你吃糖葫芦了,咱们走,买糖葫芦去咯。”韩凛示意媳妇儿和他们一起走,他才抱着胖儿子往卖糖葫芦的小贩这里走来。走到卖糖葫芦的小贩这里,他伸手从草垛上拔了一根糖葫芦给孩子,又拔了一根给媳妇儿。
傅秋白摇了摇头道:“我不用。”
“拿着吧,你吃不完一会就给我吃。。”不过韩凛却不给媳妇儿拒绝他的机会,硬是把糖葫芦塞进媳妇儿的手里。
傅秋白看着手里多出来的糖葫芦,只好拿着了。
见一旁围着的孩子有的手里是空着的,韩凛就顺手拔多了几根糖葫芦下来,分给那些手上没有糖葫芦的小孩们,“拿着吃吧,叔叔请你们吃的。”
“谢谢叔叔。”一个大孩子接过糖葫芦的时候,还不忘记跟请他们吃糖葫芦的叔叔道一声谢。
其他年纪小一些的小孩,也跟着大哥哥道谢。
韩凛对几个孩子道:“不用谢,今日人多,你们别在街上乱跑,小心遇到拐子把你们抱走了。”
“叔叔你放心吧,现在城里没有拐子了。”大孩子告诉这个请他们吃糖葫芦的叔叔。
这个时候卖糖葫芦的小贩也道:“是啊,经过去年朝廷的严打之后,今年京城里头已经没听说过哪家丢过孩子和丢东西的了。”
“哦,看来咱们朝廷严打还是有点效果的啊。”
“可不是。”
韩凛从怀里掏出荷包出来,只是他一手抱着孩子,只有一边手空着,他回头找了青年帮忙把荷包打开。
傅秋白一只手拿着糖葫芦,也是只有一只手空着的,他单手打开荷包的绳子,从荷包里头掏出一块碎银子给小贩。
“不用找了,剩余的就当赏钱吧。”韩凛笑道。
“谢谢两位大老爷。”小贩拿着足够买下他手上所有的糖葫芦的银子,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韩凛和傅秋白就在小贩喜悦和感激的道谢声中,抱着孩子继续逛街去了。在他们离开之后,街上的那些小孩们并未回家去,还在街上继续玩耍。
看着街上的百姓们脸上轻松和愉悦的笑容,他们仿佛也能感受到人们脸上的那一份喜悦和轻松一样。
“看来咱们这一年多将近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韩凛嘴角勾起一点微笑,转头看向走在他身边的青年。
“嗯,不会白费的。”傅秋白正在看着自己手里拿着的这一串糖葫芦。
视线落在青年手里拿着的糖葫芦上,韩凛知道青年这是想吃又不好意思当街吃东西,就笑道:“想吃就吃啊,你这么看着它它也不会主动跑你嘴里的。”
被父皇抱在怀里的小明哲就没什么不好意思当街吃东西的了,手里的那一串糖葫芦已经被他吃了两颗了,还吃得满嘴都是糖渍。
傅秋白看了看自己手里拿着的糖葫芦,低头吃了一口。
“也给我尝一个吧。”韩凛这个时候把嘴里凑过去,就着青年的手咬了一颗糖葫芦出来。嘴里的糖葫芦酸酸甜甜的,他看着自家媳妇儿笑道:“好吃。”其实他不是太喜欢吃山楂,因为山楂里头有核,要一边吃一边吐核。
255/310 首页 上一页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