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不是为那些贪官求情,臣妾是为陛下求情!陛下,你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气,就决定污了自己的手,也污了自己的心啊!”
暴君真的很好做,但是这不是您该走的路。有些东西是不能开头的,不然最终只会变成自己也不认识的模样。
第75章
“陛下,臣是来劝谏的……”
“停!丞相不必如此,朕真的知道错了!”
看见杨彪匆的赶过来,并且一进门就对自己想要劝谏,陈协是真的觉得头疼了!早上那种下定决心走一条路到底的气势也早就消失殆尽了,他有气无力的说:“朕真的明白了!朕不应该仅仅只是受到了这样的挫折,就想破罐破摔的走另外一条其实是毁了朕根基的路的!朕真的只是一时之间想岔了!”
是的,陈协确实是想明白了,明白之前自己果然还是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做出了错误的行为。他的错误当然不是处置了那些贪污粮草的人,这些人一个接一个的过来劝谏也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他为了使自己对那些蠢货也有威慑力,故意把董承的罪名分摊在了那些贪污粮草的人身上,给他们强加了他们本来没有的的罪名。
——陈协真正做错的,是他差一点就决定放弃“理”。
作为一个从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人,陈协一直在坚持很多其实只有在现代社会才会坚持的东西,就比如说他的心中皇权其实不是至上的,法律条规才是至上的。他表面上好像运用皇权运用的很好,一直用皇帝的名义做各种事情,但是其实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这件事,在他这里是成立的。
可是在封建社会里,这真的是能够成立的东西吗?
如果只是单单的作为皇帝,陈协今天的行为当然没有任何错误!他想要处置什么人就处置什么人,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随便给他们安一个罪名也没关系,更何况那些人也并不无辜。可是,他是陈协!他今天早上的行为就是差一点毁了他要穿越过来之后一直在坚持的东西!
对于陈协来说,他一直都是认为一个人犯了什么罪,他才应该受出什么样的代价。比如说一个杀人犯,哪怕找不出对方杀人的证据,他也绝对不会给对方安上盗窃的罪名然后先给抓起来,他只会死板的要审判对方杀人的罪。
可是现在,他就是差一点给那一群仅仅只是贪污了粮草的人,安上了导致几万士兵死亡的大罪!想让其来吸引荆州百姓的痛恨与悲愤,为后面的计划进行铺路,后面更好走一点!
这样的行为表面看没有任何错误,他看起来并没有冤枉什么好人,依旧是让那些人获得了该有的处罚,也其实并不会放过董承,但是其实陈协差一点就放弃了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有那么一刹那,他似乎觉得在这样一个时代坚持现代社会的一些道理是不对的,是想要在这种根本性上的东西上也融入这个社会!
而这,才是伏皇后等人想要劝谏的东西,才是他们觉得惶恐的事情。
陈协蔫巴巴的看着房间里的人,此时此刻,这里不仅有伏皇后和杨彪,还有诸葛亮和董妃,全部都是来劝谏自己的人。其中董妃的眼睛都已经哭红了,担忧害怕完全的写在了脸上,或许有为自己父亲感到担忧害怕的情绪在里面,但更多的,果然还是为了陈协吧。
这些人聚在他身边,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陈协一直没有放弃的“理”,那部分看起来很天真的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理”。他们此时此刻站在这里劝谏,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大汉汉室,而是为了陈协本身,希望他不要改变那最闪闪发光的一部分。当然,他们也是为了这样的“理”,他们早已认同和追随这样的“理”,自然不希望其崩溃。
就算陈协放弃了“理”,又如何呢?他似乎还是可以兴复汉室,收复旧土,甚至看起来会比现在要容易的多,至少陈协之前所说的那个问题,那些小人不怕他的问题会完全的解决。可是放弃了这样的“理”的陈协,没有了这样的“理”的复兴的大汉,还是那个让人一直想要追随的陈协,还是他们尽最大努力也要实现的大汉吗?
——那是大道的崩溃,最根本的道路不一样了,就算诸葛亮等人依旧追随着陈协,但果然还是会完全不同。
理想主义者果然会比走其他路的人遇到更大的困难,可是同样,也真的是闪闪发光啊。看着这些一个一个的过来劝谏自己的人,陈协忍不住想起了原历史上的蜀国,一股感动的热流在心中涌动。
他最终叹了一口气,然后帮董妃擦了擦眼泪,语气柔和的说:“好啦,别哭啦,你这个时候可不能怎么哭呢。真是的,朝堂上还有人说你是妖妃来着,朕的行为明明是帮你的父亲脱罪嘛,朕的妖妃怎么反而来跑来劝谏朕不要这样做了呢?”
听见这话,董妃一下哭的更凶了,已经哭到说不出话来的地步了,只是死死的抓着陈协的袖子看着他。而看见她这样,陈协也只是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了,而是向其他人问道:“朕已经重新下达了命令,让那些人就只是以普通的贪污粮草罪入狱,不会让他们背负更多的罪名了。只是现在这个局面,朕又应该如何做呢?”
陈协问的,当然不仅仅只是前线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在派出甘宁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大半。剩下的边线防守什么的,也已经有了安排。
他真正想要询问的,其实还是自己似乎在封建时代显得太过仁慈了一点,所以缺少威慑力导致那些小人不畏惧他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真正的威慑那些小人的话,以后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吧?
而如果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砍头杀人,而是要讲理的话,又要如何建设起威慑力呢?
正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面感到了无力,陈协才在之前破罐子破摔,想要走上另外一条路的。当他惊愕的发现,因为自己一直坚持一些现代社会才有的道理,导致自己居然面临了这样的困局时,陈协有一瞬间真的非常无力,因为他想不出不打破自己原则以外能给那些人造成威慑力的方法。
这一瞬间的无力感,甚至让陈协想到了自己刚刚穿越的时候就面对曹操的感受。那种无从下手的、茫然无措的感觉,让陈协觉得自己就算被推上了皇帝这个位置,果然还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会在有时候觉得自己无力的普通人。
如果是曹操和刘备就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吧?陈协想。就算是以仁德著称的刘备,遇到同样的困境也会直接拔刀杀人然后威慑小人的,可是他就做不到。正是因为这样,陈协才想要做一些不是“自己”会做的事情,而是这个时代会做的事情。
不过这果然只是一时冲动之下的破罐破摔呢,现在冷静下来了,又看到这么多人来劝谏,陈协又赶紧把那只准备踏上另外一条路的脚给收了回来呢。但就算如此,他此时还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头绪,所以才向众人询问道:“这应该如何拥有对那些愚蠢之人的威慑力,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呢?”
而听到这句话,杨彪等人先是松了一口气,知道陈协是真的想明白了。然后接着,杨彪张口就要说什么,却忽然犹豫了一下,没有说出口。
这一犹豫,说出口的就是另外一个人了。诸葛亮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对陈协说:“陛下,如果你只是想对群臣产生威慑的话,不一定要自己去做。您只需要推出一个值得信任的臣子,让他去做就行了。”
听见这话,陈协愣了愣,很快反应了过来。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不过就是自己做好人,然后让另外一个人做坏人,背着污名把那些不方便做的事情都做了罢了。可是问题在于——
“朕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已经想清楚了稳定了自己的心性的陈协眉毛立刻就竖了起来!他说道:“这和朕之前做的事情有什么区别?甚至更过分!朕不需要一个无辜的人替朕做那些脏事,若有什么事的话,朕宁愿自己亲自出手——”
是的,陈协就是这样一个人,是一个不会为了表面上的名声就把责任推到其他人身上的人。只要他还一直坚持自己的“理”,就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这是杨彪心中的陈协果然会给出的回答。
虽然之前的陈协对这样的道路有一点动摇,但就算动摇了,他也只是冤枉那些本来就有罪的人,而没有想让那些无罪的人替他承担罪责。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杨彪其实也想到了这个主意,却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说出来,毕竟说出来也会被反对。
不过诸葛亮此时此刻却说出来了,并且神色如此的从容。并不是不知道陈协会这样说,只是他决定了——
“臣,自请成为这个人。”
在陈协震惊的目光中,诸葛亮再次行了一礼,这样坚定的说道。
第76章
当真正的认识到了诸葛亮之后,陈协才意识到诸葛亮是一个多么好用的人。他的好用其实并不在于他妖孽的才智,而在于不管你的集团里缺少什么缺口,他都能够尽快的补上去。
若是你的集团里面缺少一个把控大方向的人,他可以为你分析全局,为你分析前方的出路该如何去走。
若是你的集团里缺少一个治理内政的人,他也可以井井有条的打理一切,甚至有着不错的经济头脑,整出了蜀锦这种经济商品。
若是你的集团缺少一个为军队出奇谋的人,他也不是不可以随军出征,出谋划策。
而若是你的集团最后甚至连大将都没了,他甚至可以直接带君打仗,作为全军主帅……
诸葛亮给人的印象是全才,他甚至还会设计武器,制造出了诸葛连弩等东西。可是他之所以能给人这样的印象,难道不是因为蜀汉集团在当时缺少的东西真的太多了吗?到后期甚至那些大将都死了,只能够由他顶上……也难怪最后诸葛丞相的结局,几乎算得上是累死了。
所以当自己的集团中缺少一个酷吏的时候,由他顶上好像也不是不行?
——怎么可以啊?这是绝对不行的啊!!!
陈协猛然从床上坐了起来,然后大口大口的喘息。他刚刚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噩梦,噩梦里面那个如皎月般的诸葛丞相,真的因为他的缘故,下定决心做一个什么脏事都做的酷吏,然后带领着一大堆士兵,到处帮他抄家……
“居然差一点让丞相的手中沾满了血污……我真的是太糟糕了……”
穿越之后,陈协从未如此意志消沉过!回想着梦中所发生的事情,陈协还是觉得自己罪大恶极!那可是诸葛亮啊!仿若天上的明月一般,照亮了人心千年的诸葛丞相啊!那样一轮明月,自己差一点就要将之拉入泥潭之中了!
陈协后怕了喘了一会气,才猛的又揉了一把脸,清醒了过来,叫外面的人进来了。他昨天自己歇在了书房之中,没有去任何妃子那里,所以也不担心自己做噩梦惊醒了谁。然后他就微微有些发呆,在李显帮他端来热水洗脸的时候,回想着那个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显然诸葛亮的提议被陈协一口回绝了,用的理由是以诸葛亮现在的职位做这种事不适合。一个将作少监而已,诸葛亮又有什么立场做这么一个承担皇帝罪恶的黑脸呢?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按计划走比较好。
不过虽然顺理成章的拒绝了这个提议,但是陈协果然还是受到了惊吓。太可怕了!那种污染了天上皎月的罪恶感到现在都还残留在陈协的心中,让他觉得做了这样一个梦都果然罪大恶极!
不,更加罪恶的,难道不是他居然让诸葛亮真的说出了那样的请求吗?想到当初诸葛亮满脸认真的说出那句话的时候,陈协都觉得自己有心理阴影,满心的后怕不已。而这一切,都在于自己想要放弃原本的坚持,想要做一个普通的封建社会的皇帝的缘故呢。
这真的是再深刻不过的教训了呢,想来以后,陈协再也不可能做同样的事情了吧?
等一切都弄好,然后要去上早朝的时候,陈协深吸了一口气,才迈动了自己的步伐。他的步伐显得是如此的沉重,想到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情,陈协就有一种无颜面对杨彪、诸葛亮等人的感觉,简直就像一个做错了事不敢面对家长的小孩子一样。
可是无论他如何拖延,早朝还是开始了。撑起皇帝的架势,陈协的脸上又挂起了那种看不见深浅的笑容。然而因为心虚,哪怕这个时候他都没有敢去看杨彪等人的表情,只是装作像往常的样子处理着各种事物。
然后简单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接着,就是群臣的上奏——
然后这一次,站出来的是一个出乎意料的人。
“臣要参张侍中、吴侍中等人一本……”
看着朝堂上侃侃而谈的蒯越,陈协微微的有些恍惚。他看着这利用自己之前虎头蛇尾的贪污粮草一案之事打开的缺口,用雷霆手段帮他整顿朝堂的人,突然忍不住自嘲的笑了笑。
当遇到困境的时候,人总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没有办法了。可是谁知道其实将之放下之后,简单的办法又会突然而然出现在自己眼前呢?
那一天本来要爆发的某种可怕的东西,悄无声息的被压了下去。得益于那天下命的时候,陈协一直都是微笑着的,没有做出什么更暴躁的举动来,再加上他之前一直温和良好形象,稍微更改了一下命令之后了,群臣就以为自己是误解了,陈协真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处理了几个小贪官而已。
某种差点要改变的东西也因此及时刹车,至于陈协所苦恼的问题,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蒯越这个其实并不是陈协核心的人员,居然站了出来。而他之所以站出来的原因,则是想用这个机会,真正的在他这个集团中站稳脚跟。
陈协看着蒯越,看着这个真正的聪明人,微微叹了一口气。和杨彪、刘备、诸葛亮等人不一样,蒯越并不是认同了陈协的理念才站在他的阵营的,他仅仅是为了家族的生存才选择了陈协的,也因此,他本来是没有机会真正的站在陈协的核心集团之中的。
可是他真的出乎意料的聪明,他其实也像杨彪、诸葛亮等人一样看出了陈协的不妥,却没有进行劝谏,而是继续观察。然后当他发现陈协把粮草贪污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之后,才突然求见,说愿意做那个站在群臣对立面上的谏臣。
这和陈协之前的顾虑不一样,蒯越是主动愿意成为那个威慑群臣的人,用此换取自己的家族真正在陈协这里站稳脚跟的。这样的人,陈协用起来当然就没有了负担,也不违背他的原则,毕竟说到底都是利益交换罢了。只是当他站出来的时候,陈协才想到还能这样啊。
是啊,为什么不能这样呢?有些事情在其他人看来是强行负担起了一些不该有的罪责,但在另外一部分人看来,却其实是机会啊!看着蒯越,想着这其中的事情,陈协只觉得自己有之前的苦恼,难不成其实还是因为能力不够么?毕竟仅仅靠权术制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啊?
48/83 首页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