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摄政王只想篡位(穿越重生)——楼见溪

时间:2024-09-02 19:10:15  作者:楼见溪
  段广阳眉头一皱,没来得及开口。
  大理寺卿低下头,意有所指地讽道:“昔日是走狗的人,如今得了势,居然也能当主子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放——”段广阳怒容满面,刚发出个单音,江怀允便抬手制止。
  江怀允面无表情,垂眸看他,盯了片刻,开门见山道:“范阳来信。”
  大理寺卿的身子肉眼可见得僵硬起来。
  江怀允心中有数,目光不移,字字清晰道,“信中有言,愿以大理寺卿之位易上元夜刺客。”
  大理寺卿靠着墙,并无反应。
  囚室中静寂片刻,江怀允再度开口,声音淡淡,语气却笃定:“你知道上元节刺客的来头。”
  不仅知道,甚至早已料到,倘若刺客救不出来,他便会搭进来。
  大理寺卿声无起伏:“摄政王自小由太上皇养大,你不知道的事,我这个外臣又如何得知。”
  这话一出,段广阳便知,大理寺卿还是不肯如实招来。他张口欲斥,想起摄政王方才的拦阻,下意识抬头望向他。
  江怀允一如既往的面色平静,并未因大理寺卿的抗拒生出丝毫恼怒。他定睛看了片刻,转身朝外走。
  段广阳连忙跟上。待走远了,心有郁愤,勉力克制着问:“大理寺卿既有如此嘴硬,可要属下试着上重刑审一审?”
  “不必。”江怀允目不斜视地往前走,“重刑对他无用。”
  段广阳微怔。
  他以为大理寺卿是文臣,撑不住连番审讯,故而不敢轻易上重刑。却没料到,摄政王居然说重刑对他无用。
  段广阳对江怀允的话虽说未到深信不疑的地步,却也知道,摄政王话出必有依据。思及此,他长叹一声,愁眉不展道:“难道就遂他的意,这样一直拖着?”
  江怀允没搭腔,走了没两步,忽然停住,侧头道:“多调些人仔细盯着,别让他自戕。”
  段广阳怔愣片刻,很快回过神,顾不得其他,当即拱手领命:“是,属下这就去办。”
  天牢内四通八达,江怀允记性好,循着来时的路慢慢走出去。
  没了段广阳在耳边念叨不停,那些嚎叫斥骂声愈发清晰明显。江怀允眼中罕见地浮现出一丝躁郁,对天牢的厌恶和不适好似刻在骨子里,怎么也挥之不散。
  直到踏出天牢大门,才感觉微沉的心轻松许多。
  外头天光大盛,江怀允不适地眯了下眼,待适应了刺眼的光线,抬步朝外走。
  段广阳安排好看守之人,很快追上来,向江怀允复命。
  江怀允照旧发出一个单音,示意自己知道了。
  段广阳对他的冷淡见怪不怪,只不时偏头看江怀允一眼,欲言又止。
  江怀允似有所察,淡淡道:“有话直说。”
  段广阳摸着后脑勺惭愧一笑,伸出手掌,掌心静静躺着三枚银针,由衷佩服道:“这银针俱是属下从大理寺卿身上搜出,王爷果然料事如神。”顿了下,发自内心的不解道,“可王爷又是如何料到大理寺卿会自戕?”
  马被差役牵来,江怀允单手接过缰绳,另一只手顺着鬃毛,淡声解释:“他于范阳已无用,与其徒留性命惹得范阳猜忌,不如趁早自戕,保全其他。”
  段广阳顿时了然。大理寺卿被扣押,他的妻儿如今却分毫未损。若他不自戕表明忠心,身在范阳的太上皇难免心中猜忌,届时他妻儿恐有不测。
  为了保全妻儿,将上元节刺杀一案止步于他身上,落得一个畏罪自杀的名头,是他唯一能做的。
  想到这里,段广阳叹了声气,跟着江怀允翻身上马,正要驾马离开,余光瞥见一人探头探脑,同江怀允告了罪,压低身子,疾驰过去,趁势将那人一把拎起,扔到江怀允的马前。
  “王爷,这人方才鬼鬼祟祟,不知是何居心。”
  江怀允目光淡淡落在那人身上。
  地上的人摔疼了,呲牙咧嘴。仰头对上江怀允的眸光,瑟缩了下,磕磕绊绊道:“摄、摄政王千岁。”
  “既知王爷身份,你还敢暗中跟踪?”段广阳眉头一皱,朝江怀允拱手道,“此人居心不良,王爷先行,属下审问出原委再向王爷复命。”
  那人颤抖着跪在地上,缄默无言。
  江怀允移开视线,淡淡道:“不必审。”
  段广阳一愣。
  江怀允道:“关一段时间,给个教训即可。”
  段广阳不解其意,但仍旧顺从应“是”。
  谢祁收到消息的时候已近傍晚。
  寻常这个时候,盯梢之人早该向康安上报摄政王的行踪,如今却是人影也不见。康安心中起疑,派人去打听,才知这人竟被关押起来。
  谢祁捏着杯盏,用了力,白净的手背上绷出道道清晰可见的青筋,脸色很是不好看。
  安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的房中,乍然响起几道嘎吱作响的细碎声音。
  康安心头一跳,忙不迭安抚:“王爷切勿动怒,此计虽败,还有其他路——”
  “谁说此计败了。”谢祁沉声打断,颇有些咬牙切齿。
  康安愣怔间,见谢祁搁下手中杯盏,起身往外走。
  他落后一步,眼尖地瞥到杯盏上生了道道裂纹。
  康安顿了下,好奇地伸手,轻轻一碰,原本完好无损的杯盏,登时四分五裂。
  康安:“……”
  江怀允处理完政务从宫中回来,遥遥便见府门口立着两道人影。
  他在府门前停住,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迎出来的门房。
  府门处灯笼高悬,烛光微弱映衬下,正见谢祁目光含笑,拥着大氅,在康安的搀扶下慢步走来。
  看上去分外羸弱。
  江怀允移开视线,淡声问:“你来做什么。”
  谢祁笑容温和,曼声道:“摄政王想见我,本王恭敬不如从命。”
 
 
第16章 参汤
  谢祁咬字清晰,眉目含笑,处处透露着真诚,丝毫看不出调侃玩笑的意味。
  江怀允懒得和他多言,声无起伏道:“本王不想见你。”
  话落,拾级而上,只留一个笔挺清瘦的背影。
  谢祁嗓音带笑,扬声喊:“摄政王留步。”
  江怀允步子如常,好似未闻。
  冬夜里凛冽未褪,刺骨的风一吹,恰好顺着谢祁说话的档口灌进喉咙。他一时不防,呛得轻咳起来。
  咳嗽声不大,但耐不住深夜寂静,落入人耳中,只觉惊心动魄,好似连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
  江怀允脚步下意识停了片刻。
  这须臾的瞬间,被谢祁敏锐的捕捉到。他边咳着,边含混不清地重复:“摄政王留步。”
  江怀允立在石阶上,闻言转身。石阶不高,他站在第二阶,才堪堪高出谢祁寸许。
  谢祁已经平复下来,微微抬了下颌,温和地问:“摄政王不请我进去坐一坐?”
  江怀允垂眸觑着他。
  谢祁直视着他的眼睛,坦荡从容。
  月色明亮干净,伴着灯笼洒下来的烛光,正将此处的黑暗驱散得一干二净。谢祁略显苍白的面色,在这方明亮中一览无余。
  他原本身子骨就弱,如今病情方愈,正是见不得风的时候。偏偏冬夜里最是寒凉,风一吹,饶是康健如江怀允,都觉刺骨,遑论是谢祁。
  江怀允抿了下唇,视线落在他氅衣下的单薄衣袍上。
  谢祁似有所察,笑了下,道:“夜里凉,我站这儿等了摄政王许久,不知能否有幸,讨杯热茶暖暖身子。”
  江怀允仍旧面色淡淡,移开视线,转身时道:“进来吧。”
  谢祁道了声谢,由康安搀着,慢悠悠地走进去。
  王府的规制大体上差别不大,内里构造如何却端看主人喜好。谢祁无暇在夜里欣赏摄政王府的景致和构造,只知这回廊委实又绕又长。
  他跟在江怀允身后,始终维持着落后一步的距离,走得倦了,目光便似有若无地打量着斜前方的人。
  江怀允骨架小,身量虽高,却显得清瘦。他只穿了件利落的深衣,双手拢在袖中,行走间衣袂翻飞,微蜷的指尖若隐若现。再往上,手背和手腕却藏得严严实实,怎么也不肯露出来。
  谢祁定睛在他指尖的位置,无意识地想着,指尖往上是白皙的手背,手背再往上,是纤瘦的手腕,手腕上骨骼清晰,腕骨一处有明显的凸起,凸起的地方,应该嵌着一粒似血的红痣……
  一声惊喜地“王爷”打断了谢祁的思绪。回过神来,他猛然间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赶紧偏开视线。
  管家眉开眼笑地迎上来:“王爷回来啦,膳房的灶上还煨着参汤,正热乎呢,老奴这就去给王爷盛来。”怕江怀允拒绝,转身就跑,没两步,想到什么,又扭头问,“老奴是给王爷送到书房还是寝居?”
  “书房。”江怀允言简意赅地回,顿了下,续道,“要两碗。”
  谢祁站在江怀允后面,又被一旁的漆红柱挡着,管家没有看到,还以为是江怀允今夜胃口大开,怔愣一瞬,喜不自胜地应了声好,忙不迭盛汤去了。
  谢祁走至他身旁,偏头笑问:“夜深了,管家瞧着又上了年岁,摄政王怎么不将沏茶的事儿一并交给他,免得他来回奔波。”
  “府上没有茶。”江怀允淡淡道,“今夜只有参汤,若是不喜,府门在后。”
  江怀允抬步便走。
  谢祁停留在原地,低低笑了声。
  书房重地,按说应该避嫌。可既然江怀允主动带着他往书房走,谢祁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管家兴许是太过了解江怀允,知道他定会来,书房中早早燃上了地龙,暖融融的,谢祁原本不觉得多冷,一进来这里,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五指冻得有些僵硬。
  条理分明地桌案两侧各一支灯烛,燃得正旺,似是因着有人来,火苗雀跃地跳动着,像是在迎人。
  谢祁自觉地在书桌不远处坐下,椅子正对着窗户。他慢吞吞地活络着有些僵硬的五指,看着映在窗户纸上的影子。枝桠横斜纤细,舒展着错开交叠,看上去颇具风骨。
  丝丝缕缕的梅香萦绕在房中,梅枝被窗外明亮的月色一映,铺在窗纸上绘就了一副风雅生动的水墨图。
  谢祁笑了下,侧头看向已经在专注研磨的江怀允,曼声道:“梅枝作画,梅香怡人,摄政王种的这株梅树倒是颇具巧思。”
  江怀允眼也不抬:“管家移栽的。”
  谢祁对江怀允的管家倒是颇有些印象。当年谢杨领回江怀允时,管家就跟在江怀允身边伺候。十几年过去,江怀允从皇宫搬到摄政王府,管家从来随侍在侧,忠心得很。
  正想着,书房的门从外推开,管家端着两盅还冒着热气的参汤,走得稳稳当当,笑着道:“王爷先将手边的奏折放一放,趁汤热乎,先喝——”
  抬眼看到笑意盈盈的谢祁,管家脚下踉跄了下,凭借多年经验,行动先于意识地稳住身子。他瞪圆了眼睛,震惊道:“恭、恭顺王?”
  似是以为眼花,管家用力闭了闭眼,再睁开,眼前的人仍旧没有消失。
  他呐呐地转头看向江怀允,见他没有解释地意图,又转回头看向谢祁,神情颇有些呆滞。
  谢祁微微颔首。
  管家回来神,朝着谢祁行礼问安,又转头向江怀允弱声请示:“王爷要两碗参汤,可是有恭顺王一碗?”
  江怀允淡淡“嗯”了声。回应完,没有听到管家递汤的动静,狐疑地抬头望去。
  管家有些崩溃地站在原地,两手端着托盘,托盘上静静放着两盅参汤,看上去有些无所适从。
  江怀允问:“怎么?”
  管家呐呐道:“可、可是……”
  平素里口齿伶俐的管家鲜见的嘴笨舌拙起来,他磕磕绊绊地续道,“我以、以为只有王爷一个人喝,只顺手拿了一只汤匙。”
  江怀允:“……”
  谢祁颇觉好笑,扬了下眉,望向江怀允,可惜道:“看来摄政王府上的参汤我是没有口福了。”
  江怀允懒得理他,埋头研磨,淡淡道:“给他,本王不用。”
  管家有些犹豫,却也知道这是最妥帖的办法。天凉,他再跑一趟膳房,回来时汤都凉了。
  思及此,管家再不耽搁,往谢祁手边放了一盅汤并一只汤匙,另一盅汤孤零零地搁在江怀允手边。
  怕打扰他们议事,管家躬身告退。
  江怀允将汤盅上盖子掀开,拿了本奏折开始看。谢祁饶有兴致地盯了会儿,手背在汤盅外边贴了下,温热不烫手,约莫是汤盅隔热。
  他双手抱着汤盅,也不用汤匙,只慢慢地啜饮着。有些烫,他喝得慢,只用了几口,便觉得身上的寒冷散了不少,有些僵冷的手指也暖和下来。
  江怀允始终在处理奏折,约莫处理了五六本的模样,才搁下笔,伸手去端汤盅。
  谢祁适时道:“汤匙我用不上,康安,给摄政王送去。”
  江怀允抬眼望过来,谢祁正抱着汤盅,喝完仅剩的参汤,一旁的汤匙仍旧是管家放置时的位置,分毫没有挪动。
  他敛回视线,端起汤盅,另一只手接过汤匙,垂眼问:“参汤用完了?”
  话里赶人的意味不加掩饰。谢祁故意装傻,“嗯”了声,一脸餍足。
  江怀允用着汤,见他没有起身的意图,直白提醒:“你该走了。”
  谢祁毫无被驱赶的自觉,反而笑了下,递给康安一个眼色,待他出去,才曼声道:“想见我的是摄政王,赶人的也是摄政王。摄政王如此反复无常,可是将我这副孱弱的身子骨折腾得不轻。”
  江怀允不着痕迹地蹙了下眉,实在不知他想见谢祁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他不想纠缠,语气愈冷地重复:“本王不想见你。”
  “是我想见摄政王。”谢祁从善如流地改口,顿了下,笑着道,“我来请摄政王高抬贵手,放了我的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