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与君同(古代架空)——海盐柠檬挞

时间:2024-09-08 13:26:20  作者:海盐柠檬挞
  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在看到那具被泡得发胀,有蛆虫蠕动着的尸体时,还是瞬间感觉自己的胃扭成了一团,不断反酸。
  沉玉见谢樽坚持也没再多嘴,直接上前检查起了那具尸体。
  这具尸体身上除了背后致命的刀伤外,身上还有不少滚落碰撞的伤痕,应当是在别处被杀后扔到这里的。
  “能看出什么吗?”
  沉玉摇了摇头站了起来:“除了刀伤看不出什么问题,长安城中各家死士,用刀的不知凡几。”
  “已经晚了,不能抓到现行,这种东西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嗯。”谢樽也并未失望,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回去吧,之后找人来将他埋了。”
  回城的路上,沉玉对谢樽说到此事或许应当告知赵泽风,让对方多加小心,避免之后再被人钻了空子时,谢樽忽然顿住了脚步。
  “说来,你们觉得这件事是针对谁的?”
  沉玉正斟酌着安慰谢樽的词句,忽然听见这个问题愣了一下。
  “你们都觉得是阿风对吗?因为他比我重要的多。”谢樽的声线十分平稳,好像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一般。
  沉玉心底忽然揪了一下,但也没有反驳。
  他们确实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谢樽是被赵泽风帯累了。
  “但这样一个看起来凶险,但其实并非无路可逃的陷阱,对阿风来说又有多高的可能性成功呢?”
  和他不同,赵泽风从来不屑与掩饰自己,从他久居长安后,在书院之中他的骑射就年年都是榜首。
  平日里他也喜欢四处寻人切磋,满京将领,没几个没被他挑战过。
  虽然如今的他也不能常胜,但他的武功之强,在长安也已经算得上声名显赫了。
  不带枪戟游猎打熊,纵然做不到将其猎杀,若是想跑却是多半能跑掉的。
  但他可就不一样了。
  知晓他会武功的人本就没有多少,而且从实力上来说,他也确实比赵泽风差了许多。
  要不是赵泽风抵在前面消耗,恐怕他也已经被那熊拍死或是咬死了。
  况且他思虑许久也实在是想不出来,赵泽风要是死了究竟会对谁有什么好处。
  反倒是他的死亡,恐怕会更有价值。
  沉玉想了半天也不太能捋清其中的关系,这并非他擅长的事,但他也愿意相信谢樽的判断。
  “之后属下会寸步不离跟在公子身边,绝不会再让旧事重演。”
  “嗯。”
  谢樽笑着应了一声然后踏入了长安城,暖黄的柔光下,他脸上的冷意也已渐渐消退。
  之后他会好好思考这次事件的每一种可能,和其后受益者。
 
 
第74章 
  转眼秋风催霜树, 落叶满长安。
  城外长亭旁,一辆马车已然备好,等待着载客东去。
  谢樽一身青衣站在车旁, 对着眼前一位鬓发已疏,但却丝毫不减目中慧光的迟暮老人躬身行礼。
  “今日北境使节来访, 殿下不得相送,还请先生见谅。”
  “用不着用不着,他不来倒好, 老人家已经见不得那些个大阵仗喽。”徐行之杵着拐杖摆了摆手, 丝毫不在意, “这不正趁着那些个小子都还不知道,赶快拾掇拾掇走了,免得麻烦。”
  听见这话,谢樽眼中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应先生若是知晓了此事, 定然少不了一通埋怨。”
  “哎,那些个小子, 都这把年纪了还总爱粘着师长, 实在是不像样。”徐行之叹息一声,目光慈祥温和。
  他看着眼前已经长开了不少的修长少年, 忽地又想起了当年那个捧着文章在他面前请教的孩子,斟酌片刻开口道:
  “连景渊那孩子都不必担忧了, 倒是你……”
  “两年前的问题, 如今可有了答案?”
  对上徐行之看来的关切目光,谢樽感觉自己心底被不轻不重地拧了一下,传来阵阵酸涩。
  “先生教诲, 学生已铭记于心,自当坦然, 不囿于己。”
  谢樽说得认真,如今一双清透的眸子已经少了三年前那萦绕不散的阴霾。
  两年前,或许是因为陆景渊逐渐长大,徐行之已经无需事无巨细地跟在他身边教导,便开始时常在鸿鹄书院中走动。
  而谢樽因为陆景渊和应无忧的缘故,有着更多的机会与徐行之接触。
  出于对徐行之的信任,在对方面前时他并未用那些以平庸修饰过的文章敷衍,但结果却也不尽人意。
  谢樽记得当年他第一次将自己的文章交给徐行之时,得到的第一句评价便是“小有才而未闻君子之大道”。
  回去之后,他再三思索,但从那字里行间依然看不出问题,便又再次叩门询问。
  但徐行之也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挑拣了许多古往今来的名篇交给他,让他自行领悟。
  通过不断的对比,很快他便发现了问题。
  他的文章中总是若有若无地透露着一种交换和索求,博大之中却又有着难以隐藏的狭隘,如知天水之宏大包容,却仍觉其当属人间。
  但知晓了问题,并不代表他就能真正发生转变。
  后来他继续竭力修饰着那些文章,无一日偷闲,徐行之却依旧只是摇了摇头。
  直到某一天徐行之将他叫到了跟前。
  “前几日无忧来访,曾与我细论过你。”
  直到今日,谢樽都还记得自己听到徐行之的话时,那种被贯穿的窒息感。
  那些被他深藏着逃避着,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问题被那样直接的摆在了案前。
  “先前我认为你聪慧有余而明悟不足,但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妄自菲薄,自缚自伤,是因为认为你的一切始于自认为卑劣的算计与逐利吗?”
  谢樽其实从未想过为什么自己思考任何问题时都无法摆脱利益二字的原因,更从未意识到或许自己在有意无意地看轻自己。
  就连徐行之直白的问出时,他也并不知道对方说的是对还是不对,只知道自己忽然被震得脑中一片空白。
  他看着徐行之,喉咙向被棉花堵住一般吐不出一个字来。
  对方叹了口气,伸手在他头上轻轻揉了几下,掌心温暖而干燥。
  “觉得他们的理想纯粹而坚定,而自己相似的理想,却似乎是被周围人推着一步一步萌发的,如此便觉得自己不够坦荡纯粹,未免对自己太过苛刻。”
  “况且你又怎知他们就是生来便是如此呢?他们其实与你并无不同,只是成长的或早或晚而已,何来高低。”
  “王家那孩子自小便被老国公养在跟前教导,老国公的德高望重你应当知晓,那老头子,刚正不阿,连我都自愧不如。”
  “至于你哥哥……当年他父亲也曾在我门下呆过一段时间,虽然时日颇短,但也可以看出其质之清。”
  “再到景渊,恐怕不必我多说吧?”
  “他们都并非生来便如何正志明心,你不过晚些才步入这广袤天地而已,淤泥亦可生花……”
  直到今日,那时的那些话在谢樽脑中回想时依然清晰得犹如昨日。
  谢樽眼中湿热,渐渐凝起一片雾气,他微微躬身,语气比之刚才更加恭敬:
  “先生恩情,谢樽毕生不忘。”
  “哈哈哈哈,老人家快入土喽,能给你们这些孩子留下的也就这点东西了,没什么恩情不恩情的。”
  徐行之看着谢樽如今的样子,眼底深处的担忧却还是一点未减。
  当初他还真未想到过,谢樽的问题会出在那些看似并不起眼的地方,这样好像轻如鸿羽的过往,在大多数人眼中不值一提。
  但这样多情温柔,又极度敏锐的孩子,就如冰雪一般,世间一点污秽都会让他们难以忍受,渐渐陷入痛苦之中,坚韧而易碎,注定一生磋磨。
  他活了近百年,桃李满天下,只见过两人有如此资质。
  上一位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叶家那个跳脱的少年失踪已久,他们师生二人也已经快二十年未见过了,他也不知对方境况。
  但无论如何,谢樽之后的路,就不是他三言两语可解的了。
  徐行之又再次伸手,像两年前那样轻轻揉了揉谢樽的脑袋,轻声道:
  “我在院里留了不少东西,我那些学生若是有心,去了便能拿到,其中也有你的一份,回去以后可别忘了。”
  “未来的路还需你自己去走,但切记勿忘本心,不要变成那只写太平事,不肯问苍生的伪君子。”
  日头渐高,徐行之要带走的东西并不多,没一会就被一一搬上了马车。
  鹤归山路途遥远,谢樽也没再多留,他站在道旁静静地看着那架马车远去,消失在铺满银杏的官道尽头。
  随着车马声消失,谢樽心底生出无限怅然和不舍,耳边仍回想着对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总有一天我会化作尘土,但徐行之这个名字或许会成为一个符号,指引着天下士人。”
  徐行之如今年事已高,此去一别,恐怕便是再无相见之日了。
  鸿鹄书院中也有一颗古银杏,如荫的枝干延展,越出门墙,在人来人往的长街上落下满地金黄。
  书院已经下学,书院中人声消解。拜别了应无忧,谢樽和陆景渊一道向外走去。
  两年前,陆景渊正式入主东宫,同时也入学鸿鹄书院,自此以后两人便形影不离。
  来接他们的马车停在鸿鹄书院外,谢樽走出回廊,撑开了一把浅黄的纸伞,纸伞微倾,将陆景渊护在了伞下。
  “鹤归山自此以后彻底闭山,天下士人又要惆怅一段时日了。”谢樽想到刚才应无忧失落又无奈的模样,轻声叹道。
  “闭门静安是先生所求,我们也不必叨扰。”
  这也是他今日未去的原因,接待北境使臣并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只是个托词罢了。
  毕竟这件事他也只是露个脸以示重视而已,具体的接待事宜,都是由他的三皇兄陆景凌负责的。
  “哎,也是。”谢樽呼了口气,也不再继续想那些事了,“说来今日一过,可就又要好好忙上一段时间了。”
  近几年不知道皇帝是受了什么刺激,忽然开始重视起了虞朝每年的秋狩,甚至一年办得比一年盛大,今年更是热闹。
  毕竟前些日子离长安不远的皇家猎场禾囿修葺完成,皇帝高兴,立即大笔一挥,给京畿地区的官员们放了个短假,让他们携家眷聚集京城,参加秋狩围猎。
  “这次秋狩哥哥不是已经期待很久了吗?”陆景渊轻笑一声,伸手牵住了谢樽的袖角。
  谢樽性格日益张扬,都快和赵泽风一起并称为长安的混世魔王了。
  “话是这么说……”但一想到人一多,数不清的是非就也多了起来,谢樽就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而且我接到消息,西有来客,萧云停和简铮将一道前来,多半是要参与这次秋狩的。”
  “诶,是吗?那还有些意思,听说萧云停的射术乃是一绝,可要与他好好比试一番……”
  两人边说边走,踏着满地被秋雨打湿的黄叶迈出了书院大门。
  书院门口,来接两人的马车等候已久。靠坐在马车上的薛寒见两人出来,立刻跳下马车行礼。
  两人点了点头上了马车,很快马车就晃晃悠悠地往谢府驾去。
  待到马车停在谢府门前,谢樽跳下马车后又掀开车帘,仰头看着陆景渊,眼中盛满了笑意:
  “明日我在猎场门口等殿下,殿下可千万别失约啊!”
  “好。”
  东宫,承德殿
  窗外的红枫如血,昨夜结的霜刚化,浸润的枫叶如宝石一般,陆景渊披着大氅坐在窗边看书,抬眼看了看逐渐泛白的天色。
  随侍一旁的宫女见陆景渊将书放下,便立刻招手,让等候在殿外的宫女捧着衣物上前。
  “殿下,该准备了。”
  虽说今日去禾囿还不会正式开始秋狩,但依旧有不少的事要忙,形容也不能有失。
  男子打扮起来也并不简单,翻来覆去折腾了半个多时辰,陆景渊才算一一打理细致了。
  待一切妥当,陆景渊的车架出了东宫时,天色已然大亮,深秋的天空澄澈如镜,无一丝云絮。
  一路上有不少马车往城外驶去,街道上熙熙攘攘,宝马香车并驾而行。
  这次围猎,除了城中权贵们外,京畿范围内凡是有功名官衔在身的,皆在受邀之列,如此一来人数空前。
  陆景渊的马车四周围有东宫羽卫守卫,将其与周围同行的马车分隔开来。
  但纵是身份尊贵,阵仗再大,在这种已经阻塞了的街道上也是有心无力。
  陆景渊在马车上坐了两炷香的时间了,马车也未挪动一下。
  陆景渊掀开车帘,朝外看了一眼,感觉自己一阵头晕。
  周围的马车已经拥挤到两车之间之余下一两人通过的距离了。
  “……”
  他还是低估了今日盛况,应该再早走一个时辰的。
  就在陆景渊打算放下车帘,继续在车中打发时间时,忽然听见了一阵熟悉的马蹄声响起。
  “驾!”
  骏马飞驰,马蹄声越来越近,一道映入眼帘的竹青色的身影瞬间吸引住了陆景渊的所有视线。
  那少年墨发如瀑,用发带高高束在脑后,一身竹青的猎装,身负鎏银长弓,英姿飒爽,眉眼间尽是少年的飞扬恣意。
  那是谢樽,如今三年过去,他已然渐渐长开,样貌是谢家人一贯的清雅柔和,但却更为深邃精致。
  而平日里静若修竹的人骑在马上,手执长弓时,通身气质却会变得如烈火一般璀璨夺目,让人移不开眼。
  陆景渊张了张嘴,一声哥哥已在唇边。
  但四周人多,这句哥哥只能含在口中反复,难以吐露。
  东宫的车驾显眼,谢樽自然看见了,他猛然拉住缰绳,隔着重重守卫看向了坐在车中的陆景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