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另一人却过分得很,不仅不放过她,还又覆过来,不允她逃离片刻。
浴桶里的水还在晃,噼里啪啦地往地上砸,幸好盛拾月没有放花瓣的习惯,否则不知要浪费多少。
随着夜色加深,屋外越暗,便显得透出来的光亮越发明显,虫鸣蛙声,忽有萤火虫飞起,在低矮草丛中闪动。
不远处的侍人小声说着话,本是想提桶热水过来,却在见到宁清歌后止步,又得将热水提回原处。
白墙外,有醉酒的人撑着墙慢吞吞地往前走,时不时就停下,又是高歌又是说着听不懂的醉话。
直到寻她的人找来,才连忙将人扶走。
“让开……”
太过分的代价是盛拾月忍不住推了推对方的肩膀,以换取短暂的呼吸。
不知是宁清歌,还是那醒酒汤终于有了作用,盛拾月总算清醒了些,覆着一层水雾的眼眸一瞪,不由抱怨道:“乱来。”
宁清歌贴着她,偏头在她耳边,轻笑着说:“冤枉我。”
刻意压低的气音,挠得耳朵发痒。
盛拾月忍不住偏头,又说:“你怎么进来了?”
终于反应过来,迟了好久才问出这个问题。
宁清歌回答:“在房里等了好久,你都没有回来。”
盛拾月顿了下,才说:“有些醉了。”
“嗯,”宁清歌答应了声,又贴过来,咬住她耳垂,哑声说:“我知道。”
“所以我来找殿下了。”
盛拾月呼吸一滞,不由仰了仰头,抬手搭在木板边缘,无意识地抓紧,曲折的指节都被热水烫得发红,莫名多了一丝脆弱感。
宁清歌的动作轻且柔,相对温凉的唇舌将耳垂包裹,让人想靠近又忍不住闪躲。
“别闹……”
宁清歌掀起眼帘,如墨玉的眼眸带着一丝幽怨,说:“殿下还记得答应了我什么吗?”
盛拾月困惑了下:“什么?”
另一人好脾气地给出提示:“刚下马车的时候。”
晚上再接着求吗?
盛拾月想起来了,却没有冒出愧疚之色,反倒不满地抱怨起来:“你还敢提。”
盛拾月偏头咬住对方脖颈,惩罚似的用力一咬,便道:“屈家都没了,偷放京债那么大个事,你居然只说略有波折。”
脖颈脆弱,更何况盛拾月咬住的是最致命的喉管,随着呼吸,那一节盈白的圆弧便跟着颤,被咬着的地方泛起红,隐隐能瞧见凹下去的印记。
她抱怨:“宁清歌你又瞒着我。”
“没有,只是在马车上不便说,”宁清歌没有拦下对方的动作,只是抚过她的后脑,表示安抚。
盛拾月果然消了气,又哼道:“那是怎么回事,屈夏那厮果真放京债了?”
“是,”宁清歌低声哄道:“殿下还记得倚翠楼吗?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暗中收集汴京官员的事情。”
“屈夏这些年行事越发嚣张,自以为半个朝廷都在手中,所以肆无忌惮,所涉金额越来越多,再说,放京债这事,牵扯人数众多,即便她有意隐瞒,也不可能全部瞒住,所以我早就已经知晓,只是不便处理罢了。”
见她态度良好,盛拾月松了口,舌尖小心舔舐过凹坑,留下一个个细碎的吻。
这样的举动难免让人觉得好笑,像是恶劣的猫抓了人,舔两口就算道歉,那有那么轻易的事。
宁清歌伸手将抓住木板边缘的手扯回,继而压着被浪花拍打的圆弧处,宁清歌用力,被压在中间的手就跟着屈指,将过分柔软的圆弧掐在掌心,软肉从指缝中泄出。
宁清歌腿脚一软,越发往盛拾月腰腹落,紧紧贴着对方。
她喘息着开口:“如今恰好有了机会,必然要将此事揭露出来。”
“只是屈家权重势大,若是提前让她察觉,难免生出差子。”
“所以?”盛拾月分神,实在好奇,宁清歌是如何将那么大个家族拌倒。
“所以我刚开始并未着急,先将屈钰处置,再用屈榆欺压百姓一事,激起民愤,屈夏、八殿下虽然气愤,但却放下警惕,以为我只想拿几个屈家人立威,任由百姓继续举谏。”
宁清歌有心教导,所以讲得极细,又道:“可一桩桩惨案,使往日屈家树立起的威望泯灭,让周围百姓越发愤怒,不断咒骂起屈家。”
盛拾月似有明悟,回道:“如此,无论发生什么,屈家都被打上了人面兽心的标签,即便想要辩解,也无人相信。”
宁清歌点了点头,扯着她的手往下落,抵达过分潮湿的地方,丝毫不费力地往里头送。
她呼吸更乱,弯着身子将自己往盛拾月唇边送,像是借盛拾月支住自己不往下跌,又好像是将催促着对方快些。
送到唇边的东西,哪有不吃的道理。
盛拾月咬住被水淋透的桃尖,舌尖勾起略微粗糙的地方,轻轻一吸。
宁清歌一颤,更往下落,于是指尖探入更深处。
难言的感受,从尾椎骨蔓延至全身,侵占四肢百骸。
“殿下……”不成调的声音颤抖地响起。
指尖抵压,水声响动,浴桶里的水再一次往旁边撞,如大雨一般,淅沥沥地泼在地上。
那不曾熄灭的烛火摇晃,映在地面的水迹,反射出刺眼的光。
“然后呢?”盛拾月不满地一咬,催促着宁清歌继续。
少见的好学。
“然后……”宁清歌努力维持着一丝清醒,再道:“然后等到屈家彻底声名狼藉之时,我就让早就安排好的人出来,大喊屈夏在京中大肆放出京债之事。”
“那、那人曾是京中进士,被任派到青州为官,原本前途无量的人,却被京债、”
宁清歌呼吸更乱。
“被京债利滚利的利息、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瘦削的脊背更弯。
“所以他恨极了屈夏,一直在暗中找机会,正巧被我得知,便给了他一处住所,让他替我办事。”
话还没有说完,宁清歌就用力抱住盛拾月,央求道:“小九、小九。”
琐事就这样被抛在脑海,埋首往下的人不知道听进去没有,估计等一会还要让宁清歌重复一遍。
纤长的指尖穿过黑发,覆在脑后,本是无意识地示弱,却将人越发往自己怀里推。
水面越发晃荡,不见停歇,地面的积水汇聚成流,往低处流淌。
屋外安静依旧,圆月逐渐攀升,远离树梢,在最高处撒下银白的纱。
再久些,偌大的汴京城终于安静下来,这些个纨绔们,难得有一回醉醺醺回家却没有挨骂,往被褥里一躺,彻底不省人事。
她们倒是舒坦,可许多宅院却彻夜亮着烛火,说话争吵声不断。
再看那浴桶,只剩下可怜的半桶水,里头的人不知所踪,唯有满地的水迹残留。
房间里的被褥掉落,宁清歌突然一颤,整个人都跌落往下,砸入某个人的怀中。
盛拾月将人拥在怀中,湿淋淋的手抚过对方后背,从上往下落。
宁清歌缓了好一会才仰头,过分嘶哑的声音低弱,说出一句:“小九害怕吗?”
另一人一时没能反应过来,慢了半拍才道:“你吗?”
宁清歌没说话,便是默认。
盛拾月没有回答,只是笑了下,便翻身将人压住,哑声道:“宁清歌你是不是不够累,才会乱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
另一人还没有回答,便被压住腿脚,堵住所有话语,只剩下隐隐约约的泣音。
床帘落了下来,分明已不在浴桶之中却还有水声响起。
初秋的雾气弥漫,莫名生出几分寒意,在铺满一地的枯叶上凝出水珠。
郊外的人终于歇下,剩下的半头烤羊还挂在铁架上,被没有彻底熄灭的碳火烘烤,冒出阵阵香气,旁边是大大小小的酒坛,乱成一团,不知明日要如何收拾才好。
不过此刻无人有闲心理会。
一个个都躺进帐篷里,发出如雷的鼾声。
又过了好久,房间里头的声响才停下,朦胧床帘的人相拥着,不知说了些什么,片刻就停止,而后呼吸变得绵长且缓。
第69章
次日清早。
盛拾月今儿起得比宁清歌早些, 不曾唤醒对方,昨儿就曾问过,说是今日休息半天,让曲姨她们好好睡上一觉。
盛拾月听着好笑, 这北镇抚司倒是舒坦, 不过辛苦一日就要喝酒吃肉休息半天,但转念一想, 又觉得正常, 短短一日就灭了个那么大的蛀虫, 确实是大功一件,应当给予赏赐。
再说了,估计现在京中大大小小的官,都在盼着她们再多休息几天, 哪怕躺个一年半载,恐怕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只是她心里头郁闷,往日都是睡到最晚才起来的祖宗, 现在却起得最早,老老实实踏进国子监。
直到瞧见潘玄那一伙纨绔, 一个个愁眉苦脸、焉了吧唧的模样, 她心里头郁闷才稍稍缓解些。
那群寒门之人依旧离她们远远的,两批人恨不得分出个楚河汉界来, 将中间桌椅全部空出。
直到先生要踏入教室前, 才有一穿着极朴实的学生急匆匆跑入, 视线一扫, 便直接坐在两批人中间, 好像不曾注意到里头的异样,气还没有缓过来, 就偏身询问起萧景。
看起来两人关系不错。
盛拾月不由多看了两眼,再过片刻,先生赶到,站在堂前,拿着书本就开始絮絮叨叨起来。
但不知是何缘故,那先生只讲了一两个时辰,随即就让她们自己温习,紧接着一早上都不见人影。
萧景倒是习惯了,说今日就到这儿,想离开或是留在学堂中念书都行。
一群纨绔困得半死,听到这话,哪里还能坐得住,揣着还没有翻开的书就往跑。
盛拾月也不耐烦在里头待,刚走出去不久,就见叶赤灵、叶流云两人。
“殿下,”见到她过来,两人顿时喊道。
盛拾月应了声,便问:“怎么不多休息一会?”
叶流云开口却道:“今日早朝之上,陛下听闻屈府放京债的事,很是生气。”
盛拾月被扶上马车,毫无形象地往里头一躺,开口却提起不相干的事,说:“先去钟千帆那儿一趟。”
并未解释其中原因。
她又问:“然后呢?”
叶流云再继续往下说。
此事牵连不小,陛下先是下令严查,而后大肆封赏了宁清歌等人,令人赶制锦衣卫官袍、佩刀,并赐下办事府衙,也算是将北镇抚司这事彻底定下。
毕竟,新成立一个检察部门并非小事,陛下不给众人丝毫准备,便以雷霆之势将此事定下,旁人难免有微词,不肯配合。
于是乎,虽然已经有了北镇抚司名头,可实际却只有宁清歌一人和身上这件飞鱼袍子,连人手都要和盛拾月借。
而如今宁清歌清剿屈家,又查出京债一案,立下大功。
既彻底堵住其他朝臣的嘴,又可名正言顺地将北镇抚司这事敲定,于是府衙等物才被安排下来。
另外还有一事,六皇女盛献音趁即将散朝之际,突然跪下,请陛下为她和淮南王孙女赐婚。
陛下并未第一时间答应,可盛献音言辞诚恳,又跪趴在地上低泣。
她比盛拾月还大八岁,如今最小的盛拾月已成亲半年,可她这当皇姐却还在孤孤单单一人,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再加上六皇党的接连劝言,陛下隐隐已有松口之意,恐怕过段时间就会赐婚。
说话间,马车已至钟千帆临时住所外。
盛拾月未让叶流云、叶赤灵跟随,独自入内许久,而后又走出。
“架!”
随着一声空鞭的响声,马车又一次行驶,这一次是往北镇抚司的新府衙去。
因钟千帆租住院落较远的缘故,路程很是漫长,但好在清净,好一会才有一两个人经过。
叶流云、叶赤灵分别坐在马车左右,还没有开口就听见车厢里头传来问话。
“你们两可有什么打算?”
外头人听到这话,怔愣了下才回头,从起伏的车帘缝隙往里看,盛拾月正陷在软垫里,半着阖眼想在休息,若不是极其熟悉对方的声音,两人都要怀疑这话是不是盛拾月说的。
盛拾月似有所感,抬眼一瞪,便斥道:“你们昨夜与曲姨她们喝酒吃肉,心里难道就没憋出其他半点想法?”
这话怎么越听越糊涂。
盛拾月瞧着这两人呆头呆脑的模样,只能叹气,说:“曲姨、方画影还有这五百精兵都是我向宁清歌举荐的。”
68/118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