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无所不能的仁王君(网王同人)——拿铁不加冰

时间:2024-09-25 09:46:26  作者:拿铁不加冰
  从总体来看,败者组的平均实力是比胜者组弱不少的。
  球员们选择对手时很少选择和自己实力有落差的选手,但选手们的自行认知和现实情况也还是有不少差别,七球对决时很多场比赛的比分差距都不小。
  像是切原,若人,菊丸,裕太,神尾等的球员,在仁王看来都属于基本功十分不扎实的类型。柳生的实力虽然不错,但他也属于有天赋进步飞快的那种类型,手臂上的基本功已经逐渐补上了,脚步和掌控局势这方面还有欠缺。
  而像不二,佐伯这样好像天赋也很好的,在仁王眼里则多少有点仗着天赋在打球,甚至是浪费天赋的意思了。忍足大概也可以分在这一类里。
  在仁王眼里,败者组也没有多少人算是基本功过关的就是了。在他看来真田都还差一些,反而柳的基本功很不错,但柳自己愿意来败者组,仁王也没有办法。
  他和幸村都和柳谈话过了,而柳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那么他们不会强迫柳做柳不愿意做的事。
  综合考量,败者组适合的就是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一切看似艰难的花样竞赛和考核都是增强趣味性,毕竟纯粹的基础训练是很枯燥的。
  败者组有特别设计的训练,那么胜者组当然也不会被敷衍。
  但胜者组的教学方式稍微有些不同。
  在败者组,教练组会直接安排很机械的,让身体记忆的训练方式,比如直接挥拍一千次,两千次,直接进行长跑,折返跑练习等等。
  但在胜者组,教练组安排了比较特殊的训练项目。
  或者不算是训练项目,而是教学项目。
  是理论课。
  夹杂在训练过程中,教练们会适度讲解一些网球理论,和运动学原理。以及下午训练结束,晚饭开始之前会专门让胜者组球员聚集到会议室,先简单复盘一天的训练情况,给每个人发放一份简单的训练综合评价报告,并对今日的训练项目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教学和讲解。
  胜者组还有比较特殊的作业,就是每天需要交一份心得报告。
  没有字数要求,只写自己的体会,画画也可以,也没有格式要求。
  “我要看到的是你们对自己学习内容的总结,而不是形式上的作业。”仁王是这么解释的,“如果没有思路就干脆交白卷,也比抄什么模板或者绞尽脑汁写废话要好。”
  说是这么说,应该也不会有人交白卷的。
  仁王是确实可以接受白卷,但做学生的怎么会真的交白卷呢?
  这次集训的教练都很擅长理论。专业证件用沓来算的榊和华村就不说了,仁王自己也为了做一个教练研究了许多理论,伴田教练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也是远近闻名的战术理论大家。
  在这日总结会之前仁王很自然做了解释:“我希望你们学会用脑子打球而不是只靠身体。这只是一个尝试教会你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身体,如何认知自己,如何提升自己实力的尝试。”
  “如果觉得很辛苦也可以找我们说。这并不是强制性的作业。”仁王又一次强调。
  目之所及,几个学校的部长都很认可这样的训练方式,并且在教练组开始讲解时非常认真。
  当然也有在理论课程时显得很茫然的人。
  但在场的球员里不愿意思考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就算听得辛苦也还是认真听了,并且尝试按照几个教练分享的思路进行模仿分析。
  仁王还给大家分发了他自己打印出来的资料:“这是榊教练这两年写的相关学术论文,给你们分享一下,也可以做个参考。”
  不知道自己论文被打印出来的榊教练:“……”
  从败者组回归,还坚持参与了会议的华村教练眼睛都亮了,也拿了一份榊教练的论文:“这可是要好好拜读的好东西呢。”
  理论课不拖堂,几个教练为此还专门设计过教案。
  解散以后正好就是晚饭时间,同样夜晚特训不做强制,以自愿为主,室外场地会锁掉,只开启室内球场(为了安全起见)。
  幸村拿着一叠论文走出来时就忍不住感慨:“这种方式真的很适合柳。”
  但柳去了败者组。
  从幸村的角度,他当然很希望好好培养切原。毕竟玉川的实力进步速度偏慢了,二年级学生里实力最强的就是切原了。其他球员的实力也稳步前进,和玉川差不多。
  这些球员长到三年级,或许会是宍户,会是黑羽,会是南和东方……总之是幸村认为实力是正选级别,不算特别差,但也没什么亮眼地方的球员。
  再往下的一年级新生,今年只有一个浦山椎太天赋还不错,但也比不上切原。
  他们已经是三年生了。
  柳也很在意网球部。
  如果柳本身做好决定不会尝试往职业方向发展,那么将重心转移到网球部的内部事务,和培养下一任部长上是很合理的。
  真田现在不是副部长了,而原本真田就很少做属于副部长的网球部事务管理和训练设计的工作。这些一开始就是由柳负责的。
  幸村认为培养下一任部长和下一批正选是自己的责任,柳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幸村很理解柳,也理解柳的选择。
  但他依然会觉得可惜:这次的训练模式很适合柳,或许柳有趁着这个机会更进一步的机会。
  小仁王看出了幸村的想法。
  他却是另外的思路。
  “部长。”他说,“没必要担心柳。你和柳不是一直以来都在跟着学校里帮忙的助教老师们学习吗?分析模型也学了,理论书籍也看了不少。教练在这个集训里做的理论教学安排,相比起立海大内部来说也是初级阶段吧。”
  “柳自己还是打数据网球的,他的笔记本也带上了,以他的能力在败者组也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资料整合。”
  “不要太担心他,不要太担心我们。”
  他指的是柳,“我们”指的却是立海大的其他正选了。
  这也是小仁王开始帮忙以后发现的问题。
  幸村非常在意网球部的其他人,非常关心大家,所以所有人学习或者生活上的细节幸村也会尽力去了解,去关心,去在意。
  而幸村又是个好强的人。
  他要求自己在这方面也要做到最好。
  应该也是有压力的吧?只是幸村不愿意表现出来。
  小仁王本来是不会干涉别人选择的类型。并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他个人很在意自由,很在意自我。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任何选择和行为被别人过度关心,所以他也会尊重其他人的自我选择。
  但幸村还是有些不同的。
  因为他知道,在意其他人的幸村,本质也希望自己被在意。
  这就和他自己希望有独立相处空间,便不希望有人过于靠近一样。
  人怎样对待别人,就会希望自己被怎样对待。
  面对不熟悉的人,小仁王自然是以自己为主。他自己开心就行,为什么要关心别人呢?但幸村不一样。
  所以他说:“参谋会自己看着办的。而且我们不都在这里听课,也拿到了教练发下来的论文。如果有和你们之前从助教那里学到的不一样的地方,事后再告知参谋也行。”
  幸村有些意外小仁王会这么说。
  这是很容易引起误会的话,听起来像是让幸村不要关心柳一样。
  但幸村不会误会。
  他知道这是小仁王在关心他。
  并且也不代表小仁王不关心柳。
  他于是暂时将对柳的担心放在一边,决定将论文资料整理一下:“我晚上先花时间把论文看完。今天教练们在理论课上讲的内容,很基础但是是基石,也很值得复习并且重新思考一遍。”
  他甚至没有想过要在这方面指挥小仁王,只是自顾自做了决定:他听完课会自己整理出一份提纲和理论体系,事后也可以和柳,和真田他们一起研究。
 
 
第274章 集训内容
  青训全程有十四天(包括最开始的集合日和最后的比赛日)。第一日分组和最后的选拔赛去掉,能完全用来训练的时间是十一天。
  前两次青训,仁王都会给青训安排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安排一次比赛,这次也不例外。
  败者组被安排的那种专项考核不算比赛,那只是趣味训练的一部分。这种趣味训练,在胜者组要更少一些。要对比的话,败者组的条件更恶劣,但胜者组的训练更“枯燥”。
  会有这样的对比,一定程度上是教练们相信胜者组的球员们拥有更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实力和对训练本身更加心里有数,所以他们安排的是更科学的训练,也更专业。
  总体而言,不管是败者组还是胜者组,青训都会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组内都会进行一定的训练项目调整。
  已经分了胜者组和败者组,就没有再分排名了。但不同的训练项目和训练量倒是很明确地显示出了球员的不同等级,这种等级不那么明确,却也很可观。越是了解网球喜爱网球的人,越是能明白其中差距所在。
  胜者组的第一个阶段比赛是很纯粹的体能竞赛。
  竞赛项目也很像是基础体测,只是项目比较多:从短跑开始,先测试爆发力项目,再测试耐力项目,还有测试握力,拉力,卧推力等的内容。
  这些项目在他们第一天训练时也简单测试过,再测试一次是因为第一阶段的训练以纯粹的基础训练为主(这部分胜者组败者组都一样,只是胜者组后续部分会更加注重技巧而败者组会一直注重基础训练),教练组用这种数据的方式更直观给球员展示不同基础项目带来的基础能力上的改变。
  每个人的体测报告都不同,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也不同,因此每个人在类似训练单训练数天后得到的变化也不同。
  败者组的第一个阶段比赛也是和体能有关,但项目要更简单,没有那么繁复,以体能训练为主。
  败者组的整个训练进程都会注重于基础训练,而不同的体能将会决定之后教练组给球员安排的训练量。
  到了第二个阶段,胜者组就开始给球员们分组。
  相似技术类型的球员会被分为一类。
  比如橘和亚久津就被分为一类。
  橘在转变打法后其实更偏向于全场型,甚至比赛发挥时打法和大石有相似之处,但他最开始属于九州双雄的打法还没有完全消失,而且那也是他的天赋所在。
  仁王并不想很独断地要求橘去做什么。他知道,以橘对他的敬意,他要求那么橘就会去做。但不应该是这样的,橘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做到的是引导。他不满意橘现在的打法没错,但他不能强行让橘将打法改回来。他将橘与亚久津分在一组,这样一来橘或许能从亚久津的打法中得到一些启发。
  宍户也被分在这组。
  在胜者组中,给丸井分组是比较难的。
  看似他和南还有天根都是双打选手,但南是偏向后场的选手,而天根只是打双打比较多,实质上单打技巧也很不错,还会一种很独特的单打打法。
  好在仁王了解丸井。丸井是有补充自己后场技巧的打算的。他在青训里有很明确的意愿:弥补自己技术上的弱势,往全场型和单打型发展,那么就可以不将他当做双打选手考虑,不考虑他的强项而是考虑他想补足的部分。
  按照这种模式分类,丸井,千石,葵和伊武是一组。
  另外两组中的一组是大石,南,天根,梶本。
  另一组是幸村,迹部,手冢,小仁王和越前。
  人员不是平局分配。也没办法平均分配。球员如果不属于哪个类别,那也不能强行将他分进某个类型的分组里。
  这样分组以后,同一个组的球员很自然就有了更多的交流。
  不过每天都有一起上的理论课,又杜绝了球员们因为不同组别而产生的隔阂,或者说小团体——但话又说回来了,教练组也没有安排组别间的对决,练习赛也只在组内安排,那么组和组之间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小团体。毕竟隔阂和抱团都是因为竞争才出现的。
  胜者组的大部分球员都很成熟。和他们的年龄相比,他们的思维具有很强的逻辑,并且想法和认知也非常清晰。
  他们很清楚,最后分组时,同一组的球员有一半不会是自己的队友。毕竟以团体赛来说,一支队伍只有同一个类型的选手是很局限的。
  对他们来说,分组最难的问题反而是最开头:决定谁是队伍的队长。
  只要决定了队长,之后以队长为中心,绕着队长组队,或者由队长邀请成员组成队伍就行了。
  当然,胜者组里的立海大球员们很自然地觉得幸村会是队长。
  毕竟真田和柳都不在胜者组,在胜者组的小仁王很明显表现出了自己不想带队的想法。
  他还在私下里和丸井打赌:“你说,两个队长到底是哪两个?”
  “幸村以外,迹部和手冢二选一咯。”丸井想了想,“这有很大的悬念吗?对我们来说也没什么差别。”
  教练组说不干涉组队过程,就真的不干涉组队过程。
  理论上球员们到了最后一天再决定队伍也来得及,但一直都当领袖的几个球员都很有组队的自觉,从集训的前两天就开始各自观察其他球员。
  并且他们内部也打算先分个胜负。
  小仁王正好和幸村,迹部,手冢同一个组。
  这个组的氛围很有意思。
  幸村,迹部和手冢虽然性格各异,但都是很可靠的队长,也确实当了很久的队长。他们现在都是三年生了,已经是国中生中的前辈,也都不是冲动的人。
  从集训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很快吸收了教练组的理论经验。
  仁王本来以为,整理论文的只有幸村一个。
  他第二天看到迹部和手冢,见迹部和手冢也去找了各自学校里的其他人,并且拿出自己的笔记,才知道他们俩也整理了论文。
  ……这是什么,部长的自我修养吗?
  太可怕了吧这群人。
  但这组里有三个领袖还不算,还有个越前龙马。
  小仁王原本以为自己和龙马会有共同话题的。他们在对抗各自家里的“老头子”上确实也很有共同话题。但分组没多久他就发现,越前的状态不太对。
  越前更在意幸村和手冢,有种忽视迹部的意思。
  迹部的脾气比看起来要好很多。
  他看上去骄傲又凌厉,但此时对越前有些明显的区别对待却没说什么,反而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模样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