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可以说是外界条件限制了不二天赋的发挥。不够强大的对手让不二没有很迫切需要提升实力的心情,和朋友们在网球部里一起打球的日子也挺快乐的,他没有一定要做什么的欲望。一直到三年级手冢回来,事情才发生了改变。
所以,如果不二此时还是“我没必要做什么”的想法,他就不会对手冢那么执着了。
到今天,意识到手冢回归和越前加入网球部以后,青学网球部天差地别的氛围和实力变化的不二,其实明白自己二年级,甚至一年级时错过了什么。
他和手冢,大石一起是有机会的,像冰帝那样,像立海大那样,以一年级生的身份去重建整个网球部的秩序。
但他们三个人都选择了忍让。
比起确实往前走了一步,只是愿意在前辈面前忍让的手冢和大石,一年级的他是真的将自己隐藏起来了。所以现在的他想起手冢经历的事,想起大石这三年来承受的压力和指责,也开始想,如果自己最开始就咬紧牙关和朋友们站在一起,如果最开始自己就兑现了自己的天赋……一切是不是会变得不一样?
是因为当时没有往前走,所以现在连手冢的背影都看不到了吗?
还是因为他一直表现出安于站在手冢身后的样子,才不会被看到,注定被甩开?
不二很难说清自己到底在追逐手冢什么。他本来也没打算打职业网球,但在U17集训地和手冢打完那场迟来的比赛后,他确实有了迟来的悔恨。
他想追,他在发现手冢已经远远将他抛在身后时才真正想要追上去。
而他从当下开始奋起往前追时,才感觉到这两年他到底错过了多少机会,浪费了多少时间。
但天才的不公平之处就在于,哪怕浪费了时间,再往前追也还是比普通人快。
而这场比赛就体现了这一点。
德国队上场的是俾斯麦和塞弗里德。塞弗里德是国中生,今年进入德国队的新面孔,技术不算差,也不算突出。
欧洲这边网球培训体系都类似,按照基本功一年一年训上来。按照以往的训练模式,运动员是一直到了高中才会有技术飞跃的。因此世界杯规则更改,加选国中生入队其实是一种隐性的逼迫目前排名实力洗牌的意思(Big4占据世界杯顶端太久了,世界杯逐渐变成死水对U17比赛无益)。目前排名前几的队伍里的国中生的实力都不算成熟。
俾斯麦的实力倒是不错,算是德国队排位中间的选手,但他的对位对手是杜克。
曾经的法国大爆炸之王,排在法国队前三的存在。
见到杜克的时候俾斯麦就用德语骂了一句脏话。
而曾经的爆炸王反而笑眯眯的,看上去脾气很好的样子。
俾斯麦和塞弗里德的配合不错。看上去德国队的策略是提前将高中生和国中生进行搭配。他们的高中生单打名额和双打名额已经确定了,俾斯麦之后的出场大概率会一直和塞弗里德搭配出现。
仁王通过两个人的配合战术就看出这一点,因为这种双打配合不是临时组合能实现的,两个人的双打暗号和战术安排已经很有固定双打组合的样子了——但也很制式,是训练时间还不足够,因此教条式配合为主的一种打法。
这种打法不容易暴露出很明显的漏洞。
但对战杜克这种能够直接打破僵局的选手,这种打法就完全处于劣势了。
场上的局面就是这样:杜克用自己的力量引动对手的破绽,而不二见缝插针进行攻击。
看出了不二的攻击欲望和展示欲望,杜克没有太发挥自己的实力。他对俾斯麦的实力心里有数,也没用太多属于他自己的招数,力量大概只开了70%就足以控制住整场比赛的节奏,替不二压阵。
而不二就在杜克的压阵下展示出了自己新开发出的回击技。
他打得很好,开发出的招数也显示出了他的天赋:不是足够天才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的。
当然,他的缺点就在于根基不稳。
想要打好基础,需要高强度,长时间的基础训练。
不二的身体素质在进入U17之前不算太好,力量和速度都没有开发到身体极限,肌肉的韧性也不够,耐力便显得不足。在U17他认真训练了,但这部分是不会通过短时间的练习有长远进步的。比如真田,幸村以及小仁王,身体水平堆到当前身高体重的迹象,那是通过三年不停歇的基础训练去练成的。
手冢和迹部其实也是一样的,他们的身体素质是两三年不停的高强度基础训练打磨出来的。
不二在身体素质上的缺乏,带来的结果就是他打出的招数很飘逸,却有些虚浮。
对手发现了这一点。
但没办法利用这一点进行反击。
因为杜克就是基本功极强,本身还是力量型的选手。爆发力很强,力量也很强,控制住比赛节奏后稳稳将局势摁住了。
从这个角度分析,杜克和不二虽然没有什么很精妙的配合,但两个人的技术特点是互补的。
而不二在几次被杜克救场后也明白了自己打法上的缺陷,在对局中就不断调整自己的打法。
他天赋真的很好,让看比赛的队友和教练组都发出感慨。
黑部就说:“不二君有这种天赋,现在应该不只是这种程度的实力而已。”
仁王就说:“他以前就很有天赋,但从前集训里他很少出头。”
“现在是有想要追逐的对象,才振作起来吧。”仁王看了一眼手冢,真心实意道,“就算再喜欢打网球,训练起来也是很枯燥的,甚至进行基础训练体能训练时是很痛苦的。如果没有一个一定要超越的目标,一个标杆,那么要坚持下来很难。”
给自己找个目标这种事是竞技体育的宿命,就算有人天生爱某项运动,当真的感觉辛苦的时候也需要一个心理支撑。
最开始让他坚持打网球的心理目标真的是真田……后来就变成了自己。他拥有系统,所以决不允许自己平庸,大概是这种心理。
来到这个世界后,他一开始也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自己对网球确实喜欢,但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所以他让自己成为那个目标。
我这么像你,又这么强,一直控制着你,那么你一定想要追上来,推翻我吧。
仁王知道自己脑有反骨。他用这种方式逼迫这个世界的自己不断往前跑,不放松不放弃。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手冢的存在其实很微妙。
虽然没到那种程度,但真田和迹部,一定程度上是有对手冢的“追逐”的。但他们俩本身也很强,与其说是追逐手冢,不如说是无法忍受输给手冢的自己,所以他们追逐的是更强大更骄傲的自己,要打碎的是不够强大的自己。
幸村也是这样。幸村是无法容忍自己原地踏步的。他永远在追逐更高更强的自己,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往回看。
但不二不一样。不二没有那种傲慢,也没有那种执念,所以一直到现在,直到他真的感受到了不甘心,真正将手冢当作自己追逐对象时,才有了质的改变。
而眼神里终于有了火花的不二,和杜克一起打赢了这场比赛。比分是7-5,从杜克发挥的实力来看,他和不二如果搭档配合,之后的比赛还会有更多发挥空间。
仁王将这一对组合记了下来。
第二场双打是德川和迹部。
德川和迹部之前没什么交流。迹部和入江倒是关系不错。他们第一次对敌时就有些惺惺相惜,但那时候两个人也没有交换联系方式。进入训练营,又打过一次换位赛后,入江发现迹部是训练营里难得有品位的人。
他偶然和迹部遇见,聊到歌剧,两个人居然能聊得津津有味。
这真是惊喜!
入江忍受自己这些脑袋空空的队友们很久了:大部分高中体育运动员都有种直来直往的美,在他吹萨克斯时如果这些人心情好就会敷衍地鼓掌然后问他能不能吹流行音乐,听腻了就总是说吹得难听试图拉他回去一起做游戏和聊天……
都没有品位!
入江和迹部的关系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了,通过聊音乐,歌剧和表演。因为和入江关系不错,连带着迹部也和德川有了交流。
不过德川只在意平等院。后辈的话,他更喜欢龙马这种能让他有兄长成就感的类型,所以他和迹部是很表面的“认识”关系。
大家实力都不错,技术也很全面,应该打起比赛来会很好配合吧?
看过了刚才杜克和不二双打的德川想。
他前夜和迹部交流战术,觉得迹部在双打上的技术储备很充分,约定好的战术也有可行性。
德川完全没注意过迹部的双打战绩……也对,迹部来了训练营之后很快就去败者组了,德川也没机会见到。
而看到迹部上场,混在队伍里的忍足忍不住推了推眼镜:“该让德川前辈感受一下我们部长在双打上的特殊造诣了。”
丸井:“你听起来在幸灾乐祸啊,忍足。”
“没有的事。”忍足纯良道,“我只是发自肺腑地认可我们部长的双打理念。”
第377章 热身赛毕
迹部的对手是手冢。
更正,是迹部和德川的对手,是手冢和Q·P.
这让刚走下球场的不二眼神中带着一点失望,而迹部的眼神里也迸发出了绝佳的战意。
但这对他双打来说其实不算好事:他越是想在球场上打赢手冢,配合双打就越容易出问题。
迹部的双打技术其实是有进步的。
他打过了这么多次双打,也知道这次世界杯对国中生来说上双打的概率高于单打(因为双打规定必须有一个国中生),也研究过双打理论。他在双打上的知识储备不是假的,赛前和德川讨论时也确实综合考虑了两个人的打法和战术。
不过有些人天生就擅长双打,有些人则天生相反。
就比如,仁王自己站上球场时天然就知道该怎么配合搭档,怎么将双打主导权握在手上让搭档配合自己,不仅仅是精神力属性很适合双打,连身体本能都知道该怎么双打。
而迹部大概是另一种类型:他就算理智想要去配合自己的搭档,他的双打配合也会显得有些僵硬。
这是因为迹部本身的打法是很典型的单打打法。
好在他有迹部领域。
在意识到自己如果太教条地去打双打反而会有反效果以后,迹部直接开了迹部领域。他既找到对手的漏洞,也找到自己搭档的漏洞。按照双打理论,在自己攻击时去攻击对手的漏洞,又在能力范围内弥补自己搭档的漏洞……这样调整过后,迹部和德川的配合也算过得去了。
忍足对迹部刮目相看:“很厉害啊,迹部。”
“真的假的?”丸井侧头看他,“你是真的在夸他?”
“我们部长的双打水平进步到如此程度,难道不值得欣慰吗?”忍足推了推眼镜。
他看起来是真心在夸奖,但语气和口音显得像是在嘲讽一样。丸井仔细观察了他一会儿,才确认他确实不是在嘲讽是在说真心话。
球场中,日本队的局势其实不太妙。
迹部和德川从头到尾都处在劣势状态,甚至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
德川的实力远比不上Q·P,迹部想要握住主动权去攻击也被手冢击回。
在德国队里的手冢看上去更加冷漠了。他对着迹部说着代表蔑视的话,气场凛冽,和Q·P站在一起时能和Q·P默契配合——或者说手冢在国外休养的一年多时间里,本来也接受了德国俱乐部的标准网球训练,而Q·P更是精英网球教育的集大成者,两者之间没有隔阂。
这看上去显得迹部的“追逐”有些一厢情愿,但不是这样的,挑战双打本身算是迹部的突破,而他这次比上一次强,这就是他的进步。
他看着手冢,知道自己落在下风但并不气馁。
反而是德川受到的冲击更强烈一些。他很明确感觉到自己和Q·P之间的实力差距变大了。他当然认识Q·P,德国和法国并不算远,他们从前并不是没有打过比赛。
自己真的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一刻德川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场比赛最后的得分是6-1,迹部开着迹部领域,德川用上了黑洞,勉强拿下了一局。而后Q·P直接调整了打法,用出了更多实力,场面便继续一边倒起来。
比赛结束后迹部很狼狈,但他的眼睛依然很亮。
德川的精神力也受到了迹部精神力的感染。他看着身边的迹部,本想着要安慰一下后辈,就见迹部直接侧过头,用炯炯的目光看着自己:“啊恩,本大爷下次一定会赢的!”
真的好耀眼。
和后辈比起来,自己仿佛才是准备不足的那个。
德川抿了抿唇,应了一声嗯。
第三场双打是大曲和真田对战。
博格走上场时大家都有些惊讶。有人认为博格不会在热身赛就上场的。虽然他确实是德国队的“王牌”,也是德国队目前加入青年职业选手队伍,最被看好成为真正职业选手的那个。
而博格忽略了观众们的惊讶。
他没有走到日本队这边的区域来,却隔着一段距离对仁王简单行了个礼。
仁王摸了摸下巴。
他叫过来真田:“你一年级时看过博格和我的练习赛,还记得吧?”
真田点了点头。
他那时候还和博格打过比赛,当然是惨败。但那时候的记忆依然留在身体里。
而仁王确认过这点后,看着真田:“那就不要让他太小看你。两年过去了,你得让他惊讶你的进步才行。”
没有额外动员的必要了,对真田这就够了。
本身想起惨败的回忆就会让真田斗志昂扬。
一旁的大曲也听到了仁王和真田的对话。他忍不住看了一眼真田,想果然是MASA教练带着的学生,两年前就见过博格了?!他现在是一军选手,两年前却不是,只听过种岛聊天时聊过博格的强大,看过一些比赛录像,博格的真正实力是没有亲身体会过的。
“我来配合你。”他主动对真田说,“我是二刀流,你按照你擅长的节奏打就行了。”
他们打过那一次一军挑战赛,相互之间对彼此的技术特点还算熟悉,昨天也尝试着临时配合了。真田虽然是攻防都很擅长的全能型选手,但比起防守还是大曲更有心得。作为难得的二刀流,大曲经常被自己的朋友们拉着一起双打,也很擅长辅助和控场。
257/284 首页 上一页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