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仁王能够理解的那部分,他打出来的就带有他自己的风格,和仁王的打法会很不一样。而他无法理解的那部分,小仁王会带入自己的具体实力特化使用,有时候发挥不出仁王在精神力教给他的效果,但小仁王也都心里有数。
小仁王在球场上即时分析,Q·P也一样。
他原本就像是被输入了高级AI指令和机器学习法则的智能,自然随着比赛的进行不断调整对战小仁王的节奏和招数。这种招数不是那种能被喊出一个特定名字的,很典型的招数,而是削球的角度,旋转的转速,和打长球时落点的调整等。这些基础性招数的调整往往能改变整个战局。但小仁王很快就能适应他的改变,并且同样不断调整这些基础技巧去回应Q·P.
仁王看着这样的比赛,想起自己世界里和Q·P比赛的是鬼,并且输掉了这一局。
鬼的总体实力并不比Q·P弱,但他在球场上的应变能力和随着比赛进步的能力要稍逊一筹。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鬼是有很明显强项和弱项的选手。而对Q·P来说,维持自己的五□□定,意味着他可以直击对手的弱点。
比较起来,小仁王对Q·P来说也是个很棘手的对手。
或许Q·P也想不到,小仁王也属于没有明面上弱点的选手——小仁王在用呼吸法以后,五维也很稳定了。他们现在纸面实力甚至是一样的,学习能力也都很强,甚至都很注重基本功。
如果白石能够将自己的七星五□□定维持三局,那么他也是很适合对付Q·P的,不过白石现在的精神力和体能没办法让他三局都维持这一招。
仁王看着场内的比赛,也借由这场比赛去观察小仁王。
他有些欣慰:因为小仁王确实成长到了他认为小仁王应该能达到的水平。
横向对比自己呢?锐气要弱一些吧,杀气也是。但那些是通过真实的杀戮来完成的。光看网球基本功的话,小仁王的基本功比那时候的自己还要扎实一些,技巧和阅读比赛的能力也更强。他每一天每一天的高强度教学,将自己已经领悟和融会贯通的技巧全都教给了小仁王。而那些都是他花费时间自己整合而成的。他拥有系统提升自己的能力,但系统并不是教练,他在网球成长上也需要自己摸索。他在成长过程中也走过弯路,而这些弯路他帮助小仁王排除了。
现在的小仁王,去和自己世界里受了伤的平等院对打,也有获胜的机会的。
这说明什么呢?
仁王想,大概说明,系统这类好像属于外星科技的东西,也是能通过人力的努力去赶上的。没有系统,仁王雅治也是天才,也能成为强者,也有攀爬至顶峰的可能性。
第398章 二比二平
小仁王和Q·P的比赛打满了三局。
第一局时小仁王和Q·P相互拆解招数。Q·P的无漏洞让小仁王花了一些时间去试探攻击重点,比赛节奏也选择比较稳定的节奏,因此在最后的赛点局丢掉了最后一分,以5-7结束比赛。
但后两局小仁王越打越得心应手,对Q·P打法的掌控和自身的网球视野融合在一起,Q·P没有弱点他就制造弱点,比起去预测Q·P的行动,更像是利用自己的球技去挤压Q·P的行动空间,继而让Q·P只能打出小仁王让他打出的球——这种“逼迫”也有Q·P的打法标准得像教科书一样的原因。
让一追二,后两局的比分是7-5和6-4,这意味着越打到后面小仁王的优势越大。
比赛的每一局在场面上看都很激烈,但没有太多精神力的强烈碰撞。在这场比赛中,小仁王和Q·P的精神力都融入他们的网球招数里,去增强网球招数的稳定性,速度以及攻击性,而不是打出以精神力为主的招数。
这就让两个人在打完以后看上去还挺体面的,不管是体能还是精神力好像都没有到极限。
但实际上两个人消耗的是集中力和注意力。
比分落定以后小仁王不可控地走神了:人类能够完全集中精力的时间也就只有那么长,网球比赛的节奏控制也有控制精神放松和收紧精神的意思,而他和Q·P打到最后有点强行让自己集中注意力而不放松的意思了,打完以后不可控有种空虚感和轻微头痛。
他去和Q·P握手。
对别人一向很傲慢的Q·P在比赛开始前对他就一副很礼貌的模样,此时也不改变态度。但他也不太说话,只是用表情和动作表示自己的礼貌。
小仁王也没有和Q·P拉近关系聊天的意思,同样和Q·P做完标准握手礼就回到自己的区域。
他路过仁王的座位,停了停,看向仁王。
仁王看他的眼神在这场比赛结束后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那带着笑意的视线让小仁王一时间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只觉得肉麻。
……在搞什么。小仁王一头雾水。
生怕下一秒仁王就用柔和到让人毛骨悚然的语气喊“雅君”,再说出什么不得了的话,小仁王甩着小辫子回到了队伍里,像是夹着大尾巴跑走的小狐狸。他缩进丸井旁边时丸井还很诧异:“你打赢了怎么一副不太高兴的样子。我看教练很满意,很想夸你啊。”
“就是不想听他夸我啊。”小仁王说,“肉麻死了。”
丸井:“……你是不是在炫耀。”
正要上场的柳越过丸井和小仁王,听到这句话后停下脚步,侧头道:“炫耀的概率是32.8%,不好意思的概率是79.3%。”
“……你这个根本没有理论依据的数据是随口说的吧。”小仁王虚着眼睛道。
柳面色平静:“你在怀疑我的数据吗?”
气氛一时间仿佛剑拔弩张起来。
有些不明所以地切原左看看,右看看,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杜克就一巴掌拍在了柳的肩膀上:“不要和队友吵架哦。”
这是什么超绝对小学生说话的语气啊!
对峙的气氛被打破了。
柳耸了耸肩:“不是在吵架。”
这就是他们的相处方式,也可以算是一种独特的友谊的表达。小仁王摸了摸鼻子,总觉得被当作小学生以后提不起劲来。他对柳说:“赢了以后让教练夸你。我可不想他夸我。”
而十几分钟后,柳想,仁王是不是给我下了诅咒,还是说提前开香槟确实不可取,玄学上的影响也应该计算入比赛数据概率中。
柳和杜克,与对手陷入了苦战。
一开始是杜克和施耐德,柳和贝尔蒂分别的“战争”。
而后是两组双打一边配合一边各自对自己的对手猛攻。
会变成这样的局面,是杜克和施耐德的个人实力,胜过他们搭档太多了。
从五维上讲,杜克和施耐德的五维确实超过了职业线,而柳和贝尔蒂因为数据网球打法能和他们配合,并且配合得不错,但两个人的个人实力距离职业线还挺远的。
实力的差距意味着球场上的绝对弱点。
好的一点是,所谓的绝对弱点也是相对的,双方都有就等于双方都没有,相互抵消。
坏的一点是,相互抵消时柳发现自己被抵消得更多。
这也和他们的搭档方式有关。
柳是很擅长双打的,但他自身实力在双打上的发挥有一个比较隐蔽的前提条件,就是他得是掌控者。
柳的打法和实力发挥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就是他和乾,和切原搭档的时候。驯兽师,木偶师,掌控者,总之柳擅长这样的角色,并且他也会因自己的数据能够掌控全局而获得满足感。
但和杜克一起双打时,主导比赛的显然是杜克。
柳必须跟随杜克去调整自己的打法。
他能做到,但这种做法也影响了他自己实力的发挥。
德国队的不同在于,贝尔蒂和施耐德组队了更长时间。他们为了打双打职业赛而做过特别训练,贝尔蒂本身就是作为辅助者而存在着的。
所以虽然都是数据网球打法,柳的数据网球还是从自己出发,做辅助也得多绕一个圈;贝尔蒂则完全围绕着施耐德建立数据体系。
意识到这一点时,柳也明白仁王这场比赛安排自己和杜克配合的用意了。
这是他运用数据网球打法时缺失的那部分。不,用“缺失”这个说法太过了一些。他的数据网球是完整的,但他使用数据网球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连带着自身的网球体系也发生了变化。
打法上的差异让杜克和柳在第一局处在下风。5-7,他们输掉了第一局。
但第二局,柳很快调整过来。他也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找到了贝尔蒂的弱点。而在配合上,杜克是很愿意配合国中生的。如果柳没办法做完全的辅助,杜克就将一部分主动权让给了柳。而拥有一定量指挥权的柳也逐渐发挥出了他的数据网球的优势。
于是第二局,杜克和柳以6-3获得了胜利。
而第三局,施耐德变成了“巨人”。
这是赛前就从资料里看到的施耐德的招数,但真正见识到才明白所谓的“巨人”到底有多恐怖。
是真切看到了巨大的人影,如果有巨物恐惧症甚至会影响本身的行动。
柳和杜克都没有巨物恐惧症,但他们的活动空间被挤压了。
贝尔蒂几乎不在球场发挥实际作用,只将自己对数据的分析和对球局的掌控通过同调告诉给巨大化的施耐德——是的,他们甚至能同调。
而无法同调的柳和杜克则在巨大的施耐德的攻击下逐渐失去活动空间。
1-6,赢的是德国队。日本队差一点就找到反击的机会,但已经丢了太多分,局势直接倾斜。
走下球场时柳的脸色有些难看。他不喜欢输。而杜克温和地安慰他,并且将输掉比赛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是我的问题。”柳说。
如果他更强一点,能够更早发现巨大化的施耐德和贝尔蒂之间的空隙……或者他更早意识到,第二局时施耐德和贝尔蒂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才“逐渐松手”……
在没见到巨大化时,柳其实明白第三局才是最后的决胜局。
但巨大化的真实战力还是超出了他的控制。
哪怕他没有大部分数据网球选手会有的问题,不因巨大化的超出数据范围而影响发挥。
输掉了双打二,比分变成一比一,真田上场时就想,这是我该打败手冢的时候了。
他前两次输给手冢都是因为见到手冢过于兴奋影响发挥,于是这次真田保持着基本的冷静,是最好的稍微放松稍微兴奋但并未失控的状态。
但手冢的进步超出他的预期。
来到德国就马上被博格直接“拴在裤腰带上”亲自一对一带着的手冢,短短的一个月备赛期里进步了很多。他原本从后山下来就有着长足的进步,那些在后山的领悟没有能马上消化的也都在德国繁重枯燥的基础训练里被捶打得扎实了。
真田直接在第一局输给了手冢。
第二局时真田整个人都被黑色的精神力笼罩,是只想要胜利以至于差一点被精神力影响的模样。但这样的真田杀伤力反而很强,因此打赢了手冢。
然而第三局,在第二局直接透支的真田状态下降,而手冢则表现出“第二局我是在体力分配隐藏实力”的模样,干脆利落拿下了。
1-2的大比分,真田输掉了单打二。而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看着手冢的眼神又逐渐带上执着之色。
手冢倒是很淡定:这么看他的人有很多。
已经输掉两场,日本队走入悬崖,种岛带着切原入场时切原就有些紧张。
倒是种岛一副自若的样子。
“放轻松,我们不会输的。”他说。
果然,种岛牢牢掌控着局面。他提前和杜克交流过,大概知道他们的对手实力如何。第一局时种岛给了切原足够的发挥机会,以至于比分是5-7,他们输掉了第一局。
但这是可控的,主动的让一追二。第二局和第三局种岛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也利用切原精神疲惫的状态直接控制住了切原的恶魔状态,直下两局拿下比赛。
现在大比分变成2-2了,只剩下单打一的比赛,也是最后的决胜局。
平等院这时候扔下外套走入球场。
他看着博格,他认为的这次世界杯他最大的对手:“来吧,所谓的全胜战绩,也该到此为止了。”
第399章 赛前竞争
平等院和博格的这场比赛打得很激烈。
博格的体能很可怕,据说可以长跑三百公里不出汗呼吸不乱。
博格拥有两招标志性招数,一是旋涡的洗礼,能用强旋转球将对手球拍的拍线摧毁,连带着将球拍也卷飞;二是螺旋的洗礼,利用精神力威压让对手直接断线,陷入自己的“意志循环”中,意识里重复自己丢分的画面,仿佛时间不断回溯,继而意识和现实脱节,不断丢分。
博格的这两招是他技术和精神力开发至极限的体现。
但平等院对此嗤之以鼻。
极限?谁承认的?
长跑三百公里这种事他也能做到,爬山涉水魔鬼训练铸就的体魄在球场上不会输给其他人;技术和精神力,如果已经用“极限”来形容,那就说明博格已经在瓶颈期。所谓的极限,很难对付吗?
平等院用自己的招数去不断破解博格的“旋涡的洗礼”:旋转太强但只要抓住网球和球拍接触瞬间球拍的施力方向,就能够让拍线存活,继而利用拍线和拍框,以及球拍挥舞的角度去破解,或者“借用”球上的旋转,只改变球的行进方向,去反击,去得分。
“螺旋的洗礼”最初也确实让平等院受到震慑。
但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处在自己的意识循环中。
他清醒过来发现比分落后,于是用自己的精神力硬顶了博格的精神威压。
第一局时平等院因“螺旋的洗礼”丢了太多分,最终以5-7落败,但第二局他就勘破了“螺旋的洗礼”的本质。他的精神力像是倒卷的海浪不断冲破博格的漩涡,两个人的精神力都化作漩涡在碰撞,于是理论上无形的东西也连带着影响了现实,两个人对战时就凭空出现了不受控的风。
拉响反击号角的平等院第二局反过来以7-5取胜,而第三局博格拿出了新招。
271/284 首页 上一页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