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无所不能的仁王君(网王同人)——拿铁不加冰

时间:2024-09-25 09:46:26  作者:拿铁不加冰
  立海大的几个人就站在Q·P旁边,幸村侧头就能看到Q·P的反应。
  他笑容淡了一些,又去看毛利,发现毛利也是一副目不转睛的样子,才重新恢复了笑容。
  下个顺序是小仁王。
  小仁王的招数和打法没什么好展示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仁王没干涉过小仁王的招数开发,只是严格要求小仁王的基础练习和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但既然人都叫过来了,如果不“一视同仁”,反而会将小仁王凸显出来——虽然小仁王出现在这里时就已经被凸显出来了,但两个仁王都很自然地忽略了这一部分。
  “雅治君。”仁王侧头看了一眼小仁王。
  精神力和仁王贴得太近,小仁王现在已经有些头疼了,但他听到仁王的声音还是强行打起精神来。
  “一种体力不支,或者比赛落入下风时可以选的方法。”仁王说,“我认为会适合你。”
  他说着,突然更改了比赛节奏,将攻防速度强行拉快了,又在博格跟着他上网后,以一种诡异的节奏顿点,强行将节奏降下来。
  他的节奏变化没有规律,但每一次变化的主动权都在他自己手上。
  看上去很乱来的打法。
  但小仁王露出了恍然的表情。
 
 
第83章 标准打法
  仁王和博格的比赛结束了。
  说是指导赛,谁都看得出来仁王想要指导的是谁。德国队的教练,做着裁判,脸色也变得严肃。仁王的表现比他想象的还要……“巅峰”?用这个形容词仿佛也不太恰当,但确实和他想象中的仁王不同。
  回国休息,教导学生,也会反向激活灵感吗?
  打完一场比赛,以耐力著称的博格一分都没拿到,还满身大汗。但他看上去对结果没什么不满,反而陷入了思考,就算教练喊他也慢了半拍。
  于是教练便知道,他在比赛中也收获了很多。
  “那么下一场,Q·P.”他一边说着,面对仁王的表情更严肃了一些。不过本性难移,严肃了一小会儿以后他又恢复了有些嬉皮笑脸的样子,还对着仁王叹了口气,“你这么强,比赛录像拿回去,我就有麻烦了。”
  “这两年也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仁王说。
  德国队教练怔了一下:“你说的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没错,是的。”仁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护腕,示意Q·P做准备,一边对德国队的教练说,“职业比赛,戴维斯杯,这两年我没有要参加的意愿。谁来问都是这个答案。”
  德国队教练听完眨了眨眼,一会儿后突然道:“两年?这么精准的时间点?”
  因为仁王打算在小仁王打完第一次U17世界赛,升入高中之前把人带进职业道路。他自己也是这个年纪签约俱乐部的,有不少经验可以直接传授给小仁王。想要打职业的话,高中再留在国内没太大必要。
  而如果小仁王签约职业俱乐部,仁王就打算复出了。最好直接打出一个震撼人心的结果来,之后再稳稳压制小仁王两年。
  但他总会离开的,不会留太久,因为又一次成为“大魔王”没有意义,真的成为学生们的心理阴影也没有意义。这些学生总要走上他们的职业巅峰。
  这种已经考虑到未来发生的事的决定,是很难和别人解释的。仁王也没有解释的意愿。
  他只是说:“我最多只能确认到两年的规划,再往后我想做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了。至少两年内我有不少想做的事,没做完之前大概率不会考虑复出。这个世界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有很多,不是吗?”
  仁王说得很有哲理,德国队的教练忍不住点了点头。
  等Q·P走上球场,他咬住哨子吹哨时,才发觉不对:确实仁王说得很有哲理没错,但毫无内容,根本什么都没解释。
  要相信MASA吗?他可是“欺诈师”。
  但职业规划这种事也没什么好说谎的吧?对有意向和他签约的俱乐部说谎可没有益处。
  和Q·P的比赛是另外一种风格。
  博格的实力要比Q·P强很多。
  Q·P打法格外“标准”。他被称为是“德国精英教育的巅峰”,这也意味着他接受的教育是完全成体系的。好的一面,是他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坏的一面,是目前的他还没办法很自由地运用他学到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因此他的“标准”体现在他的打法很“标准”上。
  这意味着容易预测。
  和这样的对手比赛其实是没什么意思的,至少仁王是这么觉得的。
  如果“标准”的对手实力更强,最好是高出己方一线,那么用自己的努力,在比赛当下“爆发”,打败看似“完美无缺”的对手,那就是很有意思的事了。可仁王比Q·P强,强很多,那么Q·P的“标准”在仁王眼里就相当于完全看透。
  正好,Q·P是协议中的指导赛对手,而仁王也需要利用这场比赛让观赛的学生们更好地消化前一场比赛的收获。于是仁王在这场比赛开始开口,“指导”Q·P.
  “正手抽击,打直球,限制对手回球的姿势,以期对手回球出界。”仁王接住了这一球后,让球在球拍上停滞着,绕着内拍框转了一圈,“非常标准的战术。你预期中我会怎样回球?同样抽击吗?直线抽击还是对角抽击?”
  “最恰当,或者说在这个位置回球能最大概率打出高质量回球的方式,自然是加旋转并且同样打直球,对角抽击会非常容易出界。”仁王说完,球拍往下一转,带着球拉到膝盖以下的位置,再强行控制住球,将球拍拉到肩膀往上。
  球拍拉出一个回环的同时,原本球上带着的旋转已经完全被抵消,并带上了额外的旋转了,仁王就在这时候手腕一抖,将球击打出去。
  网球先是平行飞行了一段,而后往下滑,只高过球网不到1CM却不是擦网球,最终在越过中网后迅速落地:“但我技巧足够精湛,也可以选择这种回球,短扣杀。”
  “甚至我可以变成反手截击,或者打削球。”仁王看着Q·P,“你已经提前做好预备姿势,但没预料到我会选择这样回球,对吧?”
  “这是事倍功半的回球方式。”Q·P说。
  仁王点了点头,没说不是:“可我实力比你强,我这样回球并不需要耗费什么,那么我就可以选择这么打。”
  “并不是所有人打球都是同样的‘标准’,网球比赛中也没有所谓的‘最优回球思路’。”
  仁王认为,Q·P的标准体系学得够多了。问题就在于学的太多了。当然这也很符合德国人的教育标准,德川学的也是同一套标准体系。
  所以德川在来日本以后会看不起U17训练营的其他人,也会在被平等院狠狠打败以后受了极大的打击。后来的德川几乎是被打碎骄傲以后重塑了自己的网球体系。
  仁王进入U17时见到的已经是新的德川了,他没见过最开始来到U17的德川,只是从前辈们口中听到一些故事。
  Q·P也会遇到一个打碎他固有概念的人。又或者,和从前他更熟悉的Q·P一样,通过漫长的时间,和周围做过相似训练却各自发展出不同网球的其他选手(比如博格和俾斯麦)的影响,逐渐找到自己的路。
  仁王大概不会成为前者,因为他的身份摆在这里。
  “居高临下”的指导给予的冲击始终是有限的。
  不过……
  如果手冢提前养好伤,进入俱乐部,说不定可以给予Q·P这种冲击。后来去德国打职业赛的手冢,风格可和他在青学时截然不同。
  而仁王的这些话,不只是说给Q·P听的,也是说给立海大的球员们听的。
  虽然在场的四个学生没有一个是“标准化选手”,但他们同样能从仁王的话中各自领悟。
  这场比赛打完,仁王看上去也没出汗。
  这倒真的显得两场比赛对他来说都是热身了。
  “打完两场比赛也不出汗。”他玩笑一样道,“这也算是一种夸张修辞吗?”
  德国队教练:“……您是不是对我们设计的对博格的宣传有意见?”
  “没意见,就是觉得挺有趣的。”仁王耸了耸肩。
  博格在旁边沉默,没有说什么。
  他只是觉得,仁王是被教练冒犯了,又觉得和教练这种知名网坛“混不吝”计较没意思,就干脆拐弯抹角讽刺一下。他也没有觉得自己被讽刺了,因为仁王一直攻击的都是这种“夸张修辞”,也就是说,攻击的是俱乐部。
  会有球员不在私底下吐槽自己的俱乐部吗?
  这就等于问,会有员工在私下里不吐槽自己的公司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没有,不存在,Never。
  打完两场比赛,仁王走到场边。他看着面前四个神色各不相同,但都有些出神的学生,轻轻击掌。
  “醒醒。”他说,“你们大概会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来消化今天的收获。明天也是在这里,轮到你们和他们比赛。”
  “我们和他们?”幸村侧过头,看向德国队那边正在做赛后拉伸的博格和Q·P,“打两场?”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体力没办法和他们连续比赛,那就早上一场,下午一场。这是我和他们谈好的条件,不要浪费。能遇到这种级别的对手不容易。”仁王指了指德国队的方向,“那个光头,是德国青年选手中的TOP1,预计后年开始职业赛。他现在手里已经有十来个青年冠军了。”
  “另外一个,被称为‘德国精英教育的巅峰’。”
  “去感受一下世界选手的压力。”仁王笑道,“白天的对手实力不强对吧?至少没有职业俱乐部的感觉,幸村,以及真田……你们大概是有过失望的心情的。”
  “确实,上午的对手只是职业俱乐部青训营中的选手,甚至还是青训营中中等偏下的那些。他们没有真正重视日本的网球水平。但明天,你们会面对,明面上德国网球青年教育的金字塔尖选手。去对比一下他们的实力差距吧。”
  他这些话是对幸村,真田和毛利说的。
  而对小仁王说的话,他在更晚的时候,单独对小仁王说了。
  “白天你应该感知到了吧,我在球场上的感觉。”他说,“明天去球场上亲身体会两者的不同。雅君,你和我很像,我有时候不知道该希望你和我走上一样的发展道路,还是表现出不同来。”
  “别自恋了,我不会和你打一模一样的网球的。”小仁王又忍不住鼓起了腮帮子。
  仁王这次没忍耐,伸手戳了戳他的腮帮子。
  “是这样吗?”他意味深长道,“你现在当然是这么想的。但在球场上,当你陷入绝境,又非常想赢的时候,你会想起你今天感受到的一切的。那么,本能或许会让你走上和你预想不同的道路。”
 
 
第84章 谁最特殊
  就和仁王说的那样,要将博格和Q·P,与平等院做实力衡量,那么现在的博格比平等院强,Q·P则要比平等院弱。
  另外的差别,在于博格的打法要比平等院“标准”。这个时候“标准”反而是褒义词了,这意味着他的打法同样也具备可预测性,那么和他的比赛,在指导赛的前提下可以体会到更多。
  但在比赛前仁王还是建议学生们先找Q·P比赛。
  “其实学网球的初期,按照Q·P的方式打球没坏处。标准,意味着不会有坏习惯,以后不管怎么发展自己的打法都不会有障碍,也不会走到歪路上去。”
  仁王培养小仁王也是这个思路。
  不断压着小仁王练习最基础的,教导小仁王最基本的网球战术,并且将比赛规则掰碎了讲解和分析。
  在这方面,小仁王对比其他选手是有优势的。
  比如真田和幸村,练习网球的时间很早,但最开始也是接受的普通俱乐部教授的教导,也会和其他资质平庸的人一起练习,还为了抵抗高年级学生的“霸凌”而练过一段时间双打。
  这不可避免会学到一些“不好的习惯”。
  幸村算是基本功非常扎实的了,仁王也能看出来他有调整的痕迹。大概是幸村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找了教练,或者自己费了心思和时间去一点一点修正。
  真田则同时还在练习剑道,剑道的训练也会影响到真田网球上的姿势和动作。现在真田在将“风林火山”和剑道技巧相融合,但他如果要打职业,一些额外的动作和不好的习惯也是需要纠正的。
  毛利的问题则更大一些。他很大程度就是靠着身体条件和天赋在打球的。脑子很好,天生会阅读比赛,身体素质很好,本能打球就能够回球,于是姿势也很随性,利用身体的同时也很容易因身体天赋而受伤。仁王在他来到立海大以后已经开始压着他进行基本功练习了,但他现在又开始身体发育……
  真伤脑筋。仁王想。
  小仁王去和Q·P比赛时,幸村站在仁王旁边。他刚结束和博格的比赛,正在恢复体力。而他看着小仁王和Q·P的对峙,侧头问仁王:“教练昨天在比赛时和Q·P君说了什么吗?”
  “嗯?”仁王挑了挑眉。
  “是德语,不太能听懂,但大概能猜到教练说了什么。”幸村说着,看着球场,“大概是说Q·P君打得太标准吧。但教练刚才又和我们那样说,而且,教练教导仁王君的方式,也是所谓的‘标准化教导模式’吧?”
  “你应该早就发现了吧。”仁王伸手点了点幸村的手腕,“你现在的动作,就是重新打磨过的。被夸奖过很多次的标准的基本功,也有不断修正调整的痕迹。”
  “是啊,是一年?还是两年前?突然觉得,我应该这么做。”幸村笑着说。
  “那么,现在算是在炫耀自己的天赋和悟性吗?”仁王也笑起来,“幸村,你真的很聪明。”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