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无所不能的仁王君(网王同人)——拿铁不加冰

时间:2024-09-25 09:46:26  作者:拿铁不加冰
  不算幸村,输掉的另外两场问题很明显:不够强,也本能认为反正队友会赢,总不会输掉,继而将一部分风险和责任转移到了最后上场的幸村身上。
  如果拼到站不起来,不管怎么想都没有赢的可能,那么就算输掉也并不会失望。但如果,在回想的时候,会有“如果那时候我再拼一点”,“如果那时候我这么做”,“似乎是可能赢的”……在这种想法出现的瞬间,不甘心的情绪就无法避免了。
  后来,立海大的大家对幸村多少是心怀愧疚的。
  如果幸村没有生病,那么既是最强者,也制定了立海大规则的幸村理所应当承担这份责任。
  然而幸村还未完全病愈,也才刚经历过复健。
  大家愧疚的其实不是自己打输了比赛,他们都能接受自己的失败。他们愧疚的是没有提前预想到幸村生病会影响到实力,也以为幸村不会因此而痛苦和彷徨。他们将幸村摆在很高的位置,是“神”,那么自然会忽略他属于“人类”的那一面。
  打输比赛本身的痛苦,比不上发觉幸村很失望时心里的难过。他们在幸村生病时承诺过会共同承担起网球部的一切,但最终还是由幸村承担了所有。
  于是后来U17里,丸并决定自己研究如何防守,去找了新的搭档,去和君岛做“交易”;仁王在败者组完善了“幻影”,在U17里重新思考了双打的打法,并且在球场上咬牙都想要赢下去;而幸村认真思考了“快乐网球”和“胜利网球”,自我怀疑又重新构建了自我,重新直面生病时内心的绝望和痛苦,又真正战胜了不想面对病痛时黑暗回忆的自己。
  仁王当然没办法将这个世界理论上的未来发展看得分明。
  他只是觉得,在小仁王还没那么重要的时候,去经历这种“自己的选择不只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其他人”的事,会让小仁王更早成熟。
  虽然“连胜被打断”这种理论上不影响最终结果,只是和声誉挂钩的“纪录”,其实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但在场那么多学校看着,议论声,以及其他人的看法,还是会影响到现在的小仁王吧?
  还是个稚嫩的小孩呢,全方位的。
  球场上,小仁王和仁王聊过后,镇定了许多。他知道叔叔推动了这场比赛的发生,但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动提出来,叔叔大致也不会这么安排,那么这场比赛就是在自己意愿下成型的,所有结果和后果就只应该由个人承担,而不能将责任推给其他人。
  那就更拼命一些吧,他想。
  输掉……输掉其实也不会如何。
  他真的承受不了别人的议论吗?不是的,别人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亲近的人,叔叔,前辈们,以及幸村和真田……他们会怎么想呢?
  小仁王发现自己还是在意的,没办法完全只在意自己。那么理论上只需要注意自身的比赛,也就附加了其他意义了。
  他吐出一口气,在面对白石时伸出手:“请多指教。”
  没有多少说垃圾话的心情,也不了解白石所以没办法说出针对性很强的垃圾话。
  白石对小仁王也很好奇。
  是在赛前准备时没有预料到的对手。
  场边的渡边捂着自己的嘴,瞥了一眼旁边教练椅上的仁王,感叹道:“某种程度上,是个心狠的人呢。真是难以捉摸啊,MASA酱。”
  以最简单和直观的五维数值来评估现在两个人的实力吧。
  小仁王现在的五维数值总和是14,和真峪实力相仿。具体到五维上,实力也颇为平均,除去力量和技巧稍弱,只有2以外,剩下的速度,体能都是3,精神力是4。
  虽然力量目前只有2,但仁王教过他很多借力和运用身体的方式,因此应对力量型对手时也不会无法应对。技巧方面,则是仁王一直只压着他做基本功练习,他还没开始开发具体的招式。但相应地,仁王的精神力压迫也让小仁王的精神力增长格外迅速。
  而白石,是很平均的每一项都是3.5,合计17.5的实力。
  他学期初加入四天宝寺就是这个实力了,但渡边修送了他一个重金属打造的护臂……算是负重吧。在力量受影响的情况下,他需要先将自己的力量稳定下来,并且调整身体的情况。
  训练带来的实力增长,和负重带来的负面影响相互抵消了。
  当然,白石看上去并不锋芒毕露,虽然外貌很耀眼,但在打球时也从不会打很特别的招数,也没有标志性的“绝技”,因此很多人其实是小看了他的。
  网球周刊评价“值得在意的一年级新生”时,将幸村和迹部排在了他的前面,甚至橘和千岁也在他的前面。
  他也不是性格很尖锐的人,相反看上去很温和,与人友善大方。
  但小仁王在看他的第一眼就觉得这是个棘手的人。
  “完美”。
  性格温和并不代表没有脾气,反而是拥有着很确定的自我因此表现出圆润的样子来。这样的人要找到针对性的软肋是很难的。又是标准打法……
  双打二猜球拍时,柳拿到了发球权,因此发球权轮换以后,单打三的发球权也属于立海大。
  小仁王看了一眼白石,回想起前段时间和Q·P的比赛。
  Q·P的打法也很标准,但是性格反而有尖锐且傲慢的一面。小仁王当时就发现了这一点。但他们无法交流,他听不懂德语,Q·P听不懂日语,所以挑拨也是没有用的,言语的诱导也没有用。
  那么白石呢?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去想办法打破白石的完美面具吗?
  先试探一下白石的实力线具体在哪个位置,再作决定好了。
  小仁王丢起手里的发球。
  他也没有开发出特别的绝招来,发球同样四平八稳,是标准的正手发球。
  通过最基本的击球去感知对手的力量到底在哪个水平,通过底线球的调动来测算对手的速度,通过最基础的正手和反手回球来试探对手对网球技巧的掌握……
  小仁王在回球时,也不断在计算白石的具体实力水平。
  在开头的试探阶段,白石也并没有全力以赴,但他能感觉到白石的游刃有余。
  真是糟糕的局面啊,小仁王想。
 
 
第108章 矛盾心态
  仁王坐在教练椅上。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坐直了一些,虽然嘴上说着“你随便打自己想好输掉的代价”,但小仁王真的落于劣势时他也不由得认真起来。
  很难不带入思考。
  如果是他自己在球场上,面对白石这样的对手,会怎样应对呢?他自己在国中的时候经历过这样的局面吗?他在遇到强大的对手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首先当然是隐藏掉最弱的那部分,并且发挥出强项的优势。
  白石的精神力数值也不低,但主要表现在对球场的掌控力和打球时的意志力上,一直到高中也没有正式开发出精神力招数,当然也不会在比赛时使用异次元。那么就可以适当运用精神力去寻找突破点。但这种想法多少也有点用未来的发展来反推过去的意思,真要应用起来并不容易。
  他微眯起眼,精神力密不透风地包裹住了整个球场,于是球场两边的每一个变动和两个人情绪的变化他都了然于心。
  这个球的反应有些慢了,以小仁王的速度是可以追上的,那一瞬间犹豫是对球场判断出现了失误;当对手长时间以稳定的力量进行标准击球时,力量不断积累负担,那么小仁王在卸力以后动作会被拖慢,这时候最好的选择是强行稳定下来将节奏也一并拉慢,但白石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同样在稳住比赛节奏……
  不对,不能以自己实力为标准去要求小仁王。
  但他同年龄大概能做到的,小仁王难道不可以吗?
  仁王不受控地用拇指摩挲自己的手背。他两只手搭在一起放在身前,身体前倾,是很认真的姿态。
  在场边的正选们当然也发现了仁王的变化。
  “虽然嘴上什么都没说,但是教练看上去很紧张啊。”狄堂吐槽,“所以流言会变成那样,两个人都有责任吧。仁王肯定也没意识到,他在教练面前的样子,和在别人面前的样子并不一样。”
  怎么说呢?更像小孩?更幼稚?是有种本能在撒娇的感觉。
  虽然教练会关注他们每个人的进步,会给每个人制定不同的标准和目标,及时修改训练计划……但他们也能感觉到,教练对每个人的要求也会把握好“度”,如果学生做不到,教练也不会生气。鹤守和宇佐见不就是如此吗?对毛利的要求也一样的,到一定程度毛利没有做到,教练也不会强求。
  但这种态度反而让人有种危机感,紧迫感,以及……担心。不想被放弃,哪怕看到教练失望的样子也不想看到教练冷漠的样子。毛利现在还有些懵懂,但本能已经开始改变了,鹤守和宇佐见则已经失去了机会。
  可教练对仁王君是不一样的。会更偏执,也会更严厉。但这也意味着,始终存在的关注,不会移开的视线,和密不透风的管束。
  仁王君没有成为正选前,他们也没有特别明确的认知,因为两个人之间的联系被隐瞒了下来。但仁王君成为了正选,教练大致也认为仁王君能够承受更多了,于是将他的关注和严格要求转移到了明面上。
  非常坦然大方。
  大致是将其他球员可能存在的羡慕和在意也当做了给仁王君的压力的一部分?
  真是个可怕的男人。
  但要说不羡慕,也是假的。
  “能在压力下强迫自己变强,是仁王的能力。”幸村则说,“把控住压力的度则是教练的能力。”
  “你也属于被教练偏爱的类型,心情当然和我们不一样啦。”狄堂故作浮夸地道。
  幸村就笑:“教练也很关注前辈你的吧。”
  “而且,我们为了这种事发生争执,教练也会为难吧?”幸村温柔地说道,“教练付出的心力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让教练太为难。”
  狄堂给幸村竖了大拇指:明明就是很在意却能说出这么“官方”的话,已经完全历练出来了呢,部长君。
  场上的小仁王当然不知道场下关于他的议论和谈话,也不知道作为教练的“自家叔叔”的过度关注。他在投入比赛后就抛弃了那些杂念,全身心投入到了比赛中。
  就和仁王所看见的那样,在最开始他在根据自己的认知对白石进行评估。
  他尝试性去构建模型,并且条件反射地想起了自己的精神力“搭载”在仁王身上时,在那个视角所见到的一切。那很好用,并且仿佛球场的所有变动都印在眼中,因此小仁王也开始按照那个模式来构建属于他自己的模型。这样的模型难免需要数据输入,在白石击球时他便需要将白石的选择印在精神力和心里,在进行分析。
  仁王认为他慢了,只是仁王自己的处理速度能到那个级别,而现在的小仁王还做不到。
  比起判断失误,更多是他需要那么多时间去处理,但如果白石将节奏拉得太快,他就会很辛苦。
  意识到这一点的小仁王已经在压比赛节奏了。他对比赛节奏的控制天赋仿佛是天生的,哪怕白石实力强于他,也还是被他将节奏稳定下来了,双方拉锯着在一个不快但也说不上慢的节奏上。并且小仁王在比赛时不自主往贴近仁王处理比赛的方式去打球了,包括球场建模和处理球的方式,所以场边的仁王才会忍不住带入。
  在模拟了仁王后,小仁王对比赛的阅读能力也上升了,他拉扯着将比赛节奏稳定下来。这是小仁王能够更好处理的节奏,但白石也能稳定在这个节奏里发挥。
  在拉锯的过程中,小仁王也发觉了白石这个阶段可能存在的弱点。
  如果要用言语挑衅需要太多功夫了,也不一定有效,对手是个情绪过于稳定的人……真是棘手。但是,左手的绷带是怎么回事呢?受伤了吗?
  小仁王最开始当然是预设的白石手臂受伤。白石表现得也像是更在意自己的左手。
  但很快,小仁王察觉了一些细节:虽然更在意左手但是使用起来并不是“保护”,而是像是注意力更多放在上面,挥拍的速度很稳定但按照肌肉走向和调动肌肉的动作应该会用更大的力量才对,也会提升挥拍的速度,但是并没有……
  难道是负重?
  如果是负重,为什么要用绷带绑起来,又为什么要在比赛时也戴着呢?
  不管理由是什么,但这是他现在能利用的最明显的对手的弱点了。
  小仁王没有犹豫。
  他自己就是左撇子,很清楚左撇子的选手击球时养成的习惯和右撇子选手有什么不同。白石很明显也锻炼过右边,这让他身体看上去协调性更强,但左手绷带里可能存在的负重还是打破了原本的平衡,那么只要失衡,现在的白石就不是绝对的“完美”。
  小仁王先是试探了白石回球的方式。
  将球往偏右的方向击打,对手也可以选择直接换手拿球拍。
  但白石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左手反拍。他反手技巧非常稳定,力量比起正手也没有减弱——这反而让小仁王确定了,白石是以稳定自身实力和发挥的方式在打球。
  大部分选手正手会比反手稳定,更擅长反手的选手则是相反,很少有人正反手完全一样的,如果要强行拉平正手和反手的差距,通常需要在某一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是人体天然条件决定的。
  右手能明显看出锻炼过的痕迹,在更适合换手拿拍的时候不这么做,是因为两只手的实力还未完全均衡吗?
  小仁王猜测着白石的想法,并试图加以利用。
  他不断控制回球的方向,将球往右侧的方向偏移。白石的回球一直很稳定,并且他看上去不受影响,而控制落点的打法反而让小仁王耗费了更多心力,回球时要更精准,体能消耗也更大。
  他一直是落后的,咬着牙在追分,于是交换球场的时候,站住时汗珠就大颗大颗往下掉。
  而这时候仁王已经看出了小仁王打算做什么了。
  他没有提出赞同或者反对,看上去想说什么但也没有开口,只是给小仁王递了水和毛巾。
  小仁王瞥了他一眼,一直在喘气也没有说话,
  仁王却知道他是在问:“不说点什么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