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穿越重生)——人生若初

时间:2024-09-27 08:05:07  作者:人生若初
  而现在他更是惊讶的发现,丰州府通往上河镇的官道,竟是修整的比其余地方都要宽敞整齐,道路两旁的房屋也慢慢多了起来。
  老爷子心底升起一个希望,也许上河镇是个富裕异常的地方,本地人富裕,手中有余粮,才有能力接济难民。
  他搂住小孙儿,儿子媳妇都不在了,他只有这小小的孙儿在身边,只能赌这一次。
  上河镇上,过了年雪一停,赵梦成就马不停蹄的开工了。
  他原本是打算等积雪融化,大地化冻的,可他能等,盼望着能来工坊的人等不了。
  赵梦成家的门槛儿都没歇过,拜年的人络绎不绝,每一个都要问问啥时候能动工,需不需要人,需要的话他们愿意免费帮忙。
  问的实在是太多了,赵梦成索性提前动工。
  当然,他不会让工人们白干,该给的工钱还是给,只是每天过去视察工作,工地上的人都多一些,那都是自愿来帮忙的。
  赵梦成看得哭笑不得,这样一来,工坊搭建的速度远远快过他的预计。
  民兵营这一块都已经被收拾平整,明明还没到时间,民兵们一个个都提前过来了,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是帮忙。
  赵梦成过来的时候,就瞧见这热火朝天的场景。
  周旻第一个发现他,朗声喊道:“哥,地基打得差不多了,这两天就能上梁。”
  赵梦成转了一圈,嘱咐道:“不必赶时间,地基越结实越好。”
  他可还记得去年的地震,希望搭建出来的工坊能抗住天灾人祸。
  周旻连连点头:“我盯着呢,保证没有问题,地动山摇都能安安稳稳。”
  别说,他当队长是一把好手,工地上也颇有威信。
  赵梦成多看了他一眼,暗道这也是个领军人才,以后值得重点培养。
  正要多说两句,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赵梦成回头一看,却是赵茂。
  赵茂年后就要参加县试,最近都在家苦读,这会儿却骑着驴子赶来,身后还跟着一匹骏马。
  赵梦成眼神一沉。
  赵茂翻身下驴:“爹,丰州营来人。”
  倔驴打了个喷嚏,转头轻蔑的看向那头骏马,对它只能跟在自己屁股后头表示不屑。
  前来报信的士兵翻身下马,不知怎么的,这还没见到人他就觉得矮人一头。
  “赵老板,在下丰州营陈柏吉,受秦大人之命特来报信。”
  陈柏吉下意识的打量了一眼赵梦成,心底也微微吃惊。
  暗道怪不得秦大人对他多有夸赞,虽无功名,但确实是一身气度,看着不像是农家子。
  “现有数千难民从北而来,丰州府无法安置,指挥使将人送往上河镇,还请赵老板做好准备,赈灾安民。”
  赵梦成一瞬间怀疑自己的耳朵:“什么?”
  陈柏吉摸了摸鼻子,也知道他们指挥使的决定有些离谱。
  “难民已经在来的路上,若是快一些,今晚就会到,若是慢一些,明早也该到了。”
  赵梦成拧起眉头来。
  “数千是几千?”
  “尚未统计,可能是一千多。”陈柏吉说的很没有底气。
  赵茂忍不住质问:“若有难民流窜,理应由丰州府安置,怎么会送往上河镇,再者,我爹又不是上河镇官吏,怎么能交给他。”
  他心底暗骂丰州营不地道,好事儿没他爹的份儿,坏事儿先让爹顶上。
  陈柏吉讪笑:“这是指挥使的命令,小的也只是听令行事。”
  他看了眼赵梦成,见他只有皱眉,并无愤怒,低声道:“秦大人的意思是,难民虽身无长物,好歹也是人口,上河镇如今最缺的,不就是人?”
  赵茂冷笑:“上河镇是缺人,可养活难民需要的粮食谁来出?”
  “想必赵老板会有办法。”陈柏吉讪讪道。
  赵茂还要质问,却被赵梦成拦住:“难民已经在来的路上,现在多说无益,不如早做准备。”
  “爹……”赵茂生气,觉得自家亲爹吃亏了。
  赵梦成看了眼陈柏吉:“多谢报信,周旻,你带这位将军下去休息,好好招待。”
  “是。”周旻方才一直没说话,心底也很是不忿,但依旧乖顺听令。
  陈柏吉眼神一闪,跟着离开了。
  人一走,赵茂愤愤道:“太过分了,丰州营到底怎么想的,居然将这烂摊子丢给我们。”
  赵梦成也觉得离谱。
  去年有难民流落丰州府,当时闹出好大的乱子,甚至调动丰州营以兵力镇压才稳住大局。
  今年又有难民,钱知府不但没吸取教训,还来了一招引祸东流,实在是让人不知道如何评价。
  丰州营指挥使更是奇怪,若是他,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定会安抚难民,收拢人心。
  可他偏偏没有这么干,还直接把人全给他送过来,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不过赵梦成眉头微挑,秦清有一句话说的没错,他确实是缺人的很。
  “人来了,咱们就只能收下,也许正好能派上用场。”
  赵茂眼神一动:“爹的意思是,充作民兵?”
  “等人到了再说。”
  赵梦成没这么高的期待,既然人都被踢到上河镇,难民中肯定有许多老弱妇孺,否则早就被收入丰州营了。
  既然人很快就要到,赵梦成就得早做准备。
  幸好他在搭建工坊,手头有的是人,直接派人取来粮食,在上河镇之外五里路处设置路障,架起了整整十口大锅。
  这得感谢赵梦成的积攒癖好,青山村一年年丰收的粮食从未对外售卖,都别他收拢储存起来,此时正好拿出来用。
  大锅冒起热气腾腾,赵梦成看着,心底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来。
  他这算不算花自己的钱粮,给丰州府解决问题。
  既然如此,他把人留下也合情合理,总不能啥便宜都让丰州营占了去。
  “爹,粥都已经熬上了。”赵茂检查了一遍,回来禀告。
  赵梦成点了点头,这当头赵椿也急急忙忙的赶来,汗也顾不得擦就骂:“丰州营也太过分了,怎么能把难民往咱们这边赶。”
  “爹,咱们真的都要收下吗,我刚打听过,难民在丰州营连口水都没能喝上。”
  显然他来之前,已经去陈柏吉那边套了话。
  赵梦成反问:“不收还能如何?”
  两个孩子面面相觑,都是叹气。
  “爹,这些粮食够了吗?”负责送粮食的是赵馨和唐糖,运过来的粮食暂时堆放在民兵营,只有一小部分送到了路障处,现在已经熬上了。
  赵梦成点了点头:“暂且够了,其余还得等难民到了再说。”
  见他脸色没什么忧愁神色,几个孩子都松了口气。
  赵茂开口道:“其实人数不多的话也好安置,如今已经开春,身强体壮的或者入民兵营,或者帮忙种地干活,都能挣一口饭吃。”
  “若是老弱妇孺,可以帮忙做一些缝缝补补洗衣做饭的活,正好咱们要招收女工,到时候也需要人做饭。”赵馨补充道。
  唐糖想了想,也说:“当务之急是先安抚难民,让他们在路障处的临时房屋住下来,否则这么多人一股脑儿涌入上河镇,会让当地百姓不满,也容易引发骚乱。”
  赵梦成赞许的点了点头,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把人拦在五里路之外。
  笑了笑,赵梦成就开始给孩子们安排事情:“等人到了,阿椿负责维持秩序,阿茂小糖带人统计难民人数、籍贯、年龄等信息。”
  “是!”三个孩子双眼明亮,斗志勃勃。
  赵馨连忙问:“爹,那我呢?”
  赵梦成笑起来:“你负责统筹后勤,赈灾的粮食够不够,需不需要提供大夫和药材,若有过分虚弱的老弱妇孺,到时候需要另做安排。”
  赵馨连忙一一记下来。
  上河镇外已经忙忙碌碌起来,镇上县衙却空闲的很。
  “县丞大人,赵梦成那边把人拦在了五里之外,咱们真的不管不问吗?”
  县丞慢悠悠的喝着茶,笑着说道:“我问你,难民有没有到上河镇?”
  “自然是没有,人都被拦在外头了。”
  “这就对了。”县丞一摊手,“人都没到我上河镇,那我何必操心思,再说了,丰州营来人直接去找了赵梦成,那这就是他的事情,跟我们无关。”
  “可是长此以往,上河镇人人都只知赵梦成,无人知道县丞您了。”
  县丞却不以为意:“老夫都这把年纪了,只想享享清福,再说了,赵梦成再厉害,他也没有功名,又不能取而代之当县丞,我何必担心。”
  他看得明白的很,黄知州看重赵梦成,丰州营也看重赵梦成,谁都知道他们有干系,香皂生意明摆着呢。
  既然如此,他何必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赵梦成挡在前面,他大可以悠哉悠哉过日子。
  再说了,他要伸手去管,那就得拿钱拿粮食,这钱粮从哪里来,还不得从县衙出。
  黄知州一走,上河镇县衙就远没有以前宽裕,县丞可舍不得出大血。
  转念一想,县丞慢悠悠的说:“你啊,别太着急,先派人通知下去,让各家各户老实一些,非必要不要出城门,免得撞上难民。”
  “是,属下这就去办。”
  下属心底叹气,眼看县衙都要被架空了,每天只管着鸡毛蒜皮的事情,可上面的县丞胸无大志,下面的衙役又跟赵梦成穿一条裤子,他就算有心也实在是无力。
  上河镇百姓知道有数千难民过来,倒是慌乱了一瞬。
  但是很快,他们便知道赵梦成与民兵营出面,将人拦在了五里之外,设置路障不许他们进城,顿时又安心起来。
  家里有民兵的人家,忍不住一次次追问:“难民真的不会进城吧,我听说有些难民凶悍的很,是会打家劫舍的。”
  民兵被追问的没办法,只得保证:“你信不过我还信不过我们老大,有他在,咱上河镇就乱不了。”
  家人们一听,顿时安心不少。
  民兵心底无奈,心想自己这个当家做主的,还不如赵梦成一个名字来的有威信。
  他急急忙忙的套上衣裳出去,外头还有任务等着呢,他是实在不放心家里才来通知一声,让他们近几日先别出城,没想到县城也派人挨家挨户的通知了。
  正要出城门,民兵瞧见一道身影越过自己,飞快的朝外而去。
  定睛一看,竟是个熟面孔,那一晚救了他们性命的曹五妹。
  他正要招呼,曹五妹却头也不回的跑了。
  曹五妹也是听说了消息才知道难民要来的大事儿,顿时不顾家人反对,硬是靠着一双腿跑到了五里之外。
  哪知道还未靠近,她就看到了乌压压的人群。
  难民到了!
  曹五妹心头一跳,不好,人太多了!
 
 
第116章 难民
  去他娘的一千人。
  在难民慢慢靠近的时候, 赵梦成立刻发现不对劲,人数太多了,这哪里是一千多人, 粗略一数都超过两千,甚至靠近三千。
  人数翻了三倍, 原先的准备肯定不足。
  赵梦成拧起眉头, 叮嘱赵椿先带人主动迎接,重在控制住难民不能乱起来。
  另一头又让赵馨带着人在民兵营也架起一口口铁锅熬煮清粥,以免后续到来的难民分不到粮食。
  “娘,我好饿,我走不动了。”骨瘦如柴的小姑娘喘着气, 跌坐在地上。
  当娘的搀扶着她,连声喊道:“快到了,再坚持一下就到了, 我们再坚持一下。”
  可肚子里一点东西都没有, 甚至因为赶路, 走了一天一夜后哪里坚持得住。
  孩子和老人是最先坚持不住的,他们麻木的跌坐在地上,甚至抓起还未化的雪就往嘴里头塞。
  也有人打起官道两旁的主意, 可丰州营的人还骑着马在前头, 有人跑他们不管, 可若是敢扰民, 直接便会动手。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难民倒下, 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老爷子也快坚持不住了,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他要是倒下了,小孙子可怎么办。
  就算是死, 他也要先把小孙子送到有活路的地方。
  蓦的,老爷子鼻子一动:“饭香味,我闻到了饭香味。”
  这话让难民发出一些骚乱,一双双眼睛到处去看,指望找到能吃的米面。
  “炊烟,那是炊烟。”有难民喊道。
  “前面一定有人在做饭,快走。”人群中还能走得动的难民,这会儿也顾不得其他,拼命往前跑。
  几个带路的士兵对视一眼,都觉得不对,这里距离上河镇还有一段路。
  他们连忙跟上去,却很快被拦下。
  民兵们手握长棍,设置路障,将通往长河镇的道路拦的严严实实,站在最前面的正是赵椿。
  “可是丰州营的将士?”赵椿朗声问道。
  士兵忙道:“正是,我们押送的难民到了,不知赵老板可做好准备接应。”
  “自然。”
  赵椿摆了摆手:“几位大哥可以先去休整一番,这边就交给我吧。”
  几个士兵面面相觑,尤其是见赵椿长得脸嫩,一时拿不准上河镇是个什么反应。
  赵椿却顾不了他们,甩人将跑得最快的难民都拦下来。
  “为什么不让我们过去,是丰州府让我们来的。”
  “我闻到饭香味了,我要吃饭,我们都快饿死了。”
  “求求你行行好,先给我吃一口,吃完你们想怎么样都行。”
  赵椿扫了一眼难民,微微拧眉,这些人一个个瘦骨嶙峋走路都在摇晃,实在不像是能派上用场的。
  “安静!”
  “上河镇已熬煮清粥赈灾安民,都排好队,拿出路引,登记过后每人都能领到一碗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