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成笑了笑:“这倒是不必,如今府中官吏矜矜业业,听话的很。”
不听话就得死,怪不得很是听话。
“不过抢收稻子争分夺秒,我怕耽误时间遇上暴雨,丰州营是否能出手帮忙?”
秦清一顿:“你想让丰州营的军士下地割稻?”
“这怎么能行?”陈柏吉下意识的反对。
赵梦成便道:“早些年时,丰州营也曾屯田生产,想必他们对农事并不陌生。”
“当然,我也不会让将士们白忙活,若能抢收顺利,避开大灾,到时候定有感谢。”
秦清看了他一眼,觉得赵梦成这要求恐怕没那么简单。
但转念一想,秦清便直接答应下来:“也好,反正指挥使还在京城,他们闲着也是闲着。”
双方约定了此事,秦清这才带人离开。
陈柏吉不解的问:“大人,这样好吗?”
“只是干点活,到时候赵大人肯定不会小气,有什么不好的?”秦清反问。
陈柏吉笑了笑,又说:“总觉得这赵梦成心思多的很,你瞧他来了丰州府才多久,倒是将上上下下的官吏都收服了,赏罚有度那一招玩得溜的很。”
“正是如此,跟他合作不会吃亏。”秦清淡淡道。
陈柏吉张了张嘴,暗道他不是怕吃亏,是怕手底下的人过去走一圈,到时候心都飞了。
自打民兵营建起来后,丰州营中不少人都眼红起来,只是被压着而已。
陈柏吉意识到秦清的心思,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等秦清回去一说,几位跟随陆指挥使的将军也没反对,只问:“那赵梦成可说了具体报酬?”
“是啊,我们手底下的人总不能白白干活。”
一听这话,不止秦清,就连陈柏吉都暗中无语。
人家求上门来,结果你们就惦记着那三瓜俩枣。
得知赵梦成会给报酬,而且绝不会小气,几个将军纷纷点头,甚至觉得让手底下人去干活,那就是给自己挣外快。
秦清见状,不得不感慨陆指挥使嫉贤妒能,手底下没几个出挑的人。
丰州营安稳是安稳了,奈何都是不顶事儿的。
陆指挥使远在京城,太子与皇帝的争端胜负未出,可丰州营就要被偷家了。
被怀疑要偷家的赵梦成正在盘账,越算越是心疼。
赵茂已过了院试,拿到了童生名号,如今正在准备秋收之后的府试。
只等府试过了,他就成了秀才,在大周已经有了入朝为官的可能性,当然,秀才谋取官职,多数以小吏为准,等到举人才可能成为县令,至于大官,非得是进士出身。
父子俩自打来到丰州府就没闲下来过,赵茂见他拧眉,笑着说:“爹,等秋收之后都能收回来。”
赵梦成叹气:“我不是心疼填进去的钱,是心疼好好的鱼米之乡,居然被糟践成这样。”
他摊开册子:“你看这里,前几年虽然有些天灾人祸,但其实对丰州府的影响不算特别恶劣,可偏偏朝廷无所作为,反倒是搜刮民脂民膏,三年下来,百姓人口减少了两成。”
忙过春耕后,赵梦成仗着便利,将丰州府的账本过了一遍,这才发现大问题。
赵茂过去一看,也拧起眉头来:“爹,你将丰州府的账本重新填写了?”
“粗略的梳理了一遍。”
赵梦成不是闲着无聊,实在是钱玉书造假厉害,他不得不趁着春耕重新统计,才总算摸透了丰州府的真实数据。
这话说得简单,但赵茂却知道其中花费的精力。
翻了翻账本,赵茂心想,虽然爹爹总说自己惫懒,胸无大志,只想过自己的太平日子。
可如今来了丰州府所作所为,却比那些名满天下的儒士大官更心怀百姓。
起身走到了赵梦成身后,赵茂帮他捏了捏有些僵硬的肩颈,低声说道:“爹爹原本能在家里头喝茶看书,这大半年来却日日忙碌,爹爹辛苦了。”
赵梦成一顿。
他拍了一下额头,觉得自己大概是卷上瘾了,居然忘了来意。
“等忙过这一招,丰州府也能步上正轨,到时候我就回青山村。”
要不然一直这么忙下去,跟上辈子有什么区别,他可不想把自己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限的救国救民上。
看了眼赵茂,赵梦成坏心眼的想,他这个当爹的功成身退,可以把儿子留下。
赵茂没感受到他爹要抓壮丁的想法,继续卖力的按摩着,还说:“爹,等我考中秀才,就请秦大人引荐进入府衙,到时候就能为您分忧了。”
赵梦成哈哈一笑,拉住他的手:“阿茂,这些日子你已经为爹分担了许多,不必心急。”
自家孩子一边备考,一举考中头名,一边还能帮他整顿官府,处理春耕,招收民兵。
怪不得原书里头赵茂能成为智囊团。
一眨眼的功夫,当初半大的孩子,如今已经到他下巴高矮,再长两年便能独当一面。
赵梦成很是满意,这可是他亲手一口一口喂出来的小树苗,得好好呵护,将来成为参天大树。
等到那时候,他就能坐在参天大树下喝茶乘凉,再也不用这么操心啦。
赵茂勾着嘴角,觉得爹爹再疼爱自己不过,心底都美滋滋的。
想起秋收的事情又问:“爹,让丰州营帮忙秋收的事情,秦大人答应了吗?”
赵梦成点了点头:“答应了。”
赵茂顿了顿,看了他一眼忍不住开口:“爹,我总觉得秦大人对咱们太好了一些。”
其他人倒也罢了,可秦清身为陆指挥使旗下第一谋士,不是蠢人,他理应知道爹这一步步的背后带着强烈的笼络人心。
可偏偏秦清不但没有阻止,反倒是顺水推舟。
要不是这位秦大人挡在前面,他们父子俩就算有诸多手段,想要在丰州府大展手脚也难如登天,至少不会这般迅速顺利。
就好像是,他压根就是爹爹的人,他们家放在丰州营的内应。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赵梦成眼神一闪,他心底倒是有些猜测,只是还未验证,不过这大半年下来,赵梦成也猜到了个八九不离十。
拍了拍儿子的肩头,赵梦成笑道:“不必担心,秦大人对我们父子没有恶意,既然如此,咱们就接受他的好心。”
“也许秦大人心中有天下,眼中有百姓,所以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他都愿意帮忙。”
赵茂眉毛微挑,觉得他爹这话带着古怪,但见他不肯多说,只能暂时放弃。
他笑了起来,忍不住说了一句:“这次过后,丰州营的将士们更会知道,跟着赵家干,可比跟着那位指挥使好多了。”
说完这话,赵茂心头一跳,看向亲爹。
赵梦成什么都没说,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父子俩打了个哑谜。
有几年前的那场洪灾在眼前,提前秋收虽会影响一部分产量,但丰州府的百姓接受的很快。
赵梦成一声令下,丰州府的秋收便提前开始。
与往年不同的是,农田里多了许多身穿军士短打的男人,仔细一看,不难发现那都来自丰州营。
丰州营曾经也有屯田,被派过来的军士倒是干得熟练,只是一个个忍不住交头接耳,时不时左右环顾。
“你们说上头咋先给的,为什么让我们来给老百姓收稻子?”
“让咱干就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听说干完了能拿到奖赏。”
有人嗤之以鼻:“能拿到什么奖赏,我当兵都快十年了,也就是这几年稍微好过一些,不过也就是能吃上饭,银子都没见着面。”
“这次不一样,这次是那位赵大人请咱们来的,说好了会给。”
“那个赵大人。”
“就是那个,帮咱丰州营赚了许多钱的那个,咱们穿的棉袄,吃的米面,都是他弄来的,要不是他,咱们现在还在挨饿受冻。”
“嘘,你不要命了,可不能这么说,咱们能过上好日子靠的是指挥使大人。”
“咱就在这儿说说,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
但两人心有顾忌,都没再提这事儿,反倒是议论起来:“赵大人真的会给吗,不会到时候给了营里,咱们又分不到吧?”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们在营中都知道,陆指挥使到手的银钱许多,可只舍得给他们吃个半饱,棉袄都是秦大人大力主持才购买的。
当将军的倒是能吃到肉,可像他们这样的底层士兵,日子也就比外头挨饿受冻的老百姓好一些。
前来干活的士兵们心底又是期待,又是害怕。
期待的是传言中赵梦成对百姓极好,人也大方,从不做苛刻之事,害怕的是他直接将东西给了军营,到时候他们连个肉星都知不道。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晌午。
忽然农田里传来一阵阵锣鼓声,竟有一队民兵抬着一筐筐的东西过来。
“肉,我味道肉味了。”一个士兵惊喜的喊道,将镰刀往地里头一插就往上走。
为首的民兵大声喊道:“诸位丰州营的将士前来帮忙,赵大人无以感谢,特意准备了饭食,诸位饿了可以先吃,吃饱了咱们继续干。”
说完打开箩筐,露出里头的吃食来。
一筐筐的白米饭外,竟然还有大碗大碗的肉!
前来帮忙的人看得眼睛都红了,连声追问:“这都是给我们吃的?”
“那是当然,这可是特意为诸位大哥准备的,肉菜一人一碗,米饭管够。”
“诸位排好队来了领饭。”
素有几分傲气的将士们纷纷乖乖排队,等着领取饭菜。
等到了跟前领到一碗饭一碗菜,他们才发现肉菜不全是肉,是猪肉炖豆腐,里头还塞了一些豆干和咸菜。
即使如此,那也是肉。
豆腐也炖得软烂,已经钻进了肉汁,一口下去满是肉香味,五花肉更是炖得入口即化。
一口气吃掉半碗,他们才放满了速度,又把汤汁拌在白米饭上继续吃,这样一来连白米饭都带上了肉香味。
还有人吃完了又去盛饭,果然又给他打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碗,米饭管够。
打饭的民兵还特意问:“肉菜不能加,但肉汤还有,要不要来一勺。”
“要,给我多打点。”想到肉汤的美味,他口中已经弥漫出津液来。
这一顿饭,丰州营来帮忙的将士都吃得心满意足,原本只是碍于命令前来帮忙割稻子,吃完这顿饭他们都不好意思起来,干活都分外卖力。
稻田里,将士们干活的速度至少提升了一倍。
民兵们瞧着都傻了,他们送完饭也得下地干活,平时干习惯的,这会儿速度居然赶不上。
“诸位大哥,你们也太卖力了,怪不得赵大人总是称赞你们,力气本事果然是比我们强。”民兵们忍不住夸道。
将士们耳朵支棱起来:“你们赵大人还夸过我们?”
“那是自然,赵大人说了,丰州府能有今日安稳,多亏了诸位大哥们保家卫国,让我们要跟丰州营的大哥们好好学习。”
将士们面面相觑,平日里都是挨骂挨罚的多,什么时候上头的官老爷把他们当人看了。
一时之间,将士们心情复杂,甚至比吃到了肉菜更为熨帖。
忙活了一天,赵梦成又派人送来晚饭,晚上没吃米饭,送的是白面饼,每一个面饼都做得厚实宣软,夹着腊肉吃分外香。
每个人都至少吃了至少三个,胃口大的,竟是一口气吃了五个。
赵梦成特意嘱咐,还允许他们带走一个,说是留着明早能吃,因为这边不会准备早饭,让他们明天能填填肚子。
于是这一天,将士们满嘴是油离开的时候,每一个怀里头都揣着白面饼子。
第138章 暗潮涌动
丰州营留下了一半军士, 号称有五万人。
秦清自然不会让所有人都一块儿出发帮忙秋收,头一天只选了十分之一的人,但这也已经足够多。
下头的将军各有各的心思, 挑选的人多是在营中不被重视,不中用的。
里头甚至还有一些后勤军, 老弱残兵。
因为赵梦成说了会管两顿饭, 选好了人,几位将军还得意洋洋的想,至少能省下这些人一个月的口粮。
姜五就是其中一个,他已经年近五十,其实早就该退役了, 可这些年大周太乱了,各地营地都在扩大人数,怎么可能放他们回去。
再者, 姜五家中也没人了, 回去孤苦无依的, 倒不如留下来当个后勤兵,将来死在战场上也算有个结果。
秉着这样的想法,姜五一直都是活过一日就算赚了一日, 上头让他干啥就干啥。
在军中被人嗤笑也好, 倒夜香也罢, 出门给老百姓割稻都不算事儿。
姜五没想到的是, 这次还能有这么好的事儿。
割稻虽然累, 但比起训练也不算什么,可赵大人居然真的准备了两顿饭, 两顿都是实饭,有肉, 并不拿清汤寡水的稀粥应付他们。
那可是肉啊,油滋滋,红彤彤的五花肉,咬一口,嘴巴里头都能冒出烟来。
姜五吃着吃着都哭了,他抹着眼泪,实在没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纪居然还能吃到肉。
好多年了,他都快忘了肉的味道,如今却托赵大人的福吃到了。
姜五忍不住想,要是丰州营允许退役就好了,他能去赵大人手底下当个民兵。
听那几个民兵说,他们虽然没有编制,也没有粮饷,但每个月都会发一笔“安家费”,里头都是米面鱼肉,实在的很。
要是在比试中拿到了前十名,甚至能拿到猪蹄。
猪蹄啊,那会是什么美妙滋味,姜五这辈子都没吃到过猪蹄。
可惜,丰州营是不会允许他们这时候退役的。
姜五只能将发下来的面饼藏在衣襟里,垂头丧气的往军营中,幸好,秋收不是一日两日就会结束的,他还能吃上好些日子。
揣着还有余温的面饼,姜五心里头也暖洋洋的。
183/192 首页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