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穿越重生)——人生若初

时间:2024-09-27 08:05:07  作者:人生若初
  “爹,这是什么?”
  赵梦成卖了个关子:“做好你就知道了。”
  很快,赵茂就知道是什么了:“孔明锁,这是孔明锁。”
  赵梦成巧手翻转,一个还有些粗糙的孔明锁在他手中成型。
  孔明锁是由六块木条组成,巧妙的镶嵌在一起,其实就是利用榫卯结构。让木条玩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变成一个三维的玩具。
  赵梦成擦平木刺,将孔明锁递给儿子:“喜不喜欢?”
  “送给我吗?”赵茂瞪大眼睛,惊喜的看着他。
  赵梦成点了点头:“你可以拆拆看,拆开后爹再给你组装。”
  赵茂猛地点头,宝贝似得抱着孔明锁捣鼓起来。
  孔明锁看着简单,原理也十分简单,实则想要拆开很困难,赵茂一时摸不着头脑。
  赵椿听见声响跑过来:“二弟,让我也玩玩。”
  赵茂不乐意:“这是爹送给我的,只能我自己玩。”
  赵茂一听不乐意了:“爹,你偏心,你只给二弟做玩具。”
  赵梦成笑起来,拍了一下他的脑门问:“阿茂乖巧懂事还孝顺,你倒好,整天在背后嘀咕亲爹,爹干嘛还要念着你?”
  赵椿捂着额头,不敢置信的看着亲爹,这次是真的伤心了。
  他吸了吸鼻子,忍住没哭,低着头说:“我没有,我以后再也不瞎说了。”
  赵梦成笑了一声,忽然从口袋中拿出一个弹弓:“你的。”
  “弹弓。”还是爹亲自做的弹弓。
  赵椿顿时高兴起来,忘了刚才的伤心难过,捧着弹弓在院子里头又蹦又跳。
  “爹,我出门试试。”说完就往外冲,喊都喊不住。
  赵梦成无奈摇头,赵椿记吃不记打的性子石锤,就没难过超过三分钟的时候。
  赵馨磨磨蹭蹭的过来,歪着脑袋看一眼亲爹,又看一眼,再看一眼,生怕他把自己给忘了。
  赵梦成生出逗逗她的心思来:“馨儿这是怎么了,脖子疼吗?”
  赵馨摇了摇头,又跑到他背后给他揉揉肩膀捶捶肩:“爹,我最喜欢你,最孝顺。”
  赵梦成哭笑不得,掏出另一个竹蜻蜓:“看,这样玩。”
  竹蜻蜓更没有技术含量,但赵梦成把蜻蜓翅膀涂成了红色,用力一搓,蜻蜓像一朵小红花似得到处飞舞。
  赵馨惊喜的叫起来,等翅膀落地就迫不及待的捡起来自己玩。
  三个孩子一人一样玩具,赵梦成谁都不偏心。
  “哥,在家呢。”
  王明从外头进来,差点没直接撞上竹蜻蜓,连忙闪了一下。
  赵馨哒哒哒跑过去捡起来,笑着说:“阿明叔叔,你看我的竹蜻蜓好不好看?”
  王明夸道:“好看,还是红色的,我头一次看到红色的竹蜻蜓。”
  “是爹给我做的,只给我的,大哥二哥都没有。”赵馨得意道。
  王明笑起来:“看来你爹最疼你,谁让我们馨儿乖巧可爱。”
  赵馨得意的小尾巴都翘起来,又去旁边玩。
  王明提着袋子进门:“码头上在卖这个,说是丰州那边运过来的湖蟹,正肥着呢。”
  赵梦成打开袋一看,里头一只只张牙舞爪的正是大闸蟹。
  “你不留一点吃?”
  “家里还有呢,这是专程给你买的。”王明笑道,还说,“丰州那边的湖蟹特别肥,比咱们上河镇的味道更好,难得今年有人运到码头来卖。”
  赵梦成就收下了。
  看了看一袋子的螃蟹,赵梦成拿出个大木桶来,往里头一倒,满满当当装了一桶。
  “爹,这螃蟹怎么这么大?”赵馨也不玩竹蜻蜓了,跑过来好奇的看。
  青山村一带没有人养殖螃蟹,湖里头倒是有天生天养的,但最大只有拇指头大小,一口下去只有壳,没有肉。
  赵茂也是头一次见这么大的湖蟹,跟着问:“爹,这螃蟹怎么吃,好吃吗?”
  “一般都是蒸着吃,不过螃蟹太多,一口气吃了发寒,这东西养不住多久,剩下的可以做成蟹肉酱。”
  赵梦成说干就干,直接拿出个刷子开始洗螃蟹。
  赵茂蹲在旁边帮他送螃蟹,小孩儿一开始差点被钳住,很快就摸索出技巧来,抓的又快又稳。
  赵馨不敢碰螃蟹,就拿着瓢帮忙浇水。
  父子三个合作,很快就把一木桶的螃蟹清晰的干干净净。
  赵梦成一看,螃蟹确实是肥,摸一下就知道膏肓肯定不少,每一只都是沉甸甸的。
  洗完切出葱姜蒜往里头放,直接上锅开始蒸。
  赵椿拿着两只麻雀乐颠颠往回跑的时候,就瞧见自家烟囱冒烟了,连忙加快脚步。
  “爹,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做饭了?”赵椿惊讶的问。
  “你阿明叔送了些湖蟹过来,早点弄完尝尝鲜。”赵梦成一看:“这是给家里加餐了。”
  赵椿不好意思的走过去:“是我太贪玩了,我该早些回来帮忙的。”
  赵梦成倒是说:“本来就是提前做饭了,你们多玩玩,等明年该上学上学,该练武练武,就没这么多时间瞎玩了。”
  “爹,那还吃麻雀吗?”赵椿晃了晃手中麻雀。
  这俩倒霉蛋是他用新鲜出炉的弹弓打到的。
  赵梦成索性道:“去后院挖点泥巴裹上,扔灶台里待会儿就能直接吃。”
  “好嘞。”赵椿应声跑出去,很快就拎着两个土团回来,赵梦成将两个土团子放到灶台里,“回头咱们弄只鸡也这么吃,这叫叫花鸡。”
  “肯定很好吃。”赵椿斯哈斯哈。
  很快,锅里头就弥漫出湖蟹的鲜味来,这东西不用蒸太久,不然肉老了就不够鲜美。
  赵梦成早早的调好了姜醋,掀开锅拎了十个湖蟹出来:“现在还烫手,凉一凉再吃。”
  “我不怕烫。”赵椿说着就伸手,被烫的捂耳朵都不肯撒开。
  赵梦成哭笑不得:“湖蟹性凉不能多吃,你们每个人只能吃两个,剩下的爹吃,吃不完的就做成蟹肉酱,回头咱们用来拌饭吃。”
  三小只都没意见。
  凉了一会儿,赵梦成才捏出一只湖蟹来。
  王明送来的湖蟹配得上膏肥黄满个大体壮八个字,掀开盖子,里头的蟹膏金灿灿的,一口下去鲜美异常。
  赵梦成幸福的眯起眼睛来,能大口大口吃蟹黄的感觉实在是太棒。
  蟹黄好吃,蟹肉也不遑多让,赵梦成最擅长拆螃蟹,两个大蟹钳他一口就能干脆,直接掏出里头的肉来吃。
  蟹腿就更方便了,用小腿捅大腿,原汤还原食。
  赵椿赵茂的牙口也好,直接上牙咔嚓咔嚓就嚼碎了。
  赵馨却不行,她一口下去,门牙直接掉下来,小丫头舔了舔蟹钳无辜抬头:“爹,螃蟹把我的牙钳下来了。”
  赵梦成抬头一看女儿满口血糊糊的,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去看。
  让她漱口才发现孩子营养跟上,开始换牙了。
  “没事,门牙还会长出来。”
  赵梦成见她也不哭,只是抬头问:“那我还能吃螃蟹吗?”
  “爹给你剥。”赵梦成哭笑不得,索性将蟹钳撬开,拿筷子将里头的肉都掏出来。
  很快,两只螃蟹就剥好了,蟹膏和蟹黄单独放一个碟子,摆在了小姑娘身前。
  赵馨得意的瞧了眼埋头苦干的两个哥哥,觉得爹爹还是最疼她,美滋滋的吃起来。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给爹爹剥螃蟹。”
  赵椿咬着蟹钳,含糊说:“我是老大,以后是我给爹爹养老,有我在哪儿用得着你。”
  赵茂就说:“也有跟着小儿子养老的,我比大哥细心,爹爹还是跟我过吧。”
  赵馨不乐意了:“爹爹最疼我,他乐意跟我。”
  赵梦成啼笑皆非,一人拍了一下:“吃还堵不住你们的嘴,你们爹我爱清静,我就在家待着。”
  一顿螃蟹宴吃的意犹未尽,只是这东西太寒,赵梦成自己一口气吃了四个,可不敢给孩子们再多吃。
  看着三孩子眼巴巴的模样,赵梦成大手一挥:“先做蟹肉酱,要是味道好回头再买一些,咱们多做一些存起来,等冬天也能尝到这个味儿。”
  “爹,我来帮忙。”赵椿积极响应。
  蟹肉酱做法也简单,螃蟹都已经蒸好了,直接开始剔肉就行。
  只是这活儿考验耐心,赵椿一会儿就坐不住了,很想直接用牙齿将蟹壳咬一个稀巴烂。
  赵茂就做的很好,挑出来的蟹肉还是完完整整的。
  他挑完一只就说:“爹,以后我给你挑蟹肉。”
  赵椿哪能不懂弟弟的意思,这就是比他能给爹养老的意思呗,他很不服气,继续埋头苦干。
  赵梦成瞧着赵椿赵馨手中那惨不忍睹的蟹肉,选择性扭开头,反正最后都要炒制成酱,碎一点就碎一点吧。
  “别把壳放进去,蟹壳都放这里。”
  见孩子们干的不错,赵梦成先去把锅热了,往里头倒入前段时间熬出来的猪油。
  油一热,就开始下葱叶和姜片,叶片发黄后就直接捞出来。
  赵梦成转身,将剥出来的蟹壳都倒进了锅里头。
  赵椿惊讶的问:“爹,蟹壳也能吃吗?”
  心想刚才都吐出来了,太浪费了。
  “这是用来熬蟹油的,这样待会儿熬蟹黄酱的味道才更好。”
  赵梦成解释道,熬了一会儿差不多了就把蟹壳捞出来。
  一股脑儿把蟹肉蟹黄都倒进去,蟹黄的香味一下子盖过所有,弄得整个屋子都香喷喷的。
  熬制的时间不用太长,加了调料就能捞出来。
  赵梦成尝了一口,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
  “你们过来尝尝。”赵梦成招呼道。
  哪知道转头一看,三小只正在吃熬煮过的蟹壳。
  赵椿拿着蟹壳往嘴巴里头塞,咔嚓一下,蟹壳直接被他咬成了碎碎:“好吃。”
  用猪油煎过的蟹壳松脆的很,一口下去咔嚓咔嚓响,赵梦成自己也尝了一个,味道还行,可以当零食吃。
  赵梦成索性给他们撒了点盐巴:“爱吃就留着吃吧,吃了还能补钙。”
  赵椿欢呼一声。
  当天晚上,赵梦成没做别的菜,直接拍了两根黄瓜,用蟹黄酱拌饭吃。
  油汪汪鲜滋滋的蟹黄酱压在热气腾腾的米饭上,搅拌在一起后,每一口都鲜的让人眯眼睛,迫不及待的想要再来一口。
  吃的腻味了,就来一口凉拌黄瓜换换口味,四个人吃完了一整锅的米饭。
  赵梦成看着被刮得干干净净的蟹黄酱,得,还以为能吃两顿,结果一顿就给吃了个精光。
  父子四个吃完肚皮圆圆,都想躺在廊下不动弹。
  好一会儿,赵梦成才起身去了隔壁:“阿明,明天镇上还有湖蟹卖吗?”
  王明奇怪的问:“哥你还要吃吗,我这儿还有。”
  赵梦成便说:“我想多买一些做成蟹黄酱放着,等过年也是一道菜。”
  王婶一听便好奇的问:“蟹黄酱怎么做,味道好吗?”
  “自然是好吃,拌饭吃最好,我家孩子一口气能吃三四碗饭。”赵梦成也不藏私,将蟹黄酱的做法告诉她。
  王婶听着咂舌:“这又是猪油又是调料的能不好吃吗,这几日猪油的价格又涨了。”
  赵梦成造房子需要包餐,连着几日都在买肉,所以也知道肉价上涨的事情:“婶,吃得好身体才好,你瞧王明都瘦了。”
  王婶还是觉得太奢侈,但看了眼干瘦的儿子又犹豫起来,最后一咬牙:“明天我去割块肥肉回来熬猪油。”
  王明笑了起来:“湖蟹肯定有,听说丰州那边今年收成不好,大水差点把湖蟹都冲走了,都怕养不久要赶紧卖了。”
  “行,那咱明天一起去,我要多买一些回来。”赵梦成说道。
  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两人就一块儿出发了,赵梦成今天要做的事情多,没带上孩子。
  “就在那块码头上,平时我都在城里头卖豆腐,这块是刘家老三在卖。”王明指了指那个方向。
  他们都是划分好地盘的,这样不容易有纠纷,不过有消息也会相互沟通。
  赵梦成点了点头,清晨的码头不算热闹,多是过往叫卖的,卖的还大多是本地的鱼虾湖蟹,少见远一些的特产。
  很快就找到湖蟹的摊子,赵梦成过去一看,一只只依旧活跃的很。
  “还是昨天那个价吗,给我来一百只。”
  卖湖蟹的见是个大主顾,立刻热情的招呼起来:“您是回头客吧,还是昨天那个价,保证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
  赵梦成挑着选,状似不经意的问:“最近怎么不见人来卖海货,往年这时候都能买到便宜的海带咸鱼,那东西好吃也放的住。”
  卖湖蟹的叹气道:“前段日子咱们这儿发大水,都说海边也遭殃了,好大的浪将几个村子都卷走了,别说海货,人都见了龙王爷喽。”
  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人都能被卷走,咋也没听说这事儿。”
  “咱们这边离得远呗,要不是我认识的人多,我也不知道这事儿。”
  卖湖蟹的也是道听途说,来来回回都是有大浪头,人被卷走的几句话。
  他还问:“听说你们上河镇出了一条白龙,足足有几千米长,从天而降止住了大雨,好多人都瞧见了,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
  好家伙,白蛇又上升档次了。
  围观的上河百姓议论开了:“哪有几千米,也就几百米,我三姑表姐家的小儿子亲眼看见的。”
  赵梦成见他们越说越离谱,赶紧提着自己的螃蟹就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