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人也纷纷点头,很是认可老村长这话。
其实他们中许多人连神龙的影子都没瞧见,但大家都这么说,他们就信了。
赵梦成又说:“上河与咱们的收成息息相关,我知道如今正是农忙,最需要人手的时候,但咱不能忘了上天的警示。”
“这话是啥意思?”有人不解的问。
赵梦成便说道:“上河忽然改道,涌入青山湖,诸位觉得这是何意?”
方才他们只顾着捞鱼和淤泥,警示把这重要的事情忘了。
有一位老人倒是提起:“我记得四十年前,咱们这边来了以为擅长疏浚河道的县令,他曾想要打通上河与青山湖,将青山湖变成本地水库,只是工程做了一半,他就走了。”
赵梦成听了才知道,他能直接打通河道和青山湖,是有前人栽树。
“那可是许多年前的事情喽,那时候上河淤积还没这样严重,河床也没那么高,咱们这边很少发生大水。”
一听这话,老村长也赞同道:“今年这场可把人吓坏了,说到底还是河床太高了,一直也没有人管。”
赵梦成趁势劝道:“如今最难的一步,上天已经帮咱们做到了,剩下的便是组织人手,继续疏浚,将河道与青山湖彻底联通,同时将河床淤泥挖上。”
“若能修筑河坝自然是更好,不过咱们几个村子联起手来,实力也有限,这事儿只能先放一放。”
听到要组织人手疏浚河道,几个村长都不吭声了。
老村长故意问:“这时候让各家出力不大好吧,家家户户都得下地干活,否则会耽误春耕。”
赵梦成却说:“春耕已经步入尾声,但河道不治理,夏秋再来一场大水大家都白忙活。”
“不如这样,将今日捞到的鱼单独留出一部分,作为疏浚河道的补偿,有鱼肉吃,总比上山挖野菜强吧,挖野菜不也得花时间?”
“如果今年真的迎来大丰收,负责疏浚河道的人居功至伟,到时候家家户户拿出一部分粮食,补贴给下河疏浚的人。”
先是给好处,再是画大饼,最重要的是今天所见所闻震惊住了所有人,让他们心生敬畏。
几个村长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法子可行:“你说的也对,老天都给我们送鱼吃了,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赵梦成一听这话,就知道事情成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是施工,这年头想要疏浚河道太难,幸好他想要折腾的部分不算长,而且有了青山湖作为缓冲,能大大的减少工期。
有白龙再现在前,肥鱼诱惑在后,家里但凡能抽出人手的,都乐意来河道旁帮忙。
河底挖出来的淤泥也有了去处,这时候成了人人争抢的宝物,都说这东西晒干扔进田里头,能保佑今年丰产。
过了几日,上河镇附近的村子都听说了这事儿,纷纷赶过来挖河内淤泥。
黄大人早就知道赵梦成的计划,立刻征调民夫作为配合,试图将疏浚河道这一个大难题一举拿下。
两面开弓,双管齐下,上河的治理越来越顺利。
只是民间传得越来越离谱,甚至还有人说河里淤泥包治百病的,拿淤泥泡水治病。
就连黄大人私底下都问:“到底是白龙显灵,还是你偷偷使人将河道打通了?”
赵梦成干脆回答:“自然是偷偷打通,白龙要是这么厉害,这么关心百姓民生,哪里要等这么多年才干活。”
黄大人吐出一口气:“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有时候神仙却比政令好用,本官说的话可没神仙说的话那么好使。”
赵梦成知道他这是同意了,笑而不语。
黄大人也知道疏浚河道的重要性,去年那场大水几乎要淹到县衙,当时他心底也是发慌,如今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陆陆续续来到六月初,地里头稻杆结稻穗的时候,上河流域居然真的被疏浚的七七八八。
只是奇怪的是,往年多雨的上河镇这一年雨水偏少,连带着上河水位都没涨过。
也有人议论说赵梦成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老天爷明摆着不会下雨,何必浪费时间疏浚河道。
但有白龙的好兆头在,县太爷也支持,附近百姓依旧纷沓而来。
来的人多了,河道两岸熙熙攘攘的,竟是慢慢形成了小集市。
青山村做豆腐的人家又开始动工,以前卖不出去的豆腐,如今推到河道旁卖,居然还真卖出去一些。
村口的临时市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上河旁的小集市。
曹家听到消息过来的时候,瞧见这幅热闹的画面也愣住了。
“梦成,你可真有本事,这是翻江倒海的神仙本事。”曹大夸道。
赵梦成自嘲一笑:“都是乡亲们给面子,老天爷赏脸,否则一场雨下来,这场计划就破坏了。”
好就好在最近都没下雨,水位持续走低,所以挖淤泥就方便,否则水位涨起来,谁还敢下水。
曹大感叹道:“你们这动静闹得不小,我在城里都听见了,哎,白龙真的出现了,还把青山湖打通了?”
赵梦成不置可否。
曹大也没追问,又说:“有没有新鲜的淤泥,我去挖点。”
“你家又不种地,你挖回去做什么?”赵梦成奇怪的问。
曹大哈哈一笑:“在院子里摆一个水缸种荷花,他们都说这淤泥自带法力,能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赵梦成见他真信,也不拦住他,不过这会儿在青山村一带已经挖不倒河泥了,得去下游一些的地方。
曹大笑哈哈的走了,临走前还留在一块肉。
赵梦成不肯收,曹大却说:“这可是五妹特意让我带来的,专程送给馨儿吃。”
他低声道:“自打从你家回去,五妹就好多了,如今她脾气暴的很,谁敢说她就揍谁,别人都说她太泼辣,我倒是觉得这样好。”
赵梦成只能收下。
拎着肉回去,赵馨正跟唐糖在门口玩,依旧是一个坐着,一个给他扎小辫。
瞧他回来,唐糖得救似得跑过来:“叔,你回来了,累不累,我给你捏捏腿。”
赵梦成哪儿不知道他的心思,将肉递给追过来的赵馨:“你曹家姐姐给的,晚上吃。”
“曹家姐姐自己怎么没来?”赵馨连忙问。
赵梦成便说:“他哥哥来挖淤泥,她自然没跟来。”
“哎,她要是来了,就知道我多了个好看的小弟弟,我们俩可以一起给小糖扎小辫子。”
唐糖小脸都黑了,拉着赵梦成的衣角不撒手,生怕被姐姐拽回去继续扎辫子。
赵梦成捏了一下他的脸,几个月过去,他脸上的疤痕淡了很多,小孩儿的恢复力到底是好,后来又是好吃好喝的供着。
恢复的比刘大夫预计的还要好一些,只是位置太明显,疤痕也大,依旧看得出来。
“不乐意就拒绝,不用老让着馨儿。”赵梦成说道。
唐糖却摇了摇头:“我喜欢陪姐姐玩。”
赵梦成知道他这是想讨好家里人,劝也是没用,便不再多说什么。
左右等时间长了,小孩儿自己就琢磨透了。
“爹,咱晚上就吃肉吗,还吃不吃鱼?”赵馨问。
赵梦成便道:“你们还想吃鱼吗,还没吃腻?”
“鱼肉那么好吃,我怎么可能吃腻。”赵馨道。
赵梦成便说:“那就做红烧肉,配鱼片粥。”
“我最喜欢鱼片粥,爹,我去选鱼。”赵馨哒哒哒跑进厨房,之前河里头捞起来的鱼还没吃完,后来又陆陆续续捞到一些,吃不完的就养在了水缸里头。
赵馨贪心的选了一条最大的:“爹,这条。”
赵梦成伸手一捞,任那条鱼多灵活都逃脱不了,直接落入手中。
刀起刀落,杀了几天鱼的赵梦成手脚利落,迅速把鱼变成了新鲜的鱼片。
赵馨吸了吸口水,问:“爹,生鱼能吃吗,我听过丰收爷爷说也能吃。”
“能吃是能吃,但河鱼里会有虫子,生吃肚子里容易长虫。”
赵梦成拎起一片晶莹剔透的问:“你要试试看吗?”
赵馨立刻就不馋嘴了,使劲摇头:“那还是算了,我喜欢吃熟的。”
自打爹爹好起来,他们家连生水都不喝,春夏秋冬都是喝烧开过的水,爹爹说这样肚子里才不会长虫子。
赵馨一开始是不怕的,直到赵梦成带着他们去看长了蛔虫的小孩儿。
看过一回后,就连活得最粗糙的赵椿也不敢直接喝生水了,他不想哪天拉出老长老长的虫子来。
赵梦成又把生鱼片放下,别人家他管不住,但自家孩子得吃熟的。
生鱼片滚粥,鲜肉直接红烧,再烧两个蔬菜就齐活。
赵梦成算着时间,这边饭菜刚刚烧好,那头赵椿赵茂就回来了。
赵椿一进门就找水喝,鼓动鼓动灌了半肚子又嚷嚷:“饿死我了,爹,可以吃饭了吗?”
“知道要吃饭还喝水,待会儿你还吃得下吗?”赵梦成反问。
赵椿嘿嘿笑:“能吃得下,现在直接来一头牛我都吃的完。”
如今他跟赵茂每日结伴而行,一个去城里镖局习武,一个去私塾读书,兄弟俩倒是有伴儿。
六月天热,兄弟俩每次回来都是一身大汗,衣裳都湿透了,但两个人从没有怨言,反倒是乐在其中。
“今天吃红烧肉和鱼片粥,去端碗吧。”赵梦成招呼道。
赵椿溜达着进了厨房,口中喊着:“馨儿,哥今天学了一招神龙摆尾,待会儿我教你。”
赵馨嚷嚷道:“我才不跟你学,你每次都糊弄我。”
赵梦成目光落到老二身上:“怎么了,在私塾里被欺负了吗?”
赵茂年纪不大,心思却缜密,进入私塾后跟夫子同窗们的关系都处的不错,从未有过矛盾。
往常赵椿咋咋呼呼,赵茂也会跟他说一日的见闻。
今日他脸上看不出什么来,话却少了许多,赵梦成立刻就发现了。
赵茂抿了抿嘴:“没什么,只是有些累了。”
赵梦成更加意外,平日赵茂有什么,肯定会追着他说,难得见他回避的时候。
难道是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赵梦成感慨了一声,先喊了孩子吃饭。
鱼片粥已经微凉刚好入口,搭配着红烧肉和清爽的凉拌菜,一顿饭吃的酣畅淋漓。
赵椿一口气吃了五碗粥,肚子都鼓了起来,他还挺自豪:“现在我跟爹吃的一样多了,阿茂,你要好好努力,向我学习。”
“吃饭算什么本事。”赵茂才不搭理他。
赵椿却说:“我不只会吃饭,还会武术,连曹二哥都夸我有天赋,爹,你等着吧,将来我给你考个武状元回来。”
赵梦成没打击他:“成,那我等着。”
赵椿是个闲不住的,吃完了就开始收拾,其他几个孩子都默默帮忙,小糖如今也学会洗完了,每次都踩着小板凳帮忙干活。
吃完饭趁着天还亮,赵梦成会在廊下休息一会儿,将自己的疏浚册子涂涂改改。
赵茂就在他旁边练字,赵椿写完自己那部分就会在院子里练武。
每当这时候,赵馨和小糖也不会吵闹,要么练字,要么做自己的事情。
这是赵家一天下来最为安静和悠闲的时候。
蓦的,赵梦成看了眼赵茂写的字,轻咳一声:“今日发生何事了,不跟爹说说吗?”
赵茂抿紧了嘴角。
赵梦成眉头微挑:“跟爹有关?”
赵茂这次没忍住,气呼呼的骂道:“爹,明天我不想去私塾了,先生太过分了,他说你装神弄鬼,劳民伤财!”
第60章 非议
年前准备送赵茂去私塾的时候, 赵梦成便打听过上河镇上私塾的情况。
上河镇实在是太小了,文治不兴,这些年都没出过惊天动地的人物, 镇上最好的学堂自然是县学,但那没门路没身份是进不去的。
赵梦成跟孩子商量后, 就找到了原主曾经就学的私塾, 先生是个五十出头的落地秀才,因为年纪大,身体也不好,早早的放弃了继续科考。
原主的记忆中,这位先生有些迂腐, 但教学倒是尽心,也不会因为学生家境区别对待。
带着赵茂去拜师的时候,老秀才还记得他, 和和气气的说了几句话, 感叹他家世坎坷, 还叮嘱种地挣钱都是小道,不可荒废学业。
赵梦成自有打算,这些话只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只是没想到时隔半年, 赵茂却跟老秀才爆发了争吵。
这话还得从疏浚河道说起。
赵梦成用白龙当噱头, 与黄县令打配合, 愣是在春耕前后动手, 将上河流经上河镇的段落疏浚完毕。
在百姓们的眼中, 这是白龙显灵,普照大地, 疏浚河道是累了点,可捞上来的河泥能肥田, 涂抹在院墙上还能保平安。
对于百姓而言,没什么比一家平安,神仙保佑更好的事情。
可在读书人的眼中,这桩事情透着古怪。
私底下,读书人都觉得白龙显灵是假的,肯定是黄大人怕修河道民间有异议,所以才用了这样的法子。
有人称赞,也有人诋毁,总体而言没伸手问百姓要钱,大部分读书人觉得这桩事儿也不错,至少不算坏事。
老秀才心底认却定这是黄县令想要疏浚河道,又舍不得花费银钱,所以才使了这般法子。
他很有几分目下无尘,对这般“蝇营狗苟”的法子很是看不上。
这日在课堂上,老秀才毫不收敛的骂道:“身为一地父母官,理应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而不是弄虚作假,装神弄鬼,这般作为乃本末倒置,颠倒黑白。”
听到这话,赵茂心底已经很不服气。
老秀才却没停,又说:“作为读书人,上有令,我们要做的是明辨是非,而不是趋炎附势,助纣为虐。”
72/192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