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茹赶紧拍醒了三个孩子,“霞儿,江南江北,醒醒,哥哥和江炎来接咱们了。”
霞儿撩开帘子看了下:“呀,真是哥!哥——”
江南江北揉了揉眼睛,也都趴到了车窗边,看到远处的人影时,两人终于恢复了活力。
“哥!江炎哥——”
“大哥——江炎哥——”
江南江北扯着喉咙大喊,兴奋得小脸都红了。
江寂从远处跑过来,看到探出头来的娘、霞儿,还有江南江北。
“娘——”
江寂笑着跳上马车,掀开帘子,看到了许久不见的亲人。
“娘,霞儿,江南江北。”
“小寂。”赵茹看到儿子,终于松了口气。
“哥!”
江南江北笑着一下扑了过去,江南囔囔道:“哥,总算见到你了,京城是不是要到了?”
“对,还有十里就到了。”江寂呼噜了两下江南江北的头,拍了拍他们的背,笑嘻嘻问道,“坐车是不是累坏了?”
江南点头,苦着脸说道:“是啊,没想到京城这么远,坐了十几天了,好无趣。”
赵茹笑道:“也亏得他俩没哭没闹的,不然要头疼死。”
江北反驳说道:“我们都长大了,怎么还会哭闹,娘,你小看我们。”
“就是,小宝宝才会又哭又闹呢。”江南也点头,转头跟江寂道,“哥,我们可听话了。”
江霞笑了一下,打趣道:“是嘛,那是谁在路上哼哼唧唧,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的?”
江南:“……”
江寂挑眉道:“哟,江南还有不喜欢吃的时候?”
江南憋了憋,说道:“那是我不舒服,没胃口!”
赵茹笑着解释:“旅途劳累,他有些不适应。”
江寂摸了下江南的头,关切问道:“怎么,生病了?”
“不知道,就是不舒服,头晕晕的。”江南说道。
赵茹:“没大碍,请了大夫的,说是有些水土不服,这两天已经好多了。”
江寂安慰道:“回去给你们煮好吃,吃不吃?”
想到哥煮的食物,江南一下又有精神了,“吃!”
马车停了一下,陆怀舟上来了,“婶婶,霞儿,江南江北。”
“江炎哥!”三个小的齐声喊道。
“嗯。”陆怀舟一一打量了他们,“坐了十来天,还好吗?”
赵茹笑道:“还行,别担心。”
一家人又齐聚,马车里,江南江北叽叽喳喳说着途中的事,又问江寂他们京城的事,一片欢声笑语。
这个车队一共有四辆马车,江寂问道:“怎么有四辆马车?”
赵茹解释道:“吴公公一辆,织造署的一辆,后面我把青山和余洋一起带过来了,你不是说国公府要乔迁吗,那肯定得办宴席,我想着说带着他们来帮忙,方便一些。”
江寂高兴道:“那太好了,还是娘想得周到,我本来想说等年后我们举家搬迁的时候再带他们过来的,现在正好先让京城的大人们尝尝我们的手艺。”
赵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她看着儿子和江炎,问道:“你们的事怎么样了?”
江寂笑道:“伯父伯母已经同意了,就等您到了就可以提亲了。”
闻言,赵茹悬着的心也放下了,“那就好。”
江霞眨眨眼,笑眯眯地看着他哥和江炎,“恭喜哥,恭喜江炎哥。”
陆怀舟唇角扬着,点了点头。
江北好奇问道:“二姐,你恭喜哥和江炎哥什么啊?刚刚娘说的提亲是什么?哥要成亲了吗?”
江寂嘿嘿笑着:“是啊,我要成亲了。”
江南睁大了眼睛,“哥你不是说这两年都不成亲的吗?”
“我现在想成了。”江寂面不改色地说道。
江北都惊了一下:“哥,你好多变。”
江寂扬扬下巴,“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种事情,都看缘分的,知道吧?”
江北懵懵地点头:“哦。”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哥说的都是对的。
过了一会儿,陆九在马车外汇报道:“王爷,国公爷,到城门口了。”
江南趴到窗边看了一下,大喊道,“哇,我们到京城啦!”
第090章
马车缓缓驶进京城, 江南江北兴奋地趴在窗边,两只小脑袋并排好奇地看着外面,左看看右看看, 还讨论着。
“江北快看,街道好宽呀, 比我们县城宽好多。”
“是的呀,这里可是京城呢。你看那个是什么?看起来好好吃哦。”
“不知道啊,明天让哥带我们来买。”
“好多人啊……”
另一边,车窗帘子撩开, 赵茹和江霞也在打量着, 眼睛里都带着新奇, 只不过不像江南江北这样把头都伸出去。
江寂笑着道:“今天回去先好好休息,等明天我和娘去宫里谢了恩, 下午我们就去逛街。”
江南高兴道:“好哇, 我要吃好吃的!把京城好吃的都吃一遍!”
“那你要一个好大的肚子啊。”江北说, “京城好大的。”
“你是不是傻啊江北,又不是一天吃完,今天吃这条街, 明天吃那条街, 不就可以吃完了?”
江北噘嘴:“那也要吃好久了, 说不定我们回去了都还没吃完,而且,可能还没有大哥做的好吃。”
江南:“那外面不好吃,再让大哥做不就得了?”
江寂敲了下他的脑袋:“你倒是很会给我安排活儿,想得很美。”
江南抱着自己的脑袋, 看着他哥嘿嘿笑着拍马屁:“哥你做的最好吃了。”
闻言,一家人都笑起来。
月检度假福肺
一家人久违的欢乐气氛, 江寂看着很满足。
在家的时候,江南江北有时候吵着烦人,但一个来月不见,江寂又觉得很想念他们的叽叽喳喳。
江寂跟赵茹他们说道:“娘,我们先住在王府,等过两日再搬去国公府,乔迁宴后,我想你们一起跟我住王府,可以吗?”
赵茹愣了一下,看了下两人,“以后也住王府吗?会不会不太好?”
“不会的。”陆怀舟说道,“婶婶,你们刚到京城,对这里还不熟,而且,王府有守卫,也宽敞,一起住,我和江寂都放心一些。”
赵茹看着江寂,“这以后江南江北长大了……”
“他们长大了再自己回去国公府住就是了。”江寂说道。
江南江北:“……”
江南拍拍江北的肩膀:“没事没事,还有十几年。”
江北:“……”
初来乍到,赵茹确实对京城不熟,特别是身份忽然转变,以后可能还要时不时见见京城那些夫人们,她也是没底的,如果有王府的人提点着,那确实方便不少。
“我就是怕给江炎你添麻烦。”
陆怀舟:“不会的婶婶,一家人住一起才好,我跟你们也住惯了的。”
赵茹又问陆怀舟道:“你家那边……”
虽然他俩要成亲,也说不好是谁娶谁,可那毕竟是王府,一家人都劳烦他照顾,赵茹怕陆怀舟的父母有意见。
“我父母都知道的,他们也觉得住一起挺好。”陆怀舟答道。
赵茹看了下江寂,江寂点点头:“伯父伯母人都很好的。”
赵茹稍稍安下心来,“那就听你们的。”
虽说儿子被封为了昌国公,可在这陌生的京城,他们一家人都人生地不熟的,什么规矩都不懂,什么人都不认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犯了大忌讳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他们现在唯一能依靠的,也就是陆怀舟了。
赵茹有自知之明,自己现在帮不上儿子什么,就听他的就行。
马车行了半个时辰才到了王府,吴公公和织造署的人下马车跟陆怀舟和江寂行了礼,又继续往前回宫了。
赵茹他们下了马车。
王府的大门非常阔气,前面两座石狮子高大威武,门楣高耸,大门敞开,正中写着“摄政王府”。
忠叔带着下人站在门口迎接。
“好气派呀。”江北说道。
江南点头:“是的呀。”
赵茹他们也震惊地看着,知道江炎是摄政王,但在没看到之前,还没什么实感。
他们一路过来也看到不少高门大户的人家,可此刻看到摄政王府这宅子,才知道,之前的那些人家都还比不上,也才终于感觉到,江炎是真的摄政王,是大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上人。
忠叔上前一步,说道:“老奴见过太夫人,小姐,两位小少爷。”
陆怀舟介绍道:“婶婶,这是管家忠叔,有什么事都跟他说就行。”
“好。”赵茹点了点头,看了下王府的仆从,果真基本都是男的,只有三个仆妇,她笑着跟忠叔道,“日后就麻烦诸位了。”
忠叔躬身道:“我等本分,请太夫人放心。”
进入王府,忠叔禀告道:“太夫人、小姐和两位小少爷的院子都已经安排妥当,让老奴带你们过去吧。”
赵茹惊讶问道:“我们都分开住吗?”
忠叔愣了一下,“不分吗?”
赵茹看向陆怀舟,说道:“我和霞儿江南江北他们住一个院子吧,习惯了,太远了一天都看不到两次,会很孤单,等江南江北再大一点再分院子好一点。”
陆怀舟点头:“听婶婶的,那就住我和江寂的院子旁边那个梧桐苑,您看行吗?”
“行。”赵茹满意地点头,“近点好。”
江寂也很满意,大户人家都讲究一人一个院子,除了晨昏定省,吃饭都在自己院子里吃,很少一个桌吃饭,这样亲子关系不知不觉都生疏了。
“陆九,带韩叔和余洋去安顿。”陆怀舟又跟后面的陆九交代道。
“是,王爷。”陆九朝韩青山他们笑笑,脑袋一偏,“韩叔,余洋,跟我来,你们来了我们可就有口福了。”
韩青山和余洋躬身跟陆怀舟他们行了个礼告退,跟着陆九往后院走。
余洋笑道:“想吃什么就说,给你们做。”
江寂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跟陆怀舟说道:“要不让陆府的厨师过来跟韩叔他们学一学?”
“行。”陆怀舟点头,转头跟忠叔说道,“忠叔,找个人去陆府说一声。”
“是,王爷。”
忠叔立即叫了个人过来,让他去了陆府,没过多久,陆府的两位厨师就过来了。
陆怀舟和江寂带着赵茹他们去了梧桐苑,他们还是按照在家里的住法,赵茹和霞儿住在主屋,江南江北一起住了东厢房。
忠叔带着两个丫鬟和两个小厮进来,“太夫人,这是春梅和夏荷,前几天新入府的,已经调教好了,服侍您和小姐正好。这是小七小八,是原本府里的,让他们照顾两位小少爷吧。”
赵茹看着两个十四五岁的小丫鬟和小七小八,点点头:“好,有劳了。”
赵茹他们收拾洗漱了一下,一家人一起去了饭厅,吃了来京城后的第一顿团圆饭。
“咦,这红烧狮子头做得不错呀。”赵茹尝了下说道。
“嗯,我教的。”江寂笑着道。
午饭是王府的厨师做的,江寂有空的时候教过他们几道菜,今天桌上这八道菜,有四道是京城这边的特色菜,还有四道是江寂教的,怕赵茹他们吃不惯,所以做了几道上来。
“我就说,吃着味道很像。”赵茹笑着道。
江南吃着也评价了一下,“还是哥做的更好吃。”
“知道了,晚上就给你做好吃的。”江寂摸了下他的头,笑道。
江南嘿嘿笑。
忠叔看着饭厅里的王爷唇边一直带着笑,显然心情十分好,他不禁感慨。
王爷自从当了摄政王后,朝政繁忙,责任重大,性子也日益沉冷,脸上不常表露出自己的情绪了。
140/170 首页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