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午,应该是大柱跟别人说了,村里好多人来参观江寂家的茅房,一个个看了后都高兴地离开。
接下来两天,江寂家的茅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参观,随即,村里好多人家都开始改造茅房了。
江寂看了喜不自胜,自己改造出来的茅房带动了周围村民的变化,就算改善了一点点生活环境,他都觉得很开心。
他还建议他们,如果有条件,把木槽刷上漆或者桐油,或者用石槽,可以用更久,冲水也更方便,两边的踏板也可以用石板。
不仅是他们村,隔壁村有人看见了也觉得挺好,开始改造起来。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传播开来。
在村民们忙着改造茅房的时候,赵茹和江霞又做出十来套小衣服。
江寂看了下,每一套都有些不一样,有些有花边,还分了大花边小花边,有些有蝴蝶结,有些比较素净,还专门做了三套非常清凉的。
江寂震惊地看着赵茹和江霞,“你们做了这么多样式的?”
“我想了七八套,霞儿想了三套,我们一起又想了三套。”赵茹问,“你看了神仙们的吧,你觉得怎么样?”
江寂竖了个大拇指:“很好,娘,霞儿,我觉得你们很有设计天赋啊。”
他只是给她们提了些方向和建议,对于从来没看过现代内衣裤设计的两人来说,能举一反三做出这么多来,很厉害了。
“设,设什么?”赵茹没听懂。
“设计,就是想这些花样款式。”江寂给她们解释,“衣服这种东西,针线手艺活好只能按照别人的样式做,但是设计师,是创造样式的,是引领风潮的,非常厉害,万中挑一的才能。”
赵茹和霞儿听他夸赞都很开心。
两人把衣服拿去城里送到了孙掌柜的铺子里,孙掌柜看到她们做出来的每一套都不一样,非常惊喜。
“夫人,你们怎么能想出这么多花样来?”孙掌柜高兴道,“不瞒您说,我也找人在做,但是就没人能像你们做出来的这么好看,这么新奇。”
“您满意就好。”赵茹笑着回道,又问她,“掌柜的,你们这边还在找人做吗?我有个小姐妹,她的针线活儿也很好,她能不能也接您的活儿做一做?”
孙掌柜也很爽快,见赵茹能想花样,便卖了这个人情:“可以啊,你让她按你做的样子做一套我看看,合格的话就按照给你的价格一样给她,您看行吗?其他绣娘做的,我可都没给这个价的。”
赵茹笑着点头:“行行,那我先让她做一套拿给您看。”
“好。”孙掌柜拉着赵茹小声说,“夫人,我先跟您说一声,咱们这个生意得抓紧赚这头茬,再有十天,我得把衣服送去州府和省府,那边一旦传开来,做的人多了,咱们就赚不了多少了。”
赵茹也知道这个理,“咱们得多想些花样款式,不落于人后才有得赚。”
“对的。”孙掌柜见她明白很高兴,继续道,“所以夫人,这十天,您尽量多做一些吧,自己也多赚点银子。之后,看卖得如何,我再跟您说数量。”
“好,多谢掌柜的。”
今天卖了十三套,里面有四套是丝绸的,每套三两,其它的每套二两,一共得了三十两银子。
回去后,赵茹先跟江寂说了想让秀芳也做衣服的事。
秀芳婶帮了他们家很多,而且为人爽快大方,不是那种会泄露别人秘密断了自己财路的人,江寂点头同意了。
江寂想到春耕,问赵茹:“娘,我们把钱拿去多买几亩田地如何?”
“买田地是可以,但是我们种得来吗?”
哪个农民不想多点田地,但是他们家认真算起来就两个半劳力,现在的田地刚好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
江寂说:“我们自己肯定种不过来,忙的时候我想请人帮忙,以后就算我们自己不种了,也可以租给别人种。”
赵茹闻言,知道儿子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便点了头,反正田地在那里,是跑不了的。
“行。”
江寂又道:“如果秀芳婶家有余钱,您让她也赶快买一点,等我们卖种子的时候,家里有余钱的应该都会想要去买田地,到时候怕就来不及了。还有,让她先别跟别人说,自己买了先。”
“好,我跟她说。”
赵茹便把秀芳叫了过来,先跟她说了做衣服的事。
“……我今天听掌柜的说她还在找人做,我问了她,她同意你也做,但是你要先做一套出来让她看一看你的针线活。”
秀芳看到赵茹拿着的小衣服,震惊了好一会儿,“天爷,这,这是谁想出来的啊?”
赵茹也不好说是神仙们穿的衣服,更不好说是江寂让做的,没答这句,说道:“我觉得挺好,夏天的时候穿很好,很舒服的。”
“我也是觉得很好。”秀芳说,“不知想出来这个的人脑瓜子是怎么长的,太好使了。”
赵茹眨眨眼,神仙嘛,脑瓜子肯定好使的。
听说能赚钱,而且做一套能得二两银子,秀芳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谢谢你,小茹。我跟你做,你快教我。”
谁能跟银子过不去呢。
她也没问赵茹这赚钱的门路怎么来的,反正赵茹愿意赚钱的时候想着她,她就很高兴了。
赵茹拉着秀芳的手腕,“还有件事跟你说。”
秀芳正高兴着呢,“你说。”
赵茹小声道:“这几天,你先别下地了,全部用来做衣服,卖了之后,把钱拿去买田地。”
秀芳一愣:“买田地?为啥?”
赵茹按照江寂说的解释道:“小寂认识了一个南边的行商,从他那里能拿到一些南边的新稻谷种子,收获的稻谷能翻倍。还有其他一些能吃能过冬的食物,都需要田地来种,过几天就要卖种子了,到时候有钱的肯定都会去买田地多种一点,小寂明天就去衙门买,我们家准备买十亩。”
秀芳听完怔住,十亩田地,得要五十两,如果不是特别靠谱,赵茹应该不会舍得花这么多钱。
她想了会儿,问道:“是什么样的新食物?”
“你等下,我拿给你看。”
赵茹找江寂拿了两个红薯和玉米给秀芳看,“就是这种,还有其他的。这个叫红薯,这个是玉米,蒸熟了特别好吃,能存放过冬的。”
赵茹把红薯和玉米塞秀芳手里:“这两个你晚上蒸了吃,蒸两刻钟就能熟,注意让家里人先别说出去。”
秀芳看着手上没见过的食物,点头,“好,我听你的。”
随后,秀芳就带着她的大女儿桃儿一起到赵茹房里学做衣服了。
傍晚回去,秀芳把事情跟当家的说了,然后把红薯和玉米蒸了,一家六口人,每人尝了一口,马上被红薯软糯的口感和玉米的清甜味征服。
真好吃!
秀芳的相公土根当即做出决定。
“从明天开始,你和桃儿都不要下地了,去做衣服,地里的活儿我们来干,饭我来煮,你们专心做衣服,买田地!”
第020章
次日,江寂和赵茹分开行动。
江寂去找附近的地主家买田,赵茹带着秀芳婶去成衣铺,秀芳婶昨天做了一套小衣服出来,今天得先让孙掌柜过过眼。
江寂昨日找村长问过了,他们村隔壁那一大片田地,正好有一家地主因为做生意失败急需用钱在卖田,江寂找了村长陪同他一起去。
很顺利地找到了地主,谈得也很顺利。
这边良田一般市价是五两银子一亩,因为这家急用钱,江寂还把每亩田的价格谈少了点,最后每亩田地用四两五钱的价格成交。
几人去了田里,江寂挑了几块上好的方便灌溉的田地,加起来有十一亩六分,一共五十二两二钱银子。
随后,几人又去了县衙办手续过地契。
拿着新出炉的地契,江寂放了心。
出了衙门,员外去镇上办事了,江寂和村长直接回村。
回去的路上,江寂想了想,以后找村长办的事情还多,他便跟村长说:“村长,你家要是有余钱,也买两亩田吧,或者多租几亩。”
村长昨天听江寂说买田地的时候就有些疑惑了,江寂家的情况他是知道的,这么多的银钱他估摸着可能是那位江寂救的少爷给的,但一下全拿来买了田地,他还是有些没看明白。
此刻又听江寂让自己买田,村长便问道:“你买这么多田,你家也种不过来,是要放租子?”
“不是,我们自己种。”
村长有些诧异:“你也种不过来啊,这么多田。”
“我请人帮忙。”
村长顿了一下,心里有些想法,问:“你让我也买田,是有什么说法?”
江寂便把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村长还没见过红薯和玉米,但听说江寂有门路搞到高产的稻种,产量翻倍,他就心动了。
江寂见他有些意动,劝说道:“村长,我说的是真的,不会骗你。最好是把田买下来,还要尽快,再过几天天气更暖一点就能播种了。租的话,明年租金肯定会涨价,田地在自己手里才不会被动。”
村长也是个精明的,反正田地放手里肯定是有用的,如果真如江寂所说,那今年收获的粮食也多了,来年田地价格、租金估摸着是都会上涨。
不过他家余钱也不多,最多只能再买三亩。
江寂又提醒他:“村长,你能先保密几天吗?四天就行。”
四天时间,秀芳婶家应该可以攒些钱了。
他怕村长回去跟他家兄弟一说,一传十地很多人就开始买,秀芳婶家还没存够银子呢。
村长点头:“行。”
回家后,村长跟江寂去他家看了下红薯和玉米,也来不及蒸了,他生吃了一个小红薯,确定确实可以吃,他当即决定回家拿银子去找刚才的地主员外买田。
另一边,赵茹带着秀芳到了镇上的成衣铺。
孙掌柜看了秀芳做的衣服,对做工很满意,当即结算了二两银子给她。
秀芳看真的卖了二两银子,笑得见牙不见眼。
两人正要告辞,碰到钱夫人带着嬷嬷来了,脸上带着笑意,心情很好的样子。
赵茹见了,心知钱夫人应是如了意。
钱夫人还记得赵茹,当即拉着她小声说道:“姐姐,你是不是来给孙掌柜送衣服?”
“对,夫人是来挑衣服?”赵茹问道。
钱夫人脸颊有点红,“我来再挑两套。”
孙掌柜笑道:“正好江夫人昨日送来了些新的花样款式的,夫人要不要进来看看?有惊喜哦。”
“新的?好。”钱夫人跟赵茹告别后,跟着孙掌柜进了里间挑衣服。
赵茹跟秀芳出了铺子,去布庄挑布料。
秀芳拉着赵茹小声问:“这位夫人是买小衣服的?”
赵茹也小声回答,没说钱夫人家里小妾的事,只说道:“嗯,她前几日买了两套,看来应是觉得很不错,又来买了。”
两人去布庄挑好布料,紧赶慢赶回了家,秀芳现在是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做衣服上,除开吃饭睡觉上茅房,她和女儿桃儿就窝在赵茹房里,和她们一起做衣服。
江寂和村长去买了田地的事情,也没瞒着别人,很快村里很多人知道了。
他们倒也没猜到别的,只是很惊讶江寂一出手就买了十一亩六分田。
大家纷纷感慨,江寂果然救了个大少爷,给的报酬丰厚,不然江寂家哪里来这么多银两买这么多田地?
江炎也知道江寂去买田的事情,也知道他是要买来种水稻红薯这些的,他们讨论这些的时候也没瞒着他。
江寂给他看伤口,“恢复得不错,愈合得很好,过几天可以拆线了。”
江炎闻言心里松了口气,他抬头问江寂:“我这还有银票,要不要多买点田?”
江寂正给他缠纱布,抬头看他一眼,笑道:“你忘了,我跟村里的人说你身上只有一百多两银子的,怎么着你得留点钱傍身啊。”
“那也还有一百两可以去买田。”江炎说。
江寂顿了顿,看着他:“你真要借钱给我去买田啊?一百两哦,你不怕我还不起?”
“没关系,我应该不差那一百两。”江炎随口说。
“这口气大得……”跟我有一比,江寂笑,“万一你是落魄大少爷,身上这点是最后家当了呢?”
这还真有可能,不过江炎眼睛都没眨一下,说道:“不怕,要真这样,我就跟着你种田,肯定饿不死。”
江寂笑盈盈地看着他,“这么相信我?”
“嗯。”江炎认真点头。
江寂微顿,笑容不减,想了想,他说:“那也行,那你给我一百两,我再去买,反正我是不嫌土地多的。”
江炎便真的拿了一百两给他。
江寂第二天真的就又去买了二十二亩,跟之前买的田地正好可以连成一片。
等村里人知道的时候,都惊呆了。
二十二亩,加上之前江寂买的十一亩多,还有他家本来就有的几亩,合在一起有近四十亩了,江寂一下就变成了个小地主。
江寂对外的解释就是,江炎把钱都借给他买地了。
大家再次惊呆,一是惊讶江炎竟然这么舍得全把钱给了江寂,自己一点不留?二就是羡慕江寂,怎么就让他救了人呢?
当然,如果是别人,也不敢借这么多钱全买田地,不一定还得起啊。
村长和秀芳两家看到江寂这么大刀阔斧地,心里倒是更踏实了点。
江寂买这么多地,那肯定是他对新的稻种和新食物有把握。
江寂确实有把握,他对红薯玉米土豆、杂交稻稻种,充满了信心。
看着手里一小沓田契地契,他有种自己一下变成了土豪的感觉。
19/170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尾页 |